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正道(珍藏版)
- (斯里兰卡)德宝法师 赖隆彦
- 641字
- 2020-06-25 11:22:05
【前言】灭苦之道——八正道
在《观呼吸》出版后不久,好几个朋友与学生请我以同样简明的风格,撰写关于佛陀圣道的书籍。这本书就是我对他们的请求作出的回应。
《观呼吸》是一本禅修手册,引导学生如何修习正念禅。但正念只是佛陀教导的一部分,正念可大幅提升我们的生活,但佛陀所提供的不只如此而已。佛陀给了我们离苦得乐的完整指导,它可被归纳为八个步骤。即使只是稍作努力将这八步带入生活,也能带来安乐,而发愤努力则将彻底改变你,为你带来极喜与大乐,那绝非天方夜谭。
佛陀的八正道并不难背诵,但它们的意义却很深奥,需要了解佛法的许多相关主题才能通达。即使那些熟悉八正道者,可能也不明白它在整个教法中的重要性,或它如何契入他们的经验。如同在《观呼吸》中所做,我尽量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它们的意义,以便所有人都能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修习八正道。
我建议你们别像阅读小说或报纸般阅读本书。此外,阅读时,不断地自问“我快乐吗?”,并深入探究。佛陀邀请我们所有人观察自己,贴近自己的身与心并检视它们。他告诉我们,别迷失在世间的信念与见解中,要试着找出它的实相。
我们擅长累积信息、搜集数据,也许你挑选这本书就是为了搜集更多的信息。若你一直在读通俗的佛教书籍,停下来问自己,你想从这本书获得什么,难道只是想告诉别人你有多么了解佛教吗?或希望透过佛法的理性认知得到快乐?知识本身并无法帮助你获得快乐。
若你是抱着这种态度阅读,即愿意把佛陀的八圣道付诸修行,真正落实他的建议,而非只是理性认知,则佛陀法音的单纯奥义将会变得愈来愈清晰。逐渐地,一切事物的究竟真谛将会对你开显,你也将逐渐发现,完全了知真谛所能带来的持久快乐。
若你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感到心烦,你应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向内看,问自己此时心里是怎么一回事。若书中的内容让你感到痛苦,问自己为什么。有时当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时,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也许你有许多坏习惯与其他障碍,而使自己不太快乐。难道你不想了解它们,并做些改变吗?
我们经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心烦并怪罪他人,例如朋友、秘书、老板、邻居、小孩、兄弟姊妹、父母或政府等;或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失去珍爱的东西时,内心感到失望。我们心里带有某些“烦恼”,那才是痛苦的来源,它会被事情或想法给触发,我们因此受苦,但我们却尝试通过改变世界来终止痛苦。从前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个人想要以皮革覆盖大地,好让他走起路来比较舒服。事实上,他只要穿上一双拖鞋就可以了,无须那么麻烦。同样地,与其尝试控制世界让自己感到快乐,还不如努力地去除自己的烦恼。
但你必须真的去修行,而不只是阅读或想想而已。即使禅修,若你不修习完整的解脱道,特别是如培养正见、奋起精进、正念相续等关键部分,则效果仍然有限。你们有些人身体虽在蒲团上打坐好几个小时,但内心却充满愤怒、幻想或忧虑。然后你们说:“我无法禅修,我无法专注。”那是你禅修时把世界扛在肩上,不想把它放下来。
我听说我的一个学生在街上边走边看《观呼吸》,他未正念于当下的情况,结果被车撞了!佛陀邀请你“来,自己看!”,就是要你亲见此书的观点。将佛陀的八正道付诸实践,即使当你在阅读时。别让不幸撞上你。
即使你读这本书一百遍,若不落实修行,它对你也毫无帮助。反之,若你认真修行,坦然观察自己的痛苦,并持续去做离苦得乐的事,则这本书当然能帮助你。
佛陀的发现
技术突飞猛进,带来财富,但同时也带来紧张,稳定的生活与工作面临快速变化的压力。那是21世纪吗?不!是公元前六世纪。一如今日,那是个战火频仍、经济脱序与既定生活形态大幅崩解的时代。在和我们相似的情况下,佛陀发现了一条安乐之道。他的发现,即一步步修心以达到满足的方法,不只适用于过去,也同样适用于现代。
把佛陀的发现付诸修行是急不来的,它可能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刚开始,最重要的是,通过接纳新习惯以改变生活的强烈渴望,并学习以全新的眼光去看世界。
佛陀八正道的每一步都需要修习正念,直到它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止。正念是如实觉知事物的自我修行方式,以正念为你的口令,你一步步地走过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传下来的八正道,那是一条温和、有助渐进修行的灭苦之道。
谁应该做这种修行呢?所有厌倦痛苦的人。你可能认为“我的生活还不错啊!”或“我够快乐了!”,生活中总有满意或愉悦的时刻。但另一面呢?当事情不顺遂时,你闪躲的那部分呢?灾难、忧伤、失望、病痛、忧郁、寂寞、愤怒,以及那种求好心切的挑剔感觉。这些事情也会发生,不是吗?我们脆弱的快乐必须依赖事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发生,但还有不依赖任何条件的快乐。佛陀教导我们寻获这种究竟安乐的方法。
若你愿意去做一切有助于离苦的事——面对当下的阻力与渴爱的根本,你一定会成功。即使你是个偶尔翻阅的读者,只要愿意善用那些对你有意义的话,你也能从这些教法中获益。若知道什么事是真实的,别忽略它。只管去做吧!
