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巧“机”赚钱: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1)
- 有钱人的资本(全集)
- 林昊编著
- 4902字
- 2016-02-19 12:02:21
犹太人商经:机遇是有钱人的财富命脉,机遇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财富和无限美好的“钱”景。而机遇又是转瞬即逝的,聪明的商人会用敏锐的洞察力,及时识别它,并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它。
有钱人—机遇—财富,高明的有钱人往往会发现,甚至创造更多地捕获财富的机遇,更多地机遇又会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
1、做个有准备的人
机遇犹如梯子两边的侧木,本人的拼搏奋斗犹如梯子中间的横木,两者兼有,才能成为攀向成功的梯子。
在很多企业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经理只是运气好,撞上了晋升的机会,要是给我这个机会的话,我一定会比他干得出色得多。”其实,这些话不过是他们的自我安慰罢了。要知道,突如其来的机会对于没有准备的人来说,有时比陷阱还可怕。
一家公司销售部的经理因为一场车祸而躺在了医院,而公司马上要和一家跨国企业进行一场市场合作的谈判,各种材料都已准备就绪,日期也早已定好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公司决定让这个经理的助手承担这次谈判任务。公司的董事长还对这个助手进行了暗示:由于销售经理受伤非常严重,出院以后也无法再回原岗位工作了,如果这次谈判成功的话,销售部经理的职位就是他的了。
从天而降的机会让这个助手兴奋极了,他想,这次谈判的前期工作都已经做完了,合作方式、公司的底线都已经确定,销售部经理办公室里那张舒适的椅子终于轮到我坐了。
但是,当谈判才进行到第二天时,那家跨国公司就中止了这次合作意向。原来,虽然这个助手也参与了这次谈判的前期工作,但他却没有从一个谈判代表的角色上去进行必要的准备。比如:对方参加谈判的有几个人?他们是怎样的性格特点?他们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其实,这些信息都存在销售部经理办公室的电脑里,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的他根本没有去想这些。结果,谈判从一开始就进行得不顺利。对方认为有一些事项早已沟通过了,可这位助手却一问三不知;对方都是对香烟极其厌恶的人,而这位助手却在谈判桌上吞云吐雾;对方有喝下午茶的习惯,而这位助手却没有准备……
这次谈判失败了,这位助手不但没有坐上销售经理的位子,而且连原来的职位也没有保住。董事长认为,一个做不好准备工作的人无法胜任任何工作,这位助手被公司辞退了。
在这位助手身上所表现出的懒懒散散、马马虎虎,对任务缺乏认真准备的工作态度,在许多人的身上都能找到。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导致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机会,绝不会轻而易举地落入谁的怀中。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金融巨头安德烈·迈耶出生于一个生活艰辛的巴黎印刷推销员家庭。为了养家糊口,年仅16岁的他就离开学校,成为巴黎证券交易所的一名送信员。这年夏天,迈耶撞上了他的第一次好运。他的姐夫在巴黎的鲍尔父子银行工作,一战爆发后,姐夫应征入伍,迈耶趁机申请并获得了这个空缺职位。这不仅使他从此闯入了银行界,而且由于战争造成的金融人员大量流失,使他得以自由地学习这个行业所有的东西。
1925年,法国金融界声誉很好的“拉扎尔兄弟”银行的老板大卫·韦尔看上了安德烈·迈耶,他认为迈耶是个可造之材。这年迈耶27岁,大卫·韦尔问他,是否愿意加入拉扎尔。迈耶很感兴趣,但他有一个问题:我多久才能成为合伙人?大卫·韦尔未置可否,迈耶也就婉拒了这个邀请。
一年后,大卫·韦尔重提此事,并提出建议:迈耶要经过一年的试用期。如果迈耶的表现令大卫·韦尔满意,那么一年后他就可以成为公司的合伙人;反之,迈耶就得离开拉扎尔。这次迈耶立即接受了。
1927年,迈耶如愿以偿地成为拉扎尔的合伙人。但是,迈耶并没有满足于这个成就,他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家,为公司出谋划策、安排交易、筹措款项,同时为银行寻找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迈耶认为这种意义上的银行业务才是拉扎尔的主要活动所在。
1928年,迈耶的运气来了。拉扎尔在这年成为雪铁龙汽车公司的主要股份持有者。当时,雪铁龙公司首次向法国汽车工业引进了赊销汽车的办法,这种办法是通过雪铁龙的一家子公司——“赊销汽车公司”,法文简称为“索瓦克”来实施的。
