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脑功能模式(型)理论:从记忆、思维与意识到建构自我主观世界(第2版)
- 席有
- 15字
- 2021-03-24 02:33:24
第3章 意识功能是大脑建构的新、旧所有模式整合组构中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模型突现及其特性的展现
第1节 意识模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
1. 意识模型类型的划分与意识模型形态
为了说明意识模型功能这个问题,这里需要重复介绍前文讲过的几个基本概念:①所有记忆模式指物理实在不同的记忆模式(心理学称为直观记忆模式)和虚拟实在记忆模式(包括多维度虚拟实在记忆模式,心理学称为认知记忆模式)及其之间转化发展的关系。反映在大脑里,指各种各样生理结构模式(包括细微、细小、细致、比较复杂、复杂、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与不同的更为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及其二者转化发展的关系,统称为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②所有思维模式指思维模式的多种、多级具体建构形式转化发展,正当或非正当建构形式之间转化发展,知性与理性思维模式之间转化发展,虚拟思维模式到多维度虚拟思维模式转化发展(实质是多维度虚拟实在记忆模式),上述所有转化发展之间进一步相互转化发展的关系,并包括思维模式本身内在性整套运行机制在内。反映在大脑里,就是不同的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上述所有记忆模式与所有思维模式,是指基本完成,相对完善,大脑建构对应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达到相对稳定化建构程度的所有模式。从中可以看出,所有记忆模式已经包括了所有思维模式;从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及其经常性相互转化发展的关系出发,又因为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某些特性具有共性,在文章中常常统称为所有模式。所有记忆模式、所有思维模式、所有模式,以下文章多处不同的论述会分别用到这三个基本概念。
意识,有时无从论述其实在和真实,突现时又显得那样真切而实在,令人不可捉摸。其实它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每一次突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目前人们从心理学、脑科学和哲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意识进行过很多研究,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意识表现于人的大脑之中。但是,目前对意识的分类还不明确,一般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更重要的是,一般认为意识在大脑中生成和发展呈现的是一个过程,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以及突现具有暂时性,多数哲学家都认可,只是描述的角度有所不同。至今很少有人明确提出把意识功能当作一种突现的模型展现过程来研究。意识生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突现是模型展现,是一个过程,其生成和突现具暂时性等,这些都是意识模型的重要特性。
无论过去和现在,大脑本体感觉系统能感觉到意识生成和发展过程的存在,这是对有意识生成和发展过程的感觉,但不知其如何生成和发展,只是大脑本体感觉系统感觉到在动脑筋,但无法理解其过程的真实性。对无意识的理解,大脑多数没有感觉,无法理解其是否存在,各种学科的专家们对其存在的理解有较大的不同,甚至有过不同语义解释,给过不同的称谓,如自觉意识、潜在意识(潜意识)、下意识、暗意识、边意识、无意识、阈值以下的意识等,这些称谓不同,人们对其内涵各种特性和使用范畴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异,各有不同侧重点。
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存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以模型的形态产生意识,意识突现时也常常同样以模型的形态展现,所以称其为意识模型。模型,不论从大脑生理结构模型角度去理解,还是从语言描述性角度去理解,意识不是空洞无物的抽象的理解,意识本身从生成和发展过程到突现,在大脑空间具有模型可寻,这个模型是在大脑空间以实在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存在及其转化发展为根据。意识模型具有许多特性和功能,通过模型展现,这一点出发去研究,完全可以理解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二者内部或相互之间运作规律。
从分类学角度去划分,根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不同,将其分为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两种类型。不论意识模型以哪种类型生成和发展,都会以模型形态展现运作,通常说,大脑意识到(感觉到),就是特指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突现发生,但不是指人类个体意识模型突现的全部。有意识模型突现以模型的形态展现,就是有意识。无意识模型不是说不是意识,或者说没有意识(通常说没有感觉到),是意识模型中与有意识模型同等重要的一种模型。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两种模型之间,存在既平行分流又相互依存,既重叠又彼此转化,相互交织又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有意识模型和无意识模型是意识模型范畴内在性的、层次深度不同、意义不同和形态不同、生成和发展过程不同的两个概念,是深层感觉展现运作和浅层自然而自行自在展现运作的两种意识模型,是相对有区别但又相互转化而且不能分离的两种模型。有意识模型和无意识模型的总和构成完整的意识模型概念。
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在个体大脑中。意识模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的发生,同样是在新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刺激下,大脑根据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首先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反映在大脑里是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以下同),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根据本身带有新情境模式特征,具有各种形态特征、时空特征等,还有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同时产生的创新性、不确定性、意向性、批判性等,根据这些所有模式特性要求,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可以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的所有模式。大脑已建构旧有所有模式同样分别带有建构时对应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具有形态特征、时空特征、创新性、不确定性、意向性等。其中新建构的所有模式与大脑已建构旧有所有模式带有的特性,二者反映在大脑里是新、旧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具有相向一致的特性可以相辅相成,或相对一致又相反相成、相互匹配的相关性,经过相互联系,彼此作用,联合互动,协调性嵌套,进而经过临界耦合作用,在大脑空间里整合组构产生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并产生许多新的特性。只有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激发并展现其新的特性,才具有意识功能。所以,整合组构完成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称为意识模型。
不过,因新、旧所有模式各自具有的结构和特性不同,包括物理实在性、虚拟实在性、意向性、创新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等,新、旧所有模式之间结构和特性相互匹配的相关性,有的自然而自行自在地协调性嵌套和临界耦合,相互匹配为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是无意识模型,是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嗅到不同香味,就会意识到鲜花或美味佳肴,这是大脑中无意识模型发生了生成和发展过程,但大脑本体没有感觉。个体心情愉悦或口内分泌大量唾液,证明无意识模型已经在大脑中突现,大脑同样没有感觉。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完成和突现(激发)时,展现其特性和功能。不突现时,参与整合组构的新、旧所有模式以各自形态、分散形式潜藏于大脑之中,相互联系的路径及彼此作用关系依然保存,但不激化。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突现或不突现,大脑本体都没有感觉。在相同情境模式刺激下,无意识模型立即随时突现,生成和发展过程不会重复发生;有时在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需要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过程,也可以对大脑旧有所有模式建构进一步完善,甚至需要调整或修改。需要新、旧所有模式之间开辟新的联系路径,有时需要大脑专门建构相关新的所有模式,甚至大脑反复建构或激化大脑中不同新、旧所有模式等,在新建构所有模式意向性、主导性等特性要求下,对大脑已建构旧有的所有模式的结构和特性,经过多次反复地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经过相互联系,彼此作用,联合互动,协调性嵌套,进而发生临界耦合作用,一轮又一轮地相互匹配为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是有意识模型。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很复杂,因此大脑本体感觉到在“动脑筋”。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突现(激化)并展现其特性和功能的过程。失去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参与有意识模型整合组构的新、旧所有模式,重新回归到各自的形态和分布的大脑空间,相互失去一切联系,便是解体(不是潜藏)。以后相同或相近情境模式特征发生刺激,需要重新发生整合组构,有意识模型新一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并同时突现,不会是原来新、旧所有模式固定不变地参与,有的需要调整,有的需要重新选择,加工等。如果完全相同的情境模式多次重复刺激,有意识模型多次重复生成和发展,成为习惯性过程,可以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是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的又一重要途径。
反映在大脑生理结构方面,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是由大脑建构的新、旧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新、旧各种各样生理结构模式与新、旧不同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匹配,它们具有相关性,协调性嵌套,进而产生相互临界耦合作用,彼此整合组构为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这是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在大脑中激发,以突现的形式展现,始终是暂时性的激发或以突现的形式展现,这就是模型(而不是模式)产生的本质。不论意识模型突现过程,还是在大脑里激发或以突现的形式展现,都具有暂时性。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在大脑里是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不论在大脑里整合组构,还是在大脑里激发,都会达到暂时稳定化模型形态。
根据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并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特性、功能和生理结构模式等一致性的所有模式参与整合组构,通过相互联系,彼此作用,联合互动,协调性嵌套,进而产生临界耦合作用而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因此,只能从新、旧所有记忆模式与思维模式相互整合组构关系中,从大脑建构的新、旧物理实在与虚拟实在所有模式中,相互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去认识意识模型。其中,物理实在不同的记忆模式建构来源于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包括社会事物。社会事物是人类历史或现实文化(包括思维和意识功能总和)模型展现,反射在古今中外个体效应器上的产物。因此,任何个体“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可简单理解为,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影响个体,社会周围的物与人教会了现代社会的个体如何建构和开启记忆模式,如何建构和激活思维模式,意识模型如何生成和发展、突现。可见,目前社会群体意识模型是个体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最初的源泉,并受其约束和影响。在此基础上,随着自然、社会事物发展变化和个体大脑生长发育,个体意识模型不断接受社会意识影响,自我意识模型不断地生成和发展,并以个体的意识模型形态突现,既受社会群体意识模型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因个体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具有叛逆性,所以对社会群体意识起反作用。反过来讲,文化历史和现实变化的个体意识模型总和构成当今社会群体(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意识模型整体,并以系统整体态势变化着、发展着、完善着、推进着,这称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群体组织意识模型形态。历史的和现实的个体意识模型和社会(群体)意识模型的总和,构成意识模型的全部内容和形态。
意识模型的全部形态加上全部内容(有意识模型和无意识模型)构成完全的整体意识模型形态概念。不管意识模型的内容,还是意识模型的形态,它们都表现为统一的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即模型在大脑中暂时性地生成与发展。
意识形态概念出现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安东尼·德斯图·特拉西所著的《意识形态原理》。由于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人们认可了意识形态概念。但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把握的概念”,是过分抽象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也可以说是“使我们自己在认识方面产生偏见和成见的科学”。关键是至今无法定义意识,更不用说直接进行内容和形态描述,而意识形态使意识与形态二者之间发生直接联系,显得逻辑僵硬,过于抽象,不尽合理。不同人群对政治领域意识理解(如对民主的理解)完全不同,是导致意识形态解释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首先,从合理描述的角度来研究意识,意识模型反映在大脑里,是大脑整合组构(不是重新组合再建构)而产生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在大脑空间以突现形式展现,多种多样,多形多态,多重多维,多层重叠复加。从大脑空间分布来讲,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突现,意识都以模型形态展现,模型的转化、发展和突现都是以大脑中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激发或转化发展的形态展现,证明意识具有形态。另一方面从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来研究,意识模型在大脑里展现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和形态变化,意识模型本身在大脑中对应的生理结构模式就具有形态。所以,意识形态的正确命名应该是意识模型形态,这才是合理的命名。