那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其实是最困难的。当你内心承认“我必须做这个改变才会更快乐”——并非因佛陀如此说,而是因自己的心认出真谛来才这么做——此时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出改变,必须下定决心改掉坏习惯。但那个努力的代价是快乐——不只是今天,而是永远。
让我们开始吧!下面我们将检视快乐是什么,为何它那么难以掌握,以及如何展开佛陀的八正道。
什么是快乐,什么不是快乐
渴求快乐自古皆然,但快乐总是躲着我们。快乐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总是寻求欲乐的经验,像是品尝美食或观赏有趣的影片,期待它为我们带来快乐。但在欢乐经验的短暂享受背后,是否有快乐呢?
有些人千方百计地想累积令他们欢愉的经验,并称之为快乐的生活。另外有些人意识到纵欲的限制,转而寻求物质舒适、家庭生活与安全等更持久的快乐,但这些快乐的来源都有极限。世上有许多人生活在饥饿的痛苦中,连穿着与栖身的基本需求都不可得,经常活在暴力威胁的阴影下,因此他们认为增加物质舒适,能带来持久的快乐,是可以理解的。在美国虽然因财富分配不均使许多人身陷贫穷,但还不至于出现世上许多地方常看得到的挨饿受冻。多数美国人的生活是宽裕的,因此,其他地方的人便认为美国人是世上最快乐的。
但若他们来到美国,看到的事实会是什么?他们会注意到美国人经常都很忙碌——赶着赴约;用手机交谈;采购杂货与衣服;长时间在办公室或工厂中工作。所有这些疯狂的活动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美国人虽看似拥有一切,但还是不快乐,他们为此感到困惑。美国人拥有亲密且钟爱的家人、好工作、美好的家、足够的金钱、多彩多姿的生活,怎么可能依然不快乐呢?他们认为不快乐是由于缺乏这些东西。财富、社会认同、朋友与亲人的关爱,以及声色犬马的欲乐,应使人感到快乐,但为何美国人也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经常感到愁苦呢?
看来我们认为应使人快乐的那些事,其实是痛苦的来源。为什么?因为它们不持久。关系结束、投资失败、失去工作、孩子们长大后离开,从资产与欲乐所累积的幸福感顿时消散。周遭的事物变化无穷,威胁着我们认为快乐所需的那些事物。实在很矛盾,我们拥有愈多,不快乐的可能性便愈高。
今日人们的需求渐趋精致,这是事实,但无论搜集了多少昂贵与精美的事物,他们总想要更多。现代文明鼓吹这种需求,如每个电视广告所宣传,真正能让你快乐的东西,是这辆闪亮的新车、这台超快的计算机、这次夏威夷的豪华旅行,而它似乎暂时有效。人们将新拥有的兴奋刺激或高兴的经验误认为快乐,但很快地就再次心痒了。古铜色的皮肤褪色,新车出现刮痕,于是他们渴望另一次消费刺激。这个无尽追逐消费的心态,使他们看不到真实快乐的源头。
快乐的来源
佛陀曾说过几种快乐,从最短暂的到最深奥的,依序陈述如下:
较低的执取之乐
佛陀将我们多数人称为快乐的一切事物,都归类在最低层,称之为“五欲之乐”,我们也可称它为“顺境之乐”或“执取之乐”。它包括一切衍生自感官放纵、肉体欢愉与物质满足的短暂世俗之乐:拥有财富、华服、新车与豪宅的快乐;看见美丽的事物,听到优美的音乐,吃到美味的食物,或对于谈话感到愉快等所衍生的乐趣;精于绘画与演奏钢琴等技艺的满足感;以及感受到来自家庭温暖的快乐。
让我们进一步检视这五欲之乐。它的最低形式是全然放纵感官的享乐,纵欲最坏的情况将导致放荡、堕落与成瘾。我们不难了解放纵感官并非快乐,因为这种乐很快便会消失,之后甚至会让人感到悲惨与懊悔。
佛陀曾解释,人若心灵成熟,他将了解生命中还有比五根欢愉更重要的事。他曾举例,照顾婴儿时以细绳系住五处,包括两腕、两踝与喉咙。这五股细绳——五欲能限制婴儿,但控制不了成人,成人能轻易地将它扯断。因此,有智之士断除放纵五官的想法,使生命充满意义与快乐。(M 80)
然而,世俗之乐并非只有最低层次的纵欲,还有阅读、观赏好影片,以及其他形式休闲娱乐的喜悦。它还包括世间善良的喜悦,例如帮助别人、安顿家庭与抚养小孩,以及正直营生等。
