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正见

我们许多人都熟悉佛陀的传记,知道悉达多太子离开奢华的宫殿,出家求道,经过几年的苦行之后,于菩提树下禅修达到觉悟。然后他从禅座起身,走到贝拿勒斯城,即现在的瓦拉纳西。在那里的鹿野苑,他首次教导所发现的究竟安乐之道。

佛陀的信息既简单又深奥。自我放纵与自我折磨的生活皆无法带来快乐,唯有不执两端的中道,才能导致心的安稳与智慧,彻底解脱人生的痛苦。

佛陀的信息在传统上的认知是四圣谛,其中的最后一谛(道圣谛)展开即为八正道。他教导我们要善巧地修习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

在这一章与接下来的各章中,我们将详细检视这八正道。你会注意到正见、正精进与正念反复出现在每一章中。它们是这一条道路的关键,若无正见、正精进与正念的强力运作,八正道将起不了作用。

践行这条道路的方法是,把正念觉知带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中,持续努力向善增上,并运用正见。当心安定下来时,洞见便开始生起。

有些洞见感觉像温和的“啊哈!”,此时世间或你生命中的某些部分突然亮了起来。有些洞见则感觉深不可测,好像整个大地都被你的新发现给撼动一般。可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幸福与喜乐感,可以持续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几天。这些美好的经验都不是觉悟,它们只是暗示完全觉悟可能会是如此。

但会有这么一刻,此时八正道的一切因素皆已备妥。戒圆满;定深厚;心光明且清晰,没有任何障碍现前。届时你会有最深的洞见——所有经验在各方面皆是无我与无常的,没有任何事物值得执著。在那一刻,你的一切疑惑皆将消失,看一切事物的方式也会改变。

从那时起,你将在全新的层次上践行正道。但在此之前,对于八正道各部分整合的方式,你必须有个可靠与清晰的知见。在那个深刻的洞见后,你的正见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出世间”的层次,此时你将具有不坏净信,知道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

无论做任何事,首先一定要知道为何要做它,这正是为何佛陀以正见为八正道之首的原因。他希望我们了解,成佛之道不是让我们“保证做个好人”以便得到好报的抽象信条,也不是要加入秘密组织所需遵循的神秘行为法则。

此外,佛陀之道是建立在常识与仔细观察实相的基础上。他知道若我们张开眼睛仔细看自己的生活,就会了解所做的一切选择不是带来快乐就是带来痛苦。一旦完全了解这个原则,就会做出好的选择,因为我们真的想要快乐。

根据佛陀的解释,正见有两个部分:了解因果与了解四圣谛。

了解因果

佛教徒可能称行为对或错、好或坏、道德或不道德,但它们的含义和平常所说的有些不同,“善或不善”也许最能解释这个观念。佛教道德的基础是,不善的行动导致痛苦的结果,而善的行动则导致快乐的结果。这个简单的因果原则,是佛教徒所称的“业”(kamma或karma)的一个方面。

不善的行为也可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例如当毒贩对闪亮的新车感到沾沾自喜时,或对伤害过自己的人进行报复而感到称心如意时,但佛陀指出错误的行为总是带来伤害。我们自己的观察印证这个真理,有些伤害可能看不到,例如内心愧疚或后悔的痛苦;有些伤害则可能不会立即显现。佛陀解释,善行与不善行的果报有可能在很久以后,甚至在来世才出现。

你可能认为:“我不担心来世,我只在乎这辈子能得到什么。”佛陀建议我们考虑这些可能:即使无来世,行善也将在此世为我们带来快乐与坦荡自在;而死后若真有来世,则我们将双重获益——现在与以后再一次。另一方面,若无来世,造恶将令我们在此世感到不安与内疚;而死后若真有来世,则我们在以后将再次受苦。因此,不论是否有来世,唯有断恶与修善才能确保我们的快乐。

一旦了解想的、说的与做的每件事都是一个因,无可避免地会在现在或未来带来一些果报,我们自然会趋吉避凶,慎思、慎言与慎行。明白有因必有果的道理,将帮助我们坦然接受过去行为的结果。它也将帮助我们谨慎抉择,以便能有个比较快乐的未来。

善行是那些创造快乐之因的行为,例如发自慈心与悲心的行为。任何行为只要发自无贪、嗔、痴现前的心,皆能为我们带来快乐。因此,这样的行为即是善的或正确的。

例如,假设你一直对所有人修习布施与慈悲,这个善行是一个因,会有什么结果呢?你将结交许多朋友,受到许多人的敬爱,并感到自在与安详。周遭的人可能会愤怒与不快乐,但你不会。

你的正面行为产生两种立即的结果。第一个是内在的——你感觉如何。由于你一直都很慷慨与慈悲,因此反映你慷慨与慈悲的行为,心将是安详与快乐的。第二个是外在的——其他人感谢你并关心你。他们的关心当然令人高兴,但和你内在的感觉相比,这比较不重要。由于外在的结果取决于别人的反应,因此它们比较不可靠。

一旦你了解这个原则,它的反面也会变得清晰。佛陀指出十不善行,它们总是无可避免地会造成痛苦。其中三种是身体的行为——杀生、偷盗与邪淫;四种是说话的行为——妄语、两舌、恶口与绮语;最后三种是心的行为——悭贪、嗔恚与邪见。

这十不善行的意义与避免它们的方法,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解释。然而,在开始修习佛陀之道前,我们需要足够的基本正见,明白因为这十种行为无可避免地会对我们带来痛苦,所以它们是不善的。

断除这十种行为并非一组诫令,它是出于信服而遵守的一套自发性原则。没有人能把它们强加在你身上,你必须从自身的经验中去发现,这些行为是导致正面或负面的结果。经验将告诉你,不善行会为你自己与别人带来身体与心理的痛苦。

