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习惯养成(4)

当孩子赖地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恼,把引导变成游戏,哭闹也会变成欢笑。当我们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同样的一件事情,换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把命令与要求换成游戏,孩子的表现是如此的不同。孩子是一样的孩子,做的事情是同样的事情,我直白地要求,儿子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我把命令换成了游戏,儿子就成了个听话的孩子。所以孩子听话不听话,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当孩子不听我们的话的时候,说一遍,孩子听了回答“不”,那么就要记住,同样的话不要再说第二遍。如果要求或命令后孩子还要坚持,那么就换个方式,变个游戏。父母和孩子之间,有很多时候是可以用游戏和笑声来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巧把亲子游戏“变三变”,听话宝贝儿在眼前,不但能增进亲子关系,更能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文·蝶舞轻灵

好妈妈也应该是好老师

作为母亲,陪伴在孩子身边和她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这些材料给她,并且和她一起观看、比较。假以时日,她一定会懂。

“妈妈,这是什么?”宝宝蹲在地上,用刚捡来的小棍指着不小心走错路、跌在草丛外水泥路上的蚯蚓。

“蚯蚓。宝宝,它叫蚯蚓。”我不敢动,这种柔软曲折的活物一向是我的最怕。

“蚯蚓。”宝宝重复着,“妈妈,它是做什么的?”宝宝知道马帮人背粮食,牛擅长耕地,龙会飞,一边飞一边洒水让大地免于干旱……她习惯要在遇见新生物时了解“它是做什么的”。

在阳光明媚的街心广场,我们上生物课。

这天,宝宝认识了蚯蚓,知道它能把土地翻松,能做中药给人治病;有些喜欢钓鱼的人,也会用它来做鱼饵,所以它还有个小名叫“钓鱼虫”……

“什么叫小名,妈妈?”宝宝用小棍挑起蚯蚓,送它回草地。

“小名是家里人叫你时用的名字,比如我们叫你宝宝。但是在学校,老师叫你……那是你的大名,上学的名字……”

生物课被常识课取代,宝宝的兴趣转移到了姓名。

回家路上,宝宝做分辨小名和学名的练习:“妈妈是小名,安顿是大名;蚯蚓是大名,钓鱼虫是小名……”

“妈妈,电视有没有小名?”

“电视没有小名,它就叫电视,但它有英文名字……”常识课改成英文课。

重复几次电视的英文名之后,宝宝忽然感到困惑:“妈妈,为什么电视里的人老不下班?”

新问题永远会出现,回家的路总显得特别短。

晚上等宝宝睡着,我在网上搜索有关电视的发明和工作原理,要把这些从没注意过、更没想过的知识变成通俗的语言描述,如果明天宝宝还问起,要讲给她。

这只是我和宝宝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我们把这叫作“妈妈课堂”。我相信在很多家庭都存在这样一个由孩子和父母共同打造的课堂,这是孩子获得知识和常识最初也最直接的渠道。而身为父母的人,你有多博学、你有多无知、你有多少耐心、你是否有高贵的品行和健康的人生观、你能给孩子多少好的影响,无不体现在这种随时随地可以开始的互动之中。

我的女儿三岁半,我家的“妈妈课堂”无处不在。我愿意贡献一点儿经验,与和我一样希望能亲自为孩子启蒙同时也在孩子的眼里照见自己的家长分享。

阅读,永远是让生活充满乐趣的好习惯

宝宝满四个月,我们搬离了她出生后的第一个家,宝宝从这时开始认识书——在新家,有她还没出生时已为她买的绘本、童话书和可以挂在墙上的图卡,有挤挤挨挨的四壁藏书。我不确定她在我怀里的那些日子中我抱着她读书是否会让她感觉到阅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但当时我的确那样希望过。

宝宝的阅读生涯真正开始在她满周岁。我带她翻看图画很大、说明文字很简单的小孩儿书,坚持每天睡前和她一起读一个故事,不介意她是否“懂”,但求坚持。我自己有每日阅读和定期去书店的习惯,所以宝宝认识了书这种美好事物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做”给她看。比如,她从我的包里找“惊喜”,会“意外”发现一本书。“书,妈妈!”初学语言,要叫出全世界的名字。“是书,妈妈的书,妈妈有空闲的时候,要看这本书。”宝宝放下妈妈的书,蹒跚着去找自己的“小小孩电影馆”:“宝宝书,宝宝读……”再比如,我带她去书店。从抱她在怀去看满眼满屋的“多多书”,到牵着她的手带她徜徉在一个个书架之间任她亲自挑选,整整两年。现在,宝宝会在读完家里的故事书后很自然地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带我去买书?”而每天当中总有那么一点儿时间,宝宝要“自己待一会儿”,因为这个时间她想看书。这两年中每次搬家我都会坚持带着书柜和藏书,这给宝宝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她会在周末去姥姥家时往“行李”中加上属于她的至少一本书,从不遗漏。