佛陀曾提过几个较宜人的快乐形式。其中之一是从诚实与辛劳的工作获取财富所得到的快乐与安全感。你心安理得地享受财富,不用害怕遭到指控或报复。比这更好的是,除了享受诚实赚得的财富之外,你还乐于与别人分享的满足感。另一个令人欣慰的快乐形式,来自于人们完全不亏欠任何人。〔A II(Fours)VII.2〕
我们大都视这些事为美好生活的要素,连最有眼光的人也是如此。但为何佛陀认为它们是属于最低层次的快乐形式呢?因为它们依赖特定的条件。虽不像纵欲的欢愉那么短暂,且不会破坏长久的快乐,但它们依然不稳固。我们愈相信、追求并想抓住它们,就会愈痛苦。因缘条件无可避免地会改变,我们的努力将造成痛苦的心情起伏,且终将被证明为无效。无论怎么做,我们都会心碎,但有更好、更稳固的快乐来源。
较高的快乐来源
其中之一是“出离之乐”,即一种心灵上的快乐,来自于追求超越世俗之乐的事物。典型的例子是,放下俗务,闲居独处以寻求心灵提升。来自祈祷、宗教仪式与宗教灵修的快乐,也属于这个范畴。
布施是出离的强力形式,慷慨地与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以及其他许多出离的行动,让我们感到快乐。每次我们放下,都会有一种欣喜与解脱的感觉。若能完全放下对世上一切事物的执著,则这个大舍将会比偶尔的出离行动,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这是理所当然的。
比舍弃物质更高一层的是“放下烦恼之乐”。每当嗔恚、贪欲、执取、嫉妒、骄慢、疑惑或其他烦恼出现时,若心能迅速放下,自然会产生这种快乐。在刚萌芽时便掐断它们,将使心变得无碍、喜悦、光明与澄澈。但无法保证这些不善法从此便乖乖止息,不会再去骚扰心。
更好的是四禅八定中的微妙喜与乐,在这些定境中不可能生起任何愁苦。虽然这些定境的威力能如此强大与超越,但它们有一个缺点:禅修者终究得出定。诸行无常,即使深细的禅定也有终了的时候。
最高的快乐来源
最高的快乐是“证果之乐”。在每一个果位,生命的重担都会减轻一些,我们感到更加快乐与自在。达到最后的圣果,即彻底断除一切烦恼,带来无间与无上的快乐。佛陀建议我们,学习放下对较低快乐形式的执著,专心致志于最高的快乐形式——觉悟。
但他也鼓励人们尽量使自己快乐。对于有些还看不透世俗欲乐者,他提出睿智的建议:避开世俗纷争,追求理想的世俗之乐,例如,培养让事业成功或家庭和乐的个人特质。对于那些具有更高企图心,希望转生天界者,他便针对他们解释达到那个目标的方法。对于那些有志于正等正觉之最高目标者,他也教导他们如何达到。不过,无论追求哪种快乐,我们都离不开八正道。
不快乐的陷阱
佛陀知道,不停地在世俗爱境中寻找快乐,会使我们陷入无尽的因果与爱憎的循环中。每一个身、口、意行都是造成果的因,而这个果又转变成下一个因。佛陀为我们指出苦的循环是如何进行的:
缘受而爱生,缘爱而求生,缘求而利生,缘利而用生,缘用而欲贪生,缘欲而耽着生,缘耽着而悭吝生,缘悭吝而守护生,缘守护而执杖剑、诤论、恶口等,无数恶、不善法生。(D 15)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这个循环的变化形式。例如你在商店购物,看见一块看起来很好吃的馅饼,内红外白,鲜艳欲滴,那是店里所剩的最后一块。虽然在前一刻,你的心还是平静与满足的,但这个视觉印象——佛陀所说的“根境接触”,便引生了愉悦的感受与想法。
渴爱从这个乐受生起:“嗯……草莓,”你自言自语,“还淋上鲜奶油。”你的心追求并扩大这些愉悦的想法。草莓馅饼闻起来多香啊!鲜奶油滑嫩的感觉多棒啊!接着便做出享用的决定:“我要尝一口馅饼。”现在执著生起:“那块馅饼是我的。”也许你注意到心里闪过一些迟疑的念头——那可不利于腰围与钱包。
突然间,你发现旁边有人也在驻足欣赏这块馅饼。你的馅饼!你因此心生嫉妒,于是赶紧抓起它,冲到柜台结账,并因而引起其他客人侧目。说不定其他客人会跟随你进入停车场,想要抢走馅饼,试想那会发生何种恶行——你们可能相互叫嚣,甚至大打出手。但即使并未正面冲突,你的行为也已造成另一个人的不满,并认为你是个贪心的人,你内心的满足感也可能因而遭到破坏。
一旦心生渴爱,自私与嫉妒的行为通常便无法避免。为了追求任何一种小欢乐——一块草莓馅饼——我们可能冒着树敌的危险而鲁莽行事。当渴爱的对象是重大事物,例如某人贵重的物品或非法通奸时,代价就更高了,那可能造成严重的暴力与无尽的痛苦。