此外,人们只有在错误了解,以及心被贪、嗔、痴所染污时,才会去做这些恶行。事实上,发自充满贪、嗔、痴之心的任何行为,皆会导致痛苦,因此它是不善或错误的。

佛教的戒律是理性的行为,是基于因果的法则。你一定是对自己的因果迷昧无知,才会犯下恶行。你的行为愈偏差,表示你愈迷昧无知;你的洞见有多深,你的解脱就有多少。若你刻意以违反因果法则的行为去喂养愚痴,怎么可能达到解脱呢?若你犯下严重的恶行,将无法从佛陀之道得到太多的清明,更遑论解脱慧了。你一定要持戒,那是必要的。

正念禅增进对于恶行业果的觉知。禅修者清楚感受到不善身、口、意行的痛苦,且迫切觉得必须彻底断除它们。

你就是自己未来的创作者——经验教导你这点。行为不是无法改变的自然律,每一刻都有机会改变你的思想、话语与行为。若注意自己在做什么,并自问它可能导致正面的或负面的结果,则你将引导自己走向正确的方向。

重复好的意向能产生强大的内在声音,使你坚守正道。每当你陷入痛苦的循环中,它将提醒你能跳出那个陷阱。你将不时瞥见解脱的样貌,通过行善与断恶,你将让此印象成为真实。

因此戒——被定义为符合实相的行为——是一切心灵提升的基础。少了它,正道将发挥不了灭苦的作用。

“有因必有果”的观念是正见的第一部分,现在进入第二部分——了解四圣谛。

了解四圣谛

佛陀说,他只教导四个观念——苦、集、灭、道。“苦”是指我们在生活中感觉不快乐;“集”是不快乐的原因——我们放任与执著的心;“灭”是佛陀的承诺,即我们可通过断除渴爱而灭苦;“道”是为了达到目标,必须采取的步骤。

在他45年的教学生涯中,从初转法轮到入灭,佛陀解释了这四个字好几百次。他希望这些根本观念,能被处于不同心灵成长阶段的不同根性者所了解。

有一次,他以生命的痛苦是个负担来解释苦,我们因挑起负担而受苦,通过放下负担而结束它。正道教导我们如何放下自己的负担。另一次,他称“苦”是一种病。佛陀就如医生,诊断疾病“集”起之因;疾病的息“灭”是佛陀医师的治愈;而“道”则是他为了治好我们所开的处方。

了解第一谛——苦

佛陀的第一谛告诉我们,苦是无法避免的。你可能质疑:许多新发现已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舒服,这个苦的教导还适用于现代社会吗?在佛陀时代,人们必定为环境、疾病与天灾所苦。但时下科技发明不是已能让我们为所欲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并制造所需的任何东西吗?

不过,无论现代生活看起来多么便利与安全,苦谛依然并未改变。它适用于现代如同适用于佛陀的时代,那时的人不满足,我们也一样。

我们可视情况称佛陀的第一谛为任何名字——苦、紧张、恐惧、压力、焦虑、担忧、沮丧、失望、愤怒、嫉妒、放肆、神经质或痛苦。所有人,无论他们生活在何时、何地,皆离不开这些问题。

我们随时可能生病,可能和所爱的人分离,可能失去所拥有的东西,或被迫处于讨厌的情况。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兄弟与姊妹、邻居与朋友彼此都为了财产、地位、权力而争吵不休。这些问题皆不外乎由贪欲、嗔恚或愚痴所引起,它们和世间的情况——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环境,以及自己的情况都有关系。

认清这些问题会触发心中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承认它们,并如实地接受它们,别责怪别人,是佛陀第一圣谛的要义。他告诉我们,要想追求快乐,就得心平气和地正视痛苦,不生气也不沮丧与悲观。我们必须坦然面对困境,对于还未完全觉悟的人来说,生命的一切经验都会带来某种程度的痛苦。

痛苦可能极微细,也许是一种潜藏的微细不安;或可能比较明显,是对个人、财产或意见的有所坚持。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贪、嗔、痴有多少,以及性格与过去的经验。

例如,设想两个人看到同一件事,但印象却截然不同,其中一人觉得它快乐与宜人,另一人却觉得惊恐与可怕。快乐与否都是唯心所造,我们的心创造生活经验,继而又乐在其中,或为其所苦。所以,佛陀说天堂与地狱都是唯心所造,就在此世之中。

除非我们达到觉悟,否则各式各样的经验将令所有人深受其苦。我们接下来就看三件事——生死轮回、变化,以及无法控制我们的生活。

生死轮回

人生无可避免的循环——生、老、病、死——带来痛苦。

婴儿诞生时脸上并非挂满笑容,长大之后,我们渐渐听不到迎接这世界的最初哭声,或许可以说,它转变成内在的哭泣,我们的余生将持续如此。我们哭求许多升的牛奶;许多吨的食物;许多尺的衣服;许多平米的房屋、学校与医院土地;许多树以制造书本、纸张、家具;许多药丸以治疗各种疾病;许多爱我们的人;许多可满足需求的方法。若我们并未诞生在这不圆满的世间,则各种的苦都将不存在,痛苦似乎随着每个婴儿一起诞生。

整个社会也为生所苦。随着地球人口不断增加,我们的空气、水质、土地污染也纷纷响起警报。有这么多张嘴巴嗷嗷待哺,但资源却日益枯竭,饥荒在地球许多地方蔓延。为了建造道路与房屋,愈来愈多的森林遭到砍伐,拥挤的居住环境造成可怕的疾病散播。这些例子不胜枚举,你一定可以想到更多。

老化的过程也带来痛苦。我们可能已忘记孩提时,为了适应新邻居或新老师所做过的调整,但我们应记得青春期身心调适的困难。成年后,我们经常在完全融入旧环境之前,就得去适应新工作、新关系、新科技、新疾病与新的社会环境。在每个生命阶段中,不舒服的改变似乎都很普遍。

步入老年之后,适应改变的问题变得益发明显。失去年轻时曾拥有的强健体魄是痛苦的,我们知道老化无可避免,但又希望它不要发生,因此感到痛苦。

当佛陀说老带来苦时,他其实是泛指成长与衰败。我们知道身体里的每个细胞一直在衰败与死亡,持续被新细胞所取代。心的每个状态也一直在消失,并有新的状态生起。最后,这个衰败与变化的过程使得身心变弱,造成身体死亡。

