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肾脏疾病常见症状的护理

一、肾性水肿

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人体组织间隙。因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称肾性水肿。肾性水肿是某些肾脏疾病的重要特征,轻者仅体重增加(隐性水肿)或晨起眼睑浮肿,重者可全身肿胀,甚至腹(胸)腔大量积液。

【发病机制】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炎性渗出物和内皮细胞肿胀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变窄甚至闭塞,肾小球血流量减少,滤过减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大量肾小球纤维化而丧失功能,使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而影响其滤过率,这是肾性水肿产生的主要机制。

(2)球管平衡失调:肾脏疾患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损害较轻,能保持较多的水钠重吸收。如肾病综合征时由于肾脏本身排出水钠障碍,球管平衡失衡以及肾血流量重新分布。肾神经活动增强,利钠激素生成抑制,使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而加剧水肿。

(3)过敏毒素:肾小球肾炎时的免疫损伤激活补体产生过敏毒素,使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水分和血浆蛋白渗入组织间隙而产生水肿。

(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肾脏病变时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肾素分泌增多,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使肾远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多而产生水肿。

(5)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病综合征时,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丢失过多,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当白蛋白低于25g/L时可引起全身性水肿甚至腹(胸)腔积液。

(6)心功能不全:肾脏疾病若同时伴有高血压、贫血、电解质紊乱因素可引起心功能不全,从而可加重水肿。

【病因与临床分类】

(1)肾炎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造成球-管失衡和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下降,导致水钠潴留而产生水肿。同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进一步加重水肿。肾炎性水肿多从颜面部开始,重者可波及全身,指压凹陷不明显。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血压常可升高。

(2)肾病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因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此外,继发性有效血容量减少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进一步加重水肿。肾病性水肿一般较严重,多从下肢部位开始,常为全身性、体位性和凹陷性。

【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1)病史询问水肿发生的初始部位、时间、诱因及原因;有无尿量减少、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腹胀等伴随症状;水肿的治疗经过,尤其用药情况,应详细了解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用法、疗程及其效果等;每天钠盐摄入量;输液量、尿量及透析量;有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身体评估:评估患儿的精神状况、生命体征、尿量及体重的改变;检查水肿的范围、程度、特点以及皮肤的完整性;注意有无肺部罗音、胸腔积液;有无腹部膨隆和移动性浊音。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检查、血清电解质、肾功能指标(如Ccr、血尿素氮、血肌酐)、尿浓缩稀释试验等有无异常。了解患儿有无做过静脉尿路造影、B超、尿路平片、肾组织活检等,其结果如何。

2.病情观察

(1)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监测尿量变化。

(2)定期测量患儿体重,观察水肿情况。

(3)观察有无胸腔、腹腔和心包积液。

(4)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

(5)密切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尿常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浆蛋白、血清电解质等。

3.皮肤护理

(1)患儿应着柔软、宽松、棉质内衣。

(2)长期卧床者,嘱其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发生压疮。

(3)水肿较重者,可协助其翻身或用软垫支撑受压部位。

(4)水肿患儿皮肤菲薄,易发生破损而致感染,故需协助家长做好生活护理,清洗时勿过分用力,避免损伤皮肤。

(5)肌肉注射时,应先将水肿皮肤推向一侧后注射,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以防止针口渗液而发生感染。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注,可采用静脉途径保证药物准确及时输入,并注意观察皮肤有无水肿、破损和化脓等情况发生。

4.健康指导

(1)告知患儿及家长发生水肿的原因,水肿与钠、水潴留的关系。

(2)指导家长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每天食物的含盐量和饮水量。

(3)避免进食腌制食品、罐头食品、汽水、味精、豆腐干等含钠丰富的食物,可食用无钠盐、醋和柠檬等增进食欲。

(4)指导家长正确测量体重及记录24小时出入量的方法,及时评估水肿的变化。

(5)向患儿及家长详细介绍有关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告知其不可擅自加量、减量或停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服用。

二、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包括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动脉狭窄,肾血管血栓形成并发的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主要指由肾实质病变所致的高血压,一般所指的肾性高血压即指此类。由于两者的疾病性质不同,引起高血压的始动原因不同,但同属由肾脏疾病所致高血压,故统称为肾性高血压。

【发病机制】

肾性高血压发生的机制主要与肾脏对细胞外液容量调节障碍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参与有关。

(1)细胞外液容量的增加:肾实质病变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致水、钠滤过减少,加之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较轻时,能保持良好的水、钠重吸收功能。晚期肾远曲小管Na+-K+交换、Na+-H+交换障碍,引起体内水钠潴留,从而使血容量和细胞外液增加,呈循环充血状态,心搏出量增多,故产生高血压。

