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残奥运动理念与和谐社会发展观下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
- 王蒲
- 3412字
- 2020-06-24 19:34:49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我国残疾人体育属性的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的定义是“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的分类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等。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及其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参与体育现象。残疾人体育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残疾人体育是指残疾人所创造的有关体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残疾人体育是指残疾人所特有的体育行为模式、体育心态、互动关系及体育活动方式等。
张正一(2001)在《浅谈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的意义和应遵循的原则》曾提到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补偿功能,还能促进残疾人心理健康,克服自卑,树立信心,走出封闭,融入社会。
姜振(2005)在《残疾人体育特点的研究》中指出残疾人体育的特点包括残疾人体育的社会特点和残疾人体育的心理特点。残疾人体育的社会特点包括关爱特性、发展特性、超越特性;残疾人体育的心理特点具体体现在体育为残疾人提供了增强自信心的机会、增强适应力的机会、有助于防止或降低抑郁、有助于防止或减少隐居式的生活,体育使残疾人获得了乐趣、自信与满意,体育有助于残疾人积极地投入到其它的活动。
张军献(2008)等人在《竞争性或非竞争性: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思考》中指出竞争性是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的本质属性之一,向高水平竞技方向发展也是残疾人体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是竞争与合作的统一,在开展残疾人竞技运动时应本着平等、参与、康复、融入和人道主义的原则,指出庆典性和游戏性以及融入的目的性是残疾人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并对未来残疾人竞技运动进行展望。
张加贝(2003)在《试论特殊体育学的内涵与外延》中提出特殊体育学是一门相对新兴的体育学科。通过比较特殊体育和常规体育的不同,认为特殊体育学具有5个属性:服务于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年龄正常人平均水平的特殊群体,个案化,多课堂,适应性和综合性。特殊体育学的广义外延是,为那些体育运动能力显著地低于同年龄人平均水平的任何群体的人提供体育服务,包括学前儿童、青年人、成年人和老年人、伤残疾病人、智力超常人、老年体弱人、忽视锻炼人等等。
二、关于国外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研究
田克敉(1991)在《国外残疾人体育发展特点》一文中就国外某些国家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概况及特点综述介绍了国外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重视残疾人的体育工作,成立残疾人体育组织机构,为残疾人建造专门的体育设施
1952年前民主德国成立残疾人体育协会,曾举行过38次设置有21个比赛项目的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其项目包括网球、保龄球、轮椅篮球、坐地排球等。在前民主德国设有专门残疾人学校,招收残疾的青少年入校;每年还举行1~2次传统的残疾人体育节。联邦德国的建筑专家们设计出了专门的供盲人锻炼和比赛的体育场。
西班牙也极其重视残疾人体育工作。1962年起保加利亚开始将聋哑人和盲人协会的体育工作纳入本国体育工作计划中,并在1981年正式成立了保加利亚全国“残疾人体育协会”。
前苏联经常举行各种规模和类型的残疾人运动会。苏联共青团所属的体育组织还多次为全苏盲人、聋哑人协会和全苏行业体协参加全苏伤残人运动会提供经费。苏联很多健康人积极帮助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
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中心有一个“克塞那姆”体育俱乐部,拥有2000多名残疾人成员。马德里市有一支伤残人篮球队,他们坐着专门设计的用于篮球训练和比赛的轮椅每周到俱乐部训练2次。
(二)国外残疾人所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保加利亚举行的一届全国伤残人运功会设有以下的比赛项目:盲人参加的项目主要有:田径项目50米、100米、400米和800米跑,铅球、标枪、跳高、跳远和三级跳;游泳项目50米和100米游泳。聋哑人主要是田径、举重、乒乓球等项目。肢体残疾人主要是田径中的100米跑、铅球、标枪、铁饼、和轮椅障碍赛跑及50米游泳、举重、乒乓球和篮球等项目。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参加的项目主要是田径中的铅球和标枪、游泳、举重和乒乓球等项目。
前民主德国为盲人设置的运动项目有棋类、体操、保龄球、草地曲棍球、田径运动中的某些项目、游泳和滚铃球等。对肢体残疾者要依他们伤残的部位和程度分成12个等级。依据民主德国的标准首先分作肢体残缺和截肢瘫两大类。对前者设置的比赛项目有田径、保龄球、游泳、乒乓球和坐地排球。
(三)残疾人体育与残疾人医疗康复密切结合,重视残疾人体育的科研和对残疾人体育工作人员的培训
前民主德国的残疾人体育机构都附设有矫形医院或恢复中心。汉城伤残人奥运会后,西班牙加强了专门的残疾人体育研究工作。挪威的别托斯捷列建立了残疾人体育恢复中心,能同时吸收60个人参加体育康复训练,这里有供伤病员用的套房、体操房、医疗门诊、游泳馆和马厩。伤残人在这里可以学习骑马,从事田径、游泳、滑雪和各种球类活动。
孙金荣(2004)在《日本残疾人体育活动动向》一文中阐述了日本残疾人体育的振兴所面临的问题有如下几项:第一,日本残疾人体育尚处于搞大型比赛活动的阶段,就拿残疾人振兴协会会员之一的京都府来讲,有7万残疾人还没有达到能够经常性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要求;第二,对残疾人体育的认识问题:残疾人不仅仅是身体残疾人,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残疾人,他们应有权利和机会同平常人一样参加体育活动;第三,在考虑到残疾人体育振兴之际,对重度残疾人要格外加以考虑。
郝海亭(2007)在《澳大利亚残疾人体育与休闲活动参与现状》一文中提到澳大利亚各州中,首都地区残疾或长期有健康问题者体育或休闲活动参与率最高,为71.4%。在所有参与体育与休闲的残疾或长期有健康问题的人群中,运动员占绝大多数。文中的残疾或长期有健康问题是指身体活动受到限制、障碍或患病持续或可能持续超过6 个月,并且对日常活动造成影响,根据自我照顾、活动和交流能力把残疾人分为超重、重度、中度和轻度4 个组别。另外,根据残疾类型分为身体、智力、视力、听力和语言5 类。这里存在健康问题的人可能有多种疾病或者多种肢体障碍。在残疾分类中:残疾程度超重者的体育与休闲参与程度最低,仅为25.9%(7.09万人),随着残疾程度的降低,其参与率也逐渐上升。在残疾或长期有健康问题者参与的所有体育运动中,步行锻炼最流行,约138万人参与过步行锻炼,其参与率为24%;游泳排在第二,参与率为8.8%(50.5万),其他的活动参与状况:有氧健身(7.4%,42.56万);高尔夫球(6.1%, 35.02万);自行车(4.1%,23.81万);钓鱼(4%,23.04万),网球(3.9%,22.29万)。残疾或长期有健康问题者不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残疾人,事实上,大约有260万残疾或长期有健康问题者不参加体育运动,其比例为45.4% ,大大高于非残疾人的不参与比例(29.8%)。
