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诺贝尔情结

要说中国文学不眼馋诺贝尔奖,是虚伪;要说中国当代作家没有人做诺贝尔文学奖的梦,更是假的。

应该老老实实地承认,诺贝尔文学奖困扰中国文坛已许多年了。电视上谈论,报纸上议论,会场上争论,甚至会争得面红耳赤。也有人暗下功夫,希望借助公关手段悄悄向诺贝尔文学奖靠近。有一年,我接到了中国作协的电话,说巴金已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后决赛圈子,获奖的可能性极大。望做好准备,当天夜里诺贝尔奖一揭晓,就立刻以天津作协的名义给巴金发贺电。中国要为此大庆一番。听口气,那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已非巴金莫属了。事后又有人说,就因为中国想对巴金获奖大庆特庆,才把巴金的奖搞飞了。如果态度相反,说不定巴金真的得上诺贝尔文学奖了……猜忌、怨天尤人、愤愤不平,可笑复可怜。被诺贝尔奖折腾得到了胡说八道的地步。

倒是像巴金、冰心这样一批最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作家,表现出一种与身份相符的静气,不恃不求,我行我素。

然而中国文坛的诺贝尔情结越系越紧,惹得许多文学圈子以外的人也加入这场猜测:

中国作家为什么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此奖什么时候会落到中国作家头上?届时那个幸运儿将有可能是谁?

那就先看看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关系吧。该奖自一九〇一年设立以来,经历七十二年,这期间我认为中国出了一批世界级的作家。如:鲁迅、林语堂、茅盾、老舍、巴金等人。他们中的任何一人获奖,我想都是当之无愧的。他们中也确实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委员会的提名:鲁迅、林语堂、闻一多、沈从文、巴金、丁玲等。

据说当年(一九二七)和鲁迅竞争诺贝尔文学奖的也都是一些世界量级的强手:高尔基、黛莱达、托马斯·曼、温塞特。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中很少有人是第一次竞争就获胜的,最长的成为候选人达四十年之久。所以鲁迅若想获胜还需多竞争几年,不知何故他主动放弃了这项荣誉。林语堂由《赛珍珠》提名,据说因当时他的作品不够分量。可我认为林语堂最具竞争实力,他用英语写作,后来著作甚丰,为什么没有再次获得提名呢?外国作家可以连续竞争许多年,而中国作家却往往只有一两次机会。

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和评选的过程是这样的:每年年初,由瑞典文学院会员、历届获奖人、与瑞典文学院规格相近似的各国文学机构、各国作家的最高组织机构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名(而中国据说只能由社科院的张炯向瑞典文学院的马悦然推荐)。该委员会严格考察每个被提名者的作品,在三月份把几百名候选人压缩到十五至二十人,四月份将名单提交给瑞典文学院。筛选持续到九月份,候选人只剩下三至七人,最后由十八人组成的瑞典文学院成员以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十月份公布获奖人名字,十二月十日颁奖。

应该承认,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规格最高、分量最重的文学大奖。尽管这几年来有些获奖人不无争议,名声也不是最大的,在历史上诺贝尔文学奖也遗漏了像托尔斯泰、易卜生、马克·吐温、高尔基等大师,使它的形象受了某些损伤。但是它的绝大多数获奖者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

也应该想到没有一种奖励是绝对公平的。

我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忽略了中国作家,是它的缺憾。但我怀疑瑞典文学院的那些老先生是否也会有这样的认识。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对中国怀有这样那样的偏见是不足为奇的。语言的阻隔也是个重要的原因,掌握着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权的人有几个懂汉语?获奖者绝大多数是用西方语言写作的。

但我认为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自己缺少那种让诺贝尔委员会不敢忽视的力量。他仰视你,靠你增光,那是一种境界;它俯视你,照顾你,就又是另一番滋味儿。

中国国力太弱,当代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就更小了。有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国内战不休,政治运动不穷,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形成了文学断层,摧毁了作家的想象力。当代作家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水平太差,同时又缺乏具有大超越意向的重匠,缺乏那种非凡的智性和圣哲般的气质,缺少那种能够创造一种文学潮流又与历史性潮流相吻合的文学家。

我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许多东西都是西方人提出来的,包括现代主义理论,我们只是一窝蜂地仿效。今年“意识流”横流,明年“魔幻现实主义”风靡;一会儿“萨特热”,一会儿“福克纳热”。当代文学似乎刚刚结束了邯郸学步的阶段。无法体现现代世界居压倒地位的又是和人类发展相一致的主流文明,自然也就缺乏大师级的创造和规模。

倘若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了中国作家,但又不是像巴金那样的老作家。我想连中国人自己大概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喟: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过如此。诺贝尔委员会的人会那么不珍惜他们的牌子吗?

有个大奖放在那儿,人们自然就想着它。设奖的目的也正在于此。无论怎样想都没有关系,或者采取一点高明的公关手段,甚至有人建议像争办奥运那样,举国上下、大张旗鼓地争,也许不无帮助,也许有失文品和国品。但中国当代文学距离大面积的高质量的丰收,既无愧于辉煌的传统,又在当今世界文坛上占一席重要地位,还有艰巨遥远的路程。有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1993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