(2)肾素分泌增加:肾脏疾患时,可引起肾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肾组织缺氧和促使球旁细胞增加肾素分泌。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使全身小动脉收缩而引起高血压。

(3)肾脏分泌降压物质减少:肾脏疾病时,从肾髓质分泌的降压物质,特别是前列腺素分泌减少导致血压调节障碍,产生高血压。

(4)肾动脉狭窄或血栓形成:使肾血流量减少,从而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使全身小动脉收缩和水钠潴留,血压增高。

【病因与临床分类】

(1)肾实质性高血压:见于各型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发育不良、肾肿瘤、放射性肾炎、肾外伤、肾积水、多囊肾、结节性多动脉炎、糖尿病肾病、肾硬化等。

(2)肾血管性高血压:常见于肾动脉肌纤维发育异常,如肾动脉壁中层肌肉及纤维组织增生、弹力层纤维化、肾动脉粥样硬化、内膜纤维化、血栓形成及动静脉瘘、肾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瘤、肾蒂扭转等。此外肾周围炎症、脓肿、囊肿、出血及外伤等造成的压迫所致肾动脉狭窄也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

不同年龄儿童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见表1-1。

表1-1 不同年龄儿童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按发生频率的降序排列)

【治疗】

1.治疗原则

肾实质高血压主要采用保守(药物)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应按步骤进行,一般从一种药物开始,并且以最小的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至达到足够的降压效果。

(2)当应用一种降压药时,如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或其剂量不能再增加而达不到满意的降低效果时,则加用另一种药物,同用几种药物时,应逐渐停用降压作用小的药物,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种类,避免使用同类作用的两种药物,所选用的药物应有不同的作用部位或作用方式,以取得叠加效应的目的。

(3)先用毒性最小的药物,为了保证脑的血流供应,降压不可过猛,一般前6小时使血压降至计划降压水平的1/3,另2/3在36~72小时内逐渐下降。

(4)儿童肾性高血压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并应考虑高血压形成的重要机制而选择给药,注意给药的容易性、药物的副作用、自然属性及长期治疗的花费。

2.药物治疗

(1)利尿剂:减少循环血容量和静脉回流,降低心排血量,周围血管阻力随之降低,因此血压下降。因肾实质性高血压多伴有容量增加,故利尿剂为此类疾病的首选药物。

(2)血管扩张剂:外周血管扩张剂是常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降血压作用通过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扩张和外周阻力下降。

(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功能改变。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止血液及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而实现降压作用。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高效特异性、竞争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AT1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达到降压目的。

肾性高血压常用降压药物见表1-2。

表1-2 肾性高血压常用降压药物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1)病史:询问高血压的程度、特点及其与原发病的关系,了解患儿有无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衰等肾实质性疾病。

(2)身体评估:评估患儿是否有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有无水肿、排尿异常、肾功能减退,评估高血压对其他重要脏器如心脑血管等损害情况,对不同降压药的使用效果等。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神志意识变化,若出现意识模糊、烦躁、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抽搐、血压急剧升高等症状时,提示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观察患儿呼吸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咯粉红色泡沫痰、肺底湿鸣音,提示左心衰,配合医生及时抢救。

(3)应根据病情每15~3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并做好记录。

(4)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监测尿量变化,观察水肿进展情况。

3.用药护理

(1)遵医嘱正确使用利尿剂和降压药物,观察用药的剂量、方法、途径,并观察患儿尿量及血压变化,以便判断药物疗效。

(2)少尿时应慎用保钾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免诱发高血钾的发生。

(3)嘱患儿在服药期间注意缓慢坐起和站立,避免迅速改变体位,防止因血压下降而造成意外受伤。

4.健康指导

(1)了解肾性高血压的诱因、症状、危害及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

(2)掌握服药的名称、作用、副作用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3)指导合理饮食、休息及活动的注意事项。

(4)告知家长若患儿出现水肿、血压升高应及时就诊。

三、血尿

尿液中含有超过正常量的红细胞称为血尿,仅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者称为镜下血尿;肉眼即能见尿呈血样或“洗肉水样”,甚至有凝块者称为肉眼血尿。肉眼血尿的颜色与尿液的酸碱度有关,中性或弱碱性尿呈鲜红色或洗肉水样,酸性尿呈浓茶色或烟灰水样。

