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导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导论,本章重点是要向大家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让同学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大概的发展脉络。相对于经典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来说,宏观经济学从一开始就是充满争议的。但宏观经济学者的一些主张在后来各国应对经济衰退中所起的作用,让古典主义学者也不得不开始修正自己的理论和观点。相比较后来具体理论的介绍,本章的知识点、重难点都不多。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树立基本的宏观经济视角,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熟悉宏观经济学的相关代表人物和著作。

【课前预习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区别。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5.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一般观点,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单个市场上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要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学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理论体系比较成熟,观点分歧也比较少。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尊重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原则,市场能够自发的形成平衡,资源总能得到有效配置而不会出现闲置。20世纪30年代之后,伴随着对“大萧条”的反思(见图1-1),经济学家的视角不再局限于微观经济主体和微观经济现象,开始关注宏观经济现象、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一般认为,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总量的决定,要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宏观经济学又叫总量经济学。

图1-1 1929年大萧条的景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国民产出决定与变动,以及国民产出与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和周期、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也就是着重研究资源的利用问题。而资源的利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为什么经济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商品组合不能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事实上,这也就是“充分就业”的问题;其次,在经济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这就是经济波动的问题,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如何在既定的经济资源情况下,得到更多的产出,这就是经济增长的问题;最后,现代社会是货币的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各个问题影响很大,关于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其实质就是“通货膨胀”的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一)古典经济对于宏观现象的探讨

事实上,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由来已久,古典经济学也研究过一些宏观的问题。1752年休谟就曾对技术进步、货币、利息、税收和信用等专题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威廉·配第在历史上第一次估算了国民收入的数量;亚当·斯密提出了与现代经济学“国民(内)生产总值”十分相近的“国民财富”的概念;布阿吉尔贝尔对国民财富的来源作了分析。再如,魁奈的《经济表》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流通的分析,实际上要把经济中的许多变量归结为总收入、总消费、总投资等经济总量,这是古典经济学宏观分析的典范。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的时间里,新古典经济学的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整个经济的产量、就业、消费、储蓄、利率、工资等经济总量的决定,瑞典学派对储蓄与投资不一致问题的分析涉及到了整个经济的总量分析。这个时期,许多经济学家都研究了属于宏观经济范围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实践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古典经济学对货币的比较系统的分析,早在休谟时期,他就对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富有卓见的分析。

这一时期,经济学家基本认为,市场经济由一只“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不仅仅是指商品价格,还包括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主要是劳动力价格(工资)和资本的价格(利率)——在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使得所有市场出清,经济处于、至少是接近于充分就业状态,其理论基础便是萨伊法则和价格灵活变动性。因此,他们提倡,“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式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历史将创立宏观经济学的使命交给了一个英国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29—1933年的全球性的大萧条彻底动摇了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大萧条表明市场自动出清这个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很可能是错误的。

在经历了“长期的挣扎,以求摆脱传统的想法和说法”之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通论》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大宪章”(托宾语),也开创了经济学中的凯恩斯主义,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在这本书中,凯恩斯从萨伊定律、市场出清和货币中性等三个角度对古典经济学发起了全面的挑战,并初步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认为,总需求不足、非自愿性失业和古典两分法的失效才是经济运行的一般情形,而古典经济学家们所分析的只是一种极端特殊或理想化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同样的这本书中,凯恩斯从边际消费倾向、对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预期和对于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等三个方面,认定行为人的心理因素决定了整个经济的总需求。而以上三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得总需求(又称有效需求)不足,换言之,市场机制没有办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从而,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并使得经济恢复稳定成为必需。

此后,凯恩斯的追随者如哈罗德、希克斯、汉森、莫迪利安尼、索洛、奥肯等人又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希克斯、莫迪利阿尼、克莱因、托宾、萨缪尔森和汉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其核心理论是IS-L M模型,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这一模型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中心。这一派的基本观点包括:首先,市场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性,要受到随机冲击的影响,这种冲击主要引起投资的边际效率的变动,从而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其次,从长期来看,经济可以自发恢复充分就业均衡,但所需时间相当长;再次,产量与就业主要由总需求决定,政府的干预可以影响总需求水平,使经济较迅速地恢复充分就业均衡;最后,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相比,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更迅速。应该说,凯恩斯提出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但使这些思想成为一个易于被人接受的宏观经济学体系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而且,这一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被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所接受。