疾病显然是另一个痛苦的原因。每个人都知道疾病有多么痛苦,疾病事实上造成两种苦——对于疾病的恐惧,以及它的直接经验。因此疾病是焦虑不间断的来源,在生病时造成痛苦,并在健康时造成恐惧。

人们通常认为痛苦与不圆满苦是同义词,但其实不然。虽然你无法避免伤害与疾病的痛苦,却能避免不圆满苦所造成的痛苦。若你能以特别的方式对身体少一点执著,当它感觉不同时,你就不会那么不满。例如,当提婆达多(Devadat-ta)扔石头砸伤佛陀的脚时,佛陀感到疼痛,但因他了解疼痛的本质,因此不像一般人那样受苦。痛苦的感觉通常是可管理的,而“现实”的不满则更深奥且难以克服。

生命中第四种痛苦的形式是死亡——不只是死亡那一刻,还包括导致它的一切事物。我们都害怕死亡,并担心可能怎么死与何时会死。我们也知道当我们死亡时,得抛下一切事物,我们承受得了吗?当钟爱的人死亡时,我们感到震惊、悲伤与失落,那可能持续好几年,乃至永远。

但生命循环的不圆满苦并不会随着死亡而结束,佛陀说死亡不会终结不圆满苦的循环。有些历尽沧桑的人临死前会说:“我再也不想这样了。”但那只是空想而已,它无法阻止生命的循环继续。只要我们对实相的本质蒙昧无知,生命就会继续轮回。只要贪、嗔、痴还存在意识中,轮回就不会结束,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轮子,就会继续转个不停。

在那个循环中,前述的不圆满苦会一再重现,这些经验的能量就如我们生生世世一直背在身上的背包。每一次新生,它的内容就会转进新的包袱。当死亡时,无任何物质会跟着我们,但那一包能量——此世与过去诸世一切心理活动,以及一切有意言行的印记——不只会跟着我们,事实上是它启动新生。

除非我们清空生生世世由贪、嗔、痴所造的一切业果,否则无法跳脱无尽的生死轮回。我们可用这个想法,激励自己尽一切可能善用此生修行,如此才可能达到永恒的解脱之乐。

我们已解释了贪与嗔是强烈的业因,那么佛陀怎么说痴呢?它对于不圆满苦的感受有那么重要的影响吗?

“痴”在佛教中有两个意义:“无知”,即对佛陀四圣谛的意义无知;“邪知”,即自以为了解世间运作的方式,其实不然。

因为对苦谛无知,所以我们相信新工作、新房子与新伙伴将带来真正的快乐。因不知言行的能量,会随着人从此世转移到来世,所以我们允许贪欲、嗔恚、疑惑与嫉妒鼓动自己。因不知简单与节制的生活、善知识、禅修,以及以正念抉择经验的真实本质,将在此生与来世带来快乐,所以我们为不积极修行找了无数的借口。

我们甚至不知自己无知。在听了深奥的实相教导后,佛陀的侍者阿难对他说:“大师!这个教法似乎很深奥,但对我来说却是再清楚不过。”

佛陀回答:“不,不,别这么说!它不只是看似深奥而已,它就是深奥。”(D 15)

因为他的无知,阿难对于佛陀法音的了解还不完全,因此他并未在那一刻达到解脱。无知使我们如同阿难一直困在轮回之苦中团团转。

变化

变化也使我们感受不圆满苦。无论做什么,变化都会使我们和所爱的人分离,和憎恨的人聚首。死亡与距离将我们和所爱的人拆散,朋友搬家、伙伴拒绝我们,这些分离重创我们。失去执著的东西使我们愤怒与悲伤,即使是一些琐碎的事物,当它损坏或消失时,也可能令我们感到哀伤。

我四岁时,有次坐在沙堆上,用手指绕着身体画了一个完美的圆圈。我高兴极了!我的姐姐,大约七岁,走过来用脚擦掉圆圈。我气急败坏地追她,捡起一个沉重的小木凳丢向她,到现在她的一根脚指头都还有疤痕。那样的气急败坏与盛怒,那一切眼泪与心痛,都只因为沙中一个转瞬即逝的圆圈!

我们不只失去所爱的人,还一直得面对喜欢的人与事不存在——至少不在此时、此地。日复一日和讨厌的人生活或工作使人很不快乐,甚至一些无法控制的事,例如天气,也让我们感到苦。在西弗吉尼亚修行协会,我见过好些人总在抱怨:当天气炎热干燥时,他们抱怨皮肤或鼻窦受到影响;当多雨寒冷时,他们又因担心会在冰上滑倒而抱怨;当天气很好时,他们则因无暇享受它而抱怨!

当我们环顾周遭时,显然一切存在的事物都会造成苦。为何会这样呢?事实上,世间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因之果。大气压力、风与温度的变化都是下雨的因。树的因是生长的种子,以及滋养它的阳光、土壤与水。我们的生命也是因与缘的产物——以父精、母血为身体直接的因,以及过去诸世所累积的能量印记为因。

佛陀称这些与其他一切因之产物为“因缘法”,他解释一切因缘法都有三种特性。第一,它们是无常的。在时间推移下,大山与蜉蝣、蜀葵与微芯片等一切事物,都会瓦解、变化或死亡。第二,因为这些变化,一切因缘法都是不圆满的。如我们所见,一切变化的事物都可能产生痛苦。第三,一切因缘法都无固定不变的自我或灵魂。最后这个特性最难了解,因此暂时先搁置。

无常很容易了解。事物是短暂的,这个事实不是问题。使人痛苦的是我们对于人与事物的执著。例如我们有件非常喜欢的新外套,但没穿几次之后,它沾到一些污垢,或被硬物扯破,或被遗忘在公交车上,我们因而感到气恼。

外套遗失或污损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当然,我们能轻易地换掉它。但若那件外套是所爱的人赠送的礼物呢?若它是在某个特别的生日、周年纪念日或旅行时购买的呢?这时它更令人爱恋难舍,而它的遗失或受损也更令我们感到悲伤。

有时人们听到这些讨论会觉得心烦。他们就问:“何不谈点快乐的事?为何我们一直谈苦而不谈喜悦、愉快与高兴的事?”

