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引子(2)

两个月后,唐高祖正式禅位给太子李世民,自己则退位为太上皇,搬到位于太极宫之北的西内苑大安宫,不再预闻国事,自此退出大唐的政治舞台。这位开国皇帝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好的名声,只给人平庸的印象——实际上,这是因为他夹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皇帝之间的缘故,他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隋炀帝,他后面则有鼎鼎大名的唐太宗。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12]即位,时年二十八岁,即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次年(627年)正月初一,唐太宗改元贞观。年号取自《易经》:“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之意即为以正示人。

实际上,唐太宗通过“大义灭亲”的手段登上帝位后,确实有志励精图治,多次提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好大喜功、奢侈淫逸、滥用民力的隋炀帝杨广为戒[13],忌修土木工程,与民休养生息。他勤于听政,勇于就谏,广泛听取不同的建议,接受正确意见,集中大臣们的智慧治理国家,政令源源不断地从太极宫中发出,由此开辟了唐朝历史的新纪元。

隋末战火纷起、连年战乱,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拿魏徵的话形容便是:“今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可见大唐建国之初,所面对的便是一个相当凄凉的局面:经济凋零,国库空虚,文化衰退。唐太宗即位后,用贤勤政,主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休养生息,抚民以静,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结果政绩相当卓著,吏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武功鼎盛,民族关系融洽,天下得以大治,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富足美好的生活。据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这是一幅相当动人的太平世界图画:朗朗乾坤,牛马遍野,民康物阜,一切都富足而美好。“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的盛世景象,终于在唐太宗手中实现,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唐帝国随之屹立于世界东方。因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贞观之治”,成为与汉代“文景之治”相媲美的另一著名盛世。史家认为,唐太宗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与汉初的“文景之治”相比,“恭俭不若孝文,而功烈过之矣”,唐太宗也因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并盛的皇帝[14]。

帝国京师长安繁华如梦,四方朝拜使团潮涌如流,日本遣唐使乘风破浪,丝绸之路上商队如织,诗坛艺苑百花齐放,由此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大唐文明震古烁今,千余年来,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东方和世界。

然辉煌的文治武功抹不去唐太宗杀兄逼父夺位的事实,即使是一代英主,依然有最难解的心结——畏惧在青史上留下恶名。大唐立国后,唐高祖于秘书省设著作局,掌国史集注起居,是国家最高编撰出版官署。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下令在中书省特置秘书内省,建立史馆。同年闰十二月,又下令将史馆移入禁中,设于门下内省北面。史馆中有专人编修前代和唐代国史,如《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皆编修于史馆,由宰相监修。其他史官[15]职务包含著作郎、起居郎、起居舍人,另有修撰、直馆等若干名。著作局虽仍然存在,但却不复掌修史之事。从此,史馆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门下省的一个常设机构,专门负责修撰当朝国史。但即便作了如此大的调动,唐太宗依然无权查看史官记录他本人言行的起居注、实录等官方档案,皇帝因此而焦躁不安了好多年。

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太上皇李渊去世。在唐高祖下葬前,唐太宗派人通知史官,称要亲自查阅高祖皇帝和自己的实录,但被恪守祖制的史官婉言拒绝。自周代以来,历朝历代均设史官严格记录帝王言行,无论史官记载什么内容,帝王均无权查阅干预,早成惯例。唐太宗碰了钉子,只得悻悻作罢。

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再度旧事重提,向谏议大夫褚遂良问起《起居注》一事,问为什么不能让他看。褚遂良正色答道:“所谓‘君举必书,申以劝诫’,史官负责记录君主的言行,好坏都要记载,才能使君主不敢做坏事。从来没有听说君主自己可以拿来看的。”

唐太宗愈发惴惴不安,试探问道:“如果朕有什么不好的事,也要记录吗?”褚遂良答道:“这是史官职责所在,不敢不记。”一旁的黄门侍郎刘洎也道:“假如褚遂良不记,天下人也都会记。”