【发病机制】

(1)致病因素的直接损害:肾脏有丰富的血管分布,很多疾病可使其血管完整性遭到破坏,如肾结石,肿瘤引起的溃疡、浸润。

(2)免疫反应损伤: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肾小球基膜,激活补体造成基膜破坏、断裂。

(3)肾小球缺血缺氧:因肾血管病变如肾小动脉硬化、肾静脉血栓形成,造成肾小球缺血缺氧,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

(4)凝血机制障碍:可造成包括血尿在内的全身广泛性出血。

【病因与临床分类】

1.肾脏疾病

(1)各种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炎、病毒性肾炎、遗传性肾炎、IgA肾病等。

(2)感染:肾结核、肾盂肾炎。

(3)畸形:肾血管畸形、先天性多囊肾、游走肾、肾下垂、肾盂积水等。

(4)肿瘤:肾胚胎瘤,肾盏血管肿瘤等。

(5)肾血管病变:肾静脉血栓形成、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

(6)损伤:肾区挫伤及其他损伤。

(7)药物:肾毒性药物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杆菌肽、水杨酸制剂、磺胺类、苯妥英钠、环磷酰胺、松节油、汞剂等均可引起肾损害产生血尿。

2.尿路感染

(1)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结核等。

(2)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

(3)其他:肿瘤、息肉、异物等。

3.全身性疾病

(1)出血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

(2)心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3)感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等。

(4)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肾炎等。

(5)营养性疾病: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症等。

(6)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紫癜、饮食过敏如牛奶或菠萝过敏等。

(7)其他疾病:运动性血尿、特发性高钙尿症等。

【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1)病史:了解血尿的量、颜色及其性质,注意血尿伴随症状如膀胱刺激征、腰腹痛、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等。

(2)身体评估:评估患儿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贫血,评估患儿精神和意识情况,有无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等变化。

(2)观察患儿出血性质及排尿情况,并做好记录。

(3)血尿严重时应每天定时监测血压。

(4)及时准确留取血尿标本,进行常规和细胞学检查。

3.健康指导

(1)告之患儿家长正确留取尿标本的重要性,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合理安排生活起居,平时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3)指导少食刺激性食物,忌辛辣、虾蟹、香菜、蒜、生葱、驴肉等。

四、蛋白尿

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称为蛋白尿。无论婴儿或儿童若尿蛋白浓度>100mg/L或24小时尿蛋白>150mg可以初诊为蛋白尿。

【发病机制】

蛋白尿的发生主要与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有关。正常情况下肾小球基底膜可阻止高分子蛋白通过,上皮细胞裂膜可阻止中分子蛋白通过,对低分子蛋白二者均无屏障作用。漏出的低分子蛋白常由肾小管重吸收或分解。正常儿童肾小球滤出的蛋白质99%在近曲小管远端被重吸收。当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再吸收功能障碍时,便可产生蛋白尿。

【病因与临床分类】

(1)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系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或所带负电荷改变,导致原尿中蛋白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引起。若病变致滤过膜孔径异常增大或断裂,血浆中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均可无选择地滤出,称非选择性蛋白尿。若病变仅使滤过膜上的负电荷减少,则只有血浆蛋白滤过增加,称为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主要见于各种肾小球器质性疾病,其尿蛋白排出量较多,一般>2g/d。

(2)肾小管性蛋白尿:系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所致。蛋白尿常由β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小分子蛋白质构成,一般<2g/d。多见于肾小管病变以及其他引起肾间质损害的病变。

(3)混合性蛋白尿:为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及肾小管时产生的蛋白尿,尿中所含的蛋白成分具有上述两种蛋白尿的特点,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的后期。

(4)溢出性蛋白尿:某些肾外疾病引起的血中异常蛋白如血红蛋白、本周蛋白和免疫球蛋白轻链等增加,经肾小球滤过后不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而出现蛋白尿,多见于急性溶血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5)组织性蛋白尿:系肾组织破坏后胞质中酶及蛋白释出所致,多为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蛋白。此类蛋白尿一般与肾小球性、肾小管性蛋白尿同时发生。

(6)功能性蛋白尿:为一过性蛋白尿,常因剧烈运动、高热、急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直立体位所致,蛋白尿程度较轻,一般<1g/d。

尿蛋白的诊断步骤见图1-5。

图1-5 尿蛋白的诊断步骤

【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患儿有无引起蛋白尿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无尿量减少,水肿、头晕等伴随症状。

(2)身体评估:评估患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了解患儿的精神状况、生命体征、尿量及体重的改变。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血压等变化。

(2)患儿由于低蛋白血症而导致血容量降低和低钠血症,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甚至晕厥。

