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子商务概述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中国互联网市场取得了迅猛发展,网络作为一种销售渠道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企业纷纷建立网络直销渠道,电子商务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国内外传统零售商纷纷抢滩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试图在网络购物领域分一杯羹。面对电子商务的迅猛增长以及发展环境的不断完善,信息与服务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子商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机会、需求、规则和挑战,它代表了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1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第三产业在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信息服务业成为了主导产业。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趋的影响下,各国的电子商务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在我国,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众多的信息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生产流通企业纷纷开展电子商务。因此,研究和探讨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为进一步深入了解电子商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1.1.1 电子商务的产生

电子商务并非新兴之物,早在1839年,随着电报通信业务的出现,人们就开始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电子商务了。随着电话、传真、电视等电子工具的诞生,商务活动中可应用的电子工具进一步扩充。到了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发明,以及之后不断地更新换代,计算机开始被用来进行商务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人们所提及的电子商务多指在网络上开展的商务活动,即通过企业内部网(Intranet)、外部网(Extranet)和Internet进行的商务活动就是电子商务。

1. 电子商务产生的技术基础

电子商务离不开互联网,而互联网最早是作为军事通信工具而开发的。1957年10月4日苏联领先美国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为了扭转国际地位方面的劣势,专门成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简称ARPA),该局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要研制一种崭新的、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生存性很强的网络,目的是对付来自前苏联的核进攻威胁。1969年美国国防部资助开发的ARPANET试验成功,它采用分布式的控制与处理系统,确保在一个或多个站点遭到破坏时,其他站点间的连接保持完好。1972年ARPANET公布于世,此时ARPANET约拥有20个分组交换节点和50个主机站点,成为Internet的雏形。到了1975年,ARPANET已经连入了100多台主机,并结束了网络试验阶段,移交美国国防部国防通信局正式运行。1983年,ARPANET中一部分站点的通信协议转化为TCP/IP,它标志着Internet的诞生。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组建NSFNET。1986年NSFNET成为Internet主干网,完全取代ARPANET。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核粒子中心(CERN)研究出WWW(万维网)服务之后,使得Internet进入迅猛发展阶段,商务应用真正开始。1994年,美国提出了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Global Infor mation Infrastruc ture,简称GII),使美国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其在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Internet电话(IP电话、VoIP)、视频会议等,使网络实时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进入新纪元。

2. 电子商务产生的商务基础

商务交易是买卖双方将有价值的物品进行交换,买进或卖出商品及服务。构成商务交易的要素主要包括:买方、卖方、有价物品。通过协商买卖双方达成协议,确定交换方式、物品的质量和数量及送货的期限等。买卖双方以等价交换为原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商务交易。

最早的交易是物物交换,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随着货币的出现,交易变得更加简便。货币不仅提供了一个相对常用的标准来衡量价值,并且还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式来累积或转移财物,货币在商品的交易中作为一般等价物担负着重要的职能。19世纪电报系统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利用电报系统,实现不同银行或分行之间的资金转移。由于商务的迅猛发展,交换信息量日益增加,电子计算机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于商务往来。信用卡、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交易可以通过电子的方式进行结算。随着计算机及其相关软硬件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先进通信技术的使用,许多大公司通过建立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各个机构之间、商业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这个过程被称为电子数据信息交换(EDI)。EDI通过传递标准的数据流可以避免人为的失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新的电子信息技术与商务活动较好地融合起来,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它是电子商务的基础,电子商务也就由此开始萌芽。

Internet被广泛应用以后,许多的商务交易转变为在网上进行,供应商、服务提供者、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银行等机构和个人,通过网上采购、网上销售,进行交易。网上购物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Internet使商务交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务交易的发展都是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电子商务的产生使企业的商务交易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比过去的交易方式更具优势。EDI技术已经从以前昂贵的企业独立网络摆脱出来,融于Internet,更多的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商务活动已经直接采用Web技术进行。现如今,不仅大企业,就连广大的中小企业也能够利用Internet进行电子商务,实现网上交易,通过Web技术将产品、服务和信息销售给顾客,顾客在网上购买商品。

电子商务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商务交易的互动发展中产生和不断完善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急剧发展。