其实凡是大脑建构的所有模式参与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都会以模型形态展现。只是人类在不同的领域及其具体事业情境模式刺激下,受不同情境模式刺激约束而产生不同事业的意识模型形态。例如,意识模型形态似乎成了政治领域的专用名词,这是对意识模型形态狭隘的理解和应用。意识模型形态不仅仅涉及政治领域,也包括经济、文化等领域。因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各项事业情境模式刺激,产生经济意识模型形态、文化意识模型形态等,甚至科学技术领域的情境模式刺激等,也可以用意识模型形态来表述,说明意识模型形态在不同领域不同事业情境模式中各具特殊的指代意义。
个体在不同领域、事业情境模式刺激下展现的意识模型形态,是自我主观世界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见第5章)。不同领域个体经常性展现的意识模型形态,如政治性意识模型形态,往往决定不同的人自我主观世界对不同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评价和取舍。
2. 意识模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概述
因一次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大脑建构新的一元或多元不同的记忆模式,或者一维或多维不同的思维模式,它们可以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大脑中新、旧所有模式各自含有的特征因素之间发生临界耦合作用,产生意识模型。大脑新建构的所有模式与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之间,不论前者还是后者,临界耦合,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即意识模型),在大脑保存,具有相对暂时稳定性,不是固定不变地在大脑保存,因其在大脑中不停地转化发展,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及其突现是一个过程,总是一轮一轮地发生,一轮一轮地突现,像舞台剧一幕一幕地演出,直到剧终人散,意识模型不是潜藏,就是解体,总是具有暂时性。
另外,从意识模型生理结构生成和发展过程角度来讲,同样具有暂时性。在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大脑建构几套新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去激发大脑已建构大量相关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即激发各种各样生理结构模式和不同的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是通过新、旧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协调性嵌套和临界耦合作用,是整合组构,而不是通过建构完成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是在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生成和发展的,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消失以后,协调性嵌套与临界耦合作用随之消失,参与整合组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从形态到特性,又回归到原来的大脑空间并各自分布着,不是潜藏就是解体。潜藏是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彼此保存联系路径但不激发,特性和功能不展现,解体是彼此完全失去联系,所以意识模型在大脑展现是暂时性的。这种模型在大脑中只能暂时性生成和发展,没有在大脑长期保存的空间,这就是意识以暂时模型形态(不是建构的模式)展现的根据。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具有暂时性,不仅仅指它们在大脑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具有暂时性,产生的生理结构模式达到难以想象的复杂程度,因为保存不稳定,所以不断地转化发展,因此具有暂时性,而且将来意识模型突现展现的不同深刻程度同样具有暂时性。
整合组构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对应的是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生理结构模式与意识模型两者具有统一性,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同义词,具有前后两个过程意义上的区别。
新建构的所有模式以受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意向性要求为主,对参与整合组构的大脑已建构相关的所有模式,同样各自带有建构时情境模式对应特征刺激意向性,这些各自的意向性(或者说含有的特征因素)凡是符合新建构所有模式意向性要求,新、旧所有模式意向性就会共同协调性嵌套,临界耦合,整合组构。意识模型以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产生的意向性为主导性,与旧有所有模式意向性产生合力,而使之加强。也就是说,大脑产生的意识模型,既要符合实践活动中现实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的主要意向性要求,又经过大脑相关理论知识和曾经实践活动经验过程,即已建构所有模式意向性的参与、加工、修改和完善,这才是人类个体意识模型产生真正意义和价值的根据。
有时大脑已建构所有模式不能满足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意向性要求,或者严重地制约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全面意向性要求,往往使整合组构的意识模型不成熟、不完善,这样的意识模型的意向性需要调整,甚至中止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例如,白日想到娶媳妇这一情境模式特征刺激,随之大脑激化许多所有模式,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具有很好的意向性和主导性,但是娶媳妇与家庭情境模式特征相联系,而家庭十分贫穷,大脑已建构思维模式的意向性(心中有数),完全制约着娶媳妇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向性,这样的意识模型不可能生成和发展,只好打消娶媳妇的念头。
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因多种多样规定性特征和不断变化的特征刺激要求,大脑常常新建构多维思维模式,可以适用不同的多种特征的要求。多维思维模式建构就具有多重的意向性要求。当然,多重意向性会有主次、缓急的区分,取决于情境模式多种多样特征不同地位、意义和价值等多样性刺激要求。随着情境模式多种特征刺激的转化发展,根据新情境模式特征因素多种意向性主次顺序,意识模型一轮一轮地生成和发展,每一轮生成和发展过程只能满足新情境模式某种特征因素要求,即满足大脑中新建构其中一维或两维思维模式意向性的要求,这样需要意识模型一轮一轮地不停生成和发展,经过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发展,才能分别满足新情境模式多种特征因素要求,即大脑新建构的多维思维模式多重意向性要求。经过多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大脑里多套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激发,经过大脑本体感觉对比,便可知道哪一轮超高度生理结构模式激发,最能满足主要思维模式意向性紧急要求,满足主要思维模式地位、意义和价值等要求,也能满足不同地位、意义和价值的多种多样情境模式主要特征要求。在意识模型产生过程中,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的深刻程度不同,尤其大脑建构的重要思维模式不同,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性质、数量、范围不同,从而决定哪一维思维模式的意向性地位为主,其他为次。甚至决定意识模型的意向性因素具有了主导指向性,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建构新的思维模式并处于兴奋和长时间激活状态,也是具有活力的最佳状态,所以新建构的思维模式会有很强的意向性,决定哪一轮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激发,最先满足新建构思维模式活力很强的意向性的要求,从而决定这一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的优先地位。
大脑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满足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多数是所有思维模式)具有意向性,可以使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的所有模式激化,这样大脑新、旧建构的所有模式之间,有机会协调性嵌套,进而临界耦合,产生了整合组构功能。通常大脑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对旧的已建构的所有模式激化,并进行选择性联系、加工、淘汰或扬弃的过程,是多次反复适应情境模式特征要求而产生整合组构过程,也叫生成和发展过程,也是一轮又一轮意识模型的产生过程。
例如,在某地想盖房子,其中某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包括地形、面积和交通等,盖什么样式的房子,盖什么标准的房子(简单的土木结构或者高级一点砖混结构或更高的框架结构等),大脑要新建构认识目的性、条件约束性、相对标准性等多维思维模式。大脑新建构的多维思维模式具有多重意向性,会激化大脑已经建构的相关的所有模式,反映在大脑里,要考虑到家中有多少钱,现在已经准备好了哪些材料,什么时间开工等问题,这些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激化,在不同方法工具性思维模式参与下,产生具有盖房子意向性的意识模型,每一轮生成和发展过程,可以解决一两个问题,满足关于盖房子新建构的某一思维模式意向性要求,这就是大脑反复思考的过程。大脑中新、旧多套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多次协调性嵌套、临界耦合作用,产生多套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经过对比,确定优先考虑的意向性意识模型首先生成和发展。解决优先发展意向性意识模型以后,盖房子意识模型的意向性依然在大脑中继续转化发展着,生成和发展过程接着产生新一轮意识模式意向性,以便解决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意识模型如此一轮一轮地转化发展下去,这就是有些人魂牵梦绕想盖房子的过程。
遭遇了困难,发生了问题,触景生情,看见或想到的情境模式,大脑联想起了什么问题等,总是有新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大脑才建构对应的新的所有模式。新的所有模式又激化了大脑旧有的相关的所有模式,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所以说,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是大脑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的一把钥匙。也就是说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对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是关键,也是大脑意识模型产生的动力和源泉。
根据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大脑建构有关新的所有模式,它们始终处于激化兴奋状态。在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不断转化发展当中,决定整合组构的意识模型的意向性也在不断地转化发展。例如,事情开始发生时生成的意识模型,主要是认识目的性思维模式意向性起重要的作用。如果认识目的性思维模型基本确定(确定目的),方法工具性思维模式意向性接着起重要作用(用什么办法解决)。新建构的方法工具性思维模式意向性与条件约束性思维模式相联系,此时新建构的条件约束性思维模式意向性起重要的作用(根据条件确定办法)。目的确定,根据条件约束确定方法后,还得考虑相对标准性和修饰描述性思维模式意向性的作用,即使是次要的,但在意识模型不同转化发展阶段有时也会起意向性(如质量要求)作用。可以想象,不同功能类型思维模式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中(明显地表现在意识模式转化发展中),多轮意向性分别、轮流起作用。不同功能类型思维模式起意向性作用,在意识模型过程中相互转化发展、轮流坐庄的转换关系,才可以使多轮意识模型整体一轮一轮地向前推进发展。其实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中,即使某一功能类型思维模式在起意向性作用,这一功能类型思维模式还包括多维不同的具体建构形式,这样多维具体建构形式同样要分别轮流地起意向性的作用。不同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面前,往往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意识模型产生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意向性。说明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不仅是过程,而且其不同阶段,或者说每一轮生成和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总是有着不同意向性的意义和价值。
从严格意义上讲,意识模型生成、发展、突现的过程,是不断转化发展的过程,总是一轮又一轮产生意识模型,每一轮意识模型都具有暂时性,每一轮意识模型又不断地向前转化发展……称为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一轮意识模型又一轮意识模型解决不同问题,意识模型转化发展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说明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即一轮又一轮意识模型之间,既存在统一性、连续性,又有差异性和各自独特性。
大脑处于激发状态并起主要意向性作用的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才能宽泛地激化大脑已建构的相关的所有模式,并多次反复地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这个过程反复地进行,处于一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被选择的所有模式因被选择而发生质的改变和提升,表现在参与整合组构所有模式的某种意向性与主导意向性具有一致性,主导意向性,参与者与主导意向性相匹配的某种意向性都得到加强,参与的所有模式其他意向性被屏蔽。所有模式发生质的改变、提升程度也不同,新、旧所有模式参与意识模型整合组构,一轮一轮地转化发展着,虽然每一轮都完成一套超高度复杂程度生理结构模式的整合组构,每一轮意识模型都有不同复杂程度的生理结构模式参与建构、激发和展现,但参与者有很大差异或完全不同,所以每一轮意识模型展现的功能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在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是一轮一轮地生成和发展并转化发展,因此,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具有历时性特性。不同历时性意识模型应以“轮”为单位,用“轮”来计算,正如思维模式以“维”为单位。以“维”来计算一样。意识模型尤其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此时一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其中某种功能类型思维模式,起着主要意向性的作用;彼时一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其中必有一种功能类型思维模式起意向性作用等。新建构多维思维模式,不论哪种功能类型思维模式参与,都会分别展现各自的意向性作用,在多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主要意向性作用。