徐勇在《世界体育事业》一文介绍了国际上一些大众体育运动的组织结构:国际工人体育运动委员会、国际残疾人委员会、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委员会和理想运动协会。这些组织的运行目的是促使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关心的是发展广泛的体育活动积极分子,而不是杰出的运动员或体育观众。据德国所有运动项目的分析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发展高水平的运动员,社会运动市场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香港教育学院的陈适晖在《残疾人体育在中国的发展及师资培训》一文中提到残疾人体育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形成及发展,并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系统的重视而逐步成为体育师资培养教学大纲中不可缺少的科目之一。残疾人体育在国外起步较早而且发展较快,尤其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里早已设置了由本科到博士的残疾人体育学位,并成为大学本科教师的必修课程。1900年以来,由于融合教育运动的推动及影响,许多不同残疾的学生回到主流学校享受与其他同龄学生同等受教育的机会。然而,从世界各国教育情况来看,具有残疾人体育专业知识的教师仍然远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的要求。(表1):
表1 特殊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对残疾人教育的影响
可见,残疾人运动不仅是一项用来发展智障人士运动技能和能力的体育运动,同时是一项提高公共社会对智障人士尊重和接纳的社会运动。国际特奥会必须加强合作与交流,不仅要为智障人士参与特奥运动提供新的机会,促进特奥运动的新发展,同时要为智障人士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参与、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加强合作与交流,让世界更加关注智障人士、关注弱势群体,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
任晓峰在《浅析残疾人夏季奥运会的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自1960年第一届残奥会开始,残奥会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为达到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关于组织残奥运动会的协议规定,残奥会的各个项目的设置和缩减工作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尽可能地让各个残疾级别的运动员都有资格参加比赛;
(2)为了项目的持续发展和普及,设项要充分考虑有资格参赛运动员的人数;
(3)增加女子项目的比重。
刘洋(2010)在《残奥运动教育价值研究》一文中指出:1.残奥运动本身的出现就是对残疾人参与体育意义认识的全新理解;2.残奥运动对个体心理状态和健康人格产生着积极的教育影响;3.残奥运动对公众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残疾人态度的影响上;4.残奥运动学校教育活动是实现残疾人教育价值的有效手段;5.我国应利用伴随北京残奥会相关的残奥教育奠定的良好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在我国某些学校尝试组织类似于残疾人奥林匹克学校日的教育活动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效果评价,为今后的大范围建立一种旨在学校环境下,系统、长期的改变参与者对待残疾人态度的残奥教育活动做好准备;6.同奥林匹克运动一样,现代残奥运动也面临着很多价值挑战。
残奥会是对残疾人体育发展的一个难得的契机,残疾人体育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竞技体育,也不仅仅是群众体育或是学校体育的异军突起,而是追求三者之间的稳定和谐、全面发展,并逐渐融入主流社会,融入体育发展的大环境。
三、关于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现状的研究
翟方等人(2004)在《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推动社会文明全面进步》一文中指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此外,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建设“小康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在不断改变,根据我国经济实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构筑残疾人体育服务的平台,首先要加强残疾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研究和开发符合残疾人体育运动规律的健身项目,再次是多渠道为残疾人体育锻炼筹集资金。
从竞技运动和身体健康水平上来讲,我们还要不断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规模与水平。最后建立残疾人体育服务框架,注重发展各级残疾人体育组织,更重要是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残疾人体育活动中心的组织指导作用。
王洲等人(2006)在《论新时期加速发展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一文中指出在新时期加速发展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应从以下几个面进行:1.提高认识,营造残疾人体育运动的良好社会环境;2.加强政府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扶持;3.多渠道为残疾人体育事业筹集资金;4.加强残疾人运动健身基础设施的建设;5.提高残疾人自我意识;6.加强残疾人体育科学研究以及培养残疾人健身体育指导员。
耿琳(2006)在《和谐社会中的残疾人体育事业》一文中提出:1.推进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公共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2.推进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3.推进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李宁(2009)在《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回顾与展望》一文中阐述,早在建国初期我国的残疾人体育事业就得到发展,上世纪70年代初到八十年代初的停滞不前时期(1972年~1982年),整个体育事业处于松散、无人管理的处境,残疾人体育运动也完全停止了发展。进入八十年代,残疾人体育管理组织开始建立,法规初步确立,残疾人体育管理机构逐渐成立,残疾人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进入90年代我国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各级政府关注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一方面,利用政府职能多方筹措资金,为残疾人体育运动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为残疾人体育事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从而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章松军(2010)在《残疾人体育事业的价值思考》一文中指出从社会学价值分析上来看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一是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二是激励弱势群体的自我奋斗精神;三是加强对残疾人自身的人文关怀;四是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小康社会有影响。
