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吠陀时代
印度的“吠陀时代”,大约是从公元前1500~前600年的这段时间。“吠陀”的原意为“知识”或“神圣的知识”。它实际上是印度世代口头流传下来的古老的宗教、文学典籍,也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共有4部,全称为《吠陀本集》。其中最古老、最重要并具有文学价值的是《梨俱吠陀》,它所反映的社会时代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是指约从公元前1500~前900年的这段时间;其他3部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以及解释这些吠陀的作品,反映的社会时代较晚,因此称之为“后期吠陀时代”,是指大约从公元前900~前600年的这段时间。
婆罗门教主神梵天
梵天创造世界,有四脸四臂,能眼观四面八方,是至高无上的神。图中的他骑在一只野鹅上,飞翔的野鹅象征着灵魂的解放。
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主要是指印欧语系的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从伊朗高原逐渐入侵印度河上、中游和恒河上游的历史,也是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进行暴力冲突和生息共处的历史。
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尚未进入文明社会和国家阶段,他们仍过着氏族部落生活。当时,他们的社会组织有部落(噶那)、氏族(维什)和村(哥罗摩)。每个部落包括若干个村,每个村由许多家族组成。有些部落已组成部落联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少数先进的部落开始过渡到奴隶制国家,原来的部落军事首领“罗阇”转化为世袭国王。有梵书记载的神话说,当初诸神和魔鬼们发生战争,而诸神屡受挫败。经过总结分析,认识到失败的原因在于缺少一个王。于是,他们选出了王,从而打败了魔鬼。又有一说是,当国家产生以前,人民生活于自然状态中,其时弱肉强食,生命得不到保障。于是,大家选出王来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百姓则奉献贡赋给王作报酬。“罗阇”(王)实际上是军事首领,其权力受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的限制。这表明,当时的雅利安人已进入军事民主制时代。
后期吠陀时代是一部分的雅利安部落进入文明和国家的时代,也是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形成的时代。后期的吠陀时代,有些早先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罗阇已变为国王了。国王加冕时须举行盛大的祭典仪式,以示王权得自神授。有实力和雄心的国王,还要举行盛大的“马祭”活动。他选定一匹骏马,让这匹马任意奔驰,后面跟随士兵,所到之处,如果当地国王敢于阻挡,就对之开战。满一年后,将此马带回,用做牺牲,向神献祭。能举行马祭的国王可以称为大王,处于霸主地位。
在后期吠陀时代,随着雅利安人国家和婆罗门教的形成,种姓正式成为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共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及首陀罗。
后期吠陀时代,婆罗门教有了一套比较复杂的教义。后人将其概括为“梵我一致”论和“业报轮回”说。这种说法,认为梵即梵天,是世界唯一、永恒、真实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犹如蜘蛛吐丝一样,一切生命和事物皆发源于梵。
并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可以转生到另一个躯壳里。第二个躯壳死,灵魂再转生到第三个躯壳……如此轮转不已。一个人重新转生到何种躯壳里,要取决于他过去的行为——“业”(羯摩), “行善的成善,行恶的成恶”。
作为维护高级种姓和统治阶级利益工具的婆罗门教,是一种相当复杂和繁琐的宗教。后来它遭到新兴宗教(如佛教、耆那教等)的反对。大约公元8世纪以后,婆罗门教演变为印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