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文化馆(站)建设

一、文化馆(站)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馆(站)的性质、职能,决定了它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按照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不断加强文化馆(站)建设,着力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包括文化馆(站)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科学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发展态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级文化馆(站)人员必须不断深化对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文化馆(站)的地位,强化文化馆(站)对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馆(站),对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馆(站)要充分彰显自身的功能与作用,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做出贡献。

(二)文化馆(站)的性质决定了其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取向

文化馆(站)是国家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导向,是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阵地。文化馆(站)国办主体文化的地位及其公益性性质,决定了文化馆(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必须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体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本质和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及进一步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取向。

加强文化馆(站)建设,对于繁荣我国群众文化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文化馆(站)的工作任务

文化馆(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自身的文化服务热点与服务优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任务虽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同时也有一些差异。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范围比文化馆要大一些,体育工作、图书服务、文化市场管理、文物保护等都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任务。

(一)文化馆的工作任务

在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文化馆根据自身的职能,主要有十大工作任务。

一是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成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省、市文化馆侧重组织具有示范性、导向性活动,引导群众文化活动逐步走向高水平;县文化馆侧重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活动,负责对乡镇、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

二是受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委托,承担政府交办的文化下乡、开展社会教育培训等公益性文化服务工作。

三是组织配送和传输公共文化资源,深入基层开展流动服务,保证公共文化资源进村入户。

四是辅导、培训基层群众文化队伍,成为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培训中心。省、市文化馆侧重培训县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干部和业余文艺骨干;县文化馆侧重深入基层辅导业余文艺队伍。

五是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艺创作,促进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推广。省、市文化馆侧重组织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辅导群众文艺创作队伍创作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县文化馆侧重普及、推广优秀群众文艺作品。

六是开展群众文化政策理论研究,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和区域文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咨询。

七是协助文化行政部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

八是开展群众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开设公益性电子阅览室,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

九是指导本地区老年文化、老年教育、少儿文化工作。

十是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与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综合文化站的工作任务

2009年文化部出台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在第三章第十一条中明确规定文化站通过以下方式履行职能,开展服务。

一是举办各类展览、讲座,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经济信息,为群众求知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二是根据当地群众的需求和设施、场地条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广播、电影放映活动;指导村文化室(文化大院、俱乐部等)和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

三是协助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单位配送公共文化资源,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保护公共文化资源进村入户。

四是在县级图书馆的指导下,开办图书室,开展群众读书读报活动,为当地群众提供图书、报刊借阅服务。

五是建成全国文化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

六是在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七是协助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开展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

八是受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委托,协助做好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及监督工作,发现重大问题或事故依法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