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物我两忘得清净——道家教你学修身(1)

人生在世,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扰乱耳目,令我们日日不得闲。要想在这错综复杂的世界寻得自己的一片清静之地,就要学会修身,唯有忘记身外物,忘记自己,所有的烦扰才会彻底消散。

1.博大仁爱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心胸越来越狭窄。人们总是为自己的一点蝇头小利去斤斤计较;为一件事,一句话与人发生争吵,甚至耿耿于怀;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了成绩,总感觉功劳是自己的,失败了就会找借口,或者把责任推给他人;缺少仁爱之心,不喜欢帮助别人,但在自己遇到困难时又埋怨别人不够热情。

殊不知,这种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做法不仅使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还会影响事业的发展。

法国文学大师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古往今来,凡是成大事者,都有一颗博大仁爱之心。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其中的一个。

刘备、诸葛亮在新野大败曹军之后,移驻在樊城。

曹操为了报仇,分兵八路,亲自率领,杀奔樊城而来。诸葛亮认为曹军势大,而刘备兵微将寡,樊城池浅城薄,难以抵挡,便劝刘备放弃樊城,渡过汉水,往襄阳退去。

刘备不忍心抛弃跟随自己多时的百姓,就派人在城中贴上告示:“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可一同过江。”城中百姓看了告示,都表示宁死也要跟随刘备。于是,刘备命关羽在江边整顿船只。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号泣而行,两岸哭声不绝。

刘备在船上看到此情景,心中特别悲恸,不禁哭道:“为我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完,就要投江自尽。幸好跟随在他左右的人急忙将他抱住,周围的人见到此状,无不痛哭。

等刘备到了南岸,回顾江北时,发现还有很多未渡江的百姓望南招手呼号。刘备急忙命令关羽催船速去渡百姓过江。他不顾个人安危,一直等到百姓将要渡完的时候,方才上马离去。

携民渡江这件事,充分体现了刘备的博大仁爱,并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后人有诗赞之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恸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正是因为刘备有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所以才赢得了众多英雄及百姓的心,从而为自己树立了很高的政治声望。

关于仁爱,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就是说,道与“善利万物”的水接近,具有仁爱之德。还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可以说,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老子仁爱观的形而上依据。在老子看来,道虽看不见,摸不着,是“无”,但却蕴含勃勃生机。“有生于无”,它产生天地万物,并赋予事物内在之德,以蓄养万物。因此,老子说:“夫唯道,善贷且成。”贷即施,唯有道乐善好施,济物成物。虽然道产生并蓄养万物的行为,是一种仁爱的行为,但这种仁爱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仁爱,而是一种博大、宽容的仁爱。

有一天,陈秀娟生病了到医院输液。为她扎针的是一个年轻的小护士,不知是什么原因,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针眼已经泛起了青包。

疼痛之余,她刚想抱怨几句,猛然抬头看到小护士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于是,她安慰小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第三针果然成功了,小护士终于舒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对不起,我真感谢你让我扎了三针。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你的鼓励,我真不敢给你扎了。”

陈秀娟说:“不用谢,我也有一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女儿,正在医科大学读书。我希望她在第一次给患者扎针时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陈秀娟对实习小护士的宽容和鼓励便是一种博大的仁爱,正是这种仁爱,使小护士拥有了勇气和信心。由此可见,具有博大仁爱之心的人总是将仁爱尽情发挥,对所看到的一切都会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从而使周围的人都感到自己被肯定,被欣赏,从而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满足感,并产生奋进向上的动力。

道造就并滋养万物,并不是为了占有万物,主宰万物。它也没有以此居功自傲,自我炫耀。它既不追名,也不逐利,丝毫没有人世间的那种占有欲、支配欲和表现欲,这是一种博大、无私、谦虚的仁爱。

老子认为,道生养万物并不是有意而为的,道这样的仁爱,应该是无意志,无目的的,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而为。

