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献评述

2.1 对传统农业增长方式的反思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是“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而人则是万物的中心和主宰者。人类的这种意识由来已久,很少有人加以质疑,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似乎正是基于此种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大计划也正是基于此种意识而制定的。所以,当时有不少人竟然荒谬到高度自信地认为“当代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科学家正稳稳地控制着大自然”。

20世纪50年代以后,非农业部门的诸多技术变革导致农业产量大幅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人类健康受损等问题。这正是1962年出版的那本曾引发激烈争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的基本背景。该书作者卡逊那些看起来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然而,卡逊第一次从科学的角度对于“征服大自然”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强烈质疑。在她看来,各国农业产量的确获得了迅速的增长,却是以癌症、神经病等的潜在增长为代价的:这是一种浮士德式的交易——牺牲长远利益,获得近期利益。而且,这种近期利益也是相当短的。许多杀虫剂不能使所有的害虫全部灭绝。也许开始时能,但害虫通过基因突变而逐渐适应了,那么,这些化学药品也就失去了作用。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害虫没有杀灭,生态环境却无可挽回地被严重破坏。20世纪60年代,北美五大湖区野生鸟类受到含氯有机化学农药DDT的侵害,鸟类种群大量减少。作者卡逊在论战中具有两个决定性的力量:尊重事实和非凡的个人勇气。她反复推敲过《寂静的春天》中的每一段话。现实已经证明,她的警言是言简意赅的。她的勇气、她的远见卓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她要动摇那些牢固的、获利颇丰的产业的意愿。当写作《寂静的春天》的时候,她强忍着切除乳房的痛苦,同时还接受着放射治疗。书出版两年后,她逝世于乳腺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疾病与有毒化学品的暴露有着必然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卡逊却是在为她的生命而写作(戈尔,1997)。

部分受卡逊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石油农业”存在的弊端,欧、美、日本的一些学者,就纷纷提出诸如“自然农业”“生物农业”“超石油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模式以替代高度依赖化肥、农药和机械化作业的“石油农业”模式。但由于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产品进行巨额补贴,从而人为地大幅抬高了农产品价格,诱导农民大量种植被补贴的“计划产品”,从而刺激了水、化肥和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而导致各种“替代”模式难以真正“落地”。在此种背景下,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是世界上首次提出正式“可持续农业”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便被世界各国农业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所接受,并很快得到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的响应。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2000年的粮食: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美国成立“国际可持续农业协会”;198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第3/39号决议。1991年,在荷兰举行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与环境会议上通过里程碑式的《登博斯宣言》(DenBoseh Deelaration),其中对“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进行了明确界定:“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的需要。因此这是一种能够保护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活力社会上能广泛接受的农业”(王向阳、厉为民,2004)。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环发大会和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第27届国际会议都进一步重申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想及一系列具体构思。至此,可持续农业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思想和发展趋势,这种战略要求人们必须将当前的农业资源开发与长期的资源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做到满足当代人不断增加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又能做到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遵循农业资源所具有的有限人口承载力的客观规律,使农业资源得到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