意识模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这里的过程特指当下的状态,所以意识模型同样具有暂时性,当下可以突现。过了这段时间,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失去作用,意识模型不是解体,就是潜藏于大脑之中,解体是有意识模型的特性,潜藏大脑之中是无意识模型的特性。
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激发参与者整合组构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因大脑中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参与者不同,往往有质的区别。有的人看见草绳就产生害怕的意识,原因是大脑已建构过被蛇咬受惊吓的情境模式,大脑建构过惊吓场景的记忆模式或思维模式,“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他人大脑没有建构过被蛇咬的情境模式,大脑没有建构过相对的所有模式,所以看见草绳,不会产生害怕的意识模型。考古学家头脑建构过古旧陶瓷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的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当下看见古旧陶瓷的残片,大脑立即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并激化大脑原来建构的旧所有模式,相关的新、旧所有模式整合组构,产生“惊喜发现古旧陶瓷,它具有考古价值”的意识模型。其他人大脑没有建构过有关陶瓷考古知识的所有模式,即使见了古旧陶瓷,建构了新的所有模式,但不会在大脑发生整合组构过程,不会产生惊喜意识模型,通常把古旧陶瓷残片当做废物丢掉。
总之,一个人大脑产生意识模型必须有两个条件:①个体要遭遇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相对应地建构具有多重意向性的并处于激化状态的所有模式。②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具有新情境特征刺激要求的意向性,这一意向性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的与新情境模式特征因素相关的所有模式。所谓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的所有模式,就是大脑原初建构所有模式时所带有对应当时情境模式特征要求的意向性,与新情境特征刺激建构的所有模式具有的意向性,可以产生协调性嵌套和临界耦合作用。这样新、旧所有模式意向性之间因相互匹配而具有相关性,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才能激化大脑已建构相关所有模式,从而具有产生意识模型的共同基础。说明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始终是意识模型产生的一把钥匙。关键是大脑是否建构过与新建构所有模式意向性相关的所有模式及其建构的多少和程度,大脑已建构的所有模式质量始终影响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的质量。大脑已建构的所有模式,包括被蛇咬建构的物理实在记忆模式,以及对古旧陶瓷理论研究在大脑建构的虚拟实在记忆模式,都是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激化的对象。但是,不同的人经历不同,大脑建构的所有模式完全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新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刺激下,产生的意识模型及其突现程度不同,有的主客观事物情境刺激一触及就产生意识模型,有的不产生,有的意识模型很清晰、强烈,有的很随意,有的意识模型似是而非,全在于个体大脑已建构过的所有模式与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是否具有相关性。这就是人们通常讲的,个体已建构的所有模式为内因,还得看其与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这个外因是否具有相关性。
对人类种系和个体而言,不论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对人类历史、社会、个体人生时空、大脑生理结构与特性来讲,都具有局限性,大脑建构的所有模式相当有限,虽然不断地呈现新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的刺激,但刺激对人类个体不一定全部都会产生效应。即使是新的情境模特征产生刺激,大脑不一定都会建构相对应的所有模式,因而不一定产生意识模型。
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以及突现过程发生,必须要有五种功能类型的思维模式(详见第2章第2节)产生并参与。例如个体为了认识、把握和相对改造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个体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突现过程,首先认识新情境模式特征,大脑首先建构认识目的性思维模式,一定要有认识目的性思维模式意向性参与,这是第一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如何认识,有方法工具性思维模式意向性的参与,又一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认识过程遇到问题和困难,由条件约束性思维模式意向性参与,同时要求工具方法性思维模式参与,新一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认识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如何,还需要规范性和标准性,即要有相对标准性思维模式意向性参与;意识模型活动有时考虑完善性、完美性,所以有时要求修饰描述性思维模式意向性参与等。五大功能类型思维模式各自意向性参与或分别轮流参与,对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是必要的。个体建构了所有思维模式以后,只有通过多重意向性思维模式,协调性嵌套与临界耦合而整合组构,才能相对认识、把握和改造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这是一个多次轮回而艰难的过程,这才是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的意义所在。
为了相对认识、把握和改造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对不同历史时期新情境模式刺激,都会有适合当时社会能力的、有方向性的、有选择的、有目的的、有规范性的群体活动,五种功能类型思维模式集体性的思考和应用,促进人类不断追求并使社会有所前进和发展,这就是人类种系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主义、思想、理论等的产生。被多数人大脑接受并达成共识,成为时代习惯性的主义、思想、理论,又适应时代性大的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建构与时代相适应新的所有模式并激化,产生群体时代特征意识模型。这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产生不同意识模型形态的重要途径。
大脑新、旧建构的所有模式,共同参与整合组构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其中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具有重要的主导意向性作用。也就是说,在新的特殊的情境模式刺激下建构新的所有模式意向,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并立即对其所具有的意向性进行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包括对其意向性进行约束和限制,约束和限制在新建构的所有模式的相关要求的范畴内,进行相关激化并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
因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的要求,大脑新建构多维思维模式(即建构多套不同的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具有多重意向性。大脑已建构旧有的相关的所有模式(即大脑已建构多套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同样具有当时建构时对应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的多种意向性。新建构多套不同的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激发大脑已建构多套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因协调性嵌套与临界耦合作用,而会产生具有新的意向性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新建构的所有模式的意向性,是当下实践活动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直接产生的特性,在意识模型中起重要的意向性作用,生成的意识模型首先要满足当下强劲的实践活动现实情境模式特征的要求,把大脑激化的已建构旧有的相关所有模式意向性拉回到实践活动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上来,为当下现实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服务,与实践活动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产生联系、相互作用,无论大脑旧有的相关的思维模式达到多么纯的地步,即相关的“纯概念”,也得回到当下实践活动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中来。这是意识模型的一大功能,可以使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的所有模式意向性,不管其如何转化发展,都得回归到当下实践活动现实的情境模式特征中来。这就是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回归功能。意识模型的回归功能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内在性动力资源和重要根据。
如果把大脑旧有已建构思维模式具有的潜在的创新性和不确定性及其意向性等,比作暴烈的天马,这些潜在特性展现,天马行空就存在着各种可能性。如果把因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比作套在天马头上的笼头,不同人使用或驾驭天马的目的和方法不同,如被当作乘骑(或赛马),或者拉车,亦或耕地等,烈马被驾驭者系着笼头的缰绳所控制,烈马潜藏的创新性、不确定性和意向性等被限制在使用者意向性范围内。大脑原来建构的思维模式特性展现被因新的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而建构的新所有模式所约束,约束在乘骑、拉车、耕地范畴内,思维模式的创新性和不确定性被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天马行空的潜在创新,只能在小范围内创新,只能在小范围内不确定。把烈马当作乘骑、拉车还是耕地,哪种使用方式最佳,需要伯乐之类懂马性的人去观察。懂马性的人相当于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已建构的所有模式,具有潜在创新性、不确定性和意向性等旧有的思维模式,被新的现实情境模式刺激,不仅仅是约束,而且是被充分激化,使其潜在的创新性和不确定性充分展现,只是这种展现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在新所有模式建构和参与下,与大脑已建构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共同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约束性与被约束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转化发展过程正是意识模型产生特性和功能的过程。或者说,大脑已建构的旧有的思维模式,具有潜在的创新性和不确定性,只有在参与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在规定性范畴内展现某种被约束的意向性。
有时,面对新的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并不需要建构新的所有模式,直接激活了大脑中已建构旧有的相关所有模式,这就是触景生情。虽然它不是大脑新建构的,其特性同样属于新建构的思维模式范畴,具有某种活力。它们在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同样起到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的其他相关所有模式的作用,被激化大脑相关所有模式,同样被这一所有模式连续不断地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当大脑原来已建构的所有模式不能满足新的现实情境特征要求,才需要大脑建构新的相关的所有模式。例如,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出现时,大脑首先绞尽脑汁尽可能挖掘,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的所有模式,如果真的没有见过,感到很陌生,就需要再学习,再实践,再建构新的所有模式,使它们去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的相关所有模式,或者在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大脑不断建构需要新的所有模式参与。说明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有促进相关所有模式建构或激化的作用,这是意识模型的反馈作用,对人类个体十分有用,加快人类个体所有模式建构速度,提高建构质量,它是提高个体聪明智慧的重要源泉之一。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天天有许多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产生刺激,情境模式特征还在不断变化过程中产生刺激,所有情境模式特征刺激,都可以使大脑建构并转化发展为无数所有模式。不过无数所有模式建构,多数已经是习以为常的情境模式刺激,不会建构新的所有模式,也不会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不需要再次共同参与整合组构过程,无意识模型突现即可应对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但是,一旦出现陌生或新奇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是大脑第一次接触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必须做出反应而建构新的所有模式,与大脑旧有所有模式相互作用,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
每一轮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的多维的思维模式参与也不同,旧有相关的思维模式参与整合组构,也是随着意识模型一轮一轮地立体式向前推进转化发展,不同的功能性思维模式向逼近当下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方向推进发展,创新性和不确定性同样在向这一方向推进发展,一轮又一轮的意识模型随之向这一方向生成和发展,越来越向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的意向性确定的方向逼近。这里新情境模式主要特征刺激要求,使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向性发展得到加强。意识模型的“意向性就被视为‘心别于物,心之为心’的关键所在。”
3. 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与大脑建构的思维模式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根本区别
