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文学流和情绪流

人说一九九二年是中国文化界的“官司年”。打官司形成了一股“文化流”。它反映了一部分社会情绪。但并不真正代表或促成了一种强大的“情绪流”。包括“弃文从商”或“卖文为商”等等,都只能给社会新闻增加一点茶余饭后的谈兴……

一部文学畅销书就有可能席卷社会,形成一股“情绪流”。遗憾,目前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还没有这样的畅销书。文学“流”不起来,通俗不“通”,纯文学不纯——既不能像以前或现在外国的畅销书一样,动辄发行数百万册乃至上千万册,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学流”;又不能给当代社会投以真诚。因此只能听任被社会的“情绪流”所淹没,或者游离于“情绪流”的中心以外,小打小闹一番。其结果,文学缺少了时代意识,时代的文学意识也淡薄了,相互疏远或者互为附庸。

中国的“情绪流”里奔涌着现代人们对生活的热望——变化很快,给人以紧张感的现实生活,使人们的心理上出现不平衡。商品社会也可以叫做“能人社会”。不必抱怨“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谁有多大本事都可以施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但不是每个人的欲望都能得以实现。有希望,有失望,有人得意,有人失意,有的很畅销,有的受冷落,有了热门、热点、热线,也有了冷遇、冷面、冷心……这便形成了情绪。这情绪在社会上流动,有时像春风,有时像凉风,有时像龙卷风——被这股“情绪流”刮得东倒西歪、晕头转向,固然不明智,如若对现代社会的这种“情绪流”全无感觉,也未免太“空灵”或太不灵了。

无论“情绪流”多么强烈,也不应该刮散了文学。相反,作家倒可以在“情绪流”里感知当代社会的节律和诗意。通过情绪可以看到现代人最内在的“自我”。

正是这一“情绪流”说明人们对世界的感觉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改变了文学和生活的关系,甚至改变了文学的构成。

比如,一部作品突然莫名其妙地引起了社会轰动,而另一些被圈子内的人看好的作品,却受到了冷落。

中档次的虚构文学还在萎缩,纪实文学势头强劲。在纪实文学中现实纪实文学步履艰难,历史纪实文学则纵横捭阖。

中国文坛一会儿“散文热”,一会儿“随笔热”,一会儿“经商热”,一会儿“打官司热”。今天东风,明天西风,“无法预测,无法规划”。这就是社会的“情绪流”在作怪。而当代文学又没有力量和气魄驾驭“情绪流”,引导“情绪流”,或以“文学流”影响“情绪流”。如美国,一部畅销书可以掀起一股社会“情绪流”,电影、电视争相改编这部书。在中国正相反,一部电视剧打响,赶紧改编成小说,借着影视的影响多卖几本。这也恰好说明当代正走红的作品,也是跟在“情绪流”的后面,受社会情绪的左右,或者干脆就是这社会情绪的产物。这种作品可直接表现这种情绪,为当代“情绪流”推波助澜;也可以调节社会的精神结构,维系当代社会心理的平衡;还可以缓解或净化社会情绪……

所以,尽管当代文学不尽如人意,人们还是需要它。文学从来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有属于自己的那个层面,不应该退却或丢失它。只是和当代“情绪流”相比,文学太孱弱了。自我取悦尚可,不能和“历史上的最高生产水平”相比,更未达到理论设计的指标:“成为一种可以重整社会秩序的自觉意识形态”和“时代信仰的创造品”。同时也不该怀疑,尽管当代“情绪流”加速了对文学的淘汰,总还会有东西沉下来,存下去。

1993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