1.1 异质结基本概念
相对于由同一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同质结而言,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构成的结称为异质结。由于两种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带隙)、导电类型、介电常数、折射率和吸收系数等电学和光学参数的不同,在器件设计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因此引起人们更多的兴趣和关注。根据界面的物理厚度,异质结分为突变异质结和缓变异质结。如果界面的物理厚度是几个原子层的量级,则称为突变异质结。如果界面的物理厚度是扩散长度的量级,则称为缓变异质结。根据两种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类型是相反还是相同,异质结又分为反型异质结和同型异质结。为了醒目,通常用小写字母n或p表示窄带隙半导体的导电类型,用大写字母N或P表示宽带隙半导体的导电类型,按惯例先写出窄带隙半导体,这样反型异质结表示为nP结或pN结,而同型异质结表示为nN结或pP结。
下面以突变pN异质结的理想情况为例,引入有关异质结的基本概念。所谓理想情况是指忽略两种不同的材料形成异质结时产生的界面态。异质结的形成与两种不同的材料的电子亲和能、禁带宽度和功函数有关。
图1-1是两种材料形成异质结前、后的能带图。由于存在两种不同的材料,它们体内的电子能量需要一个共同的参考能级进行比较,根据Anderson的电子亲和能规则(ElectronAffinitiesRule,EAR)[3],把这个共同的参考能级规定为体外真空电子能级E0,并且要求在形成异质结时真空电子能级始终是连续的。电子从导带底移到真空电子能级所需能量称为电子亲和能χ,电子从费米能级移到真空电子能级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功函数φ,材料的禁带宽度表示为Eg,下标1和下标2分别表示带隙较小和较大的半导体材料。在图1-1(a)中,EF2的位置高于EF1,电子将从材料2转移到材料1,从而产生内建电场,以阻止电子的继续转移,直到材料1和材料2有统一的费米能级EF为止,此时pN结处于热平衡状态,内建电场由材料2指向材料1。材料2靠近界面处形成正空间电荷区(电子耗尽区),能带向上弯曲,材料1靠近界面处形成负空间电荷区(空穴耗尽区),能带向下弯曲,如图1-1(b)所示。因为在形成异质结时真空电子能级始终是连续的,电子亲和能、禁带宽度是材料的固有参数始终是不变的,这就意味着能带边处处与真空电子能级平行,结果导带在材料2的界面附近形成了尖峰,在材料1的界面附近形成了尖谷,价带在界面处出现了阶跃,总之能带出现了不连续。这个不连续量,简称为带阶,将对异质结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导带带阶用ΔEC表示,价带带阶用ΔEV表示。注意由于ΔEC和ΔEV的存在,此时真空电子能级E0的弯曲度qVD已经不再代表势垒高度。电子由材料2到材料1的势垒高度变为(qVD-ΔEC),而空穴由材料1到材料2的势垒高度变为(qVD+ΔEV)。
图1-2是突变pN异质结加正向偏压V的能带图,可以看出随着正向偏压V的增加,从材料2到材料1的电子势垒高度和从材料1到材料2的空穴势垒高度都在减少,而导带带阶ΔEC和价带带阶ΔEV不随偏压改变。总之,导带和价带在界面处存在着带阶ΔEC和ΔEV是所有突变异质结的共同特征。
图1-1 突变pN异质结形成前、后的平衡能带图
图1-2 突变pN异质结加正向偏压的能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