我的朋友,这问题的答案是“变化”。因为无常,一切愉悦、快乐或高兴的事都不持久。身为明智与成熟的人,我们应心平气和地谈论实相。这个由变化造成的不圆满苦,我们必须正视它,并承认它。为何要隐藏它,然后假装一切都很美好呢?

若勇于正视变化,我们也许会看到它也有向上的一面。我们可以信赖这个事实——生命中存在的一切因缘,同样都会变化,事情可能变糟,但也可能改善。因为无常,我们才有机会学习、发展、成长、教学、记忆,以及做其他正面的改变,包括修习佛陀之道。若一切事物都一直那样,则这些改变将无从发生。不识字的还是不识字,贫穷与饥饿的还是一直维持贫穷与饥饿。我们将没有机会终结贪、嗔、痴,以及它们的恶果。

好了,我们已了解无常与其造成的苦。接着该怎么了解无我或无自性?它们和变化有何关系吗?佛陀说,正因为世间的有情与无情总是在变化,所以它们是无我或无自性的,我们与周遭一切事物都并非是固定与恒存的实体。我们无法把“我”或“我的”标签贴在世间任何东西上,它们都变化得太快了。

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习惯与意图一直在变化,怎么可能指着什么东西说“这是我的”或“这是我”呢?殊不知“这是我的”的观念或看法也在瞬间改变。为了方便,我们可以说“我在这里”或“这属于我”,但我们应明智地说这些话,不可误以为这就表示有个不变的实体——“我”存在。外境也一直在变化,我们可使用惯用的标签说“这是一把椅子”或“这是一只黑猩猩”,但这些标签并不等于我们经历的变化实相。

此外,我们与其他一切事物都处于过程中,在生、住、异、灭的相续之流中,世间或自身并无任何独立恒存的事物。看自己的心一分钟,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记忆、感情、观念与感受飞快闪过意识的屏幕,我们根本抓不住它们。因此,以贪取之心去执著这些飞逝的影像,或以嗔恨之心排斥它们,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若我们的正念迅速敏锐,当它处于深定的状态中时,就可以清楚看见变化,直到完全没有我见为止。

有些人听到无我的教法时,会感到沮丧与失望,有些人甚至还会生气,误以为生命将因此没有意义。他们不了解依据无我的见解生活者,是最喜悦与最有意义的。

有一次我拿一份文稿给一位朋友,他是位专业编辑。我预估这份工作大约只需花他一个小时,但过了六个月还没有任何消息。最后他来找我,我们一起去散步。他绝口不谈我的文稿,这时我意识到这个主题有点棘手。我小心翼翼地开启话题:“你看过我的稿子吗?”他沉默了一阵子,然后回答:“德宝法师,我看过了。当我看到无我的教法时,我愈看愈生气,最后气得我把整份文稿摔到一边!”我吓了一跳,但我没和他吵架。反之,我放下对文稿的执著,他因为无我而摔我的文稿,我则因为无我摔文稿的我继续保持轻松、友善与平静。然而,这个人却因为执著自我而僵化、烦躁与不快乐。

因此,你了解接受无我的概念有多么困难了吧!但只要你保有这个自我的概念,就会感到不舒服、僵化与固执,而人们也会觉得你的自我本位很讨厌。当有人因某件事而反对或指责你,或事情令你失望或不如你意,甚至即使别人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时,你都可能感到心烦或愤怒。正确了解这个无我的观念,你将感到轻松自在,将能轻易地和任何国家的人打成一片,将不卑不亢地与人相处,将无入而不自得,且所有人都会觉得和你在一起很舒服。

只要确实了解无我,无论你到哪里,或别人待你好或坏,你都可以感到快乐与自在。别让这个教法令你感到沮丧或愤怒。

至于现在,我们应先满足于尝试在理智上接受这个观念。而随着正念不断增长,将来一定能直接亲证诸法无我或无自性。一旦达到这点,对我们而言,来自变化的苦果将永远结束。

佛陀与其他已达到正觉的大士都是此事最好的证明,佛陀已完全解脱自我的概念。当然,在达到觉悟之后,佛陀继续生活在社会中。为了世俗的目的与方便沟通,他继续使用世俗名词,例如“我”或“我的”。若你这么做也没问题,驾照上的名字不可能是个绝对正确的标签,或一个永恒身份的保证,但对于处理日常生活俗事而言,它却很方便。

但当正念引导你觉悟过去一直顽强保护的“自我”,事实上只是个幻相,是不断变化的感受、情绪与身体状态的相续,并无固定恒存的实体时,此时没有一个执取世间无常事物的“你”,当然你便没有理由不满或痛苦。

无法控制

若我们真的可以控制生命,那么就没有理由会痛苦。事实上,我们无法控制它。一次次我们得不到想要的,却得到不想要的东西。

我们希望永远都有完美的工作、办公室、上司与待遇,但它们却会变化,且原因与时间不确定。我们希望保有所爱的人,但无论对他们如何爱恋不舍,终有一天还是得分开。就拿健康这件事来说,虽然服用草药与维生素,加上运动健身和正确饮食,但我们还是会生病。我们希望青春永驻,希望老化只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但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发现身体另有计划。无论身处于何种理想的情况中,自然会希望留住它,但我们控制不了无常法,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定律,我们对它束手无策。

发生我们永远都不想要的事,也是令人痛苦的,例如被蜜蜂螫到,或喜欢的电视节目被临时取消,或有人闯入车内,或失去工作,或心爱的人罹患癌症,或珍贵的结婚照、棒球纪念品被烧毁,或小孩发生意外,或染上毒品。丑闻、指责、蒙羞、失败、饥饿、失去商品、失去所爱、身体恶化——许多不好与讨厌的事,发生在我们与我们想要保护的人身上,但我们对它却一筹莫展。

“好吧!”你也许会说,“够了!”但事情仍未结束。若仔细观察,就会了解即使愿望实现也是不圆满(苦)的。

例如你想要一套漂亮的房子,所以买下它,看看你会遇到什么麻烦。你必须付贷款、缴税,保护、守卫、装饰、修理与保养它。然后,你时常不在家,一大早就得去工作,到了晚上也许还要去参加宴会或看电影,回家睡五六个小时,然后再次出门。毫无疑问地,这套房子很大也很漂亮,不过你得持续付账单,割草、修理屋顶与打扫车库。你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但你快乐吗?