当时雪铁龙的老板只把“索瓦克”当作他的汽车促销工具。而迈耶马上想到了“索瓦克”更多的用途,比如赊销家用器具,甚至房产等等。他建议由拉扎尔联合另外两家银行买下“索瓦克”,把它变成一个基础宽广的消费品行销公司。
雪铁龙的老板认为迈耶的建议对对公司的发展非常有利。这样可以使雪铁龙不必再为开办这家相当于银行的公司提供资金,对于资金来源相当吃紧的雪铁龙来说,是备受欢迎之举的。
为了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迈耶四处活动。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合作伙伴,一家是“商业投资托拉斯”,当时全美最大的消费品赊销公司之一;另一家是摩根公司,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私人银行。他们答应每家购买1/3的股份。
合作伙伴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寻求使用“索瓦克”作为其销售机构的商业客户,他几乎立刻就与著名的电器制造公司凯尔文·耐特签订了合同。这样“索瓦克”开始运转,它给投资者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滚滚利润,即使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依然如此。时至今日,它仍财源不断,势力强大。
迈耶成功了,金融界无人不晓迈耶是一个成熟的银行家。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撞上了好的运气,拉扎尔兄弟银行的老板大卫·韦尔看上了安德烈·迈耶,他认为迈耶是个可造之材,并邀他加入拉扎尔。更重要的是,迈耶在机会来临前的努力,他的抱负,他的超常耐力。
编者点评:
成功需要机会,而机会绝非唾手可得。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指出:“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机会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催化剂;对于缺乏准备的人来说,却是一颗裹着糖衣的毒剂,在你还沉浸在获得机会的兴奋之中时,它却会给予你致命的一击。
2、决不放弃万分之一的机会
机会是在人生原野上驰骋的烈马,把握住了它,就能在未来的开拓中留下延伸的脚印;没把握住它,那只能对着远去的机会独自品尝错过的苦涩。
有一个年轻人非常想娶农场主漂亮的女儿为妻。于是,他来到农场主家里求婚。农场主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说道:“我们到牧场去。我会连续放出三头公牛,如果你能抓住任何一头公牛的尾巴,你就可以娶我的女儿了。”
于是,他们来到了牧场,年轻人站在牛栏门前,焦急地等待着农场主放出的第一头公牛。不大一会,牛栏的门被打开了,一头公牛向年轻人直冲了过来,这是他所见的最大而且是最丑陋的一头牛了。他想,下一头应该比这一头好吧。于是,他跑到一边,让这头牛穿过牧场,跑向牛栏的后门。
牛栏的大门再次打开,第二头公牛冲了出来。然而,这头公牛不但体形庞大,而且异常凶猛。它站在那里,蹄子刨着地,嗓子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怒吼声。“哦,这真是太可怕了。无论下一头公牛是什么样的,总会比这头好吧。”
不大一会,牛栏的门第三次打开了。当年轻人看到这头公牛的时候,脸上绽开了微笑。这头公牛不但形体矮小,而且非常瘦弱,这正是他想要抓的那头公牛!当这头牛向他跑过来的时候,他看准时机,猛地一跃,正要抓住牛尾巴,但是-这头牛竟然没有尾巴。
这是一个令人伤感和遗憾的故事,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在人的一生中,果断坚定,把握机会,就可能品尝成功的快乐;犹犹豫豫,思前顾后,就有可能错过很多机会,甚至留下永远的遗憾。
世界屈指可数的建筑业巨子,美国的比达·吉威特被称为土木建筑大王。这位土木建筑大王,现在不仅称霸于建筑业界,同时在煤矿、畜牧、保险、出版、电视公司甚至新闻界,也广泛地大展宏图,获取了巨大的利润。
身为事业家的吉威特,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那独特的经营哲学,也就是他常说的:“倘若可以多赚一美元,只要有这种机会,我就绝对不放弃。”
吉威特是一位完全靠自己力量经营的代表,这多少有点保守。譬如,为了不让其他行业“赚”去公司资金借贷及业务往来上的费用,吉威特经营了自己的金融公司,由自己的公司来经办自己所有的子公司的资金周转及业务往来。这样经营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保证自己公司金融上的自主性,不受制于他人;另一方面又可以趁此经营金融公司,在金融业插上一脚,的确一举两得,处处得利。再以他创办保险公司为例,凡是吉威特辖下的从业人员,其健康保险、寿命保险以及各子公司的业务保险等,无不归自己的保险公司承办。如此一来,不仅“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对外营业方面亦可捞上一笔,的的确确是合算之举。吉威特建筑公司所使用的土木机械,同样是向属下的利斯公司租赁,并支付使用费及租金。总之,依据吉威特的经营哲学,任何钱都要自己赚,同时使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他那家建筑公司可获得更大的利润。
