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 唐晓鸣主编
- 567字
- 2020-06-25 20:42:37
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之探讨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enterprise),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是这样定义:“创业,创立基业”。这里所谓的“基业”是广义上的事业的基础、根基。“创业”即指开拓、开创业绩和成就,与“守成”相对应。从“创业”这个词的汉语用法来看,人们一般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使用[1]:一是强调开端和草创的艰辛和困难;二是突出过程的开拓和创新意义;三是侧重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成就和贡献。
创业教育的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就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而言,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为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发挥个体与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
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创业教育是一种积极的就业教育,它是对传统就业教育的提升和升华,只有这种以创业教育为本位,以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才是真正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种高级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国内外创业教育兴起与发展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开始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他们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方式之一是每年在大学举行校园创业计划大赛活动。创业计划亦称商业计划,它是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和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风险投资的经营的可行性论证报告。1983年,校园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开始举办,此后又有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十多所大学每年举办这种活动。雅虎公司就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创业的气氛中诞生的。目前,法国的某些商校也兴起校园创业之风。在国外大学的影响下,国内少数几所大学的创业教育也已经启动。清华大学创业者协会首开先河,于1998年举办了首届清华创业计划大赛活动。1999年3月,清华大学开展了第二届创业计划大赛活动,历时7个多月。与第一届竞赛相比,竞赛与商业现实的距离拉得更近,比赛尚未结束,就传来一些创业小组正式成立公司,引来巨额风险投资的消息。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江苏省的局部性创业计划大赛也在酝酿和筹备中。目前,有些学校还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如清华大学作出了允许学生在必要的情况下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的决定,浙江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保留学籍等等。
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三种模式:第一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第二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学校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第三种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的创业教育。即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3]
三、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学,它的直接成果是:当今美国超过95%的财富是由80年代创业一代创造的。创业作为美国的秘密武器改变了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并为未来几代人设定了“创业遗传代码”。同样,创业教育对今天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
1. 开展创业教育是时代和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的既定国策,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紧迫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确保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抉择。但是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有6%~8%,而发达国家则达50%左右,即使是在中关村这样一个人才密度远高于美国硅谷的地方,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仅有20%,而硅谷却高达60%~80%。
随着普通高校的进一步扩招,高职院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到自己那“一杯羹”,使自己茁壮成长,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改革。高职院校的优势在于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创新,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对高职院校来说,不仅是学生职业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手段所在,是高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2. 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的迫切需要
21世纪的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据国际劳工组织1998年的《就业报告》估计:在全世界30亿劳动力中,有25%~30%的人未完全就业,约有1.4亿人失业。据预测,将有50%的毕业生不可能取得就业的岗位。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看,国家机关要减员增效,难于再大量地接收大学毕业生;大企业则因结构调整也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从求职者方面看,大学毕业生往往习惯于到国家机关或大企业中谋职,有求稳求卖(惠)的择业观。随着今后每年的持续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将持续上升。高校将如何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由于传统的应试基础教育、专业对口式的教育模式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为分数而学,为学时而教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现象较为普遍的存在,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适应性差,高分低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创新教育的需要。为此我们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革新,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就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必然选择。
3. 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需要
开展创业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创业精神,可以帮助他们打消“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在随后的几年里再采取渗透和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毕业生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既可去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就业,又能在求之不得或为了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机会时而走向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又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真正成为服务于提高综合国力的充满活力和主动精神的社会个体和群体。因此,开展创业教育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4]具体而言,有以下两点:
1)可以矫正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升他们的人生追求
由于传统观念的长期熏陶,我们的大多数学生,都把进学校受教育,定位于接受知识以适应未来,找个好工作,端个“铁饭碗”。而创业教育就是引导学生突破这种被动的适应性教育,把学习目标由简单的接受知识转向社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把人生追求从简单的适应社会、被动的接受就业转向积极的应对社会变革,主动地走向自主创业之路,奋发有为的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创业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将更加明确,学习动力更足,学习效果也一定更好。
2)可以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优良作风,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
传统的大学毕业生,抱着“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对就业岗位的选择非常挑剔,结果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就业变得十分困难。接受创业教育之后,新型的毕业生就应该树立起“创业型就业”观,即“为创业而就业”。这样,他们对就业岗位的要求,首要的就不是环境条件的好坏和工资待遇的高低,而是要看在该单位能否得到锻炼、学到本领,便于将来自己走上创业之路。符合这一要求,即使目前工资待遇低一点也干。这样,毕业生就会逐渐的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创业教育和实践也有利于让大学生自力更生,培养自立自强意识、风险意识、拼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困难和挫折甚至失败都在所难免,这就要求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品格,勇于承担风险,独立自强、艰苦拼搏。
4. 有助于为国家造就一批年轻的企业管理人才
大学生创业的艰苦过程,不仅磨炼了创业者的意志品质,还培养了创业者的市场观念,训练了他们决策管理能力,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有助于为国家造就或者储备一批年轻的企业管理人才。
四、构建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设想
1. 将创业能力纳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说,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相对于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来说,理论知识要求低一些,但对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则较高。这些能力也是创业活动所必需的。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所要培养的能力就是引导学生自办小公司、小企业,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培养自谋职业的创业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紧密相联。它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的具有较高综合性的能力,是一种具有突出的创造特性的能力。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摸爬滚打、真刀实枪地干,就能增长实践能力和才干。正如有些参加了创业实践的学生所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等我做了老板后才知道创业的酸甜苦辣。”创业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实施创业教育,关键要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革,要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应变能力。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的制订上要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把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并通过教学计划来展开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成为安排和开展学校一切工作的基本依据,成为学校考核各单位工作的尺度,特别是要使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学生的理想与追求。