如今,拥有一颗博大仁爱之心,已经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最基本的精神力量。它能使人与人的关系和睦温馨,能打破人们心中的“围墙”,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虽然社会的文明发展需要每个人都应有博大仁爱之心,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修养。

(1)要有自爱之心

自爱心是人的本性,是个体生存的基本特征。自爱心进一步发展,就会产生自尊心、羞耻心、责任心和自信心。人若没有自爱之心,生命便没有了根基。它体现着一个人对真、善、美的珍视和追求。

(2)要有爱人之德

一个人如果只会自爱而不能爱人,那只能说是一种低层次的狭隘的爱,只有做到了知己爱人,以爱己之心爱人,才算真正具备了爱人之德。正如古人所云:“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3)要有利人之行

真正的仁爱应该具有真诚性、利他性和无私性。凡是利他人、利人民之事都可以做,凡有损于他人利益之事就禁止去做。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索取,真正的仁爱之心是基于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的,是不期冀回报的。

(4)要守仁德之道

古人讲仁爱,并非让人们善恶不分地“泛爱”一切人,而是教导人们要“爱之以道”、“爱之以德”。另外,在仁爱的同时还要判断善恶、分清是非、坚持原则。无是非者无所爱,唯明理者方能爱。我们要当爱则爱、当恨则恨。如果对错误的东西、丑恶的现象和罪恶的人一味讲仁爱,就会姑息养奸,把“爱”变成了“害”,不仅失去了仁爱的价值,而且会走向事物的反面。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把慈爱放在三宝之首,足以看出其对仁爱的重视程度。“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当今社会,我们也要法道、法自然,养育万物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对众人抱之以博大仁爱之心。这样就能打破人们心中的“围墙”,使人与人的关系和睦温馨。

2.达身轻盈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感到快乐和幸福的人比例却不高。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只想到自己,都希望自己钱挣得越来越多,事业越来越顺利,官越做越大……

于是,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跟别人争,看到别人的成就自己就开始不平衡,开始抱怨;说到别人的长处,就开始诋毁别人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结果该做的事情没做好,还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累。其实,要想生活得轻松惬意,快乐幸福,就要以恬淡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李叔同是中国近代文艺的先驱者,后来他到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人称弘一法师。对于人生,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1925年秋天,虔心向佛的李叔同住在宁波的七塔寺。他的好友夏丏尊热情邀请他到家中小住一段时间。在相处的日子里,夏丏尊发现了一个现象:李叔同每次吃饭时,都吃得特别简单,仅仅是一碗米饭,外加一碟白菜、豆腐之类的素菜和一杯白开水。

一天中午,厨师炒菜时由于自身的疏忽,放了很多食盐。结果菜咸得发苦,吃饭的人都感到难以下咽。然而,李叔同却泰然自若,吃得津津有味,好像在品尝一道难得的山珍海味。

夏丏尊有些过意不去,生怕李叔同心生埋怨,因为他出家之前可是一个倜傥的公子哥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于是,夏丏尊心有不安地问道:“一碟腌菜叶,您不觉得太咸吗?一杯白开水,您不觉得太淡吗?”

没想到,李叔同淡淡一笑说:“非也非也。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妙处。在我看来,好坏都是福!”仅这一句话,就道明了他恬淡的心境,高超的修行。

李叔同之所以认为“好坏都是福”,正是因为他恬淡的心境使然。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也向我们道出了生活的真谛——一个人不幸福只因不单纯,若有一颗恬淡豁达的心即能获得幸福。

庄子说:“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意思是,不可为了富贵荣华而放纵心志,不可因为穷困贫乏而趋同流俗,富也好,困也罢,荣辱面前一样达观,因而就无忧无虑了。

在中国,多数人都有“富者贵,贫者贱”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千百年来在人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现代人更是如此。然而,庄子却告诉我们,不可为了富贵荣华而恣意放纵,不可因为穷困贫乏而趋附流俗。富与贵,于我如浮云。