田军谊等人(2004)在《全民健身与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一文中提出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应解决几个问题:1.加强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领导,制定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规划和纲要;2.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力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大力普及残疾人九年义务教育;3.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坚强对开展残疾人体育的宣传,消除对残疾人的社会偏见,提高对残疾人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的社会意识,并成为一种社会行为习惯;4.加强对符合残疾人运动规律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器材的研究和开发,并且研制出一些适合各类级别残疾人进行体育活动时所需用的器材,使残疾人在体育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取得预期的锻炼效果;5.建立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娱乐与康复中心,指定残疾人体育活动辅导员,指导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对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应区别对待,选择合适的身体锻炼内容与方法,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并加强医务监督,以保证获得良好的锻炼。
尹军、兰保森等人在《我国城市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现状的研究》中指出,残疾人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做好残疾人体育健身工作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发展问题。该研究表明:我国残疾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人员配备、专业指导网络等条件尚不能满足社区残疾人体育健身需要,尤其是经费来源非常缺乏;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主要受硬件设施、主观和心理、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团组织需要进一步将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的形式由自发的、松散的、无序状态,向有组织的、较为严谨的以及遵循一定规律的状态转变;残疾人体育健身的组织与管理需要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提高其社会化水平和总体效益,并不断强化残疾人体育健身中的群体效应。
残疾人体育消费是整个社会体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残疾人生理和精神方面的特殊性,其体育消费也表现出与普通人体育消费截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目前我国的残疾人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研究目前我国残疾人体育消费的现状,对其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类型、消费方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对我国日益兴盛的残疾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04年牛荣利在《我国部分省市残疾人体育消费现状研究》中试图通过对中国部分省市残疾人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探讨目前中国残疾人体育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建议,以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时的参考。
四、关于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和运动项目的研究
2006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界上约有残疾人5亿之多,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我国的残疾人口近8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并且残疾人口每年以70万~80万的速度增长。残疾人体育作为整个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已日益引起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关怀和支持。目前,残疾人的体育事业已经纳入整个体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之中,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状态和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就非常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事业。党的“十六大”报告特别提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残疾人对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研究残疾人体育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我国残疾人运动员的研究
残疾人体育作为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残疾人体育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并逐渐走向了规模化、制度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体育活动不仅仅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机会与途径;而且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赛场上取得了骄人佳绩,尤其扩大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激发了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为更多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残疾人体育运动既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同时也是新时期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王洲、李登光等人在《论新时期加速发展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一文中采用文献资料法,全面论述了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概况和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意义。