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不仅仅是在新的情境模式刺激下,大脑建构新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并激化大脑里已建构相关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共同参与,在相互联系、协调性嵌套作用的基础上,产生临界耦合作用,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并激发(意识模型突现),而且在大脑空间保存、分布和转化发展,与思维模式建构既有相对统一性,又有根本区别。思维模式反映在大脑里,是更为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呈多种多样、多形多态、多重多维的形态,分布保存和转化发展着。意识模型反映在大脑里,是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呈多种多样、多形多态、多重多维、多层重叠复加的形态,保存、分布和转化发展着。显然,更为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不如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在大脑空间呈现的多层重叠复加的形态复杂,后者生成和突现时会占有大脑更多空间。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激发,同样具有激发与被激发的特性,即意识模型突现,这方面与思维模式有统一性。
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本身同时突现,或者说有意识模型突现紧随本身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而突现,但这种暂时的突现,情境模式刺激消失后,大脑不再重复发生突现。以后如果有相似情境模式特征重复刺激,有意识模型因解体而不会有相同的重复突现,只能重新一轮一轮地生成和发展,突现也是新的突现。其中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会发生数量和类型的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大脑感觉动脑筋,是一轮一轮不同地突现,不同的突现之间有明显的间隔过程发生。无意识模型不仅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同时可以突现,以后相似情境模式特征重复刺激,因潜藏的无意识模型参与者所有模式之间联系路径保存完好,不需要重新生成,突现或被突现都是瞬间发生,可以多次重复突现。正如在新的相关情境模式刺激下,记忆模式有开启和被开启,思维模式有激活和被激活一样,意识模型同样存在突现与被突现的过程。不管是开启还是被开启,激活还是被激活,突现还是被突现,都需要相关新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的刺激,才能开启或被开启,激活或被激活或突现或被突现,三者统称为激化。
“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将会是意识模型产生和突现的一把钥匙”。突现指意识模型转化发展和展现的过程,对不同层面的所有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产生调控能力。在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意向性指引下,因临界偶合作用需求,这种控制能力起主体作用,对大脑已建构所有模式,包括细微、细小、细致、比较复杂、复杂、高度复杂各种各样生理结构模式,量度、类型、知性或理性等不同的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等,有着调整、跃迁的调控功能。从而能够打破层面顺序,可以任意产生不同层面的意识模型。
面对新情境模式刺激,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尤其建构新的思维模式,在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主导作用,即对参与意识模型整合组构已建构旧有所有模式具有意向性的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功能。新建构思维模式的意向性对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的所有模式有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的控制能力,保障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顺利进行,对参与者不同的记忆模式和不同量度思维模式,有任意跃迁地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的能力。例如,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既可以选择、加工已建构旧有相关的低量度思维模式,也可以选择、加工高量度思维模式;既可以选择、加工正当建构形式,也可以选择非正当建构形式(包括如果、假设和可能建构的具体建构形式)参与整合组构;既可以选择、加工一级具体建构形式,又可以选择、加工多级具体建构形式;甚至选择、加工“纯概念”等,对参与者不同的记忆模式有同样的跃迁控制能力。这种跃迁式控制能力对意识模型层面划分会有很大影响。例如,在相同情境模式刺激下(同一问题),有人想得很狭隘(大脑已建构有限有界的所有模式激化),建构的是低层面(小)意识模型;有人想得很远,建构的是高层面(大)或超层面意识模型。可见,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不是固定程式化的,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也不是任意模态化的,而是具有灵活的整合组构形态,它是区分不同个体相对认识、把握和改造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价值和水平高低的根据。
参与整合组构的相关所有模式自身建构时产生许多特性,其中包括意向性,成为所有模式本身的重要资源。在多次反复灵活整合组构过程中,这些资源使不同所有模式有资格参与跃迁式地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过程,也能促进参与的所有模式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和协调性嵌套作用,更能使参与的所有模式发生临界耦合作用。只要大脑已建构所有模式具有与新建构的所有模式相关意向性资源和灵活性,就有资格参与整合组构过程的发生,是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的内在性根据。内在性根据似乎又是意识模型产生虚幻特性的缘由。
可见,不同的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参与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是在所有模式基础上再次产生的新生理结构模式,具有不同程度的虚拟实在性,甚至产生虚幻性。又因为大脑级生物场势和大脑中不同级生物场势供给,不同形态能量之间彼此需要转化发展,此消彼长,呈现一份一份地连续供给的态势,使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之间协调性嵌套,临界耦合,呈现非线性转化发展关系。意识模型不论生成还是突现,随着生物场势不同形态能量供给的变化而随机涨落。所以,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两个新的特性:①被选择的所有模式之间可以跃迁式多项嵌套和临界耦合,具有灵活整合组构能力;②生物场势各种形态能量此消彼长,转化发展,一份一份地供给,随机涨落地生成和发展。这两点是意识模型及其突现产生虚幻特性的内在性根据之一。
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及其突现过程,是大脑里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的转化发展,经过整合组构产生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完全是大脑里内在性有关生理结构模式之间的运作。因大脑在建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大脑整合组构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三种不同复杂程度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存在相互彼此转化发展的关系,所以将三种不同复杂程度的生理结构模式统称为各不相同的生理结构模式。三者又都是永远处于不同程度的虚拟实在性过程中。大脑内在性运作的新、旧所有模式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意识模型根据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展现回归功能,解决了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才证明意识模型也具有物理实在的真实性。在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成为人类大脑认识主客观事物和解决实践活动中的工具或资源,大脑建构的所有模式及其所有特性(包括创新性等),都是意识模型参与创造发明的资源。只有通过参与整合组构,通过意识模型回归功能和叛逆性,将其所有模式的特性整合组构,创新性才能转为创造发明,思维模式才具有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人类大脑建构的所有思维模式,不管如何划分,都是人类大脑认识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的工具,也是解决实践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工具,这两方面的工具性通常在大脑是分别运行的,如何使其相互转化发展,只有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才有这个统一协调功能。
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与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之间,既是对立的关系,也是统一的关系。意识模型不论生成和发展过程,还是突现过程,都是大脑内在性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实体的生成和发展与存在,也是虚拟实在的存在,与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外在性物理实在的存在,是两个不同的存在,显而易见,是物理实在与虚拟实在对立的关系。这一点与所有思维模式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因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建构了新的思维模式,新建构的思维模式具有中介性和桥梁作用,将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与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联系起来,使二者相互联系成为统一的关系。记忆模式建构对情境模式已经改造过一次,经思维模式建构又一次改造,所有模式成为中介或桥梁,通过这两次改造建构好的两座桥梁,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才能使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完成。
人们对大脑思维模式存在和激活,平时都有正常感觉,总认为自己在动脑筋、想问题。但是,人们对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有一个奇怪的感觉,说它存在,立即或当下就能感觉到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确实存在。人们不在意时,就感觉不到意识模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所以,意识模型突现时有时无,若隐若现,人们认为意识模型是不可捉摸的“幽灵”。
动脑筋,想问题,即感觉意识模型存在,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对大脑已建构相关所有记忆模式进行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参与的所有模式反复多次相互联系,彼此作用,联合互动,协调嵌套作用,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人类大脑本体感觉到它的存在。如果大脑新、旧所有模式之间自然激化运行,这个过程同样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大脑本体没有感觉,似乎自己没有意识。如果有人问你是否有意识(问题的提出就是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时,你马上回到现实的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中,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包括面对问你问题的那个人,自我感觉到所在空间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真实地存在,还有彼此的关系所涉及的其他情境模式及其转化发展过程等,都是新的客观事物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出现在面前,并对大脑产生刺激。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立即会建构对应相关的所有模式,与大脑已建构旧有的相关所有模式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并突现,是无意识模型转化为有意识模型发生过程。有意识模型突现才有“意识”的存在,并有意识地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意识模型与思维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大脑中保存的生理结构模式完全不同。对应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多次重新组合再建构为不同的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二者不论生理结构复杂程度,还是在大脑空间分布,完全不同。凡是在大脑重新组合再建构的不同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激发,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观察到其在大脑多种多样、多形多态、多重多维地空间分布所在的功能区域及其相互联系区域的图像,即不同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构成的图像。不管思维模式在建构过程,还是处于激活状态,不论是否运作,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形成的图像,在大脑空间占有相对固定的区域位置。激活时固定的脑功能区有固定的图像呈现。思维模式没有激活时,或者说处于静息状态时,构成的图像不呈现,但参与的所有记忆模式联系的路径之间建构的结构和关系,依然保存于固定脑功能区(包括联系过程已经加强的神经腱的保存),是思维模式结构本身存在于固定的脑功能区。只不过处于湮灭(静息)状态,多套生理结构模式之间建构的关系,不展现,不作为,不出场,但完整的结构形式依然保存。像人与人建立的朋友关系,不联系时不运作,但这种关系依然保存一样,一旦有事情(情境模式特征刺激)需要联系,马上会想到朋友,开始激化。重要的是,思维模式与记忆模式一样,只要是建构基本完成、相对完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建构达到稳定化程度,不管是激化,还是湮灭状态,在大脑中始终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
意识模型是借助大脑新、旧建构的所有模式整合组构而成型,由基本完成、相对完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经过协调性嵌套临界耦合作用,整合组构为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并暂时性地达到稳定化。这个暂时性稳定化在突现时,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意识模型所在脑功能区的位置及其展现的图像,即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在大脑空间分布图像。不突现时,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不是解体,就是潜藏。解体(有意识模型特性)或潜藏(无意识模型的特性),不管哪种形式,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在大脑不复存在,意识模型在大脑不再占有空间,又回归到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各自的分布状态,各自分布分别占有大脑的不同空间。在有意识模型中,参与两种不同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之间不再联系,而无意识模型参与者保持着联系的关系(纤维增强的路径)。
