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实战功夫———振藩截拳道初级篇

第一章 振藩功夫综述

李小龙——这个响彻寰宇、名震四海的名字,着实对那个充满种族歧视、国际排华势力盛行的年代以铿锵有力的震惊——世界哗然了,华人扬眉吐气了,旅居海外的华人,紧握双拳,渴望像李小龙一样有双铮铮铁拳,打破这束人藩笼的政治教条;打破这寄人篱下无端的欺辱;打破这抑郁百年的国耻!将“东亚病夫”的牌篇一脚踢碎,将镌有我泱泱中华——“高尚民族气节”的旗帜高耸入云,昭示天下:巨龙腾飞的时刻就要来临!

然而,正当李小龙的功夫、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突然撤手人寰,叫人扼腕叹息、痛心不已。时值今日,李小龙离开我们整整35个年头了,是不是他一生创立、演绎的JKD,随着他的消亡而消亡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只要这个世界永远充满正义与邪恶、充满阶级压迫、充满人与人的欺凌,这个世界就有永恒、广义的JKD,它是正直、善良、朴实、淳厚的人们渴望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探寻方式,一种寻找人生哲理的方法,一种激越人生的态度……

一、宗师生平简介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英文名Brucee Lee,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藩市“唐人街”。其父为当时佛山粤剧“四大名伶”之一的李海泉,广东顺德人。母亲何爱瑜。姊妹兄弟有:大姐李秋源(菲比)、二姐李秋凤(安妮)、大哥李忠琛(彼德)、小弟李振辉(罗伯特)。

李小龙从小就是童星,这个艺名就是漫画家袁步初给他起的,他从小热衷于演绎事业,表现出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功课差、老师眼里的不良少年,这丝毫不能影响他我行我素,偏爱、执著于自己爱好与梦想的性格。13岁起,投入一代名师叶问门下,苦习春拳技,同一时期的师兄弟有:张卓庆、黄淳梁、张学健、叶正等,凭春绝学,四处讲手(比武),在无数次的比武、打架中,初步体验着挑战强敌、光荣梦想的至上理想,终于在一次比武中,惹下祸端。父母毕竟看得深远,责令小龙远去美国,换换环境,重新生活!

1958年在美国这个多民族的“大熔炉”里,孤傲的李小龙开始意识到:在茫茫的人海里,想要出人头地,必定需要沉久的历炼,或许是聪明喜欢思考的缘故,他心底无数次的问自己:打赢了人家又怎样呢?人究其一生忙碌是为什么?为什么而战呢?结果导师建议这位爱思考的小伙子在大学里选修哲学,在哲学的殿堂里,我们的李小龙汲取中外圣贤的先知灼见,为他日后创立自由之真义的JKD,筑下了坚实的基石!

1967年,有了深邃、探究万物的哲学思想和开阔、一览无余的眼界,李小龙在继续比武中,反思自己差强人意后表现的不足,他决心从纵线(传统)、横线(非传统、跨领域)立体交汇革新自己的传统模式,建立健全功夫之精萃、格斗之真义、自由无羁、注重自我内心表达的技击艺术——截拳道。忆当年李小龙草创JKD峥嵘岁月里,向各派顶尖高手的“论剑”与学习、宁静致远的沉思,历久弥新的增删,每一次与高手过招的瞬间,无不挥洒着高人一筹的智慧,与把握人生高尚的格调……

有了这早年演戏的根底、经年累积的功夫与学识,厚积薄发,顺理成章:1970年,李小龙返港拍摄4部半“功夫”影片,一脚踹开“好莱坞”的大门,成为电影里的民族英雄,为中国的电影、中国功夫耸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引发后人无尽的追思与凭吊……

二、振藩功夫与截拳道

振藩功夫是指李振藩宗师1965年以前,以春功夫为根基,兼收并蓄了其它流派的功夫,是JKD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也是JKD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全面了解JKD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系,不能把振藩功夫从JKD体系里割裂出去,它更像一艘从传流功夫的岸边驶向自由真义JKD大陆的航船,满载着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思潮与碰撞。

三、振藩功夫的传承与发展

振藩宗师英年早逝,早年传播JKD的重任就落于木村武元、丹·伊鲁山度、严镜海(已殁)、黄锦铭四人身上。

黄锦铭(秦德·黄)导师主张JKD教学是一种模式、一种尺度,黄师傅是想将李小龙当年传授的。并亲自演绎的JKD原始的展现给每一个热爱JKD的人,保存、传承是原始派主要责任。

而伊鲁山度导师主张JKD更是概念、理念,他以李小龙实战功夫哲学为原则,注重习武者自身秉性、特长的挖掘及与时俱进功夫元素的整合,演绎着另类、开拓的JKD,正像社会主义的中国,没有发展的固定模式,以四项基本原则为规范,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发展、高扬人性是概念派JKD的主要标志。