我知道不足四岁的孩子所谓“看书”里面包含了很多对大人的模仿甚至对妈妈的讨好,但如果忽略这些,孩子的收获是可见的。宝宝有来自书的说话逻辑、是非判断、新鲜词语,有意思的是,除此之外,她也因此有些小文化人的优越感——在小朋友中间,她似乎更“见多识广”。每当她说“这个我知道”“这本书我看过”的时候,显得很自信。

因为阅读,我和宝宝成为一个“读书小组”的成员。对成人来说,永远不要轻视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养之一。在这个小组中,我们是“同学”。宝宝会和我讨论她在阅读中的疑问:“妈妈,老鼠真的会游泳吗?野兔比它大,它能把野兔从水里救上来,老鼠真棒!”在图画书上,老鼠和野兔的身材相差并不像现实中那么大,而老鼠入水的姿势好似跳水运动员一般矫健漂亮。于是我们要花时间讨论,这个老鼠,在这个世界里,它的确与众不同。“妈妈,小兔丝丝太好看了。你看看她的裙子,你也可以买一条……”是的,妈妈似乎真的可以买一条;如果穿不下,也可以留着给宝宝穿……宝宝也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把书中的内容活用:“妈妈,你不能这样点火,小猪就这样把房子弄着火……”很幼稚是吗?其实,这就是孩子在阅读中悄悄地成长。

承认无知,和孩子一起求教

宝宝懂得了问“为什么”,就认识了中英文字典、百度和谷歌搜索引擎、网络上的维基百科全书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这一切,源于妈妈的“无知”。

最初,宝宝学英文从一个个词开始。她知道自己有个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非常兴奋,接下来对每个撞进眼里的实物都要问:“它叫什么?”我告诉她,她重复一遍,马上问:“那英文名字呢?”这样问来问去,我被问住了——有些词我不会说或者不记得确切的说法。比如——石膏。宝宝看的动画片中受伤的老鹰被送进医院接骨,打上石膏。宝宝把画面定格,问我:“妈妈,大鹰的壳是什么?”“石膏。”我说。“石膏。”宝宝很认真,“英文名字呢?”我愣住,飞快地在脑子里搜,但没搜到。“妈妈不知道啊。”我站在书架边上,顺手抽出字典,“来查字典……在这里了……这样念……”宝宝跟着念同时起身走过来,很神往地看着我手中的字典:“妈妈,这本书真棒,什么都知道!”我说这是字典,当我们不知道一样东西叫什么或者不会写它的名字时,就来“问”字典。宝宝抚摩字典的样子充满神圣的仪式感,但她的话却不是这样:“妈妈,我以为你什么都知道呢……”我趁机说:“不对啊,世界上没有人什么都知道。当我们不知道的时候,就要去学习啦……比如,还可以上网去找答案……”就是这天,我带着宝宝坐在电脑前,让她看那几个著名的搜索引擎和网络百科全书,告诉她,“当妈妈需要学习的时候,就来这里。并且,有很多好心的、爱学习、爱知识的人,一点点补充各种各样的百科知识。”

这以后,宝宝渐渐有了“问”网络和“问”字典的习惯。她不再要求我必须回答那些我也说不清的问题,而是会说:“妈妈,来问问谷歌!”

在孩子的世界里,妈妈的权威性不容置疑,这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深有体会。但和母亲一起回想我的幼年时代,依稀能记得也有些时候,我的“为什么”被她敷衍过去;有时因为她忙碌,有时因为她真的回答不了。如今,我母亲可以坦然承认这一点,同时也告诫我,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知识上的欠缺并且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理智的,一方面增广见闻,另一方面,会让孩子认识正常的世界——即使母亲,也绝非无所不能,进而认识人自身的缺陷,孩子才能明白为什么人在长大过程中总要不断地强大自身。

逻辑并不重要,联想弥足珍贵

宝宝从两岁开始涂鸦,最初用大刷子、毛巾刷、大号毛笔,逐渐缩小到普通水彩笔和油画棒。我给她各种规格的白纸,贴在墙上随便画;同时我也“开放”了家里的墙壁——当她有欲望在墙上直接画或者把自己的“作品”贴上墙时,我不会因为她搞乱了家而批评她。可能会有家长觉得这是放纵,但我真的很看重孩子在智力启蒙期这种自由随性的形象表达。

