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夺权之战 敢叫日月换新天(2)

第二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这次就在辽东城准备攻破时,后方却出现了杨素儿子杨玄感的反叛,洛阳被重兵围攻。隋炀帝听到消息后大惊,赶忙退兵救援洛阳。军事物资都丢弃在了前线上。第二次征伐也无果而返。

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这次在平壤附近隋水军大败高句丽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在毕奢城大败高句丽军,并乘胜向平壤进发。高句丽王高元大为恐惧,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许之,遂班师回朝。三次征伐,劳民伤财,只换回高句丽王口头称臣,而隋朝却伤筋动骨。

除此之外,隋炀帝还在东南进行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这些战争的胜利使隋朝东南的领土疆域扩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区)及台湾等地。在海南岛上分置儋耳、珠崖、临振三郡。北边设五原郡(内蒙古后套一带)。此外隋文帝时期已经把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并在和东突厥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隋朝在灭亡前,周边各国是尊服大隋王朝的。《隋书》记载道:“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诃多、沛汗、龟兹、疏勒、于阗、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国并遣使朝贡。”

大隋王朝连年用兵,耗尽国力,换来了四方来朝。而其付出的代价是国内烽烟四起,很快便走向了穷途末路。

文学艺术家——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爱好文学艺术,曾命臣下将禁中秘阁之书,抄录副本,分为三等,藏于洛阳观文殿的东西厢书库中,又在殿后另筑二台,聚藏魏以来的书法名画。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这是隋炀帝在西巡时所做的千古名篇《饮马长城窟行》中的一句。“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著名学者郑振铎评:“(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隋炀帝能在百年陈梁诗音靡靡之中,恢复汉民族诗歌的风骨与精神实属难得。他开创了“盛唐之音”辉煌大气的阳刚之美,奠定了盛唐诗歌“济苍生”“安社稷”的伟大精神,从这点看,他可谓是唐诗之祖。

隋炀帝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好学,善属文”,并写得一手好诗。其所作的《江都宫乐歌》形式上已经十分接近七律,可谓七律之祖。他最有名的诗作是《春江花月夜》二首。

凡读过诗文的人,几乎都知晓唐代张若虚的名篇《春江花月夜》,但少有人知道隋炀帝在张若虚之前就写有《春江花月夜》。这个诗题原为陈后主所创,但原词早已失传。隋炀帝曾以此题作曲。据文献记载,他在宫中制作了许多新声乐府,其中许多颇有些刚健的佳句,多数诗作都很讲究对仗和声韵和谐。并不浓艳,而是雅味正声。且看他的《春江花月夜》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四句两联,特有贯珠之妙。这是本题现存最早的诗歌。

第二节 先发制人灭手足——李世民玄武门政变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在大内皇宫的玄武门附近发动政变,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

人物小档案:

NO1.李世民(599—64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子,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至649年在位,年号贞观。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庙号太宗。

NO2.李建成(589—626年),唐高祖李渊长子。626年死于玄武门之变,终年36岁。

NO3.李元吉(603—626年),唐高祖李渊第四子。626年死于玄武门之变,终年24岁。

玄武门,是唐代长安城的北大门,在无数后人看来,玄武门是个极不太平的“凶险之地”,武德九年(626年),这里曾发生过一次惊心动魄、改写了唐代历史的著名政变——玄武门政变。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在其次子李世民的支持下,十一月占领长安。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弑之后(618年),李渊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

唐高祖李渊共有22个儿子,但为窦皇后(也称太穆皇后)所生的只有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和四子李元吉,其中李玄霸早死。

太原造反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李世民拜谢并推辞。待到李渊被隋恭帝封为唐王,将领们也请求以世民为世子,李渊准备立他,世民坚决推辞才作罢,改立长子李建成为世子。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改元“武德”,以世子建成为太子,世民为秦王。