若我们能反转这个循环,从负面行为开始,一步步回溯它感情与心理的原因,也许便能从源头断除痛苦。只有彻底消除渴爱与执著,快乐才能得以确保,功德才能圆满。我们可能不知如何完成这样一件大事,但一旦确认该做的事,我们便已上路了。
渐修
现在你已了解为何我们说真正的快乐来自断除渴爱,即使我们认为达到最高的快乐不切实际,但仍能从减少渴爱中获益。我们愈放下渴爱,就愈感到快乐。但要如何减少渴爱呢?这想法似乎令人望而却步,更别说要断除它了。若你认为单凭意志力勉强消灭渴爱并不可行,那你是对的,佛陀有更好的做法——渐次修习八正道。
佛陀的渐修之道冲击你生命中的每个层面,这个过程在任何地点与时间展开。无论你在哪里或前往何处,每一步都是一次新的开始。行为与知见上每个向善的新改变,都建立在前一个改变的基础上。
在佛陀的弟子中,有些人接受快,在一次谈话中听闻他的正道指导后便达到安乐。有些人则已做好准备,他们只听到最高的指导——四圣谛,心便达到究竟解脱。但大多数的佛弟子仍得按部就班,依教奉行。有些弟子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克服见解上的障碍,然后他们才能进一步往前探索。
我们大都必须做很多功课,才能化解长期以来毁灭性与自我挫败的态度与行为,必须以更大的耐心与毅力,在佛陀的渐修之道上缓步行进。并非每个人都能在一夕之间彻底觉悟,我们都因为过去的经验,以及致力于心灵成长的强度不同,而有所差别。
佛陀是个极善巧的老师,他知道我们在获取更高教导之前,需要一些基本的清楚了解。他的八正道由三个相辅相成的阶段组成——戒、定与慧。
第一个阶段——戒,是接受一套核心的价值,然后再根据它们来生活。佛陀知道合乎道德的身、口、意行是进阶修行的前行,但我们至少必须具备一些智慧来判断何者是道德。因此,他以帮助人们开发初阶正见(第一步)与正思维(第二步)来展开教学。这些心理技巧帮助我们分辨道德与不道德的思想与行为,以及分辨善行与伤害、纠缠我们的行为。
当我们修习正确心态时,便可开始将逐步提升的知见用在正语(第三步)、正业(第四步)与正命(第五步)上,这些实际的善戒行将使我们的心趋向调柔、无碍、喜悦与净信。由于恶行的干扰开始消退,定乃得以生起。
定有三个步骤。第一是正精进(第六步),它将心集中在解脱道的其余各步上,这种精进在禅坐妄念纷飞时尤其需要。其次是正念(第七步),要想拥有正念,必须在每一刹那都有一些善定才行,这样心才能持续接触变化的诸境。正定(第八步)允许我们把心无间断地集中在一个对象或观念上,因为它是清净心,无贪与无嗔,所以能带给我们深入观察实相所需的心理强度。
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佛陀解脱道的第三阶段,这又把我们带回八正道的最初两步——正见与正思维。“啊哈!”我们开始解行合一,了解如何创造自身的痛苦;了解身、口、意行如何伤害了自己与别人;洞见自己的谎言并如实面对生命。智慧是指路的明灯,使我们得以避开痛苦的纠缠。
虽然前述佛陀的八正道是由一连串相续的阶段组成,但它的运作其实更像螺旋状。戒、定、慧彼此加强与深化,八正道上的每一步都加强与深化其他各步。当你开始将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修行时,每一步都会展现,每个善行与洞见都会推动下一步。在这条道路上,你的每件事都会改变,尤其是把自己的痛苦归咎于他人的习气。在螺旋之道的每一个转折,你都对自己的身、口、意行更加负责。
例如,你愈把渐增的智慧运用在对戒律的了解上,就愈能洞见道德思想与行为的价值,进而能彻底改变自己的行为。同样地,你愈看清楚哪些心理状态是有益的,以及哪些是应断除的,就愈能善巧地精进,加深定力,以及增长智慧。
修行的资粮
开始修习佛道时,你自然会想调整生活形式与态度以帮助修行。许多人发现有几点改变,对解脱道的进展很有帮助,它们有助于你克服往后八正道上将会出现的障碍。别气馁!其中有些建议很有挑战性,你可能得花很长的时间才办得到。
简化你的生活
可从诚实地评估自己惯常的活动下手,再看看如何利用时间。养成习惯问自己:“这个工作或行为真的需要吗?或只是瞎忙一场?”若你能减少或取消一些活动,内心将会更加安稳与平静,那是修行进步不可或缺的。