李小龙生前还有众多洋弟子如:武术家罗礼士、乔·刘易斯、跆拳道之“父”李峻九(美籍韩人)、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克;好莱坞名人弟子詹姆斯科本、史蒂夫麦昆等等也为JKD事业做出过不一而足的贡献。

时值21世纪的今日,世界各地的龙迷、功夫的追随者一代一代的传承着,去西雅图滨湖墓地,继续朝圣着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在他们的身体里、思想里、延续着龙的精神、功夫的神髓,弥散在自由、解放、清新的空气里,它穿越时空、穿越生命,诉说着这功夫不败的神话——正是人类征服世界的精神与之吻合。从这种意义上说:JKD将是人生的大道,门徒众多,它的传承是匪夷所思、不可限量的……

第二章 振藩步法

一、四分之三警戒势

1.两脚并拢,收腹、挺胸,两肩自然下沉,两手下垂,自然平视。(图1)

图1

2.左脚后退一步,脚跟提起,双腿微屈,两脚间距约与肩同宽,重心在两脚之间。左脚与左脚跟、左脚尖连线成45~90度角;右脚与连线成30度角。收腹、含胸、拔背、沉肩。右肘下沉,大小臂夹角成90度;左肘护肋,左拳举于颌侧。下颌微收,目视侧方。(图2、3)

图2(正)

图3(侧)

二、全侧面警戒势

由立正姿势开始,左脚向正后方退一步,两脚间距约一肩宽,身体左转90度,两脚在同侧成一直线,成全侧面警戒势。双腿微屈,收腹,重心在两脚之间。两手可高抬、低放,伺机晃动。目视侧方。(图4、5)

图4(正)

图5(侧)

三、正警戒势

左正警戒势

两脚双膝内扣,与肩同宽,两脚屈膝,重心在两腿之间。臀部下坐,收腹、含胸、沉肩。左掌尖上挑与肩同高,伸于体前人体中线位置;右手摆于左臂内侧。(图6、7)

图6(正)

图7(侧)

右正警戒势

动作与左警戒势相同,唯右掌上挑伸于体前,左掌内护。(图8)

图8

四、警戒势前后滑步

1.以四分之三警戒势为起势。(图9)

图9

2.右脚贴地前滑8厘米,左脚随即跟上,迅速弥补因前脚滑动带来的间距过大,身体重心迅速恢复两腿之间。(图10、11)

图10

图11

3.右脚贴地后滑,左脚迅速后退以弥补因前脚后滑带来的间距过窄,身体重心迅速恢复两腿之间。(图12、13)

图12

图13

注意:滑步时,脚离地2厘米,擦地移动,步法轻快、机动,脚掌移动细腻富有弹性。

五、警戒势左、右滑步

1.以四分之三警戒势为起势。(图14)

图14

2.左脚向左斜前方横迈8厘米,右脚迅速跟进,上体保持不变,身体重心迅速恢复两腿之间。(图15、16)

图15

图16

3.右脚向右斜前方横迈8厘米,左脚迅速跟进,上体保持不变,身体重心迅速恢复两腿之间。(图17、18)

图17

图18

注意:练习时,欲向哪个方向移动,先迈哪只脚,假以时日动作熟练后,会分辨不出先动哪只脚,几乎齐动。

六、泰拳势

左脚掌在前触地,右脚在后与左脚连线成正角。两脚相距与肩同宽,双膝微屈,收腹,身略偏侧。右拳护咽喉,左拳高于脸颊平,左肘离身体10~15厘米。(图19、20)

图19(正)

图20(侧)

七、虎扑势

1.两脚约呈四六马步,重心六份在右腿。两掌掌心向下,张臂略弯,前低后高。虎视前方。(图21)

图21

2.右脚蹬地,大小腿伸直,拧胯、扭腰,顺肩大臂带动小臂,右掌虎口斜向下方挥砍。(图22、23)

图22

图23

八、正击前警戒势(问手势)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重心在两腿之间。右手伸于体前,略弯;左手内护。(图24)

图24

解 读

对于初学者,学一个警戒势都不易,这一股脑的列举了6个警戒势,完全动作到位,却非易事。

四分之三警戒势预示着正统、常规动作的出击;全侧面警戒势突显了侧身突进的强势;正警戒势、正击前警戒势体现了手法“搭桥”的便宜;而泰拳势表现的是压迫、硬朗的风格;虎扑势是蓄势待发的张力。不同的警戒势是不同风格技击特征的标志,是后续动作的“符号”,预示大致一些动作出击的种种可能,不可不察!