据《资治通鉴》记载,太子建成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爱打猎;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常有过错,二人均不受高祖宠爱。世民功勋名望日增,高祖常常有意让他取代建成为太子,建成心中不安,于是与元吉共同谋划,并答应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立他为皇太弟,所以元吉倒向大哥建成,为建成尽死效力,他们各自建立自己的党羽,组成太子党,一起排挤李世民。

随着李世民在外屡立战功,威望日高,高祖先后封他为司徒(三公之一)、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乃至无可再封时,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之职授予他,位在诸王之上,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高祖和太子建成,且拥有众多支持者。秦王府内人才济济,形成了一股力量,让李建成不安。儿子们的矛盾高祖多少看在眼里,但是他优柔寡断,也令诸子冲突日渐尖锐。

李建成拉拢高祖宠爱的妃子们,让她们在高祖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使高祖逐渐疏远了李世民,对他怀有戒心。他们还不罢休,想进一步谋害李世民。

高祖在京城南面设场围猎,太子建成、秦王世民和齐王元吉都随同前往,高祖命令三个儿子骑马射猎,角逐胜负。建成有一匹胡马,膘肥体壮,但是喜欢尥蹶子,建成将这匹胡马交给世民说:“这匹马跑得很快,能够越过几丈宽的涧水。二弟善于骑马,骑上它试一试吧。”世民骑着这匹胡马追逐野鹿,胡马忽然尥起后蹶,世民跃身而起,跳到数步以外站稳,胡马站起来以后,世民再次骑到马身上,这样的情况连续发生了三次。世民回过头来对宇文士及说:“他打算借助这匹胡马害我,但人的生死自有命运决定,就凭他们能够伤害到我吗?”

李建成看阴谋没有得逞,乘机教唆与他偷情的嫔妃在父皇耳边诬陷李世民:“秦王自称:上天授命于我,正要让我去做天下的主宰,怎么会白白死去呢!”高祖大怒,召李世民来严加训斥。李世民摘去王冠,伏地叩头,请求将自己交付执法部门查讯。后来虽证实李世民没有说过这种悖逆之话,高祖仍然怒气不息。

还有一次,李建成请李世民去太子宫喝酒。谁知他在酒里下了毒,世民当即“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多亏陪席的叔叔淮安王李神通救护及时,李世民才保住了性命。

虽然数次算计均没有得手,但李建成除去李世民的决心却更坚定了。

武德九年(626年),机会终于来了。东突厥郁射设率领数万骑兵,屯兵黄河以东,侵入大唐边塞,围攻乌城。李建成向高祖推荐李元吉带军北上征讨。高祖听从了李建成的建议,敕令李元吉为都督,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大将军张瑾等人去援救乌城。李元吉请求调用秦王府的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右三统将军秦叔宝等猛将同行,并用秦王府里的精锐士兵来补充军力,编入出征的部队,这实际上是要借机削弱李世民的兵权。

武德九年六月,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的权力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而正当李世民谋划怎么应对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的步步紧逼之时,安插在太子东宫的线人王晊又送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情报,这个情报,就是太子集团准备发动“昆明池政变”。

李建成的政变计划是:等李元吉出征时,与李世民一起去昆明池为弟弟饯行,在宴会上,埋伏勇士击杀秦王,然后上奏说秦王暴病身亡。而后将已在李元吉掌握之中的尉迟恭等人全部活埋,一网打尽李世民的全部势力。

李世民获得这个情报后不寒而栗,面临危局,他和妻舅长孙无忌、尉迟恭等商量对策。两人力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犹豫说:“兄弟互相残杀,总归不好。不如等他们先动手,我们再回击。”两人急了,说如果再不动手,大家都得白白等死。李世民这才决定先发制人。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太白金星于白天划过长空,据《旧唐书·天文志》的说法,金星白昼划过长空是预示着会发生政权更迭。两日后,金星再次于白天划过长空,太史令傅奕向高祖呈送密奏,称“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李渊将这份密奏转交给李世民,其用意是暗示要他自杀来澄清嫌疑。