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或突现过程,都有图像展现,是参与的所有模式整合组构的图像,解体就是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解散,又将各自的生理结构模式独自保存在大脑中,彼此失去联系,就是有意识模型解体。同样是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独自保存在大脑中,但彼此联系的路径由于得到过加强建构而相对地保存着,这就是无意识模型的潜藏。因此可以说,在大脑中始终没有意识模型自己本身固定建构的生理结构模式。换一种说法,即使大脑突现时展现的生理结构模式是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但都是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具体的生理结构模式的整合组构,其中除新情境模式刺激建构的所有模式(同样属于所有模式范畴)外,没有任何生理结构模式属于意识模型本身所有。这里可以从生理结构角度去思考,不突现时,意识模型生理结构模式似乎是一无所有。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在大脑中始终有生理结构模式的存在和支撑,而得以在大脑占有一席之地。意识模型本身既然没有生理结构模式存在,从本质上来讲,意识模型在大脑原本就没有存在的空间。这就是意识模型时有时无、时隐时现而产生暂时性的根据。
如果用一句简约的话来说明意识模型和思维模式的区别,那就是“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并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包括所有思维模式)共同产生意识模型”,可见二者似乎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更通俗地讲,“意识是有条件前提下的思维(思考)”。如果说思维模式产生是一种概念,多维思维模式建构和激活就是大脑有了多种概念,还只是想法,还不能成为完善、系统的思想、理论。意识模型对人而言,可以将想法和多种多样思考,再加上不同的记忆模式共同参与,在选择加工过程,产生有根有据的、相对完善系统的观念性思想和理论性的东西。思维模式对情境模式刺激反应仅仅还是一种想法,是考虑的过程,意识模型对情境模式刺激反应就是观念和理论形成的过程。二者有很大区别。
虽然思维模式与意识模型有区别,但同样没有明确的区别界限,二者在一定的情境模式刺激下有时具有统一的关系。第2章第1节中提到,高量度思维模式,不仅仅是由低量度或中量度思维模式转化发展而来,有时由低量度或中量思维模式和相关的不同的记忆模式组合发展来的。这样高量度的思维模式建构,由相关所有模式参与,也可以理解为意识模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如大脑解难题的过程,不仅仅是思维模式建构(思维活动)过程,也是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意识活动)过程,二者是同时相对地转化发展,是统一的存在,同一的发生。所以有的学科把思维模式与意识模式当做一回事加以研究。
建构和开启不同的记忆模式是人类大脑的第一功能,建构和激活所有思维模式是人类大脑第二功能,意识模型生成、发展、突现,是人类大脑第三功能,是人类大脑三个梯级层次不同质的功能,梯级层次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反映在大脑里,三种功能分别对应的是:各种各样生理结构模式(包括细微、细小、细致不同简单生理结构模式,比较复杂、复杂、高度复杂不同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不同的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三者在大脑空间不是各自独立地分布和保存,彼此之间总是不断地转化发展,所以总称为各不相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这个概念很重要,简称为各不相同生理结构模式,以下文章里会经常引用)。
各不相同的生理结构模式激发,分别展现不同特性,分别产生记忆功能、思维功能与意识功能。对应各种各样生理结构模式激发的,称作记忆模式;对应不同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激发的,称作思维模式;对应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激发的,称作意识模型。
4. 无意识模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
在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同样含有不同的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的意向性和其他特性,根据新建构所有模式意向性要求,可以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的相关所有模式。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同样具有建构时对应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的意向性和其他特性。在新建构所有模式意向性和其他特性起主导性作用下,新、旧所有模式之间经过自然的一次性的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过程,一次性的相互联系,联合互动,协调性嵌套,临界耦合(大脑本体没有感觉),大脑整合组构为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可以隐性突现的意识模型,即无意识模型。
在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大脑已建构的所有模式都具有对应当时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的各种特性,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同样具有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的各种特性。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去整合组构已建构各种特性旧有的所有模式,这一过程反映在大脑里,新建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激发已建构旧有相关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新、旧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相互联系,协调性嵌套,临界耦合,整合组构,产生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这是一个自然而自在自为的相互联系、协调性嵌套和临界耦合的过程,大脑中建构的新、旧所有模式特性(尤其是意向性)具有天然融合的统一性,只需一次或两次相似、相近新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整合组构为超高度复杂生理模式的结构,就可以建立稳定的联系,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所以自然而自在自为地完成整合组构,是根据大脑本身建构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生理结构和特性、不同的记忆模式建构的结构和特性、所有思维模式建构的结构和特性,包括新、旧所有模式各自生理模式结构和特性等决定,而自然地匹配沟通并发生嵌套和耦合作用。大脑新、旧建构相关的所有模式之间发生整合组构的过程,相互联系路径的神经纤维得到加强,不需要重新建构其他所有模式,也不需要艰难地去开辟(开辟是有意识模型的行为)特别的联系路径或通路,大脑中相关所有模式之间即可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无意识模型。这样自然而自在自为地发生协调性嵌套和临界耦合作用,参与的所有模式之间的联系转化发展为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在大脑中隐性激发(突现自我大脑,没有感觉)并展现,并展现其特性和功能。
大脑新建构的所有模式与大脑旧有的所有模式,都是大脑建构基本完成、相对完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达到稳定化的所有模式,经过自动有序的整合组构产生的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无意识模型。无意识模型是新、旧所有模式之间,经过自然而自在自为的整合组构,可以理解为定型零件的组装,所以是“定型、定性”的整合组构。决定着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的规范性和程序性,所以一当整合组构基本完成、相对完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建构达到相对暂时稳定化后,包括以后的突现,如整台机器可以重复运转一样,是“定型、定性”的突现,是无意识模型具有刚性、不易改变、僵化等特性的内在性根据。
所有模式基本完成、相对完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建构达到相对稳定化,参与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发生过程,是大脑功能又上一个梯级层次转化发展的过程。思维模式建构与无意识模型生成与发展之间,有功能层次之分,却没有明确界限,但是有着质的区别。正如记忆模式与思维模式建构之间,是一个大脑功能转化发展梯级层次的关系一样,有功能层次之分,却没有明确界限,但是有质的区别一样。
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无意识模型,不论是不同的记忆模式,还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参与整合组构,整合组构产生的无意识模型中,因经过协调性嵌套与临界耦合作用,参与的所有模式之间,相对暂时稳定性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始终保持着联系路径,保持在大脑相对应的功能区中,功能相对固定且局限在一定范畴内,突现时有固定超高复杂生理结构模式激发,有固定的无意识模型形态展现。
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尤其在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建构的新思维模式具有意向性和其他特性等,其意向性和其他特性传递着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的要求,对旧有相关所有模式产生的激化,即新建构所有模式意向性和其他特性要求下的激化,就是在前提条件约束的激化,使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的生理结构、特性和功能在条件约束前提下转化发展,也使参与的思维模式创新性和不确定性受到新条件的约束,新、旧所有模式整合组构过程相互接受彼此的约束和限制,最终达到共同融合的统一性。只有参与的所有模式整合组构过程,既符合新建构所有模式主导意向性要求,又与各自参与的已建构所有模式意向性达到共同融合的统一性要求,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才能暂时性稳定。新建构的所有模式传递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和旧的情境模式特征要求,其中有的特征符合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新、旧所有模式之间就会发生协调性嵌套、临界耦合作用,一方面接纳所有模式参与者的各种特性,包括创新性和不确定性等,另一方面无意识模型自身产生许多新的特性。
大脑新建构的所有模式与已建构旧有的相关所有模式,相互之间一次性综合激化与被激化过程发生,整合组构是一次性加工过程,不存在对大脑已建构其他旧有相关所有模式进行再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过程。仅仅是一次或者两次重复运作,就可以使大脑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无意识模型,并可以发生多次重复突现过程。成为自然而自在自为的习惯性整合组构过程,这是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无意识模型的一个重要根据。例如,记忆电话号码,它是几个数字的排列组合,通常聪明的人大脑记一遍即可达到记忆目的,电讯查询台再重复一遍电话数字号码顺序,在大脑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是无意识模型突现下的记忆,以后重复这个号码时便可在大脑重复突现。
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无意识模型,除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多数是由有限几单元记忆模式与几维思维模式参与,也是成熟而完善的思维模式参与过程。大脑由这样有限的所有模式参与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通常是无意识模型,是相对简单的意识模型。有限几单元记忆模式与几维思维模式参与,同样有不同创新性和不确定性等多种特性产生,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完成后,确定保存哪些具体创新性和不确定性等特性,原则上由新建构所有模式主导意向性所决定,属于外在性根据。同时产生许多新的特性,却完全由大脑新、旧所有模式共同融合统一性所决定,这属于内在性的根据。
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参与整合组构的新、旧所有模式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其对立关系表现在,不同的记忆模式和不同的思维模式,所有参与者之间都存在数量、质量、形态之间的关系,也存在随时相互依存、渗透、转化的关系,不同的所有模式参与者之间也始终存在对立的关系。但是,从另一方面讲,不同的所有模式参与者,不仅不同所有模式之间路径的联系,自然而自在自为地生成和发展,而且在无意识模型突现时,参与的所有模式都是整体性激化,整体性激化是所有模式参与者相互综合、彼此激化,是内在性一拍即合的关系,可以说是天然的融合统一关系。这种关系决定无意识模型生理结构复杂程度,即无意识模型分为低层面、中层面和高层面无意识模型,见第4章(图4-1)和本章第2节。不同层面的无意识模型之间没有明确界限,随着情境模式特征刺激的不同,将会有不同层面的无意识模型突现。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参与整合组构新建构的无意识模型和大脑旧有所有模式,都是基本完成、相对完善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其建构达到稳定化状态。在无意识模型突现时,参与的新、旧所有模式整体性地激化,不会再有各自建构过程和重新组合再建构的过程发生,所有模式一经整合组构,经过激化,参与者就会整体性快速地进入状态,并发挥其各自应有的功能。这就是无意识模型自然而自在自为地内在性生成和发展的基本原理,也是无意识模型能快速成型运作而不被人们感觉到,也不被人们理解的道理。这也解释了心理学家提出大脑具有并行运行能力的原因。
常规的、习惯性的主客观事物情境特征刺激,不是特殊的情境特征刺激,多数存在于人类现实的、常规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过程当中。习惯性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建构的所有模式是固定的,所以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是无意识模型,也是“定型、定性”模型。其实无意识模型在个体日常生活中经常突现。在具体言行表情模式展现方面,如寻笔写字,教小孩注意什么,过马路看红灯,去商场买东西等,无一不是在无意识模型突现的前提下去完成的。只不过突现时,只有单纯的习惯性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本体既没有感觉,又不要建构新的所有模式,既不费时,又很少消耗大脑中各种生物场势不同形态能量,显得轻松自在。所以,习惯性无意识模型突现,犹如思维模式建构,却比思维模式建构更迅速、敏捷,二者常常难以区分。
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之初,同样需要新的情境式刺激,一经完成,潜藏于大脑,并可以隐性突现,对大脑而言,这种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以后不再是新的情境特征刺激,就成为常规的、习惯性情境模式特征刺激。面对常规的、习惯性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已经完成无意识模型建构,就会隐性突现并展现其功能。无意识模型隐性突现并展现其功能时,原来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之间神经腱立即恢复联系,不需要大脑再建构其他任何新的所有模式,也不需要再次整合组构,它潜藏于大脑中的所有模式之间,种种特性展现,彼此整合组构,路径关系的连接、运作、协调,形成的整体,显得很自然,这就是无意识模型隐性突现,个体大脑没有感觉到运作的原因。
