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随笔现象
- 蒋子龙文集13:评与论
- 蒋子龙
- 1363字
- 2016-09-07 18:59:09
用“随笔”这两个字给随笔这种文体命名,真是贴切。心随笔,笔随意,信笔写来,顺笔流淌,感觉应笔而生……
完全自然,完全诚实。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生活相契合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
难怪写随笔会上瘾。
我现在就被随笔所累。要随笔稿的人很多,要稿者因为随笔精短,对作者来说并不费太大的精力,故而要得理直气壮。作者也以为人家只要你一篇短短的随笔,何忍拒绝?基本上有求必应——这一来可不得了,写了一篇又一篇,越写欠账越多。要随笔稿的人也越来越多。笔就这么“随”了下去,形成“随笔效应”。开了头的长篇小说没有时间写,早就答应了人家的中篇小说排不上日程。
越写感觉越多,到处都是写随笔的材料,强烈而又丰富,思想随笔而出,这一篇还没有写完,下一篇的立意和题目又有了。轻松自如,随意命笔,说古论今,谈天道地,纵横捭阖。
写得很舒服,却又有点不安:老这么“随”下去,什么时候写小说?
虽然没有人规定我的“主业”是写小说。但小说一写得少了,心里就有点不踏实。
我想起小的时候,有一次碰巧看见一条蛇,吞吃了我们家那只可爱的花母鸡刚下出的一个蛋。我对蛇本来就没有好印象,这次愈加愤怒,便决定打蛇,见一条打一条。找了一根铁条,把头砸扁磨尖,下地割草也带着它,见蛇就打,颇有一种行侠仗义的豪气。打到第三天,感到不对头了。我碰到的蛇特别多,好像长到八岁见到的蛇加在一起也没有这三天见到的多。而且蛇一见到我就爬不动了,等着我把它打死。仿佛天下的蛇都找我来送死,我害怕了。光顾打蛇连割草的工夫都没有了。于是扔掉了铁条,不再跟蛇过不去。
奇怪的是我不打蛇,蛇就变少了。偶尔见到一两条,也会哧溜一声逃进草丛。
你心里迷恋什么,眼睛里就会看到什么,对这种事物的感觉就变得格外敏锐。
作家写随笔多,是因为读随笔的人多。“随笔热”首先来自人们的精神需求,来自社会。
现代人应付旋转莫测的生活,需要智慧,需要知识,需要思想。随笔恰恰具有这几种成分,融现实性、生活性、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而且精巧,灵便,类似一种精神快餐食品。它不是大菜,但方便、可口,有足够的营养。
人们喜欢随笔是因为它能充实自己的阅历和识见。
而眼下许多小说中的人生则显得空泛无力,故事没有吸引力,枝蔓横生,拖沓蔓延,废话连篇。作者认识的人生还不如现实生活中暴露得更深刻,更触目惊心。虚构小说死于迷惘——既不能洞穿现实,又不能洞穿未来。
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的启示多于从小说中得到的。因而不喜欢拙劣的虚构——虚构变成了虚假。现代的人们又极端厌恶虚假。正是这种小说的“冷”,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全了随笔的“热”。
随笔非得诚实不可,要有真淳,因为处处看得见作者自己。以集约简捷的叙述形式,攫住现代人的心灵与理智,把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融合在一起,克服了时髦文学中那种盲目的自我。洞悉人生,多情善感,深思多虑。或通过智慧感悟人生,或通过感情达到思想……
随笔很小又很大,很容易写又很难写好。它容不得废话和空洞无物,应付写不出随笔,感觉不新鲜、思想苍白写不成随笔。
随笔其实一点也不“随和”,它锻炼作者,锻炼感觉,锻炼文字,锻炼智慧——基于此,它才受到读者和作者的喜欢。
信笔至此,突然意识到作为引言,谈随笔这种文体太多,谈自己这本书太少了……也好,自己的书留给别人去谈吧。再说一句,我今后还会继续写随笔,同时也不会松懈小说创作。
199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