李世民当机立断,马上回复一份密奏,控告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淫乱后宫,并欲冤杀他,奏章中有一句:“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高祖看后愕然,回复李世民说,他将于明日在宫中召见他们兄弟和众大臣,一起来对质明白。

李世民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他和属下决定,第二天要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

为什么单单选在玄武门?因为玄武门是唐朝政治活动中心太极宫的北门,太极宫有四个门:东门叫青龙门,南门叫朱雀门,西门叫白虎门,北门就叫玄武门。玄武门地势较高,是保卫皇宫安全的南衙禁军下属机构北门屯营的大本营,也是进入皇宫大内的必经之地,是一个响当当的战略要地。而守将常何表面上是李建成的人,实际上已经被李世民暗中收买。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领尉迟恭等人,带了一支人马埋伏在玄武门。不多久,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也骑着马来了。可是到了玄武门,他们觉得有点不对劲,那个熟悉的领兵将军常何不知到哪儿去了,守卫人员看起来也很陌生。正疑惑时,门官出来传话,要他们把护卫留下,只身去见高祖。李建成一听,调转马头就往回跑。这时李世民一边高叫:“站住,别走!”一边骑马赶了过来。李建成哪里肯听,只是没命地跑。李元吉见状,要拉弓射李世民,但心里慌张,拉了几次弓都没拉开。李世民眼疾手快,搭弓一箭,射死了李建成。这时尉迟恭带了七十名骑兵,一阵乱箭把李元吉射下马来。这时,李世民的马受惊奔入丛林,被树枝绊住,坠马不能起。李元吉跑过去,企图夺弓勒死李世民,尉迟恭大喝一声,飞马赶来,李元吉吓得拼命逃跑,被尉迟恭一刀砍死。

玄武门的事情很快传到东宫、齐王府,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人率精兵来救。秦王府将领张公瑾神力惊人,独力将宫门关上。宫门才关上,东宫兵将的马匹已撞到门上。

东宫、齐王府等兵将攻打玄武门不成功,又另生一计。薛万彻率兵转而攻击秦王府。此时秦王府兵力大部分集中在玄武门,府中只剩几个文官留守,所以众人大惧。

在这千钧一发中,尉迟恭想出妙计,将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割下来示众。东宫、齐王府等人见首脑已死,顿时军心涣散,化作鸟兽散。薛万彻见无法约束手下,率骑兵数十人逃离长安,躲进终南山中。

高祖在宫中等着三个儿子,却听到外面乱成一片。正不知是怎么回事,李世民派尉迟恭全身披挂,手持长矛直入宫中面见高祖。高祖大惊失色,问:“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尉迟恭答:“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之后,李世民跪见父亲,将事情经过上奏。高祖听了,大吃一惊。面对这样的形势,他只好顺势应变。

三天后,李世民被高祖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把朝中大权交给了李世民。

两个月后,八月初九甲子日(9月4日),高祖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光耀千古的唐太宗,正式走到历史前台。

李世民善于安抚人心,在“玄武门之变”中,他不得已杀了李建成兄弟。他登上帝位,就追封李建成为息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并下诏以王子之礼将他俩改葬。落葬之日,李世民不仅允许两宫旧部去吊唁,还亲自参加了葬礼。

贞观十三年(640年),李世民封皇子李福为赵王,过继给已故皇兄建成为嗣。

贞观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再次下诏恢复息隐王建成皇太子的封号,改封海陵剌王元吉为巢王,谥号不变,故后世称两人为“隐太子”、“巢剌王”。两人生前的身份地位恢复了,但恶谥依然伴随着他们。

李世民去世后,其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高宗于显庆年间下达诏书,令太宗的小儿子、自己最小的弟弟曹王李明,过继给已故皇叔李元吉为嗣。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赞》曰:“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忧启圣。运属文皇,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