因触景生情激化了大脑已建构旧有的相关所有模式,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同样起着建构新所有模式的作用,同样可以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其他所有模式,前后旧有的所有模式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同样产生无意识模型,这是个体大脑自然而自在自为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无意识模型的又一内在性根据。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一个人的个体意识是由个体经验构成的”,确切地讲,在新情境模式刺激下(这是意识模型产生的一把钥匙),不论建构新的所有模式,或者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的相关所有模式(个体大脑建构的经验),前后已建构的所有模式整合组构,个体大脑经验建构的所有模式整合组构,产生无意识模型。无意识模型产生的经验,是个体大脑产生的高级经验。
在无意识模型整合组构过程中,所有模式参与者建立关系,经过相互联系、协调性嵌套和临界耦合作用,自然而自在自为地整合组构,不需要大脑本体感觉系统有关生理结构(大脑联合区、角回、网状结构等)参与,所以无意识模型是在不知不觉中生成。“大脑所有神经活动痕迹,从过去到现在,均能产生重塑和重新网络化,这个过程不知不觉中发生,不会被肌体清晰认识,是一种无意识活动。”
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之间,自然而自在自为地内在性整合组构,程序性地发展,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无意识模式,如两种化学物质放在一起,反应条件具备就立即反应,不需要加温或催化剂参与。如化学反应自然地发生一样,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大脑中新旧所有模式之间如定型、定性的化学反应。这种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需要新的情境模式刺激,但不需要强直性情境模式刺激。如果不经意听到别人谈论妖魔鬼怪的事情时,妖魔鬼怪的情境模式刺激就会在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并起意向性激化作用,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的所有模式,包括青面獠牙、蓬头垢面、张牙舞爪、喝人血、吃人肉、专门作恶害人等所有模式。所有模式是大脑已经建构的修饰描述性或相对标准性的思维模式,共同激化或被激化,无意识模型很快生成,从而产生恐惧、害怕心理。一旦害怕心理强劲产生,无意识模型的突现很快转化发展为有意识模型并突现,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激发,使大脑相关生理结构组成部分分泌神经激素或递质,影响或约束个体的言行。
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有两种途径和方式,自然而自在自为的整合组构过程发生是其中之一。另一个途径,习惯性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有意识模型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它也属于无意识模型产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不论哪种途径和方式,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总是隐性发生,无意识模型突现也是隐性突现。
无意识模型中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超越相关所有模式本身特性,对参与的所有模式是定量多维度的、多次选择而定性的、目标发展而定向的、产生时一般不受或很少受其他参数(一般的情境模式变化特征或者说其他所有模式)影响的、所有模式之间自组织运作的、多次程式而自动整合组构的模型形态,这些都是无意识模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部分特性的缘由。
不管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的所有模式,还是新建构的思维模式参与,整合组构的无意识模型一旦生成,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就成为习惯性、固定的、多次重复的、有规范的、规定性的整合组构,具有“定型、定性”的特性。即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之间,固定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相互联系、嵌套、耦合并“定型定性”地在大脑中长期潜藏。这些相关所有模式彼此定型、定性地联系,不管突现还是潜藏,传递信号路径始终不会有大的变化,一经习惯性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轻车熟路地(激化)突现。甚至无意识模型产生和突现时,特殊的生物场势各种形态能量供给,也是规律性地发生、发展,定量、定时供给。即使不突现,大脑不同脑功能区之间,因生成和发展过程使参与的所有模式之间联系路径建构加强,依然保存参与者所有模式之间固定联系的路径。所以,无意识模型的突现,甚至比无意识模型本身初次生成和发展过程的产生,更为迅速、方便、快捷,突现过程快速、准确、及时。其突现过程没有曲折、障碍,生物场势能量支撑同样自然发生,能量消耗、少而适度,保存的无意识模型参与者之间联系的固定路径,是保障无意识模式重复突现迅速、方便、快捷、准确、及时的基础。因此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实现往往给人好像没有发生过似的感觉。其实人类个体的大部分无意识言行和想象,无时不在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及其隐性突现的反射中运作。无意识模型在上述固定路径建立的基础上,它具有刚性、不易改变的、僵化的模型形态,尤其在特定的常规的、习惯性情境模式刺激范围内,具有一种稳定性、独立性和普遍性。这是“框架效应”或叫“锚定效应”产生的基础,即心理学的“刻板效应”。
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完成后,不突现时,参与的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以分散的形态“潜藏”于大脑巨量的所有模式之中,固定的信号联系暂时停止,但始终保持着生成和发展的信号联系路径的畅通,随时因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而联系。无意识模型不突现就是哲学讲的不在场,社会学讲的不作为,生理功能不展现,处于湮灭(静息)状态。
因常规的、习惯性情境模式刺激,大脑有关功能区对大脑潜藏相关的所有模式激化,嵌套和耦合过的路径立即畅通,无意识模型刚性而僵化地突现,不存在加工问题,也没有生成和发展过程重新发生,是无意识模型不经意的、定型、定性的、隐性突现的过程。尤其在瞬间发生的紧急情境模式刺激下,首先是无意识模型隐性突现,通过网络神经系统将无意识模型突现的常规信号反射并传递给有关效应器,身体展现言行表情模式,表现出外在性行为模式活动。有时表现的外在性行为模式活动,因无意识模型定型、定性的反射,与变化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有差异,可能导致错误。
物理实在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在大脑多次建构并反射而产生的经验,是低级经验。大脑无意识模型多次突现产生的经验是高级经验。可以说,无意识模型这一高级经验由不同的低级经验整合组构完成,低级经验包括相关所有模式的参与,其中包括正当或非正当的具体建构形式参与,还包括五大功能类型思维模式参与,还有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等多重多维工具性思维模式参与,它们反复多次参与运作。也就是说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理论上自然而自在自为地发生,岂不知对已经很复杂的所有模式,即使经过很少选择、加工、淘汰和扬弃过程,总是由多套两种不同复杂程度的生理结构模式在大脑整合组构,转化发展,多次层级轮回发展前行,再次对大脑已建构的巨大数量的所有模式进行严格而反复的相互联系、联合互动、协调性嵌套和临界耦合等,无意识模型才能生成和发展。大脑经过如此多的加工才形成高级经验习惯的合法性,从而使其具有刚性、不易改变、僵化的特性,所以说,大脑中无意识模型高级经验的合法性来之不易,要想改变其无意识模型高级经验的刚性、不易改变、僵化模型形态,同样也不容易。这就是个体在某些领域自身经历过的具体事业产生的无意识模型形态最不容易改变的原因。例如政客几十年生活在所谓民主社会制度里,大脑里形成的政治性无意识模型形态最不容易改变。岂不知世界之大,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不同,同样会形成不同的政治性无意识模型形态,同样也不容易改变。各国无意识模型形态都不容易改变,所以在当今世界,才会形成多种刚性、不易改变的敌对的意识模型形态之间的斗争。时代确实在塑造不容易改变习惯的各种人。
人类历史、社会、个体生命时空具有有限性、大脑生理结构和特性具有有限性,任何个体即使建构巨大数量的所有模式,同样是有限有界的,甚至是狭隘的,包括不同领域个体建构的具体事业的无意识模型,其高级经验生成和发展过程很艰难,具有正当性与合法性,但还是属于经验范畴。还是那句话,“经验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但不能告诉我们必定是什么”。说明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虽然具有高级经验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但不适应千变万化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变化,同样具有有限性甚至是狭隘的意识模型形态,避免不了要犯错误,甚至犯很严重的错误。不同领域、不同具体事业、不同变化的情境模式刺激,形成无意识模型形态,只能说存在不同的无意识模型形态的具体展现,但不一定正确,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黑格尔强调存在就是真理,可以说是纯唯心论的一种说法,存在本身不代表自身永远正确。
5. 有意识模式的生成和发展过程
在新的特殊的(对个体而言非常规的、非习惯性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大脑建构的多数是新的多元不同的记忆模式,甚至由新建构的多元不同的记忆模式之间重新组合再建构为新的一维或多维的思维模式。或者大脑在特殊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大脑直接建构新的多维思维模式。带有特殊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具有特殊的意向性和其他特性,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的、基本完成、相对完善、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参与整合组构。根据新情境模式特殊意向性的要求,大脑旧有相关所有模式中只有部分所有模式已经建构并满足要求,还有部分所有模式大脑过去并没有建构过,这样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以前,首先建构满足特殊意向性要求的,但没有建构过的所有模式,或者需要大脑完善不能满足要求的所有模式,然后新、旧所有模式共同激化,参与整合组构,彼此反复多次(这里强调反复多次,不是一次或两次),相互联系,协调性嵌套,临界耦合,完成整合组构过程,大脑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这个过程大脑本体感觉系统有感觉,感觉在“动脑筋”。参与整合组构,其中需要建构更多新的所有模式,有的当下可以建构,甚至基本完成建构。还有当下无法建构,大脑不得不用如果、假设和可能性虚拟不实在的所有模式来替代、参与整合组构。例如,意识到干渴的时候,如果有杯酸梅汤多好,到要过河的时候,假设有条渡船多好等。大脑如此多新、旧所有模式和虚拟不实在所有模式,参与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反映在大脑里,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之间,多次反复相互联系,协调性嵌套,临界耦合,整合组构的是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过程很复杂,一定会激活大脑多个功能区(包括联合区、角回等)共同参与,大脑本体感觉到在动脑筋。
还有一种新的特殊情境模式刺激,受当下新情境模式某种特征刺激的启发,大脑没有建构新的所有模式,激化某些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突然感觉到有的大脑已建构旧有的某一所有模式需要重新激化,或从不同新情境模式特征的重点出发,也许大脑已建构的某一旧有所有模式激化,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需要重新激化这一已建构所有模式(重新思考),产生特别的意向性和其他特性。需要重新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的相关所有模式,重新建构的所有模式,二者都可以理解为新建构的所有模式。
新的特殊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不管是前者,即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或者是后者,即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旧的所有模式参与,甚至需要如果、假设和虚拟不实在的所有模式参与,都可以产生有意识模型,大脑当下就有感觉,具有当下时效性,同时显性突现。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称为有意识模型。不像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的发生,大脑本体感觉系统生理结构不参与,没有感觉,是隐性突现。
在大脑的多功能区域建构所有模式,建构如此多新的多元记忆模式和多维思维模式,其中需要如果、假设和可能性虚拟实在所有模式参与整合组构,会激发大脑本体感觉系统生理结构参与,有感觉才能显性突现,个体大脑感觉到自我处于意识当中,这是有意识模型的特性之一。
大脑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具有意向性和其他特性,其生成和发展过程,首先是对参与的所有模式进行多轮整合组构,是对相关所有模式反复选择、加工、淘汰、扬弃的过程,也是对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重新建构的过程,还需要建构更多新的所有模式,甚至对需要如果、假设和可能性的虚拟实在所有模式反复替代等,所有过程都会相互联系,协调性嵌套,临界耦合作用,是大脑艰难运作的过程。不同的所有模式分布在不同的脑功能区,所以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是在不同脑功能区之间反复选择、加工、淘汰和扬弃,是大脑各功能区之间反复而“游荡性”的选择、加工过程。所以有意识模型具有“游荡性”的特性,也是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虚幻性的原因。
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在大脑不同脑功能区之间“游荡性”地多次反复选择,也是大量消耗生物场势各种形态能量的过程。被选择参与的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都是整体性激化,以完善形态参与,所以有意识模型每一轮生成发展过程发生,通常需要0.3~0.5秒(比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慢),但不一定选择得准确。大脑感觉到不行,需要重新选择相关所有模式,同样在整体性被激化的其他完善形态的所有模式中选择加工等,所以又一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速度依然相对较慢,但还是不一定准确。可见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常常由一轮转化发展为另一轮,但每一轮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消耗的特殊生物场势也多,大脑本体感觉被激发,感觉在动脑筋。如果有的所有模式被选择而且进行加工(斟酌),或加工后又扬弃,再次发生选择过程时,甚至发生多次反复斟酌过程,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速度就会更慢(大脑在思考),一轮与一轮之间反复进行转化过程,犹豫不决,斟酌再三。这与无意识模型生成、发展过程中,选择参与的所有模式,保存彼此之间固定的联系路径成熟完善状态,自然而自在自为地耦合,轻车熟路地生成和发展,有很大区别。有意识模型,参与的所有模式及其彼此联系的路径不固定、也不成熟,每一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所有模式之间彼此整合组构,都要从头开始,重新相互联系,协调性嵌套和临界耦合,对参与的所有模式要经过多次反复的选择、加工、淘汰和扬弃的过程,这是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甚至要求重新建构有关的少数所有模式,或重新建构更多新的所有模式,但新建构的所有模式被选择加工后,也有被淘汰或扬弃的可能。很明显,凡是参与有意识模型相关的所有模式,都处于偶然性、必然性、可能性和或然性参与当中,或者说有意识模型对所有模式选择及其联系路径的选择和建立,都是模态化生成和发展,在参与的所有模式之间不停地反复生成和发展,甚至以相对速度较快或较慢的过程反复进行,反复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还不见得达到相对成熟的程度,依然处于模态化过程中。可想而知,有意识模型相对应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整合组构是复杂多变的过程,个体大脑不仅感觉到在“动脑筋”,因为在不同功能区之间游荡性选择加工,甚至感觉“费脑筋”。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使大脑感到费脑筋,还表现在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建构多维不同新思维模式,每一维思维模式反映新情境模式一种特征因素,这样每一维思维模式意向性和其他特性,都可以激化大脑已构建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发生一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所以,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总是多轮产生,还不见得取得成功。