让我们看看另一个例子。有个男孩喜欢某个女孩,而她也喜欢他。他们彼此都很努力地吸引对方,但一旦开始交往,他们都很害怕。他害怕她会爱上更英俊的人,而她则害怕他被更迷人的女孩拐走。嫉妒、怀疑、担心,这样快乐吗?

你不难想到其他的例子。只要看报纸,报上说因买彩票中大奖的幸运儿往后却生活得很悲惨。所以有此一说,生命中只有两种悲剧——得不到想要的,以及得到它。

真实的感知

佛陀尝试为我们厘清此事,即世上的每件事物都会为迷昧无知的众生带来痛苦。他列出“五蕴”,涵盖事实的每个可能方面:色、受、想、行、识。“色”是指一切物质存在,包括身体,以及感官接触到的事物。

另外四蕴则涵盖一切心理经验。在列出招致痛苦的一切事物最后,佛陀说:“总之,五取蕴是苦。”(D 22)

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何不圆满苦会完全席卷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对此佛陀解释,我们的苦受来自对于经验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它的运作方式非常微细。

我们都知道,我们是透过五根去感知这个世界,以眼见色,以耳听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感触。佛陀还提到第六根——意根,因为我们的心也能感知观念、思想、意象与情绪。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六根实际感知到的是经验的原始数据,或以心的情况而言,是经验的意象——颜色、形状、大小、密度、音高、硬度与粗细。当然,我们知道,认知因人而异,这取决于感知者的六根状态,重感冒者的嗅觉与味觉可能变差,听力受损者可能听不到低频的声音。因此,感知是主观性的,完全取决于感知者的感官机能。

我们都知道这些差异,但心戏弄我们。它让我们相信感知是坚实与可靠的,它鼓励我们将此事视为理所当然,即我们注意到的特质真的就是所观察到事物的一部分,而非不断变化因缘的结果,这些因缘包括自己感官的变化因缘在内。

不仅如此。在我们感知某事之后,心不管它是什么,立即加以分类或判断,并把事物或经验放进三个箱子之一。第一个箱子是标示为“乐”的感知——刚出炉面包的味道、小提琴协奏曲、光辉的夕阳。第二个箱子装的是“苦”的感知——父亲死亡的回忆、头痛、警笛的呼啸。放进第三个箱子的是“不苦不乐”的感知——我们有中性反应的那些事物与经验。

当然,因为我们的心还未断除贪欲,因此执取乐;因为嗔恚,而排斥苦;因为愚痴,而忽略不苦不乐,且视一切对象——乐、苦、不苦不乐——为永恒,具有自性,且能带来永远的快乐或痛苦。

佛陀如此解释这个扭曲或错误的感知效应:

缘眼于色而眼识生,三事和合而有触。缘触,而有受。若有受,便想。若有想,便思。若有思,便念。若有念,便分别。源此分别,衍生感知与种种概念,使人由眼认知过去、未来与现在诸色。(依此类推耳、鼻、舌、身与意)〔M 18,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英译〕

反之,真实或善的感知,既不执取,也不排斥,它如实感知无常、苦、无我。当以善的方式感知世间时,我们便是在修习善念。真实的感知是具有强力疗效的,若我们如实观察人与物为无常、苦与无我,则没有任何感知的事物能令我们痛苦。

真实的感知是正念禅的目标,真实的意思是不逃避自身与世间的事实。

透过正念觉知,我们学习务实地观察存在,它不总是美好、愉悦与快乐的,而了解生命是苦乐参半的。我们在身心痛苦刚产生时便察觉它,并观察它如何生起、持续多久与如何消失。正念禅如减震器般运作,若你逐渐习惯去面对日常生活的不圆满苦,并觉知它们是自然的事件,当你遇到困难或痛苦的情况时,就能勇敢与平静地面对它。

当我们能无惧地正视痛苦时,也一定能认出真正的快乐。

了解第二谛——苦的因

佛陀的第二谛告诉我们不圆满苦的因是贪欲,我们也称之为贪爱、欲贪或贪着。它可能是任何对象——美食、亲爱的朋友或崇高的精神目标,若贪着它,我们就会感到不满足与痛苦。

你也许会问,贪欲来自何处?最明显地,它来自身体的原始冲动——活下去的欲望,对食物、衣服、住处、温暖、多样化与欢乐的渴望。贪欲深植于人类心中,也深植于动物体内,甚至连植物也似乎有某种欲望,因为它们会为了光线与温暖而转向太阳。另外一个贪欲的来源是社会的制约——我们从父母、家庭、朋友、学校、广告与书本学来的看法与价值,它促使我们相信某些东西是好的,而其他是不好的。

最强的贪欲基于乐受,生命透过各个感官提供我们难以抗拒的欢乐。例如视觉,你的眼睛舒适愉快,眼识也一样舒适愉快,接着是色境、眼触、所见的感受、色的认知、欲求色法、想念它们、分别、幻想等,一路往下推演。同样舒适愉快的感觉,也从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与意识生起。每天你都有机会透过感官,接触使人舒适愉快的对象,然而仍感到不快乐。

佛陀在第二谛中提醒我们,我们对感官欢乐的贪着是会危害快乐的。他将感官欢乐比喻为将一根没肉的骨头丢给一只饿狗,虽然狗啃这根骨头很久,但骨头永远满足不了它的饥饿。细想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就像这样,无论你有多少的感官欢乐,仍渴望更多。