文中指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残疾人生活的自信心和勇气,增强残疾人的体质与促进身心康复,有助于他们与社会的交流,丰富他们生活内容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黄静、郭敏刚的《残疾人运动选材理论体系的构建》阐述了构建残疾人运动选材理论体系是实现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残疾人运动选材理论体系的概念、地位、作用、理论与现实依据及整体结构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残疾人运动选材理论体系的可行路径,以期为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王雁、姚萍等在《残疾人运动员的特点与需求分析》一文中指出认真分析不同类型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及需求,是筹办、举办奥运会、残奥会的基石。该文对视力残疾人运动员、肢体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需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为奥运文化建设助力,为实现人文奥运奠基。
陆贝在《我国部分残疾人运动员参训过程研究》中,以我国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参训过程为逻辑线索,探讨其参训前、中及退役后三个不同时期的生存状态、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期深化对我国残疾人体育的认识,为促进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支撑。通过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残疾人运动员参训过程主要包括参训前、参训中和退役后三个阶段;2.参训前,由于残疾人相关组织等的宣传不力,导致残疾人获得参训信息不够顺畅,另外由于运动员选拔制度的缺失等,导致其参训之路障碍重重,运动员选拔具有较大的偶然性、被动性;3.参训中,运动训练明显改善了运动员身心状况,促进了运动员与社会的融合,以及“平等、参与、共享”目标的实现,但由于政治、经济、制度、残疾人竞技体育以及残疾人运动员自身等因素的制约,残疾人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状况改善不明显,训练软硬件保障存在问题,残疾人体育比赛中甚至出现异化现象;4.由于伤病缠身、见好就收等原因使残疾人运动员萌生退役的念头;5.从残疾人运动员整个参训过程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贯穿其始终的重要问题,而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
(二)关于我国残疾人运动项目的研究
从项目上看,我国残疾人已经广泛参加了跑步、轮椅篮球、轮椅网球、坐式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硬地滚球)、游泳、射击等项目。不难发现,许多体育项目只要稍微调整竞赛规则,就能做到既适合残疾人又适合健全人参与。通过充满爱心的微小调整与改变,让残疾人获得情感上的社会认同,收获自信心与归属感。
王晓东在《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现状研究》一文中指出,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享有社会的平等权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发展状况,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做好残疾人体育工作,使残疾人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有着8000万残疾人,如果没有这些残疾人体育健身,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残疾人坐式排球作为集体项目具有参与人数多、规模大等优势,是最能体现残疾人体育活动特点的项目。文中以参加2006年全国坐式排球锦标赛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预赛的38支队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目前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员年龄较大,缺少年轻运动员,国家队后备人才严重不足;2.坐式排球运动员男女平均身高明显较低;3.从坐式排球运动员职业、收入看,残疾人运动员以“待业”和“其他”为主,运动员忙于生计成为影响残疾人参加运动训练的主要原因;4.男子运动员致残原因主要为意外事故,女子主要原因是小儿麻痹,参加运动训练的主要原因为锻炼身体、喜欢、及挑战自我;5.教练员身兼数职,学历偏低、年龄偏大,非专业人员较多;6.运动经费严重不足,运动员累计训练时间短,没有集中系统训练,运动水平很难提高;7.运动队管理责任分工不明确,缺少专人负责,后勤保障跟不上训练要求,与运动员单位及运动场地负责人的协调工作有待提高;8.残疾人国内赛事少,不利于发现人才,也不利于我国残疾人坐式排球运动的发展。
喻晶、赵世勇在《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残疾人乒乓球是一项最能体现残疾人体育活动特点的项目。对我国残疾人参与乒乓球竞技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影响我国残疾人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因素,并归纳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更快更好地发展,继续保持和提高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科学依据。文中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残疾人乒乓球竞技体育运动在我国开展比较广泛,参与总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性别比例趋向平衡,全国各代表队之间实力的差距逐渐缩小,奖牌归属趋向多元化,各队之间对奖牌的争夺更加激烈;残疾人乒乓球大众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且受到多种内外因素影响。文中提出建议:在残疾人乒乓球运动选材时注意选拔与发展低年龄的运动员参与训练,保证后备力量充足;当前我国残疾人乒乓球在竞技体育的选材中应把选拔和培养重残运动员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并应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残疾人乒乓球专项经费的投入。
潘洪涛(2009)在《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举重比赛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残疾人举重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由以上研究可知,北京残奥会给予了我国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契机,然而落实到实际中,发现当今困扰残疾人体育发展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方面,没有足够的经费去实施各种措施和政策。因而,国家应该适度的调控或地方寻求企业赞助等,促进残疾人体育的实施。在很多不发达地区,残疾人专门健身场所极少,甚至没有,健身器材更是匮乏。因而需要政府不断的增加健身路径和器材方面的投入,使残疾人体育能够得到重视。一些针对残疾人的法律或体育法规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使残疾人的权益无法得到正常的维护,使残疾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锻炼。这需要各地政府和学校不断的促进法律的完善,真正的做到为残疾人学生服务。真正的解决残疾人问题,促进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计划,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不能只求眼前利益;要坚决制止兴奋剂、假球等与奥运精神相违背的各种行为。