所以,有意识模式大范围反复地生成和发展,不仅需要对参与的所有模式反复多次,一轮一轮地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还需要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建构多维不同新思维模式及其不同意向性和其他特性要求,同样是一轮又一轮地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这样需要跨越多个脑功能区对参与的所有模式多次反复选择加工,甚至从远距离的脑功能区中选择参与的所有模式,具有大范围的“游荡性”选择的特性。如不同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不断变化的刺激,就得对条件约束性思维模式不断选择,还有多种多级思维模式建构形式转换变化,即不同思维模式激活(不同想法的提出),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始终处于显性突现过程中,是大脑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的原因。
所有模式,尤其是思维模式,都具有创新性,又存在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意向性等,所有模式在参与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要受相对客观条件规范、约束,同时还对其他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有激化和相互影响的作用。所以,只有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突现时,才会将参与的所有模式创新性、不确定性拉回到实践活动当下需要解决的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规定性的要求上来,不管所有模式有多少特性,包括创新性和不确定性等,都被拉回到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的范围内,在范围内确定创新性等,从而适应新的特殊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产生意向性的要求。于是,有意识模型具有了意向性范围内的创造性根据。但参与整合组构有意识模型的所有模式,包括大脑旧有的、需要新建的和如果、假设虚拟实在的所有模式,新、旧所有模式不断地在竞争中“游荡性”地被选择加工,又被淘汰或扬弃,在大脑中被选择加工的所有模式形成表象,被淘汰后又消失,甚至表象多次展现又消失,表象展现出虚幻性,是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虚幻特性的根据之一。
有意识模生成和发展过程,反映在大脑里是整合组构的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又在大脑不同功能区之间,包括远距离功能区之间反复“游荡性”整合组构,一轮一轮地整合组构,整合组构联系的路径存在不确定的特性和功能,更为灵活、易变,因而具有柔性。根据整合组构的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的复杂程度,有意识模型分为低层面、中层面、高层面及超层面有意识模型,不同层面之间不断地处于转化发展、无序的跃迁过程之中,这是有意识模型产生跃迁特性的原因,也是其具有的灵活性、选择不稳定性、“游荡性”、虚幻性等特性的根据。不管有意识模型如何运作,其参与的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之间同样存在辩证对立又统一关系,二者之间存在数量、质量、状态以及随时相互依存、彼此渗透、转化的关系,是易变不稳的关系,但参与的所有模式不论如何地选择、加工、淘汰、调整和扬弃,始终控制在新情境模式刺激意向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当中。在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之中,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意向性和其他特性,对参与整合组构所有模式意向性和特性,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有意识模型各种特性产生的基础。
由于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不断变化,新建构或激化的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也在变化,其意向性和其他特性相应地变化,所以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向性和其他特性,随着新的特殊情境特征规定性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每一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有意识模型意向性和其他特性都会有调整,但是,根据新情境模式刺激要求,总体意向性发展总方向不会有大的变化。
完成一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包括已经完善或未完善建构的所有模式,或正在建构当中的所有模式的参与,在大脑中内在性整合组构,相对产生有意识模型并突现,相对地完成,说明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具有相对性,其中一轮就成功完成并确定的意识模型是无意识模型。相对完成但未成功、不确定的有意识模型占多数或绝大多数。例如,盖房子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新建构思维模式及其多维具体建构形式,有很明确的意向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根据房子面积、结构、质量及其他要求,大脑首先建构材料、工艺、技术(规范)、资金、环境、过程、时间等所有模式,这些大脑新建构的诸多所有模式,都会激化大脑中已建构旧有的相关的所有模式,都会有一轮一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但大脑中已建构的所有模式有的完善,有的不完善,有的还没有建构,有意识模型一轮又一轮地生成和发展,各种可能性发生。不成功有意识模型产生(如技术一时不能解决)需要新一轮或多轮相关技术方面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使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逐步接近盖房子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满足新建构所有模式意向性和其他特性要求。任何科学研究、创造发明都是超高层面的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反复建构相当多的所有模式,而且会有更多的参与者在参与加工后被淘汰或扬弃,又要建构不同环节的所有模式,经过这样大大小小的调整也不见得成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探索都是这样。但是,人类的创造发明,就是沿着有意识模型一轮又一轮生成和发展过程走过来的,最终不乏成功者,很多是失败者,但最终会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有意识模型反复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这种现象最好的总结。
在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都是固定在不同脑功能区的、相对完善建构的所有模式,参与的思维模式常常是有成果或结果的,都是大脑中已建构虚拟实在的参与者。而在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在新的特殊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重新建构多元记忆模式或多维思维模式,激化大脑所有模式参与或扬弃,满足大脑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意向性和其他特性要求的,才是相关的参与者。相关参与者同样有意向性和其他特性,在参与过程其特性又不能全部展现,多数被屏蔽。在新建构所有模式意向性和其他特性要求中,只有相关特性才能展现并参与,这是一方面。这样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有意识模型,参与的整合组构的新、旧所有模式之间,又存在相互条件约束与被条件约束的关系,彼此相互约束和影响。参与整合组构新、旧所有模式之间两方面关系的存在,才能解决实践活动中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达到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意向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虽然一个人遇到新问题,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有了新变化,但有丰富的经验、渊博知识,大脑过去建构的所有模式丰富、博大、精深,这些丰富的知识在参与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即思考如何处理新问题,通常情况下“胸有成竹”,虽然费劲,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总能解决问题。
同样对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刺激,每个人反应不同。大脑没有建构过相关所有模式,大脑就不可能有激化发生。虽然有的人对新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刺激,反应迟缓,或者说这个人对某一行业就是“门外汉”,但这个人在其他熟悉的行业情境模式刺激下,反应灵敏或十分灵敏。关键看大脑过去建构了哪些所有模式,这决定个体在不同新情境模式刺激面前,生成或不生成意识模型,反射在身体效应器上展现或不展现言行表情模式(包括态度),这起着决定性的基础性作用。
6. 习惯性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有意识模型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
上文提到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是大脑生理结构和特性、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建构产生的特性决定参与的所有模式可以自然而自在自为地运作程序,彼此经过相互联系、协调性嵌套和临界耦合作用,整合组构为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即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无意识模型。这是个体大脑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无意识模型的一种途径。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还有另一种重要途径,就是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多次习惯性显性突现并达到成熟或巩固,多轮重复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相同的有意识模型,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多次重复习惯性的突现,有意识模型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高层面有意识模型,多数或绝大多数是由习惯性突现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如政治上的意识模型形态,是由人生多年经历,通过多轮不同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最终完成无意识模型形态,如政治性意识(模型)形态就是这样产生的。
自然而自在自为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无意识模型,通常表现在人类个体生存(部分社会化训练)锻炼和经验积累的需求上,不论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言行表情方面,还是处理或应对常规环境变化的言行表情方式、方法方面,常常是很少动脑筋(较少消耗大脑特殊生物场势),以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无意识模型应对。常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尤其是生活方面常规情境模式刺激,处理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通常发生无意识生成和发展过程并突现无意识模型,反射在个体效应器上做出相应言行表情,人类个体大脑以无意识模型产生的高级经验处理问题。如果个体凭借这类高级经验、生活,可以解决生活中常规的基本问题。但是这类高级经验同样“是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但是不能告诉我们必定是什么。”这就需要个体大脑有更高级的能力,去应对不断变化的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带来的挑战,就是需要大脑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
一旦情境模式特征发生大的变化,高级经验即自然而自在自为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无意识模型无法应对,人类种系和个体不知所措,处于被动局面,束手无策。此时,个体大脑往往产生有意识模型加以应对。如果新情境模式刺激已经不再产生新的刺激,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有意识模型,每轮参与者所有模式不变,所有模式之间的关系成为固定模型,彼此联系路径因多次重复传输相同信号而得到加强,有意识模型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这一途径生成和发展的无意识模型,通常表现在人类个体社会化技能训练(如车工培训)和文化知识学习、技艺学习、体育锻炼等方面,多次反复地学习和训练,熟能生巧,甚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因对较大情境模式特征变化具有更多考虑而有更大的作为,具有科学性和适应性,使人类种系和个体发展和延续下去,人类需要大脑具有这一重要功能。
至于对文化化熏陶及其继续研究高深理论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能否将有意识模型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成果,转化为无意识模型,难度很大,大脑要整合组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甚至比超高度复杂还要复杂,似乎人类大脑的生理结构和特性还没有具备这方面的功能(表现出人类大脑生理结构和特性的有限性)。尤其将对高深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转化成没有得到过专门训练的普通个体大脑中的无意识模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对于只有社会化训练的普通个体来讲,确实很难做到。例如,关于电和电磁波,专业研究者大脑整合组构比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更复杂,而多数人没有这种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的整合组构能力,因此并不清楚电与电磁波知识的基本原理。在历史上有科学家提出电和空中存在电磁波的概念等,经过50年才被人们认识,才被学习和研究电学、电磁学的人理解,他们大脑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才认识、理解和把握电与电磁波的基本原理。开始被少数人认知,如今电、电磁波基本原理已经成为普通研究者大脑首先产生的有意识模型,后来转化发展为研究者无意识模型,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即使经过长期研究,大脑建构某一专业高深理论的人,每当提起这一高深理论知识时,大脑总是感觉在专注地思考,实质是一轮有意识模型处于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即使这样,对任何高深理论认识、理解和把握,不同的人在整合组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时,大脑中的复杂程度有所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以至于认识和观点大相径庭。例如,对黑格尔纯概念和绝对精神的认识,对宇宙成因大爆炸学说的认识,对超微观弦论的认识,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量子力学知识的认识等,至今只能成为少数学者有意识模型的认识,很少成为学者们的无意识模型的认识和把握,甚至不能成为普通人有意识模型的认识。说明不同个体,不是下功夫去研究高深理论知识,就可以理解、把握高深理论。少数的学者经过长期专门学习研究可以理解、把握某种高深理论,更多的个体在这方面建构的所有模式有限,永远不能进入高深理论的殿堂。