多少土豆片才够?多少块巧克力?要玩多少个电动游戏或读多少本小说,才能满足你对这类经验的渴望?要多少的性行为才会永远满足你的性欲?多少的酒精或毒品?有时人们彻夜狂欢直到昏倒,他们感到满足吗?你永远能想到一些还未尝试过的有趣的事。

佛陀将感官欢乐比喻为涂上蜂蜜的利刃。为了尝蜜,人们甘愿冒剧痛的危险。我们都能想到人们为追逐欲乐,而伤害自己甚至害死自己的例子。几年前报纸上有个故事报道,有个修理屋顶的工人透过天窗看到裸女在屋内走动,为了看得更清楚,他不慎从天窗滑落,跌入屋内且严重受伤。

酒精、毒品、探险与危险娱乐,更别提随便性交,都使得许多人痛苦不堪。

此外,感官欢乐并不持久,如梦一般,欢乐瞬间即逝,迅速从你身边溜走,除了感受与记忆之外,什么也留不住。就如借来的商品,它们不属于你所有。你愈执著欢乐,当时间、变化或环境无可避免夺走它时,它对你的伤害就愈大。

欲望来自乐受与苦受。欢乐生起时,便有执取它与永久持有它的欲望;而当痛苦生起时,便有拒绝它或避开它的欲望。因为对乐受的贪着与对苦受的憎恶,你便经常寻求取乐或避苦的经验,一旦发现某事有助于达到这个目标,你就变得偏心且有成见。这个心态让人执著,为了保护或保持所拥有的事物,人们不惜说谎、毁谤或侮辱他人,甚至拿起武器捍卫以为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欲望也导致心理的痛苦。由于来自色、声、香、味、触、法等可喜之触的感受,人们思考、合理化、架构理论、架构哲学、推测与架构概念,而逐渐形成错误的见解与信念。回想过去愉快的感觉,他们萌生更多符合欲望的想法、信念与理论。

有些人着迷于他们的欲望,因此希望转生去重享一切欢愉的事物。有些人则因过去曾有的不愉快经验,而希望别再转生。“就这样!”他们说,“一生足够了,我不需要更多这样的事。”

其实,欲望来自无明——不了解事物不持久,以及欲望创造痛苦。当感官接触某种令人愉快的事物时,无明的心就动念去抓取与执著它。反之亦然,当感官接触某种令人不愉快的事物时,无明的心就动念去闪躲与逃避它。因为这些心念,人们才会不顾报应,犯下身、口、意的恶行。因为欲望,人们扭曲实相,并回避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佛陀对于因果的教导清楚地说明,个人幸福与满足的基础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否认自己的缺点,并将不满归咎于世间,将使你一直处于痛苦中。不好的事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只要将问题推给父母或社会,你就给了自己不改变的借口。一旦对自己的情况负责,即便别人对它也有责任,你将开始在正道上前进。

对我来说,我们扭曲实相,以及借口不负责的方式至少有三种。第一,我们认为不快乐是由外在世界所引起,因而把一切精力与心神导向外在。我们专心致志,甚至有时着迷于尝试清理周遭的人,好像只要他们完善,就能带来解脱。或我们尝试整顿社会,以为只要改正社会缺失,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只要饥饿、战争与污染消除,我们就会快乐。”

想要改善社会当然值得赞许,我们看见人们的苦难,悲心油然而生,因此积极地去减轻他们的痛苦。但我们经常忽略一件事,当尝试改正别人时,忘记或隐藏了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借口是,社会上有那么多缺失需要整治,哪有时间去改善自己。

事实上,我们可能缺少诚实与勇气,去检视自己真正的动机。投入社会运动的人可能很有同情心,并热衷公益,但有些人不敢承认自己真正的动机。我们都知道帮助弱势能带来权力感,那是在和不需依赖我们的人共事时所得不到的。渴望权力是原始的本能,我们需要更多的诚实,去看清帮助别人有多少成分是发自这个渴望。认清行动背后的动机,能帮助我们实事求是地在拯救别人之前,先整顿好自己的家。

不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第二个借口是,坚持问题和我们无关。我们只在乎自己的目标与欢乐,而很少去考虑这种做法对别人有何影响。内心深处,我们可能认为外在世界不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虚构的。若能聆听自己的心念,会听到自己说:“只有我存在,且只有我关心的事才重要,其他的事都没关系。”

看看公众人物吧!他们嘴上说的是一套价值,但私底下做的却背道而驰。这些人只在乎自己。有些诚实一点的人承认,他们真正渴望的目标是发财、权力或声望,然而,他们还是找到一个不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方式。他们以此方式自欺,认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比任何其他的事都更重要,或相信只要达到目标就会快乐,不管一路上谁会受伤。

第三种回避个人问题的方式是,干脆逃离它们。我们都如此做,看电视或翻冰箱找巧克力冰淇淋,是回避诚实自省的典型方式。你哄骗身心让它们舒服与放松,然后上床睡觉。时间流逝,除了变老与变胖,其他什么也没改变。挑战的关键是,有勇气去问为什么。

我们不时地放纵自己以这些方式逃避责任,它们带来一些暂时的慰藉与安逸,但对于我们的问题无法提供真实与持久的解答。无论你尝试改变、忽略或逃避世界,都还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生命上下浮沉,都是我们所创造,这个乘载工具——我们的身心组合——充满艰险。根据佛陀的教导,唯一有效的事是,设法改善唯一有能力使自己与世界快乐的工具——自己的心。

了解第三谛——苦的止息

佛陀的第三谛是承诺有苦灭,那个灭来自完全断除一切执著、一切贪欲。我们已了解有因果业报,以及应为自己的身、口、意行负责,由此不难了解我们对于自己的苦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此时,我们很难想象全然的快乐是什么样的感觉,永远没有贪或嗔的感觉会怎样?

