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子面的传说
明朝时,朱元璋的十六子朱栴被封为庆王到宁夏上任,他的家丁也随之迁往宁夏,后定居在中宁恩和镇一带,迁移来的官兵则驻扎在今新堡镇以南的山上。
当时,由于粮食供给不够,火头军看到山上放羊的羊倌把山上长的蒿子籽用石礓窝子捣成细粉,然后做成面鱼鱼吃。受此启发,火头军就发动兵丁采集蒿子籽,磨成细粉,然后和面粉和在一起,擀成面条,没想到又有劲道又好吃。
这些火头军都是从皇宫中退役的御厨,在饮食上都很讲究,他们把蒿子面做了很多改进。和面时加进了碱水、鸡蛋,擀面擀得薄如纸,切面切得细如线,肉臊子有羊肉、猪肉、牛肉。炒臊子也很讲究,肉丁、菜丁都不超过半厘米。下蒿子面,要先晾一盆过面水,下出的面先用凉开水过一下,再配上臊子,浇上酸汤,这样面就会更有劲道,味道也会更好。后来,他们将蒿子面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当地人,从此,蒿子面在中宁一直流传至今,成了招待贵宾的美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中宁人选媳妇,首先要看长面擀得怎样。由此可以看出蒿子面对中宁人的生活影响巨大。
在中宁的民间习俗中,吃蒿子面逐步演变为一种文化,而且很有讲究,并富有一定的寓意。在农历正月初七,中宁人家家必须吃蒿子面,名曰“拉魂面”;新婚夫妇结婚的第二天吃蒿子面,名曰“喜庆面”;给小孩子过满月吃蒿子面,名曰“喜祥面”;给老人祝寿吃蒿子面,名曰“长寿面”。
天香感悟: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