五、关于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研究
中国残疾人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一部分,同时作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富感染力和特殊的体育运动,是全社会关爱、支持残疾人,体现人文关怀的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文明工程。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对改善残疾人的体能、使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体现自身价值、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残疾人生活状况,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建设和谐社会,加强对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研究尤为必要,对我国近年来残疾人体育事业的研究进行梳理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残疾人体育的概念和分类
残疾人体育包括任何一种身体或精神上残疾的残疾人的体育活动。以往的研究在定义残疾人体育时,通常以残疾人参加体育的目的来确定。例如《中国社会科学大辞典》中“伤残人体育”的定义是:为改善伤残人健康状况,增添生活乐趣和鼓舞他们前进而推出的体育活动。卢元镇指出残疾人体育是指在听力、视力、言语、智力、肢体等方面有缺损者,通过身体练习,以增强他们的体质,促进健康,帮助康复,培养意志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所进行的体育活动。马维平认为残疾人体育是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五大类及复合残疾或合并残疾的几种不同类型人的特殊体育活动,包括残疾人体育教学、锻炼、训练、竞赛、医疗、康复、管理和科研等活动。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可以是预防、康复,也可以是娱乐、比赛。由此可见,仅依据残疾人参加体育的目的对残疾人体育进行概念界定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康复手段之一,通过残疾人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该群体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最终目标是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残疾人体育的分类现在普遍接受的是三分法,即残疾人体育教育、残疾人竞技体育和残疾人健身与康复体育。
(二)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研究
肖丽琴在《浙江省残疾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一文中指出,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全民体育的组成部分,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是顺利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环节。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浙江省特教学校残疾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研究,试图发现其在体育健身活动认知、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要转变思想,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因地制宜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还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在免受二次损伤的前提下,确保残疾学生能顺利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三)残疾人竞技体育的研究
金梅、陈适晖在《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的方法,以世界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为论据,对目前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雅典残奥会上我国以63枚金牌名列世界各国之首,成绩显赫。但同时也突出了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诸如基础项目薄弱,集体项目水平不高,优势项目不多等问题。应该看到,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总体水平还不是很高,在发展机制上还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针对以上突显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和完善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制度提供参考建议。
赵金峰在《由北京残奥会看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一文中提到:北京残奥会已经成功落幕,而其对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却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并结合北京残奥会整体现状,剖析我国残疾人体育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组成部分方面的发展,从而为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四)残疾人健身体育与康复体育的研究
残疾人开展健身体育运动是残疾人立身之本,不仅能够增强残疾人体质,改善和增强身体的机能,而且还能通过体育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增添生活情趣,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扩大生活领域。继1987年成立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之后,各类残疾人体育协会也相继成立。在福利企事业单位、社区、特教学校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较大。从文献上看我国对残疾人竞技体育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视而对残疾人健身锻炼方面的研究较少。重残疾人竞技比赛、轻残疾人健身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在我国残疾人参与休闲健身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有:李天珍等人认为残疾人在经济上的贫困和心理上的脆弱,是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熊丽华等认为经济实力薄弱、政治体制、社会机制不健全和文化水平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残疾人参与休闲健身的重要因素。