这个问题也出现在佛陀的弟子们间。有一天,佛陀的两位上首弟子之一、本身已觉悟的舍利弗尊者,和一群比丘们讨论佛法。他们问他:“尊者,这个被佛陀称为‘涅槃’的永远快乐的状态,被说成为非经验的快乐。不被经验的事如何被称为快乐呢?”

舍利弗回答:“它正因此而被称为快乐。”〔A IV(Nines)IV 3〕

换言之,快乐是由不被经验的事所构成。第三谛教导我们,快乐是泯除内心的一切不善法——一切贪、嗔与痴。当我们最后终于成功地熄灭燃烧眼、耳、鼻、舌、身、意的内在之火时,将体验完全的快乐、安稳。我们可能很难想象这种状态的感觉像什么,但唯一的解答是遵循迈向这个目标的正道。

正如我们许多人,比丘们告诉舍利弗,希望在道路的起点便知道它的终点。这就犹如问一个少女:“你生小孩时的感觉如何?”少女从未生过小孩,她必须长大成熟才能拥有那个经验,或许可根据阅读或传闻说一些关于生小孩的事,但她无法表达整个经验。

即使母亲也可能无法讲清楚生孩子是怎么一回事,她只能叙述自己的经验,但未曾生过小孩的听者仍无法了解母亲的感觉如何。

觉悟的永恒之乐就像这样,它只能被那些已做好准备的人所了解,并亲自去体证。

假设少女去找父亲,并问:“爸爸,你和妈妈是什么关系?”

父亲可能回答:“亲爱的,出去玩。以后我再告诉你。”

或许当她长大准备要结婚时,父亲会对她说:“很久以前你曾问过我,我和你妈是什么关系,现在你还想要我回答那个问题吗?”

女儿回答:“不,我已知道答案。”

女儿已成熟,知道问题的答案。若像男女之间的世俗经验都如此难以解释,试想若要了解解脱痛苦的永恒之乐有多么困难!

现在,我们的心充满各种观念、意见与看法,其中许多都是源自贪、嗔、痴。在断除负面的心态之前,要想了解涅槃的永恒之乐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引用已达到觉悟的那些人所说的譬喻、寓言与例证,然后尝试逐步达到一些推理式的了解。例如:

从前有一只乌龟,它和鱼及其他水中生物生活在一起,突然有一天消失了。当它回来时,鱼群问它去了哪里。

“我去陆地。”乌龟告诉它们。

它们问:“那里的水怎样?”

它回答:“陆地上没有水。”

“那你怎么游泳?”

“我不游泳,我走路。”

“走路?你说‘走路’是什么意思?你在那里发现许多鱼吗?”

当乌龟尝试解释时,鱼以怀疑的口吻说:“没有水,没有鱼;你不能游泳;你又说你‘走路’,这怎么可能?”

乌龟回答:“你们似乎只是想满足于自己的怀疑,那么就让我回到陆地上去吧!”说完,它便消失了。

就如鱼永远无法想象陆地的概念一般,为贪、嗔、痴所苦的人无法了解涅槃。要想了解,你得超越内心一切不善法,并亲自去证悟。

除非你如此做,否则对觉悟之乐的经验,顶多只是有时片刻放下负担,或“心”就只是心,不掺杂其他东西时所达到的幸福感。此时所得到的推理式了解,可被比喻为你在沙漠中感到疲惫又口渴,发现一口深井底部有水,但无桶子或绳子,不过你太虚弱了,以致即使有工具也吊不起一桶水。因此,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水,但尝不到它,更别说喝到一些了。同样地,当心暂时无贪、嗔、痴时,你能察觉涅槃的安稳,但无可用的工具达到它。断除贪就如找到布施的绳子,解脱嗔心则如把绳子系在慈悲的桶子上,而双手的力量就如无痴的智慧。当把这三者放在一起时,你就有办法尝到,甚至大口喝到涅槃的至福滋味了。

这个至福的状态难以形容,它唯一的特色是安稳。它是不生、不造作与无为的,我们顶多只能说这个状态没有什么。它对于人、事与经验并无爱、取与执著,无嗔恚或愤怒,无常、乐、我等邪见。

还在此不圆满世间享受现世生活的困惑众生,对此叙述可能会说:“觉悟听起来好像不太有趣,我不确定自己想达到那个状态。那里有房子吗?有家庭、学校、医疗保险、医院与好的道路吗?”我曾被问过这问题。

我们必须回答“没有”。还贪爱生命,贪着无尽轮回的人,并无想达到究竟安乐的清净心。这种人不了解佛陀的第一谛——不圆满苦,是无法避免的;或他的第二谛——贪欲有多少,痛苦就有多少。没有这些基础正见,不可能了解佛陀的第三谛——当一切执著,一切贪欲熄灭时,苦便止息。

你也许质疑,对于菩提与解脱轮回的欲求是否适当。答案是“是的!”这是非常好的欲求,名为“无欲之欲”。

了解第四谛——道

佛陀的第四谛是导致苦灭之道。它的八个步骤为那些遵循它们的人带来安稳与快乐。往后我们会详细检视各个步骤,这里先做个速览:

● 第一步:正见。了解因果业报与四圣谛,以及它们如何契入整个佛法体系。

● 第二步:正思维。介绍三个正面思想——舍、慈与悲。

● 第三步:正语。解释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与不绮语的意义。

● 第四步:正业。介绍道德生活的原则: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与不使用麻醉品。

● 第五步:正命。解释为何选择适当的工作或职业对于修行很重要,以及应如何处理职业道德的问题。

● 第六步:正精进。介绍加速修行的四个步骤——断除已生之恶法,使未生之恶法不生,使未生之善法生起,使已生之善法增长。

● 第七步:正念。指修习正念禅,尤其是修习四念处——身、受、心、法。

● 第八步:正定。指禅修中可能达到的四种禅定。

这八步不只是佛陀所教导有趣的观念列表而已,它们是你觉悟最有希望的寄托。若八正道是你只匆匆一瞥,然后就丢在一旁的东西,则你已错失了它们的潜力,没有其他教法比佛陀的法音更深奥与重要。事实上,这八正道就是佛陀的法音。