感 悟

兵法云:水无常态,兵无常势,瞬息万变。

常人一定以为李小龙在《李小龙技击法》中总是以右警戒势示人,JKD只有右警戒势。其实不然,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死亡游戏》里,宗师与与贾巴尔的对搏戏里,在雷霆重击中每每以左警戒势跨立,充分拧腰、转胯发挥身体力量至极,才能将巨人完全摧垮!

“不停地移动,像水面跃动的月光一样……”伺机进攻,让对方摸不到头脑,“技者善隐其型”,不停变幻格斗姿势,会让对手局促不安、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

“变化”是JKD战斗艺术里的必修课,像本篇点到警戒势的变化,及战术、招势、智能的变化等等不胜枚举。

第三章 振藩拳法

一、后手冲捶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5)

图25

2.左脚蹬地,给地面一个力,地面反作用一个力,力沿左腿上升,至膝关节大小腿伸直,至左腰胯时,迅速向右拧转,送肩。同时重心移至前脚,后手大臂推动小臂沿直线冲出,成立拳。(图26、27)

图26

图27

注意:对着镜子练习发力正确的拳法,全身力量会凝结于拳头,有清晰的力点,放松而富有弹性。

3.按原路线收拳,恢复警戒势。(图28)

图28

二、前手冲捶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29)

图29

2.左脚蹬地,给地面一个力,地面反作用一个力,力沿左腿上升,至左腰胯时,右腰胯稍向左拧转,送肩。前手大臂推动小臂沿直线将力催促于拳锋;左手内护。(图30、31)

图30

图31

3.按原路收拳,恢复警戒势(图32)

图32

三、后铲捶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33)

图33

1.左腿屈膝重心下沉。左拳下抄,沉肘,置于左腹前,蓄势待发;右掌护下颏。(图34)

图34

2.左脚蹬地,给地面一个力,地面反作用一个力,力沿左腿上升,至左膝时大小腿伸直,至左膝胯时,迅速向右拧转,重心上提,伴随左拳发力移于前脚,送肩。左肘弯度不变,左拳向体前由下向上勾打,力量贯穿于拳锋。(图35)

图35

3.按原路返回,恢复警戒势。(图36)

图36

注意:充分利用蹬伸、转体和重心上提力量,如以一把火钩猛然向上勾提重物般发力。在进一步练习中,要有打碎对方下巴,将对手整体勾起的意念。

四、前铲捶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37)

图37

2.两腿屈膝重心下沉,右拳沉肘下抄(弯度不变),置于左腹前,蓄势待发,左掌护好下颏。(图38)

图38

3.右脚蹬地、拧转,右膝挺直,脚跟提起,给地面一个力,地面反作用一个力,力沿伸直的右腿上升,至腰胯时,迅速向左拧腰、顺肩,左拳顺手势向体前由下向上勾打。将力传导至拳锋,发力后身体重心自然移于左脚,左护手不变。(图39)

图39

4.按原路返回,恢复警戒势。(图40)

图40

五、后平钩捶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41)

图41

2.左脚蹬地,给地面一个力,地面反作用一个力,力伴随大小腿伸直向身体上升,向右扭腰、转胯、送肩。后手大小臂成90度角,与地面水平从左至右竖拳勾击至中线,拳心向内稍向下,将力贯穿于拳锋;护手不变。(图42)

图42

3.按原路收回,恢复警戒势。(图43)

图43

注意:依靠重心转换,身体前半面如猛然关门般地转动出拳,即钩捶手臂的挥动是身体转动的结果,以身体转动带动转肩的离心力来带动后手拳臂快速地“鞭击”。

六、前平钩捶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44)

图44

2.右脚蹬地给地面一个力,地面反作用一个力,力伴随大小腿伸直向身体上升,向左扭腰、转胯、送肩。前手大小臂成90度从右向左小弧度勾击至中线,拳心向内稍向下,将力催促于拳锋;后手保持防护状态。(图45)

图45

3.恢复警戒势。(图46)

图46

七、挂 捶

1.以全侧面警戒势为例。(图47)

图47

2.左脚蹬地给地面一个力,地面反作用一个力,力沿伸直左腿向身体上升,抖动右胯,右拳随力鞭打(发力冷脆),力达拳背,上下、平抛均可。(图48、49)

图48

图49

3.按原路收回。(图50)