2. 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
开展创业教育已是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势在必行的社会职责。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其基本教育模式目前尚处探讨之中,为此,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5]:
1)创业精神教育
创业精神教育是整个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将创业愿望、理想和信念等内化为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教学过程.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自我意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社会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树立为集体、为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远大理想和宏伟志向。
2)创业过程教育
创业过程教育主要包括学习创业、尝试创业和自主创业等内容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基本途径。通过创业过程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以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等组成的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树立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各类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重点培养和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各种综合能力。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知识的价值,树立起知识产权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创业成果的方法。
3)创业挫折教育
创业挫折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重视学生独立性、果敢性、坚韧性、适应性和合作性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塑造和培养。所谓挫折,就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过程中,遇到干扰和障碍而不能克服时所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开展创业挫折教育主要进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奋力拼搏的勇气、失败后再来的韧性和化弊为利的智慧等教育,培养应变能力、容忍能力与自省能力等。
4)创业机遇教育
创业机遇教育的任务是传授捕捉创业机遇的途径、技巧和方法,强化学生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机遇是指一种机会或巧遇,它具有不期而至、稍纵即逝的特点。在鼓励创新的环境里,人们都有自己的创业机遇,但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而且,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关键在于巧捕良机。
以上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交错进行、全面实施,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3. 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设计
在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笔者认为,实现创业教育必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摈弃陈旧的教材和教学方式,加大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在高职创业教育体系中,课程结构体系是核心。一般来说,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分为三种类型: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为此,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把“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结构体系。[6]
1)学科课程
在课程结构上采用四段式结构,即基础知识教育、职业基础理论教育、职业专业知识教育、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阶段开设思维科学、创业指导、科学方法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法律与税收等课程,使创业教育成为所有教育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使毕业生获取较高的自我创业能力。
2)活动课程
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的各种校园活动中,把创业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进去,如班会、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勤工俭学等;同时根据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和任务设计专门的教育活动,开展创业专题活动,如创业方案大赛、参观小企业、专题访问、请创业者做报告等。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创业教育,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3)隐性课程
突出创业氛围的营造,在校园内布置激励学生投身创业的名言警句,专题展出创业成功者的风采,尤其是本校毕业生的创业成就,为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教育的氛围,通过环境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质。
4)社会实践课程
在创业课程教育的同时,还要辅之以积极的实践活动。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最重要的是落脚到学生的行动意识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将来在多种领域工作激发创造力和创业性至关重要。为营造创业环境,让学生在校就能真正得到创业锻炼,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创业活动:一是利用社会实践开展创业活动。如组织科技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课外兴趣小组、技能竞赛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既培养学生处处关注产业信息、关注市场动态、关注创业机会,又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合作共事的思想品格。二是利用校办产业和实训基地开展创业实践。学院与校办产业生产单位签订经济合同,由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定任务、定产量、定成本、定奖罚,学生参与成本核算、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的全过程。这种很接近商战实际的创业实践,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组织学生假期外出打工。培养吃苦精神,为创业奠定思想基础。比如,学校可以利用暑假时间较长,学生又有技术专长等特点,组织学生到深圳、广州、北京等发达地区的大中型企业打工。既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又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耐劳和与人合作的精神。
4. 让创业教育的内容进教材和教学计划,同时建设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开展创业教育已是高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势在必行的社会职责。要开展创业教育,必须首先就要开发好的创业教育教材,将有关创业教育的内容写进教材。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组织精干的师资力量,精心编写诸如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创业理论与实务等教材。同时把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编进教学计划之中,可以考虑把它列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并尽可能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让学生一进校门就树立起创业的观念和意识。
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实践技能的示范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上。[7]所以,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双师型”能力和素质。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三管齐下:一是多渠道引进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二是选派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培养专业技能;三是从相关企事业单位聘请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做兼职教师,在职称结构上,既要求有教师职称,又要求拥有工程师、律师、经济师等专业技术职称。
五、结束语
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顺应时代潮流,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求生存、求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应有之策。目前,尚存在着诸多制约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诸多不利因素,比如:创业教育观念还有待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仍不够;开展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滞后,很多在校教师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对创业精髓和实质的把握欠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的设计、相关教材的开发,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等方面的工作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顺应时代潮流,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求生存、求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应有之策。真正要开展这项伟大而有意义的教育教学工作,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4]、[5]杨艳萍.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教育模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6).
[2]柳斌.创业教育全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
[3][6]林丽华.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219.
[7]曹勇,刘灿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比较研究——兼谈普通本科院校办高职院校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职教通讯,2001,(9).
(作者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