案例分析:凯恩斯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宏观经济政策每一课题的讨论都必须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开始。凯恩斯是一个全面的天才。他在数学、哲学、文学方面都有建树。另外,他还分身有术,经营一家大的保险公司,出任英国财政部顾问,协助管理英格兰银行,编辑一本世界闻名的经济学杂志,收集现代艺术品和珍本图书,还创立过一家轮演选定节目的剧院,并娶了位俄国最著名的芭蕾舞演员。他还是一位精通投机赚钱的投资家,不仅为自己,而且还为他所在的剑桥大学的坎斯学院赚了大钱。

然而,凯恩斯主要的贡献是首创研究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方法。在凯恩斯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认为,商业周期的高峰和低谷的到来如潮汐一般不可避免。长期形成的观点使得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面前茫然失措。凯恩斯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极具创造性的解释。凯恩斯有两点重要的论述:其一,市场经济中高失业率和未被完全利用的生产能力有可能长期并存;其次,认定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产出从而降低失业率并缩短经济衰退。

由凯恩斯首次提出的这些观点具有爆炸性的效果,引发无数的反对和争议。战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开始在宏观经济研究和政府政策制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到了20世纪60年代,事实上每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都基于凯恩斯主义。后来,伴随着经济学对有关供给、预期、工资及价格变动的研究成果的吸纳,凯恩斯主义早年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动摇。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曾经保证:政府的行为可以消除商业周期。但现在已经很少有经济学家还在坚持这一观点。

(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滞胀”现象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遭受到了重大打击。以凯恩斯主义反对者面目出现的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等所谓的新古典主义,大力抨击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极力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主张。

1.货币主义

这个流派的理论包括费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及货币方法的国际收支和汇率决定理论,其基本观点包括:首先,货币存量的变动是解释名义收入变动的关键因素;其次,货币需求是稳定的,经济的不稳定性来自货币当局控制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因此,国家干预是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稳定经济的关键是保持固定的货币供给增长,从而实现物价稳定,为市场机制正常调节经济创造条件;最后,货币主义是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反对者出现的、被称为“对抗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2.新古典经济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理性预期假说,市场出清假说,以及总供给假说。由这三个假设出发,新古典经济学说明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稳定性,并得出两个重要结论:货币政策在短期可以发生作用是由于随机冲击破坏了人们的理性预期,但长期中这种政策无效。这是因为厂商与家庭的理性预期会对政策采取对策,从而使政策失效。这就是,随机冲击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一时骗一部分人,但不能在长期内欺骗所有的人。

3.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增长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这个词是帕廷金在1984年第一次使用的。这一学派有哈佛大学的格利高里·曼昆(Gregory. Mankiw)、劳伦斯·沙莫尔斯(Lawrence Summers)、麻省理工学院的奥立佛·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乔治·珂克洛夫(George Akerlof)、斯蒂格利兹,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大卫·罗默(DavidRomer)等人。这一派力图以微观为基础分析宏观问题,分析厂商、家庭与政策在劳动、产品和资本市场上的相互作用,并力求解释工资与价格调节失灵的原因,即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的问题。新增长理论强调知识在增长中的作用,把增长模型中的知识因素内在化,并强调政府在增长中的重要性。

在当代,经济学家们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于如何实现这种目标则分歧甚大。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指出:“关于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存在着广泛一致的意见,那就是:就业水平高,物价稳定和增长迅速。至于这些目标是不是和谐共存的,或者(在那些认为它们不能和谐共存的人当中)在什么条件下这些目标能够并且应该相互代替,意见则比较不一致。至于不同的政策工具在实现这些目标时能够和应该起什么作用,意见就颇为分歧了(费里德曼:《货币政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