两个月后,唐太宗忽然下诏追封兄长李建成为隐太子、弟弟李元吉为巢王,显然与他之前一番和史官的对话有关。

但皇帝并未忘记查阅国史一事,一年后,他又对宰相房玄龄旧话重提,问道:“前世史官所记,皆不让君主观看,到底是何缘故?”房玄龄回答说是惯例。

唐太宗诚恳地道:“既然如此,朕就更应当看了。若见到善举,便可继续发扬光大,若是见到恶行,便能引以为戒。”

谏议大夫朱子奢极力反对,进谏道:“陛下身负圣德,言行从无过失,史官记载尽善尽美,所以陛下要查阅《起居注》并无不妥。但若就此形成制度流传下去,恐怕到了玄孙、曾孙辈,难保没有达不到上智的君子,会文过饰非,那史官就免不了受刑罚惩处。这样一来,史官为了保全自己,避免祸患,无不迎合风向,顺从旨意,悠悠千载的历史还能让人相信吗?这就是历来不允许帝王查看的道理。”

唐太宗不听,坚持要看国史实录。房玄龄是皇帝亲信,难以拒绝,便立即召集人手,将高祖和太宗实录先行删定了一遍,这才郑重呈上。唐太宗就此开皇帝私观国史实录之先例。他先迫不及待地翻到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一页,见叙述含糊,“语多微隐”,很是不满,便道:“周公诛管叔、蔡叔而安周室,季友鸩死叔牙才为鲁国带来太平。朕之所为,义同此类。史官记录,又何必要避讳?”由此确定下玄武门之变官方记载的口径与调子。

君命不可违,以房玄龄为首的史官只能体察圣心,反复删改两朝《实录》中的有关文字,直到唐太宗满意为止。

只是阴影并未就此散去,玄武门之变定下了大唐宫廷争权夺位的血腥基调。自开国皇帝唐高祖起,政治阴谋和喋血斗争迭起不断,几任大唐皇帝都陷入了太子反复废立、储君难以善终的怪圈——

唐太宗先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废李承乾太子位,改立第九子李治为太子,即为后来的高宗皇帝。唐高宗即位后,先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后改立皇后武则天所生长子李弘为太子。不久李弘被武后毒害,遂改立武氏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废后,又改立武后第三子李显为太子。

唐高宗死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宝座尚未坐热,便被母亲武则天夺去皇帝位,废为庐陵王。武则天扶持第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立睿宗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

尽管睿宗只是个傀儡皇帝,朝政完全由太后武则天把持,但她不满足,终于在垂暮之年登基称帝,建国号周,史称武周。称帝前,武氏先派亲信杀死亲子李贤,以绝后患。又废睿宗皇帝为太子,赐姓武,原皇太子李成器则降为皇太孙。

几年后,武则天既老且病,终有所悔悟,遂召回被贬谪外地的三子唐中宗,再次立其为太子,睿宗则改封为相王。

神龙革命[16]后,大唐复辟,唐中宗以太子身份第二次登基,立卫王李重俊为太子。李重俊因不满韦皇后、武三思等人,谋变被杀。中宗爱女安乐公主想学祖母武则天称帝,求为皇太女不成,遂与母后韦氏合谋下毒害死父皇。唐睿宗第三子李隆基适时而动,发动兵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一党,扶父亲睿宗皇帝即位。唐睿宗遂立李隆基为太子,不久又因苦恼亲妹太平公主与太子李隆基争权,主动避位为太上皇。李隆基以太子身份即位,是为玄宗皇帝。他既非嫡子,又非长子,却有着非凡的魄力和胆略,果断发兵翦除了亲姑姑太平公主及其同党,这才结束了唐室长期以来刀光剑影、动荡不安的局面。

自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女皇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再度称帝,至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唐玄宗诛灭太平公主势力,整整有八年半的时间。这期间,皇帝换了四人,在位多则五年有余,少则不足二十天。不少人蠢蠢欲动,觊觎皇帝宝座,以致祸变再三,整个大明宫都笼罩在血腥当中。玄宗之后,武周以来的多次政变终于结束。从皇室庶子到太子监国,再由太子监国到登基称帝,其间政治阴谋和喋血斗争不断,成为玄宗登上政治舞台的序幕,并对他之后处理国事的方式形成持久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