(3)定期进行尿蛋白检查。

3.健康指导

(1)告之疾病相关知识,以便于配合治疗。

(2)向患儿及家长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给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饮食中的蛋白供给量要根据肾功能状况而定,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蛋黄、咸菜等食物。

(3)定期复诊。

五、脓尿

脓尿一般是指尿液中含有脓液或新鲜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淀检查,每高倍视野出现5个以上白细胞。脓尿的程度依尿中含白细胞的数量而定,仅于镜下发现白细胞增多者,称为镜下脓尿,如含有大量白细胞和脓球,肉眼见尿液浑浊或乳白色者,称为肉眼脓尿。此外,尿中白细胞的多少,还与尿液酸碱度有关,若尿pH>8.4时,白细胞可在数分钟内溶解,故尿检时应予以注意。

【发病机制】

白细胞的体积比较大,即使肾小球基底膜损害时亦不易被漏出,因此脓尿的产生大多为一般细菌(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病毒、真菌以及淋球菌、梅毒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泌尿系统或邻近组织器官,导致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坏死所致。另外,非感染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结石、肿瘤、过度运动、发热性疾病也可使尿白细胞排泄过多而产生脓尿。

【病因与临床分类】

1.肾脏与尿路疾病

(1)感染性炎症:肾盂肾炎、肾坏死性乳头炎、肾脓肿、肾结核、膀胱炎、尿道炎等。

(2)继发性感染:肾与尿路结石、肿瘤、梗阻、外伤、畸形、异物等并发感染。

(3)免疫性疾病:肾小球肾炎、SLE肾炎、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移植肾排异反应等。

2.肾脏输尿管邻近器官或组织感染

肾周围炎、肾周围脓肿、输尿管周围炎或脓肿、阑尾周围炎症或脓肿等。

【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1)病史:询问患儿的排尿情况,即每天排尿的次数,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起病前有无明显诱因,有无泌尿系统畸形,炎症等。

(2)身体评估:评估患儿身体营养状况,有无体温升高,尿道口有无红肿等。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了解尿常规检查、中段尿培养结果,是否为有意义的细菌尿。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尿色等变化。

(2)观察有无尿路刺激征、腰痛情况,有无伴随症状。

(3)观察有无高热持续不退、腰疼加剧等症状,一旦出现常提示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3.生活护理

(1)急性期卧床休息,待体温及尿检恢复正常可逐渐下床活动。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增加尿量,以冲洗膀胱、尿道,促进细菌和炎性分泌物排出,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3)指导正确留取尿标本,避免污染。

4.健康指导

(1)指导患儿及家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正确清洁外阴的方法,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2)指导患儿及家长按医嘱正确服药,学会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不随意停药或减量,避免复发,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3)定期复查,如再次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六、尿路刺激征

正常小儿生后头几天内每日排尿4~5次,1周后排尿可增至20~25次,1岁时每天排尿15~16次,到学龄期每天6~7次,若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时称为尿频;年长儿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地要排尿时称为尿急;排尿时会阴、耻骨上或尿道感到挛缩样疼痛或烧灼感称为尿痛。尿频伴尿急、尿痛及排尿不尽感,则称为尿路刺激征或膀胱刺激征。

【发病机制】

(1)膀胱炎时由于膀胱黏膜充血、糜烂或溃疡,少量尿即对膀胱形成刺激,引起膀胱收缩。

(2)膀胱容量被一定量的残余尿所占,膀胱有效容量减少而致尿次增多。

(3)膀胱在发生严重炎症后,膀胱壁因瘢痕纤维化失去舒张能力所致膀胱绝对容量减少而发生尿频。

(4)尿急伴有尿痛者多由于膀胱三角区、后尿道等部位急性炎症,或膀胱容量显著缩小所致,或因尿液成分的明显改变、脓尿、结石等刺激膀胱,引起收缩而发生。

【病因与临床分类】

1.尿量增多(多尿性尿频)

常由于内分泌疾病、肾脏病、精神及神经性疾患所引起。

2.膀胱壁受刺激(刺激性尿频)

(1)感染性:多见于急、慢性尿道炎、急慢性膀胱炎、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积脓等。

(2)非感染性:多见于膀胱结石、异物、肿瘤、环磷酰胺等药物刺激。

3.膀胱容量减少(容量性尿频)

常见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狭窄、尿道结石等或膀胱颈挛缩、结核性小膀胱、先天性病变、部分膀胱切除术后等。

4.神经源性(神经性尿频)