这八正道经常被描绘为轮子——清净之轮,和生、死、转生的无尽之轮相反。清净停止反复的生死循环,清净之轮上的轮辐即佛陀的八正道,它的轴心是慈悲与智慧。反之,生死轮回的轮辐是我们过去与未来在三界苦海中的多生多世,这轮子的轴心是贪、嗔、痴的组合。

这两个轮子一直在转动。我们环顾周遭无尽的生死循环,植物、动物与人一直在出生与死亡。清净之轮的转动较难看到,但它就在那里。我们周遭,人们正在修习佛陀的安乐之道。因为修行有活力,一直在积极运作,所以轮子在转动。这两个轮子的环状都象征圆满,生死之轮是圆满的封闭系统——它是维持痛苦的圆满系统;而清净之轮的环状,则象征八正道是完整与圆满的。

为了解脱痛苦,你应落实清净之轮的每个修行方面。只是阅读它们的相关内容,无助于让生活更快乐。若你尝试让脚踏车的轮子直立,它会倾倒。然而,若你骑在车上让轮子一直转动,只要动作不停止,轮子就会保持直立。为了利益你自己,正见之轮也需要通过每天的修行一直运转。

用正念修习正见

举个例子看你如何练习第一步——四圣谛的正见。想象一天早上打坐时感到脚痛,你未能注意感受的生与灭,为疼痛所苦,内心的痛苦让身体的疼痛变得更糟。若你具有正念,这问题就不会发生,但现在你卡在这里,你应怎么办?

你可以利用佛陀的八正道来克服疼痛所造成的痛苦,这是个观察四圣谛运作的好机会。

虽然我们前面以特定顺序描述八正道,但你无须依顺序来运用它们。就如你在厨房中烹调,所有锅子都按大小悬挂,一切器皿都井然有序地排列,你不会依排列的顺序来使用这些器具,而会按当时的需要随手拿起汤匙或锅子来用。同样地,把八正道纳入日常生活中,再根据需要挑选与使用所需的任何步骤。

首先,你只是警觉疼痛以及对它的抗拒,这时你使用的是正道的第七步——正念。依正念,你开始觉知“这是痛苦”。当看见痛苦的真谛时,你正在看见第一圣谛,它真实呈现在眼前,此时你开始运用正道的第一步——正见。

在正念的注意下,你很容易便察觉,愈抗拒疼痛,它感觉上便愈糟,因此你努力克服憎恶,这涉及正道的第六步——正精进。通过放松与修习慈心来放下憎恶,例如你也许了解到脚痛和身体其他的感觉同样值得慈悲对待。如此,你开发了正道的第二步——正思维的一个方面。

然后你可能察觉,痛苦不是只因憎恶而生起,而是因想要感觉更好。例如你可能心想:“若能安稳地打坐,没有这个疼痛多好!”看见你的贪欲与痛苦的关联,使你洞见第二圣谛——贪欲造成痛苦的真谛。现在你的正见又更往前迈进一步。

随着打坐洞见第二圣谛,贪欲与痛苦之间关联的觉知愈来愈强,你也进一步修习正念。因对贪欲如何导致痛苦看得非常清楚,你对治贪欲的决心遂油然而生。奋起精进,你再次运用正精进,这一次,你是为了舍弃对于乐受的渴爱与执著。这种想舍弃的念头,即为人所熟知的“出离”,是正思维的另一个方面。

也许你最初对疼痛的反应是失望与挫折,并因而产生自责或其他无情的想法,现在你发起正精进舍弃它们。如此做的同时,你再次运用正思维。请注意!若你过度精进,可能会使疼痛与紧张加剧。然而,秉持正念,你看见那个问题。此时正思维的步骤再次派上用场,这次你以对自己慈悲的想法让心平静下来。

如此成功地修习正见、正思维、正精进与正念,让你的心平静下来。心变得愈来愈集中,这是正道第八步——正定的表现。有了正定,身心的疼痛将会消失,随着疼痛消失,你感到喜悦、平静、安稳与快乐,这些特质又辗转加深禅定。

更深的禅定使正念增强,你持续检视自己的经验。你看见因放下对乐受的贪欲,疼痛消失。然后随着第三谛的逻辑与力量变清晰——贪欲灭导致苦灭,你的正见增长。

你可能察觉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并未提到正道“戒”的方面——正语、正业与正命(第三、四、五步),但它们也扮演了一个角色,因为它们是良好生活的关键。不道德使心不安定,使禅修即使在舒适的环境中也变得困难。在面对身心疼痛时,保持集中与维持强烈决心之前,你需要一个好的道德基础。

因此,当正确运用佛陀的八正道时,你在其中找到离苦之道。如此做时,你见证了第四圣谛——灭苦之道,即遵循八正道。现在你已接触了正见的全部四个基本方面。

通过在这类情况中亲见四圣谛如何运作,你领略到如何在生活中广泛运用它们,如是清净之轮得以持续转动。

修习正见的正念要点

以下几点将帮助你由正见获得快乐:

◉ 正见引导我们根据因果与四圣谛的见解来行动。

◉ 依照“业”的法则,善行造成乐果,恶行则引发苦果。

◉ 发自贪心、嗔心或痴心的行为导致痛苦,因此是不善的或错误的。

◉ 发自无贪、无嗔或无痴的行为导致快乐,因此是善的或正确的。

◉ 四圣谛宣说苦、苦的起因、苦的止息与导致苦灭之道。

◉ 面对苦谛有助于我们认识真正的快乐。

◉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与得到不欲之事物——这些都是苦。

◉ 当我们无法接受一切现象皆为无常、苦与无我时,痛苦就会生起。

◉ 贪欲是痛苦的根本原因,贪欲有多少,痛苦就有多少。

◉ 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贪欲与由它发起的有意行为负责。

◉ 当为自己的有意行为负责时,我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 有苦灭。

◉ 佛陀的八正道为我们指出达到究竟安乐的灭苦之道。

◉ 正念能帮助我们了解四圣谛与八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