图50

注意:初练时可放慢速度进行,但掌握后,则应注意利用手肘弹性快速的小弧度回收,让回收比出击更快。

解 读

本书的动作讲解,侧重于动作发力的细致描述。

李振藩宗师曾说过,他的功夫可以浓缩为两个词,那就是“近身”与“发力”,倘我们的“功夫迷”们都能学会随意的发力,则JKD自由之真义的神髓已初步领悟。

拳法空击要学会放松,体会什么是放松后力量传递的真实感觉,紧张是什么概念?紧张就好比我们捏着闸把去奋力蹬骑自行车一样,虽然感觉用力,却丝毫不能将力传于齿轮。

感 悟

真实的感受JKD拳法放松,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要先从放松自己的神经系统开始,不要动员不相干的神经,造成神经传递的混乱。我们可以随手拿起一块湿毛巾,抖动后鞭击,啪啪声中,我们应领悟到:这就是我们需要的鞭击力。毛巾是“放松”的传递我们施加的力。将毛巾换成我们手臂,将“施力者”换为我们的脚,层层波浪势的快速传递,扭腰、转胯起到蓄能、催促、螺旋传力的作用。最终将始于地面的反作用力,经膝、胯、腰、肩等各关节肌肉协调运转的配合,将完整的身体力量压于拳头,借以体现“将全身力量集于一点”的发力效果,产生爆炸性的一击。

第四章 振藩攻防打法

一、格挡“三门”

(一)外 门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51)

图51

2.在右拳出击的情形下,左掌以掌根为力点,在右臂内向右横拍(动作轻快,不用僵力)。(图52)

图52

(二)正 门

1.以右警戒势为例。(图略)

2.在右拳出击的情形下,左掌以掌根为力点,在腹前斜下轻拍(动作轻快,勿使僵力)。(图53)

图53

(三)内 门

1.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为例。(图略)

2.在右拳出击的情形下,左掌向下、向左挡出(肘部位置不动)。(图54)

图54

注意:格挡要轻快、幅度要小,不用死力,将对手来势轻拍、御力即可。

二、四门挡法

(一)高外门挡

1.以四分之三警戒势为例。(图55)

图55

2.右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向右、外侧横拨,掌心向外(肘部贴身)。(图56)

图56

(二)高内门

1.与上势同。(图57)

图57

2.左手向右前方插出(不动肘),掌心向上。(图58)

图58

(三)低外门挡

1.与上势同。(图59)

图59

2.右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向右下方挡出,掌心向外。(图60)

图60

(四)低内门挡

1.与上势同。(图61)

图61

2.左手以不动肘为原则,向左下方挡出,掌心向外。(图62)

图62

三、四门防守反击法

(一)高外门防守反击

1.我以四分之三警戒势示敌。(图63)

图63

2.对方左直拳攻我上盘,我则以右手外拨,同时左拳击出。(图64)

图64

(二)高内门防守反击

1.我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示敌。(图65)

图65

2.对方右拳攻我上盘,我以右手摊开来拳,同时右拳击发。(图66)

图66

(三)低外门防守反击

1.我以四分之三右警戒势示敌。(图67)

图67

2.对方左拳击我肋部,我则右手挡开还击。(图68)

图68

(四)低内门防守反击

1.对方双手攀我颈部,预施以膝顶。(图69)

图69

2.我左手挡压右膝,右拳重拳击出。(图70)

图70

四、泰拳势

(一)护 脸

1.以泰拳势为例(图71)

图71

2.双拳高举护两太阳穴一侧,收下颏,两眼视野要开阔。(图72)

图72

注意:护脸动作要机动、快速。

(二)护 身

1.以泰拳势为例。(图73)

图73

2.左膝提起,膝盖外磕。左手斜向下,肘尖向左前方;右手尺骨向左前方,肘尖亦同。成立体防护状。(图74)

图74

解 读

格挡之门是以右警戒势,在以右拳消打同时的情形设计的,右手离对方最近,相应的是外门,因侧身对敌的缘故,左手在内门,中间的可称正门。

四门挡法是将人体中轴和腰际一线,分成四个区域,各伺其责。

至于泰势防守法,是非常明智的借鉴,泰拳运动开展较早,擂台实战经验尤为丰富,在历次血与火的拼杀之中,人们逐渐摸索到行之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自己被猛烈重创的种种可能,这是JKD引进的先进技术。

感 悟

攻与防,进与退,永远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远距离的防守反击,固然能占时间的先机,但一味防守,势必造成自己的被动与气势怠尽;近距离的主动进攻,是春提倡的以攻为守、攻守一体的战术,让对手疲于应付我强力的攻击,瓦解其反扑的信心。而JKD是旨在真实的搏斗中,审时度势,明察秋毫,精于判断,迅速调整攻防战术!

但何时远战、近战焉?简单地说,对于陌生的对手因不明其打法、风格,有无凶器,最好开始远战,因距离可以延长你的判断时间,你有足够的时间化解和反攻。当已掌控其打法特点时,可贴身近战,以攻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