常见于脑、脊髓损伤或病变所引起的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1)病史:询问排尿情况,包括每天排尿的次数、尿量,有无尿急、尿痛及其严重程度;询问尿频、尿急、尿痛的起始时间,有无发热、腰痛等伴随症状;有无导尿、尿路器械检查等明显诱因;有无泌尿系统畸形等相关疾病病史;询问患病以来的治疗经过、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曾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疗程及其疗效,有无不良反应;评估病人有无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2)身体评估:评估患儿精神、营养状况、体温有无升高;肾区有无压痛、叩击痛;尿道口有无红肿等。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通过尿液检查了解有无白细胞(脓尿)、血尿,24小时尿量有无异常,有无夜尿增多和尿比重降低。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肾脏大小、外形有无异常,尿路有无畸形或梗阻。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尿液性状等变化,尤其注意体温的波动。

(2)观察尿路刺激征、腰痛的情况,有无伴随症状。

(3)观察有无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升高,伴腰疼加剧等,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皮肤护理

(1)加强个人卫生,男童翻起包皮清洗,勤换内衣,不穿紧身裤,以棉质为佳。

(2)增加会阴清洗次数,减少肠道细菌侵入尿路而发生感染。

(3)尿路刺激征明显者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缓解症状。

4.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抗菌药物和口服碳酸氢钠,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2)尿路刺激征明显者可遵医嘱予以阿托品、654-2等抗胆碱能药物。

5.健康指导

(1)指导家长进行膀胱区热敷或按摩,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正确清洁外阴的方法,注意劳逸结合,饮食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3)指导患儿多饮水,不要憋尿,防止尿路感染复发。

七、肾区痛

肾包膜、肾盂或输尿管有来自胸10至腰1段的感觉神经分布,当肾盂、输尿管内张力增高或包膜受牵拉时,可发生肾区疼痛,称为腰痛。临床上将腰痛分为绞痛、钝痛和胀痛。

【发病机制】

(1)肾区痛系肾盂、输尿管内张力增高或包膜受牵拉所致,表现为肾区胀痛或隐痛、肾区压痛和叩击痛阳性。多见于肾脏或附近组织炎症、肾肿瘤等。

(2)肾绞痛:是一种特殊的肾区痛,主要由输尿管内结石、血块等移行所致。其特点为疼痛常突然发作,可向下腹外阴及大腿内侧部位放射。

【病因与临床分类】

(1)肾脏疾病所致的疼痛: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静脉血栓形成、肾盂积水、多囊肾、肾癌、肾下垂等。

(2)肾周疾病所致的疼痛:肾周脓肿、肾周血肿、肾囊肿破裂等。

【护理措施】

1.护理评估

(1)病史:评估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疼痛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及有无规律性等。

(2)身体评估:评估疼痛的伴随症状,有无肢体的功能障碍,有无生命体征变化等,疼痛对患儿是否影响睡眠和生活,是否有焦虑、紧张等情绪变化等。

2.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疼痛的原因、性质、程度、部位、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等。

(2)监测体温变化,如体温升高,考虑有尿路感染。

(3)观察尿液颜色的改变,若为鲜红色尿,应考虑肾结石下行损伤输尿管而出血。

3.健康指导

(1)指导患儿将患侧肾区及相应的腹部区域进行按摩和热敷,同时张口深呼吸,加强腹式呼吸,以缓解绞痛所致的反射性腹肌紧张。

(2)分散患儿注意力,激发患儿战胜疼痛的信心,以利于绞痛及时缓解。

八、尿量异常

正常人每天平均尿量约为1500ml,尿量的多少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重吸收量。小儿24小时尿量个体差别较大,与液体入量、气温、饮食、活动量及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正常尿量:新生儿24小时平均排尿量<400ml,婴儿400~500ml,幼儿500~600ml,学龄前儿童600~800ml,学龄儿童800~1400ml。尿量异常包括少尿、无尿、多尿和夜尿增多。

(1)少尿和无尿:少尿(oliguresis)指每天尿量少于250ml/m2,或者每日排尿量学龄儿童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若每天尿量少于50ml/m2称为无尿(anuresis)。少尿可因肾前性(如血容量不足或肾血管痉挛等)、肾性(急、慢性肾衰竭等)以及肾后性(如尿路梗阻)因素引起。

(2)多尿:多尿(hyperdiuresis)指每天尿量超过2500ml。多尿分肾性和非肾性两类,肾性多尿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功能不全,非肾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和溶质性利尿等。

(3)夜尿增多:夜尿增多(nocturia)指夜间尿量超过白天尿量的一半或夜间尿量超过750ml。持续的夜尿增多,且尿比重低而固定,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