现在你对于家庭或其他依赖你的人可能有许多责任,这很好,但别牺牲安定内心与修观的机会。帮助别人很重要,但佛陀说得很清楚,照顾自己的修行才是第一要务。
养成每天花些时间闲居独处的习惯,别总是与人厮混。若时间都被别人占据,你很容易陷入不必要的活动与谈话中,那将不利于禅修。无论身在何处,若希望加深自己的了解与智慧,请不时地抽空独处。
当然,外在并非一直都很安静。即使在一个安静与僻静的地方,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被愤怒、嫉妒、恐惧、紧张、焦虑、贪心与困惑所包围;有时也会发现虽身处喧嚣扰攘中,心却保持非常平静与安详。
佛陀解释过这个矛盾,他说若很少执著与渴爱,我们就能在人群中自在独处,就能放下拥有与占有意识。我们喜爱的人、财产、工作、义务与关系、看法与意见等都是我们执取的东西。我们愈减少贪着,就愈接近内心的自在,那是独处的本质。真正的独处是在心中,佛陀说内心不被贪爱与执著束缚的人是“独居者”;而那些内心充满贪、嗔、痴者则是“群居者”——即使他独居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修行的最佳辅佐是一颗妥善调伏的心。
有些人可能发现,传统仪式帮助他们安定内心,并提醒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你和家人可以每天一起课诵,点燃香烛,或对佛像献花。这些简单庄严的仪轨不会带来觉悟,但它们可当作修习正念前有用的调心工具。
练习自制
妥善调理的生活也可能是快乐的源泉。仔细检视你的生活环境,若你的卧室里脏衣服乱丢,或书桌堆满书本、纸张、光盘与旧杂志,或上星期的碗盘还泡在水池中,你怎么可能安顿好自己的心呢?修行是从外往内发展的,先整理好房子,然后再往内清除贪、嗔、痴等垢染。
健康的身体也有益于修行。瑜伽与其他的健身形式,对心理健康很有帮助。每天至少要走一次远路,走路不只是一种好运动,它也是闲居独处时修习正念的好机会。
健康与适宜的饮食也有助于禅修。“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将使你隔天早晨精神奕奕。古谚云:“早餐吃得像国王,午餐与朋友共享,晚餐让给敌人吃。”(在此我补充一句,不可加害敌人!)垃圾食物、酒精、咖啡与其他刺激性饮料,将使人难以专注。为了生活而吃,别为了吃而让吃成为浑浑噩噩的习惯。有些修行者偶尔会进行斋戒,由此能很快觉知大多数我们所认为的饥饿,其实只是习惯而已。
最后,规定自己要每天禅修,早上一起床与晚上睡觉前的禅坐将帮助你进步。若你发现无法规律地练习,问自己为什么。也许你怀疑禅修的重要性,或担心它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小心地检视自己的疑惑与顾虑,或阅读佛陀与其他通过禅修达到究竟安乐者的传记。记住,你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禅修已被证明对无数人有效。然后尝试做一点自制,尤其在一开始,维持每天规律的禅修。
修善
修善——布施、忍辱、净信与其他美德——是心灵觉醒的开始。
所有宗教传统都教导布施,但其实它是心的自然状态,是一切众生本具的,即使动物也会分享它们的食物。布施时,你感到快乐,高兴地回想受赠者的欢喜。
此外,修习忍辱。忍辱不代表容许别人虐待你,它的意思是等待时机,在最佳的时间与地点,以最佳的语言与态度有效地表达自己。若你不耐烦地脱口说话,事后可能会悔不当初,并痛苦不已。
忍辱也意味着尝试尽量去了解别人。误解、误会与怀疑,会造成痛苦与不满。切记别人的问题不会比你少,甚至可能更多。有些很好的人有时会陷入困境,可能不经意地说话或做事。若你不因挑衅而失去耐性,就可以避免烦乱,对别人处境的了解也会加深。
别将自己的痛苦归咎于别人,或期待别人让自己快乐。向内看,探究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并找出自足之道。痛苦的人很容易使别人痛苦,但若你被痛苦的人包围,通过尽量让自己保持清明,依然能维持内心安稳,而且你的耐心与了解还可能使他们高兴起来。