我见过一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涂鸦时,兴奋地猜想:“你画的是乌鸦吧?太棒了,真太像了!”于是这个可能画的根本是大猫的小家伙也就高兴地解释自己画的这只乌鸦怎么有一身黑色羽毛。幼儿心理学家告诉我,这不是孩子在撒谎,而是在父母的启发下对成人本能的迎合;日久天长,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能力会受到影响,表现在绘画这种表达上,孩子的色彩和形象表现力会下降。因为预先了解这些,对宝宝画什么、如何画,我采取彻底放任的态度。同时,我们组成“读书小组”之外的另一个“绘画小组”,宝宝和妈妈仍然是同学。而和宝宝同学期间,我发现,无论是绘画还是语言表达,逻辑在这个阶段并不重要,珍贵的是孩子的联想——我认为这是一种认识和解读世界的能力。

有一次,宝宝用她的手做模子,画了个大手印,然后她在每个手指印上分别染了不同的颜色,巴掌印那里是五颜六色的点点。我想,这也许是一只未完成的鸟,她忘记画眼睛和尾巴。我等她继续,但她却干别的去了。我说:“你画完了吗?”她说:“完了。”我问那是什么。宝宝很开心有人请教她。她于是拿来胶棒,涂抹之后把画贴在墙上,随手抓起沾了水粉的大刷子沿着纸边画几条弧形的线:“妈妈你看,这是火鸡。这不是火鸡后背吗?彩色的毛,呜……越飞越远。这些,是彩虹。火鸡飞到彩虹里边,哇,看不见啦!”我明白了,这是一个雨后彩虹出现火鸡飞到远方的故事,这个火鸡之所以没有眼睛和尾巴,不正是背影且越飞越远吗?我给了很大鼓励,虽然,这个“火鸡”造型实在距离我们见过的扑扑棱棱的火鸡很远。

宝宝的老师告诉我,毕加索一辈子都在学习像儿童那样作画,他想学的就是一种最初、最纯真的表达。当我们的孩子恰好还拥有一个如此光怪陆离的内心世界的时候,作为妈妈,我以为最好的方式是和宝宝一起呵护它。

价值判断来自讨论,影响胜于说教

宝宝三岁给我带来的最大“烦恼”是,我必须要从这时开始认真对待她的“思想”,或者说她终于觉醒并且表现出日渐强大的自我。一个对妈妈言听计从的小人儿,从此开始要跟你作对了——她在执行你命令之前要求你必须对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并且让她心服口服。这就是一个孩子最初的价值判断吧?

有一天,我和宝宝一起看中国动画片《雪孩子》:雪孩子和小白兔做了好朋友,小白兔家失火,雪孩子为救小白兔,牺牲自己灭了火。三岁半的宝宝看得眼泪汪汪。“妈妈,我不想雪孩子化了。”她说,“她为什么要化了呢?”我说:“她是为了救好朋友啊,要不小白兔就没有了,谁跟她玩?”宝宝瞪着眼睛:“妈妈!雪孩子化了,也没人跟小白兔玩啊!”我被噎住,从小受的关于舍己救人的教育观念摇晃了几下。是啊,不是生命最宝贵吗?难道这个被舍了的“己”就不宝贵?不对,这是选择,是生命的升华……可我没法儿告诉她。那天,宝宝咕哝了好几次:“我不想雪孩子化了,她应该打水救火,老鼠帮小猪救火就打水……”

我带着关于选择的问题找来《小鼹鼠和小雪人》这部动画片:小鼹鼠和小雪人玩了一冬天,后来,春天来了,小雪人开始融化;小鼹鼠想了好办法,他叫来救护车把小雪人送到雪山顶上;冬天又来了,小雪人踏着滑雪板下山找小鼹鼠一起过冬。宝宝看得开心,就又想起《雪孩子》:“妈妈,你说,小鼹鼠和雪孩子谁聪明?”我无法告诉她,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带来的价值判断上的差异,而不同的价值判断会决定人的不同选择。孩子直截了当的问题对于成人来说,已接近某种终极追问。我于是问:“如果是宝宝,你会喜欢谁呢?”宝宝毫不犹豫:“小鼹鼠!”我问:“为什么?”宝宝的回答让我既吃惊又如释重负:“他聪明,保护朋友,保护自己!”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可供孩子学习判断的材料,好的电影、好的书籍、身边的传奇等等,也许我们特别渴望教会孩子的关于取舍和是非的准则就蕴含在其中。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作为母亲,陪伴在孩子身边和她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这些材料给她,并且和她一起观看、比较。假以时日,她一定会懂。

文·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