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为了生存,曾钓过鱼挖过野菜,编过草鞋贩过草席,仅在蒙地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不久就隐退“终身不仕”。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要借贷过日子。

庄子视功名利禄如粪土,视梁王的相位如腐鼠,宁愿像泥坑里的乌龟一样,曳尾于涂以自快,不愿做“翱翔蓬蒿之间”的小雀,而愿成为一只能“击水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在精神的天空自由飞翔。正是他这种恬淡豁达的心境,使他的身心都感到轻盈和畅快。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成败、得失、苦乐面前,如果能心胸豁达,自宽自慰,使自己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移到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上去,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最佳水平。这样我们就能以豁达的心态欣赏人生中不同的风景。

苏轼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也是宋代政坛上一位风云人物。

尽管他有经世济时、仁政爱民的执着追求,但官场的种种争斗和险恶使他的仕途充满了坎坷。面对这些坎坷和不幸,苏轼选择了以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去应对,使自己获得了与世无争的恬淡生活。

据史料记载,当时北宋形成了以王安石和司马光为代表的新旧两派。苏轼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成了牺牲品,多次受到无情的打击。

1079年,苏轼因写作诗歌讽刺当时的新政,结果被逮捕,并投入狱中,对他的审问进行了一百多天。他的政敌李定等人,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妄图把苏轼置于死地,他们的卑鄙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由于曹太后等人的求情,再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所以,最后只给苏轼定了一个“讥讽政事”之罪,便把他流放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了,苏轼终于免于一死。

此后,苏轼因为政治原因又多次被贬到惠州、琼州等地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仕途充满了坎坷。

面对生活的不幸,苏轼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始终保持着豁达的心态,积极乐观地坚持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比如,他不念自己的得失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另外,他还在散文、诗词等领域刻苦创作,成为一代名家。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他恬淡豁达的心态。

生活中的不如意难以避免,经历人生风雨的时候,恬淡豁达的心态是我们应对坎坷与挫折的利器。它可以使我们保持开阔的胸襟,积极乐观地坚守自己的人生理想,使我们甘愿放下所有的欲望和负担,停下脚步去感受平淡的快乐,生活的轻盈,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得到真正的宁静。

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意思是,修养高尚的“至人”,用心就像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是不送不迎,如实反应而无所隐藏,所以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损心劳神。

人生在世,几乎所有社会活动都与“累”字相关,一个“累”字承载了人们太多的酸甜苦辣!就连庄子也对此体悟颇深。在这个世界上,好像很少有人能逃脱“累”字的束缚。年轻人劳累于感情和事业的缠绕中;中年人累于家庭和责任的包围下;就算是不谙世事的孩童,也要累于学习和师长的压力下;而年过花甲、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还要操心于儿孙的琐碎之事。

其实,在道家看来,人生的许多负累都是自己带来的,很多生活的包袱都是自己背上的。只要人们能正确地对待内在的欲望,能理智地看待外界的得失,就可以免除很多沉重、多余的人生负累,就可以使自己的身心轻盈、畅快。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恬静少思

老子说“静为躁君”,人的生命应当经常保持虚静的状态。因为,心念太多的人容易以己度人,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整天陷于猜忌和争斗之中,会使人精神疲惫。心念太多的人往往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遇事斤斤计较,总想便宜占尽,最终因小失大。

无谓的心念一旦放下,辛苦和烦恼都会随之消失。因此,只要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意念,减少杂乱的猜测,时时保持一种恬淡的心态,就会活得轻盈畅快。

(2)少私寡欲

庄子认为:“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意思是说,人只有天机深厚,其生命力才能强盛;而一旦嗜欲充盈,天机就会浅陋,生命就会因此受到损害。所以,如果一味地追求权力或感官的享受,所危害到的绝不仅仅是感官本身,人的精力、体力和心志也会随之日益消耗,造成对整个生命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