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历年申论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总的来讲,从历年申论命题的情况上来看,申论命题选题材料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材料紧扣时政热点,贴近百姓生活。

申论考试是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缩影,所以材料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从历年申论考试提供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材料选择的都是政策重点、改革难点、社会热点,越来越紧密结合时政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可谈性、可论性、可述性。这种围绕时政热点选题并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命题已成为了申论命题的重要特点和趋势,其目的就是引导考生关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并善于运用所学知识研究、分析、解决问题,这正是一个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思路将继续影响今后的公务员考试的命题工作。

下面我们也可以看一下2011年以来中央和部分省市公务员考试的命题主题:

2015年,国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及其社会影响问题。

2015年,江苏,惠民政策积极推动民生改善的问题。

2014年,国考,国民心理健康带来的社会心态问题。

2014年4月,联考,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和输出问题。

2014年,北京,供水紧张带来的水资源保护问题。

2014年,上海,政府职能转变和人的城镇化问题。

2014年,天津,城市该不该禁放烟花爆竹的问题。

2014年,浙江,扩大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问题。

2014年,江苏,促进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问题。

2014年,河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问题。

2014年,山西,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

2014年,山东,航班延误的处置以及纠纷处理问题。

2014年,新疆,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问题。

2014年,黑龙江,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问题。

2014年,广东,农村土地种植和经营问题。

2013年,国考,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问题。

2013年4月,联考,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2013年,天津,政府公信力和社会诚信问题。

2013年,北京,高速公路收费及节假日免费拥堵问题。

2013年,上海,行政问责及建设责任政府问题。

2013年,浙江,企业诚信和个人信用建设问题。

2013年,广东,行政机关如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013年,山东,公路超限超载治理问题。

2013年,河南,农业生产和农村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3年,吉林,全民健身运动及国民身体素质问题。

2013年,江西,我国流动人口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

2013年,河北,“城市良心”下水道井盖引发的安全问题

2012年,国考,社会诚信和社会公德、公民素质建设问题。

2012年4月,联考,动物保护中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

2012年9月,联考,对外文化交流问题。

2012年,上海,社会富裕、发展之后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2012年,山东,移民搬迁、安置和发展问题。

2012年,江苏,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问题。

2012年,北京,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情绪及精神追求。

2012年,河北,公民道德建设及其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2012年,吉林,从弘扬传统节日看传统文化保护问题。

2012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

2012年,天津,政府公信力和社会诚信问题。

2011年,国考,黄河治理和文化;农村教育和文化发展。

2011年,北京,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和保护中的功能。

2011年,新疆,社会公德的内涵、表现、原因及对策。

2011年,河北,对口援疆的成绩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011年,安徽,青少年的道德缺失问题及社会公德教育。

2011年,广东,职业病的预防和处置问题。

2011年4月,联考,人口普查以及人口膨胀、养老服务等问题。

2011年,吉林,如何建设幸福城市,保护城市文化记忆。

2011年,上海,从严管理干部,坚持勤政廉政。

2011年,浙江,如何解决民生问题。

第二,材料的阅读量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

纵观历年申论考试,大多数地区的考试的时间一直没有变化,但所给材料却越来越多,申论阅读的文字量在逐年增加。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增加的阅读量,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增大了答题的难度。申论考试材料的内容也越来越庞杂,包含了背景介绍、网络访谈、新闻发布、民意调查、典型案例、领导讲话、专家观点等各种形式,有事实、有评论、有争论、有叙述、有报告,综合反映各方各面对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的态度、观点、意见、建议等。材料错综复杂,阅读、归纳、分析的难度都很大。

第三,材料的形式和类型越来越综合化。

申论考试所给定的阅读材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所给定的材料主要集中反映一个有一定影响又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这种资料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客观叙述,把案例涉及的情况详细加以说明,以期让考生能“以小见大”,可以称为“一条线”。二是所给定的材料主要是围绕某一个或某几个热点问题综合方方面面的信息组编而成,这种形式的材料往往没有什么顺序可言,上一条和下一条有时候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以期让考生能“杂中取精”,可以称之为“一锅粥”。申论考试就是要求应试者按照特定的要求从这些杂乱无章的资料中找出其核心思想,抓住问题的实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最近几年的申论考试基本都是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