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道一而已

【题解】

本文是王阳明回答弟子知行、理心关系的对话。文中王阳明反对各种割裂“知”“行”、理心的观点,以“知行合一”学说解释了儒家典籍《尚书》、《中庸》、《易》、《论语》以及二程文章中的字句。儒家典籍有多种解释方法,但未必是符合古人原意的解释,王阳明的解释与弟子解释之后的逻辑是不可调和的,如何准确恰当地理解古典文献,而不是以“具有一定解释力”的方式、掺杂解读者个人主观意愿式地解读儒家典籍,是当前治学者需要反思的问题,毕竟准确理解古人原意是学术发展的前提。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在遣词造句和表达个人观点时,最好能用精恰的语言清晰完整叙述,避免逻辑混乱、主题不明。

或疑知行不合一,以“知之匪艰”①二句为问。

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门人②问曰:“知行如何得合一?且如《中庸》,言‘博学之’,又说个‘笃行之’③,分明知行是两件。”

先生曰:“博学只是事事学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又问:“《易》‘学以聚之’,又言‘仁以行之’④,此是如何?”

先生曰:“也是如此。事事去学存此天理,则此心更无放失⑤时,故曰‘学以聚之’,然常常学存此天理,更无私欲间断,此即是此心不息处,故曰‘仁以行之’。”

又问:“孔子言‘知及之,仁不能守之’⑥,知行却是两个了。”

先生曰:“说‘及之’已是行了,但不能常常行,已为私欲间断,便是‘仁不能守’。”

又问:“心即理之说,程子云‘在物为理’⑦,如何谓心即理?”

先生曰:“在物为理,在字上当添一心字,此心在物则为理。如此心在事父则为孝,在事君则为忠之类。”先生因谓之曰:“诸君要识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⑧,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便不当理⑨。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⑩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11]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12]于外,便是王道[13]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又问:“圣贤言语许多,如何却要打做一个?”

曰:“我不是要打做一个,如曰‘夫道,一而已矣。’[14]又曰‘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15]天地圣人皆是一个,如何二得?”

【注释】

①“知之匪艰”,出自《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②门人,门生、弟子。③“笃行之”,《礼记·中庸》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音dǔ,忠实,一心一意。④“仁以行之”,《周易·乾·文言》载:“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⑤失,通“佚”,放逸。放失,放纵、散失。⑥“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⑦程子,程颐。程颐(1033—1107),字正叔,北宋洛阳伊川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人称“二程”,宋代理学开创者。“在物为理”,出自《河南程氏粹言·论道篇》:“子曰:在物为理,处物为义。”⑧五伯,指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攘,排斥。夷狄,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夷狄代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部族。⑨当理,合理。⑩悦慕,爱慕。[11]伯道,霸道。[12]袭,突然。袭义,不真实的道义,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13]王道,儒家所主张的以仁义治天下的道义原则。[14]“夫道,一而已矣”,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15]“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语出自《礼记·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朱熹注:“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不贰,所以诚也。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所以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