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再版序言:时间是作品的终极裁判
-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 张文木
- 974字
- 2016-05-22 15:45:23
这本著作是我在2000年至2004年期间所写的论文按主题所作的汇编,2004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书;8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予以再版。再版,尤其是相隔这么长时间后再版,对作者而言,既是荣誉更是挑战:需要作者直面多年后变化了的形势,看看十多年前的研究结论是否还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书是作者灵魂的镜子,时间是作品的终极裁判。作品的生命力不在于其天女散花似的观点—观点谁都会有,而在于这些观点扎根实践和历史的深度。
作物在秋季开始成熟,人至五十才开始懂事。人懂事了,就不怕批评乃至批判,因为批评和批判是历史筛选思想的重要方式。“文革”中有些知识分子曾受到“批判”,并被戴上“高帽子”,这确实压垮了一些学人的自信,但也让相当多的学人更加清醒。如今社会也出现大量抛向学人的诸如“大师”、“大家”之类的“高帽子”,这催生了学界那七彩泡沫般的虚浮,而虚浮不摧自垮。一般说来,人是不容易被压垮的,但很容易被吹垮:“文革”中相当一些工农干部就这么被吹垮,现在一些学人也正在或已经倒在这样的浮夸和吹捧之中。时间是作品的终极裁判:在冰冷的时间面前,任何虚浮和热闹的东西都会随风而散,而真正有价值的创作在历史的反复考验下则愈显光芒。
学者创作的“捷径”多不在国内外那些大小会议中,也不在镜头里,而在稿纸上。进入50岁的学者,在事业的跑道上已进入冲刺阶段,在冲刺的时刻鲜有左顾右盼的赛手。这时的学者,当以先贤—比如司马迁、司马光等—为榜样,抓紧时间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当然也为自己的身后做成一些风吹不走的事。一部《史记》的创作经历告诉我们:好学问不是靠年龄熬出来的,好名声也不是靠电视包装出来的,它更多的是在盘根错节的世俗偏见重压下和历史的严格筛选中生长起来的—试想当年汉武帝在《史记》中若挂个“主编”或“学术总顾问”,或司马迁成了课题的“负责人”,那《史记》的历史地位就会随这些虚名同归于尽。真是有幸,本书再版使我的作品有了历史筛选的机会。我希望读者读了这本书后,用自己的经验检验一下我近十年的这些观点,由此为中国进步与富强取得更多的共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这次再版,基本保留了第一版的原貌,作者只对极少数内容和文字做了一些增删和改动,附录部分则做了完全更新。借此机会,特向为再版本书做出辛勤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及编辑同志表示谢意。
张文木
201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