最后,对自己追求安乐的潜力要有信心,这包括对教法、自己、工作、朋友与未来有信心。信心或信任带来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你可以透过检视自身经验来提振信心。对于自己的许多能力,你其实已具有信心,除此之外,对于尚未展现的部分也同样要有信心。
访师求法
一个好的禅修中心,以及一位真正愿意帮助你的禅师,是重要的助力。你不需要一个要求你百依百顺或承诺教你神通的人,要寻找的是懂得比你多,并以身作则,能和你发展出长期关系的人。佛陀的解脱道可能得花上好几年,甚至好几世才能参透。所以,要明智地选择你的导师。
佛陀称完美的老师为“善知识”。这种人说话柔和、亲切、诚恳,尊敬你,且慈爱与悲悯。善知识绝不会要求你做错误的事,反之总会鼓励你做正确的事,并在需要时帮助你。善知识是博学多闻的,总是毫不迟疑地和你分享知识。
细心考察潜在的老师。听其言,观其行。若有修习佛法十年以上者,最好通过日常接触,亲自判定他是否已获证悟。注意那些收费高昂的老师,他们对你的金钱可能比对你的修行进度更有兴趣。
如同工匠师训练学徒,不只针对工艺技巧,也包括运用那些技巧所需的个人特质。同样地,老师除了指导你修行之外,还要帮助你改变生活形态,以支持修行所需。若你真的在追求快乐,那就把时间花在努力追随这样的老师上。
其次,遵循佛陀所制定的渐修做法。渐修基本上包括学习如何静下来观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然后把它们转变成更有益于禅修与觉悟的事。那是个缓慢的过程,不用急。许多人中断禅修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并未花时间奠定有效修行的基础。
最后,找时间阅读与讨论佛陀的教法。书籍是现成可用的,讨论团体与课程也是如此,你甚至可在网上与人谈论佛法。阅读与讨论佛法,绝对不是浪费时间。
虽然这些对于进步的要求似乎显而易见,但却很少人能安静地度日,适度地饮食,规律地运动,以及简单地生活。乃至与合格的老师做一些研究,定期讨论佛法,以及每天禅修。在此要强调的是,无论你此时的生活形态如何,简朴适中并不表示你不能现在就开始践行佛道。它只是告诉你,为了达到究竟安乐,你得细水长流——也许得修上好几年,甚至好几世。
开始修习正念
前一节中谈到的改变生活形态有个目标:帮助你使正念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念是培养剎那相续觉知的唯一方法,这是对身心所感受诸法真实本质的觉知,你也许听过这种方法被称为“内观禅修”。那是你在佛陀之道的每个阶段,都会发展与使用到的工具。对于修习正念,以下有几点建议:
坐禅
开始修习坐禅的好时段是清晨,在每天活动之前。有个安静的处所最理想,但由于世上无噪音的地方很少,因此选个适合专注的场所即可,在那里摆个舒适的坐垫。
其次,选个打坐的姿势。最好但也最难的姿势是全莲花坐。交叉盘腿,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大腿上,足心朝上。把手放在肚脐下缘,手腕弯曲放在大腿上,上身端正。你的脊柱就如一串铜钱般正直,脊骨连成一串。收下颚。
若无法以全莲花的姿势打坐,就尝试半莲花坐。把右脚放在左大腿上(或相反),膝盖置于地板上。然后身体前倾,把坐垫向后拉。若膝盖碰不到地,就把大腿放在另一只弯曲的脚上。
你也可以把下面那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或可以坐在小板凳上,例如禅堂中提供的那些。若这些都很困难,那么可以坐在椅子上。
选择好坐姿之后,背脊打直,确定它是垂直的,以便胸部在呼吸时能轻松地扩张。你的姿势应是自然与柔软的,不可僵硬。
小心调整姿势,因为一直到禅修结束前都不能改变,这很重要。它为何重要?假如因不舒服而改变姿势,过一阵子后,新姿势也同样会变得不舒服。然后你又想换姿势,很快地它又变得不舒服。因此,你在打坐的全程中一直在变换与移动,从一个姿势变到另一个姿势,而无法达到更深层的专注。练习自制,停留在原来的姿势上。
一开始便决定预计禅修多久,若你从未禅修,那就从大约二十分钟开始。随着修行次数增加,便可逐渐延长打坐的时间。时间的长度取决于你有多少时间可用,以及可坐多久不会感到疼痛。