另外,目前社会卫生保障体系和现有的健身设施也不能很好的满足残疾人的健身需求。张继波等人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残疾人大众体育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我国残疾人大众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由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残疾人经济状况、残疾人心理特征以及影响残疾人大众体育开展的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文明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运动形式单一、缺乏专业指导三个方面。在开展残疾人全民健身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社会体育大家庭中来。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学者对残疾人参与健身体育活动的原因分析比较全面,而且比较系统,研究者主要从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因素和个人的心理因素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各种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我国残疾人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方面,李之俊对北京、上海等六大城市残疾人健身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影响残疾人开展健身锻炼的观念和管理等诸多因素,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杨强对生理性弱势群体——残疾人在全民健身实施过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的态度、认识以及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保证落实和完善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保障残疾人合法体育健身权益。由此可见,我国学者对残疾人体育健身现状的研究明显少于残疾人体育健身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原因是我国残疾人体育健身开展现状不容乐观,这方面应该引起残疾人体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在残疾人健身模式构建方面,王军等人根据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现状和社区体育中残疾人健身的状况,分析社区体育中残疾人健身模式的构建依据和基础,提出在社区体育中残疾人健身模式构建时的途径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金宁对脊椎损伤者95例进行体育康复疗法,采用轮椅障碍赛、轮椅乒乓球、轮椅竞速等方法训练了92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他们的体质、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他们心理状态;提高了脊椎损伤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提高了他们上肢力量;提高了他们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坐位平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残疾人健身体育研究中,残疾人健身方法体系和残疾人健身模式的研究比较少,然而这恰恰是残疾人健身体育的中心环节,这些对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健身和康复是最为实用的,是实现他们参与社会的基础环节,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
由于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通过体育运动最终参与社会生活、融入社会。因此,对残疾人体育健身手段及其效果评定的研究,是残疾人体育微观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程度)的残疾特点,研究适应各种不同残疾情况的运动处方及其评定的标准与方法,科学合理地在体育锻炼中加以落实,更好地为残疾人健身提供科学指导,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政策、法律和法规是顺利、科学开展残疾人健身体育的重要保证。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残疾人体育发展规划及各项体育政策法规,是确保各级政府对全民健身投人,促进残人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之,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程度将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国家对残疾人、对弱势群体的关心程度。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其发展是前进的、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坎坷的。近年来国家对残疾人体育事业愈加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很大成功,残疾人体育科研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残疾人健身体育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它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和国家的积极、正确引导和支持下,去拼搏、去奋斗,发扬优良传统体育精神。
六、关于和谐社会发展观的研究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
(一)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与自然的和谐;2.人与人的和谐;3.人与社会的和谐;4.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5.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6.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7.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到2020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赵秀芳、王本法(2007)在《从“小康”到“和谐”:社会发展观的飞跃》一文中提到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子系统,每个系统中的各部分、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和谐。“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与实践,标志着中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使我们在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敢于直面我们当前已经碰到的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突破了传统发展中单纯以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的富足程度作为基本指标的评价体系,从而在发展观上实现了由“小康”向“和谐”的飞跃。