一般说来,承建一项工程,合同额的利润率平均是20%,但吉威特却有办法确保30%的利润。而且,吉威特对于工程费的投标,总是比其他公司低,这也早有定论。譬如,他向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所承包的俄亥俄州浓缩燃料工厂的建设工程,合同额是7.98亿美元。然而,吉威特不仅使完工日期比合同规定的缩短半年以上,还使工程费用比合同金额低2.6亿美元。在“即使是一美元也要赚”的经营哲学下,吉威特仍然没忘掉顾客的利益,处处以顾客为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赚的钱还是赚了,难怪现在美国的土木建筑业界认为吉威特的经营规则,真正是对他们的重大威胁。
编者点评: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机会与我们的事业休戚与共,她是一个美丽万分而又脾气古怪的天使。她会忽然来到你的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会飘然而去,不管你是如何的扼腕叹息,从此她都将一去不返永不再来。”
有志成为富人的人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但富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这种观点是有失偏见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靠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
3、机遇与风险是孪生兄弟
没有无畏的机遇,也没有无畏的风险,机遇与风险是一对双胞胎。在生意场上,要想获得更大的赚钱机遇,就要用心去冒有必要的险。
许多男人在生意场上郁郁不得志,不是说项目不好,感觉自己这行没希望,就是认为世道对他不公,没有给他做大生意赚大钱的机会。其实所有白手起家的人都是从巨大风险中获得机遇的,而机会也是均等的。只是有些人思考了,冒着风险去做,抓住了机会;而有的人思考了,但没冒风险,也就错过了机会。至于那些只想着钱而不思考如何做生意的人,机会从来就没有对他瞧一眼。那些成功者自然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而且他们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遇!
在美国金融史上,摩根家族的名字是最响亮的,在19世纪到20世纪的100多年时间里,摩根金融王朝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它的主要创始人J·P·摩根敢于冒险、抓住机遇是分不开的。
J·P·摩根出生于美国康乃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他既炒股票,又参与保险业。可以说,约瑟夫·摩根是靠胆识发家的。一次,纽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保险投资者惊慌失措,纷纷要求放弃自己的股份,以求不再负担火灾保险费。约瑟夫却不这么认为,他横下心买下了全部股份,然后把投保手续费大大提高。他还清了纽约火灾赔偿金后,信誉倍增,尽管他增加了投保手续费,可是投保者还是纷至沓来。这次火灾,反而使约瑟夫净赚15万美金。就是这些钱,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摩根的父亲吉诺斯·S·摩根则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生活在传统的商人家族,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的摩根,年轻时就敢想敢做,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也充分地显现出来了。1857年,摩根从德国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鱼虾等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他下船在码头一带兜风,突然有一位陌生白人走到他面前,问他是否愿意买半价的咖啡。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破产了。这艘满载咖啡的货船只好在此抛锚。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您如果买下,等于帮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