当打坐时,闭上你的眼睛,这有助于你专注。心在禅修前就如一杯混浊的水,若摆正杯子,泥沙会慢慢沉淀,而水也会变清澈。同样地,若你保持安静,打直身体并集中注意力在禅修对象上,心将沉淀下来,你将体会到禅修的喜悦。
处理疼痛
假设你已遵照前面的指导,以最舒服的姿势打坐。不久之后,你会发现舒适感消失了,现在只有疼痛,你因此失去最初坐禅的决心、耐心与热情。
那可能令人感到沮丧。但休息只会证明一件事,疼痛大都是由于缺少练习的缘故。在不断练习之下,它将逐渐消退,你也会发现愈来愈容易忍受它。因此,让疼痛成为你痛下决心多做练习的信号。
若疼痛是由于身体缺陷,例如椎间盘突出或旧伤所引起,则你应改变姿势,也许移到板凳或椅子上。然而,若疼痛是出现在身体正常与健康的部位,我建议你尝试作如下处理:
处理疼痛最有效但也最困难的方式是看着它,和疼痛同在,融入它。经历它,而不将它视为我的疼痛、我的膝盖、我的脖子。就只是贴近观看,看它发生什么事。
起初疼痛可能增加,那会造成恐慌。例如,膝盖可能开始剧痛到让你害怕将失去脚——它将坏死,且不得不被锯掉——那使你忧心如何用一只脚生活。别担心,我从未看过有人因禅修而失去脚!当在观看的疼痛达到最难忍受的高峰时,若能熬得过,例如再忍五分钟,你将发现这椎心刺骨、威胁生命的疼痛开始消退。疼痛将转变成中性的感受,你将发现即使苦受也是无常的。
你可用同样的技巧来处理心理疼痛,也许它源自罪恶感或创伤的记忆。别试图推开疼痛,欢迎它,与它同在,即使有些可怕的场景在心中上演也是如此。别在情节中迷失,持续观看心理疼痛,最后就如看身体疼痛般,看着它消退。
当临界点出现而疼痛消失时,你会如释重负,感受到安详与放松的平静。当然,身体疼痛或疼痛的记忆可能再次生起,但一旦曾突破过身体或心理的异常疼痛,那个异常疼痛便不可能再以同样的强度出现。下次你打坐时,在疼痛生起前,也许能坐得久一点。
处理疼痛的第二种办法是,把它拿来和这一生经历过的疼痛相比。目前这疼痛虽然似乎很难忍受,但它只是曾经历过疼痛的一小部分,你经历过远比这更惨的,此外还有一些日夜缠绕的潜藏微细苦受。和其他痛苦相比,脚上的这点疼痛便不算什么了。忍受它是值得的,如此你才可能克服生命中更大与更普遍的痛苦。这个疼痛就如刺一般,拔出刺很痛,但你接受那个痛,以避免后面更大的痛苦。同样地,你能忍受坐禅的疼痛,以避免自己未来陷入更糟的愁苦中。
另一个办法是,思维别人正在经历的痛苦。目前许多人由于生病、无家可归、饥饿、和所爱者分离,以及其他重大的问题而身心受苦。提醒自己和这些痛苦相比,疼痛其实还好。
第四个办法是不理它,刻意把注意力转向呼吸。为了帮助自己停留在呼吸上,可快速地呼吸几次。
我最后的建议是,只有在其他办法都无效时,非常警觉地移动。缓缓调动肌肉,看看随着姿势的微幅改变,疼痛是否会减轻。若疼痛位置在背部,注意它是否因向前弯而引发疼痛。若张力在背部产生,先默观姿势一遍,放松,然后轻柔地挺直背部。
脚踝与膝盖的疼痛需要特殊的对治法,因你不会想扯伤肌腱。若你认为疼痛出自肌腱,先试着小心地收缩与放松关节上下的肌肉,别改变或移动姿势。若无法舒缓疼痛,则缓慢移动脚,范围只要到能减轻肌腱的压力即可。
你也许质疑,忍受疼痛有什么好处。“我着手禅修是为了去除我的痛苦,我为何要在坐禅中自讨苦吃呢?”切记!这种苦能导致苦灭。当以正念如实观察疼痛的生与灭,并体会伴随痛苦止息而来的乐受时,你对于自己的耐苦能力会更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因为你的痛苦经验是自发与集中的,因此它是修行的好道场,你愈来愈能对抗生命中更大的痛苦。
要忍耐。也许你以前从未尝试过禅修的姿势,或只偶尔如此做。当你初次在地板上禅修时,自然会感到有些疼痛。你曾爬过山或骑过马吗?回想当你初次如此做时身体的感受如何,或隔天感觉多么酸痛?然而,若每天爬山或骑马,你很快地就会摆脱痛苦而乐在其中。禅修也是如此,你只需要一再地做,每天以同样的姿势打坐。
集中你的心
安定内心的一个好办法是专注于呼吸。呼吸是现成可用的,你无须费力去寻找呼吸,因它总是在鼻孔流进、流出,无关任何感情、推理与抉择。持续把心安置于其上,是培养舍心的好方法。
每次开始禅修前,你都应修习慈念。有时人们可直接接通它们,并传送给一切众生。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你需要一个方法才办得到。先从自己开始,然后慢慢把慈念扩及一切众生。我建议念诵(默念或出声念):