郑翠贤(2006)在《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中指出,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所谓“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系统内部结构上的配合、功能上的配合以及结构和功能之间的配合达到相当的程度,这也是社会运行规范化的基本要求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延伸,换言之,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说科学发展观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那么,和谐社会的构建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基、结果和最终的落脚点。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理论的符合国情的新探索和新发展。同时这种探索又对当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可参考之处。
马桂芬等在《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内涵》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蕴涵了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新的发展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报告》中的这一表述,旗帜鲜明地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一文对科学发展观作了重要的理论总结,该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对胡锦涛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重要讲话的正确阐述。该文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三)关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
张星炜(2009)在《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发展观》中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结合,构成新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即科学发展观;二是目标要求,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是战略任务,即加快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它提出并强调了“以人为本”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力求使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以彰显;它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要论断,从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这是在当代中国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坚持和发展。
王虹、阚有林(2006)在《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贯穿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不断开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和新境界。
刘卫平(2009)在《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观及其当代意义》中指出,邓小平关于在改革开放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质是一种协调发展的和谐理论,充分体现了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特征,是我国当代和谐社会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源。深刻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坚持科学的实践原则,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不断增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持续性人力资源。(2)要坚持改革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原则,在全球化背景下,努力探索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规律。(3)要坚持全面协调整体发展原则,不断全面协调整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优化我国和谐发展的社会结构。(4)要坚持自觉的宏观调控原则,不断增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
李英娇(2007)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综述》中指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延伸。还指出主要从以下七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物质保障。(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完善的领导机制。(4)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完善并创新体制机制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利的政治土壤。(5)以公平、正义为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整合不同的利益主体,化解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6)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7)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设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吴春玲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一文中指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实践上来看,二者是相辅相承的,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方面,现代化程度越高,那么就对社会建设提出的要求也越高,没有全面协调的社会建设,现代化是不全面的。所以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演变,这种演变,把社会建设从幕后推到了前台,代表着进步,也意味着挑战。如何实现四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从总体上来讲,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二者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