1.1.2 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早期的电子商务是传统的EDI方式,它是基于严格的事务处理的标准集,且利用专网或增值网服务,成本高,难于实现跨平台跨系统的数据交换。随着Internet的发展,出现了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到2000年初,“E概念”的电子商务被提出,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基于EDI的电子商务阶段、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阶段和基于E概念的电子商务阶段。

1. 基于EDI的电子商务(20世纪60年代—20世纪90年代)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的贸易商们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类商务文件,他们发现不同的计算机产生的数据之间存在关联,即一台计算机的输入数据70%来源于另一台计算机的输出,如果能在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自动交换,将大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降低重复性的劳动,从而提高效率,因此EDI技术应运而生。

EDI是将业务文件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的电子传输方法。这种直接在计算机之间传送信息的方法大幅度减少了纸张票据的数量,因此,人们曾形象地称EDI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EDI通常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主要指计算机网络,软件包括计算机软件和相关的EDI标准。1990年之前由于网络安全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大多数EDI都通过租用电脑线在专用的VAN(Value-Added Network)增值网上实现。EDI的软件主要是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以供传输交换。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是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来规定数据库的信息格式的,因此当需要发送EDI文件时,必须把它翻译成EDI的标准格式才能进行传输。

虽然EDI的运用使得单证制作和文件处理的准确性提高,费用降低,极大地推动了贸易的发展。但由于EDI通讯系统的建立需要较大的投资,使用VAN的费用也很高,一般的中小企业很难支付这笔费用,因此限制了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盼望建立一种新的成本低廉、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这使得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应运而生。

2. 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0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Internet在全球迅速普及,逐步地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企业和个人,其功能也从信息共享演变成一种大众化的信息传播工具。传统的商业贸易活动开始和Internet结合起来,很快电子商务就成为Internet应用的最大热点,同时Internet也借助商业贸易的应用而迅速扩张。

在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发展初期,企业在Internet上建立静态网站,并发布基于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的网页。自1997以来,一些创新的公司实施了第二代电子商务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就是将其网站前端(信息发布浏览器主页和商品目录、价格、网上订单等)与后端的订单管理和存货控制系统相连接。第二代电子商务计划使客户能够直接从一家公司的网站发出和追踪订单,这就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并使客户能够更多地控制订购过程。第二代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以供应商为中心,因为公司希望其内部流程实现自动化,并将其链接到Internet上,以便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后端系统与前端Internet界面的集成,使公司随时可提供有关库存、价格及订货和发货状况的最新信息。与此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工具和实用程序,它们使企业可将其后端系统连入Internet,这些易于使用的Internet接口甚至可以将更复杂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应用程序链接到Internet前端。

相较于EDI,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的优势:

(1)费用低

Internet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使用费用低,一般来说,其费用不到VAN的四分之一。

费用的相对低廉以及安全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小企业不再望而却步,也能和大企业一起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从而促使电子商务深入发展。

(2)覆盖面广

Internet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络,几乎遍及全球的各个角落,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伙伴传递商业信息和文件。Internet使电子商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功能更全面

Internet的广泛应用,涵盖了各行各业,因此可以全面支持不同类型的用户实现不同层次的商务目标,如发布电子商情、在线洽谈、建立虚拟商场或网上银行等。Internet使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更广、功能更全面。

(4)使用更灵活

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不再受特殊数据交换协议的限制,任何电子商业文件或单证都可以与现行的纸面单证格式一致,无需再翻译成标准格式进行传输,任何人都能看懂或直接使用。

Internet克服了EDI的不足,为在所有的企业中普及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提供了可能。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中级阶段。

3. 基于E概念的电子商务(2000年至今)

“E概念”的思想在2000年初提出,并迅速得到认可和广泛的传播。“E”即“Electronic”,是“电子化”的意思。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电子商务实际上就是将电子技术和商务活动相结合,以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其他技术或思想为上层平台,经过功能与理念的双重整合,形成对社会生活形态有重大影响的新的事物。人们尝试着将电子信息技术和医疗、卫生、教育、军事、政府等有关的应用领域相结合,从而形成有关领域的E概念,例如电子医务、远程教育、电子军务、电子政务、虚拟企业、电子银行等。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实现了深度融合,在商务及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广告浏览、市场调研、网上订购、电子洽谈、电子支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实现全程电子化。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势必将电子技术与更多更新的应用相结合,产生出越来越多的E概念,人类社会将进入真正的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