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点,跳动的文字音符:你不能不知道的标点故事
- 武晓兰 江海燕
- 1509字
- 2020-08-26 16:14:08
11 形形色色的括号
中国古代的句读符号中没有括号,遇到需要对正文注释的地方只好用插入语或另外的字体表示,很不便使用。随着白话文的兴起,括号就不能不用。“〔〕”(中括号)和“{ }”(大括号)是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开始使用的。“()”(小括号)是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开始使用的。这些符号到18世纪才被普遍使用。括号在五四前就已广泛使用,影响所及,标点古籍也不能不用括号。
1906年,卢戆章在《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科书》拟定的新式标点方案中,首先提出“注释正文”用括号表示,只说明了主要用途,尚没有正式的命名。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1906年)才命名为“括弓”,《凡例》中说:“括弓[{()}]内作注释。”鲁迅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称为“括弧”。胡适称“括()”(《〈论句读及文字符号〉节目》1915年),他还创造了半月形的“对括弧”(())表示正文中的注释(《标点符号释例》1914年)。陈望道把括号统称为“夹注标”(《标点之革新》1918年)或“括标”(《华文点标论第二》1920年),把“圆括号”和“方括号”分别称为“括弧”和“括框”,在《新式标点的用法》中规定了两种括号的不同用法:“夹注的作者或内容和文中的作者或内容相同的,该用括弧划清;不相同的,该用括框划清。”陈望道还在《作文法讲义·新式标点用法概略》(1922年)中指出:“凡在自己文章中嵌入解释文中的夹注或分别文中的项目,应用括弧标明起讫。”“凡知识上怀有疑念的词面,可用括弧夹注问号在后;情感上夹有反感的词面,可用括弧夹注,叹号在后。”“凡在别人文章中加入改正、增补的字句及案语,应用括框标明起讫。”陈望道的意见实际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括号的别称也不少,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人称为“注标”“夹注标”“夹注号”“提注号”“插注号”等等,因为括号起初主要是用来表示注释的,所以又名之为“注释号”,印刷工人则按形状习惯上称为“月牙”。
1919年,胡适等在《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修正案)》中正式定名为“夹注号”,形状有两种:“()”和“[]”。实际使用中,括号不仅表示夹注,还有其他用途,形状也不只这两种。所以1930年《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中就依鲁迅的命名称之为“括弧”作为通行的名称。
195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行的《标点符号用法》正式定名为“括号”,遂沿用至今。其他标点符号都是依据功能命名的,唯括号是依据形状命名的,因为括号从用途上看不仅是表示注释,从形状上看也是形形色色。最常用的当然是“圆括号()”,又称“小括号”;和“小括号”相对应的是“中括号”,“中括号”通行的称呼是“方括号([])”,又称“方括弧”,“正边的括框”,“删补号”。还有“六角括号(〔〕)”,又称“斜角的括框”,从前还有人把这种括号称为“范围号”。另外一种是“尖括号”(〈〉),也很常用。方头括号(【】),人们习惯上称黑括号,或称为“方头括”“黑括框”“鱼尾括号”,这种方头括号有实心的和空心的两种,分别叫做实心方头括号和空心方头括号(〖〗)。括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前括号、后括号,前括号、后括号成对使用,分别标在有关文字的两端。但是有两种括号是可以用一半的。在剧本中用于表明跟对话不连接的人物动作、场次的时间和地点、舞台装置、灯光效果等情况的内容,只用六角括号的前括号,称为前六角括号。例如,老舍《龙须沟》:“〔附近邻居,都像院里人一样,换了新衣服,去开会。正经过大门口。一位警察跑进门来,招呼大家。群众有的等在大门外,也有走进院里来的。〕”还有一种叫做总括号({})常用来统括某一范围的词语。例如,吕叔湘《语文常谈》:“真正的异体字并不太麻烦,麻烦的是这种部分异体字。再举两个例子:
这个总括号,陈望道叫做“联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