愿我幸福、快乐与平安。愿我无任何伤害;愿我无任何困难;愿我无任何问题;愿我总能成功。愿我也有耐心、勇气、正见与决心,去面对并克服生命中无可避免的困难、问题与失败。
念完这段之后,重复一次,把“我”换成其他人,从父母开始:“愿我的父母幸福、快乐与平安。愿我的父母无任何伤害……”依此类推。然后,为你的师长们念诵:“愿我的师长们幸福……”然后为你的亲戚们念诵;然后为你的朋友们;然后为“无关紧要”(你对他们有中性感觉)的人;然后为你的敌人们;最后为一切众生。这个简单的练习将使你更容易在禅修中得定,并帮助你克服打坐时可能生起的任何憎恨。
其次,做三个深呼吸。吸气与吐气时,注意下腹、上腹与胸腔的扩张与收缩。完全地呼吸,以伸展身体的这三个区域。做完三个深呼吸后,正常地呼吸,让呼吸自由、不勉强与优雅地流进与流出,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孔边缘的气息感受上。大多数人都能轻易地察觉鼻孔边缘的气息感受;然而有些人比较喜欢专注于呼吸接触上唇或鼻孔内、鼻窦的感受,这得视他们的脸部结构而定。选好一处专注的位置后,只要注意呼吸流进与流出的感觉即可。
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时,你感觉每个入息与出息的初、中、后期,无须刻意去注意呼吸的这三个阶段。当一个入息完成,在出息开始之前,有个短暂的停顿。注意它,并注意出息的开始。当出息完成,在下一个入息开始之前,有另一个短暂的停顿,也注意这个短暂的停顿。这两个停顿如此短暂,以致可能察觉不到它们。但当具有正念时,你一定能注意到它们。
起初,也许入息与出息都长。注意它,但别心想或口说“长入息,长出息”。当注意长入息与出息的感觉时,身体会变得相对平静。然后也许呼吸变短,注意短呼吸的感觉如何,再次别说“短呼吸”,然后注意从头到尾整个呼吸的过程。现在,也许呼吸变细了,心与身都变得比以前更平静。注意这个平静与安详的感觉。
虽然你努力保持专注于呼吸,但心可能会跑开。你会想起曾去过的地方、遇见过的人、久未谋面的朋友、很久以前读过的书,以及昨天吃过的食物的味道。一旦察觉心不在呼吸上,小心地把它带回来,并固定在那里。
有些人会使用贴标签的方式,亦即对禅修中出现的现象予以命名。例如,禅修者可能注意到思想,然后在心里默念:“想,想,想。”听到一个声音,禅修者则默念:“听,听,听。”
我不推荐这种技巧。可能你想要贴标签的事件发生得太快,以致根本来不及反应。贴标签需要时间——念头生起或感受出现的时间,以及想名字以将觉知之事概念化的时间。你无法在事件正发生时贴标签,只能在事后才贴标签。因此,只要在事情发生时看着它们,并觉知它们就够了。
正念教导你直接觉知。它帮助你消除诸如概念与语言的媒介,概念与语言只会在觉知之后生起,以帮助你沟通观念与感觉。然而在禅修中,你无须对任何人表达任何事,只需要清楚觉知“见只是见,听只是听,触只是触,知只是知”就够了。
练习一分钟正念
当你从坐禅起身时,下定决心一天当中每个小时都要禅修一分钟。你可能质疑一分钟能做什么,那差不多就是找到坐垫的时间。别担心寻找坐垫的事,维持你原来的姿势,无论坐着、站着或躺着都没关系。一天当中每个小时花59分钟做你在做的事,但那个小时请空出一分钟,停下手边的事并禅修。你甚至可设定手表或计算机的闹钟,每个小时提醒自己。
当听到闹钟时,心里完全放下手边正在做的任何一件事,并闭上眼睛,保持专注于呼吸。若你心想不知道一分钟有多长,那就吸气与吐气十五次,不间断地专注于呼吸。若所花的时间超过一分钟,别担心,你并无任何损失。
一分钟结束时,睁开眼睛之前,下定决心在下一个小时快结束时再次禅修一分钟。期待那一分钟,并让自己愈来愈热衷于此。你还可以问自己:“何时我才能再次静坐禅修?”
若重复这个简单的方法,到了一天结束,你将多做了十至十五分钟的禅修。此外,到了一天结束,由于每小时你都曾心系于此,你更容易激励自己临睡前再静坐一会儿。
以半个小时的坐禅结束你的一天。上床时,持续把心放在呼吸上直到睡着。若半夜醒来,把心拉回呼吸。当隔天早上醒来,你的心还是会在呼吸上,提醒你以坐禅展开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