原来特殊的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经常性、习惯性地刺激,特殊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成为常规刺激,特殊的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刺激已经不再特殊。有意识模型顺理成章地转化为无意识模型。实际上人类任何个体,习惯性地展现言行表情模式,日常生活行为活动,如起床、吃饭、上班,游刃有余地处理相关事宜,相关所有模式习惯性地运作,无需多动脑筋,由大脑多次建构的所有模式与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无意识模型突现并反射在身体效应器上来完成。这些后来成为高级经验模式,这些经验模式只要在大脑激化,形成表象,反射在身体效应器上展现丰富多彩的言行表情模式。例如,“卖油郎”经过反复练习,可以从钱币中间的孔,将油很熟练地灌进瓶子里,有意识模型转化为无意识模型,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才能达到这个境界。篮球运动员经常练习投篮,大脑中所有模式建构和激化,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所有模式联合反射在身体效应器上,动作基本成功后,大脑才以无意识模型潜藏。比赛时,潜藏的无意识模型突现并反射在效应器上,效应器做出行为动作,不论做得怎样,动作做完以后,再由有意识模型纠正。舞台表演艺术家在台下经常练习,不同剧情情节要展示不同的动作,经过多轮有意识模型反射,进行舞台表演,平时练就的招式基本成功后就成为无意识模型,其突现并反射在身体上做出对应动作,动作舒缓而优美。最好的篮球运动员、最佳舞台表演艺术家,展现外在性言行表情模式方面(技艺才能展现),全在于平时反复练习,大脑建构相关所有模式并整合组构,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有意识模型,必须转化为无意识模型。最好的结果和成就不在于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有意识模型的突现(专注),而在于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的突现,它反射在身体上展现言行表情模式,才能进入最佳状态。如果篮球比赛、舞台表演一直处于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有意识模型状态中,就是人们经常讲的“神经紧绷”着,不会有最佳的表演艺术效果和处理物理实在问题能力的展现。
相反,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对解决虚拟实在的理论问题很有帮助,如研究、思考、考试和绘画等,有极大好处。中学生解练习题时,如何将定理、公式、概念应用在练习题上,需要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即动脑筋。到了滚瓜烂熟、应用自如的境界,只要相似题目或相似已知条件出现,无意识模型突现,轻松完成。面对陌生的和没有见过的另类题目,就需要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尽可能激化大脑相关的已建构的所有模式,包括不同的定理、公式、概念等,参与多轮整合组构,最后一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并突现,才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关键。尤其在绘画过程中,个体大脑必须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有意识模型具有虚幻特性(见本章第2节相关题目),能使绘画大师想象无限抽象的时空,甚至进入虚幻的境界,这就是绘画大师的境界。可见,个体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展现,需要无意识模型还是有意识模型反射在身体效应器上,各不相同。但都需要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根据情境模式特征是否在变化,决定有意识模型是否需要转化为无意识模型。
一般低层面有意识模型生成与发展过程,容易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式,例如游戏“丢手绢”、“老鹰抓小鸡”,对一般正常的幼儿而言,只要有一次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突现后反射在身体效应器上,做出对应的行为动作,就会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而潜藏于大脑之中。如果是高度复杂的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需要连续建构新的记忆模式,并要经过重新组合再建构为思维模式,思维模式进一步与记忆模式反复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多轮有意识模型,多轮有意识模型反复生成和发展过程突现,人类才能适应高度复杂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产生中层面以上的有意识模型,一般只要几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的完善过程,相对容易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有意识模型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是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的第二种途径,也是人类大脑无意识模型产生的重要途径。
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多轮重复,就会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以学习汽车驾驶技术过程为例,学习汽车驾驶是新情境模式刺激,首先对要学习的操作行为动作,如开锁、供油、打火、踩离合器、挂挡等,大脑一一单独建构记忆模式,这些记忆模式反射在效应器上,即反射在学习者的手、足及身体的相关部位上,要求达到一定熟练程度。然后将单独建构的所有行为动作的相关记忆模式重新组合再建构为思维模式,例如给油和挂挡同时进行,重新组合再建构为一整套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也反射在学习者的手、足及身体相关部位上,有时一个动作接着另一个动作(动作顺序展开,建构的是逻辑思维模式),反映在大脑里,建构的更为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基本完成,相对完善,经过多次训练,达到习惯性稳定状态,汽车可以行走。
开动汽车后,在平地行驶,又有师傅在身旁指导,一般不会发生车祸。但需要大脑建构不同的有关开车技术的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内在性整合组构,需要产生有意识模型(产生注意)。这是大脑第一次整合组构开动汽车行走相关的所有模式,大脑第一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初次开车上路,总是在有意识模型产生的基础上上路,反射在效应器上的行为动作是僵硬的。第一轮有意识模型是不完善的,反射在身体上,显得手忙脚乱,手、足及身体其他部位操作不协调。大脑中有意识模型突现发出的反射,是一轮一轮的反射,最初几轮反射动作不能很好地连接,造成行为动作不衔接。
路况是不断变化的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随时随地都要产生一轮又一轮的有意识模型,在不断纠正错误行为动作的基础上,开汽车的动作由手忙脚乱到稳定,最后多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突现,对参与整后组构的所有模式系统地完善激化,反复训练各系统有序的行为活动操作过程,大脑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掌握一般汽车技术操作程序,最终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熟能生巧),才可以顺利地开车上路。不同路况、不同操作等,都要从记忆模式建构开始,到思维模式建构,到有意识模型产生,熟练到一定程度,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突现,才能正式驾驶。
从初次开车,到钻杆和移库,再到上路等,大脑产生有意识模型,多次反复实践后,技术操作进入无意识模型突现状态,才可以当一名好司机。
艾克森认为,“在自动化技能的发展过程中,意识性表征会被逐渐转换成无意识表征。也就是说,一开始所进行的外显学习逐渐演变成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变成内隐学习,就是多次重复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有意识模型,转化发展为内隐的无意识模型。外显学习如何转化为内隐学习,这里有一个各种各样生理结构模式向不同的更为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转化,由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向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转化,多轮不同的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向统一定型的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转化,大脑各不相同生理结构模式的一系列形态改变和复杂转化发展过程,最后逐渐演变成定性、定型的形态,即转化为内隐学习。相关特殊生物场势各种形态能量调整,为演变过程和习惯化各不相同生理结构模式提供能量的支撑。从婴幼儿建构记忆模式开始(与意识模型产生和突现没有关系),到成人建构记忆模式,再到重新组合再建构思维模式,新的情境模式特征不断变化并产生刺激,且具有某种意向性要求,使大脑有关所有模式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产生有意识模型等。多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重复发生,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这就是人类从婴幼儿开始,直至成人的外显学习转化为内隐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至于路况如何变化,相应技术操作又如何运作,都要有意识模型参与。经过多次训练,就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正如哲学家怀特海所说,“随着不假思索下意识(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即可操作的事情的增加,人类文明提高了一大步”。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每次上路开车,每个动作都要由有意识模型反射,即大脑考虑好了再操作,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学会开车。
其实人类学习任何行为,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面部表情,首先开启或激活大脑建构的所有模式,然后反射在身体上做出对应言行表情,经过多次所有模式整合组构,大脑自然地产生无意识模型,反射在身体上,言行表情以成熟模式展现。人类大脑不断地发育生长,不断建构各种言行表情所有模式,又不断地整合组构,大脑自然地产生无穷的无意识模型。个体大脑对不同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建构不同认识目的性思维模式,即有了目的性追求,包括接受生活情境模式刺激、社会化训练、文化化熏陶,如学习语言、书写文字、公式运算、掌握知识、专业训练、艺术表演、体育运动、业余爱好等,建构记忆模式、思维模式,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或者有关思维模式和记忆模式内在性多轮整合组构,显性突现以后,逐渐由有意识模型转化为无意识模型,参与的所有模式以分散模式形态潜藏于大脑无数的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之中。人的内在性的记忆模式开启(表象或反射在效应器上),思维模式激活(思考也有动态化表象或反射在效应器上),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不断地突现,整个过程就是学习过程。而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突现,反射在身体上做出所有言行表情模式,是大脑学习、建构、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和模型反射到身体上的具体应用。不论有意识模型突现学习过程,还是无意识模型突现应用过程,都可以向身体效应器反射,即发出指令,效应器接受指令,才有个人外在性言行表情模式展现。
又例如任何体育运动,如跨栏、跳高、打乒乓球,每一个姿势、身体不同肢体动作和自我控制程度等,大脑都要反复建构记忆模式、思维模式,还有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接着是所有模式和有意识模型多轮突现,分别或综合反射在效应器上,经过多次分步训练和整体训练,多次调整动作,大脑才能建构相对准确动作的所有模式。以后,便准确地对效应器发出指令,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多轮突现,就是对多次训练出现的不正确动作做出纠正后再反射。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突现,可能用无数次生成和发展过程这个词更为合适。比赛时只能用无意识模型突现,向身体效应器发出指令,做出相应动作,迅速而准确。比赛时不可能一招一式突现有意识模型,那样反应就太慢了。
即使大脑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无穷的无意识模型,但没有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没有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或大脑旧有相关的所有模式激化,无意识模型也不会突现。例如,既不训练,也没有比赛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学会跨栏的无意识模型不会突现,也不反射。无意识模型潜藏保存,无意识模型所有模式之间及其联系的路径依旧保存,这种方式使人类最能节省生物场势(大脑中各种形态能量),又能在瞬间突现并反射,是最好的保存形式,是人类大脑长期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潜藏于大脑中的所有模式,在经常性习惯性情境、知觉、表象、自体感觉刺激下,立即产生无意识模型。可以直接理解为潜藏的相关所有模式立即整合组构为无意识模型。无意识模型是指挥和掌握自我运作操控的模型,并隐性突现。突现后的无意识模型立即展现出无意识模型的特性,刚性、不易改变、僵化,具有稳定性、独立性和普遍性等。凡是潜藏的无意识模型反射,遭遇非习惯性、非常规的情境模式特征等刺激,如正常行驶的汽车突然遇到横穿马路奔跑的小孩,此类紧急情境模式特征发生,首先紧急刹车或拐弯(无意识模型突现的习惯性动作),在零点几秒钟内突现的都是无意识模型。刹车看起来好像是一种神奇的“灵魂”感应能力,其实是个体练就的无意识模型突现产生的本能。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心理学》中写道,“当你决定抬起某个手指时,你的脑电波大概会比你有意识知觉提前0.3秒左右开始跳动”。李贝特实验显示:无意识模型总比有意识模型突现提前半秒钟。紧急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即在有意识模型产生前,个体总是凭过去高级经验,无意识模型突现并反射,不需要多少时间。
停车以后,看到具体结果以后,受现实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才会产生有意识模型,通过有意识模型回归功能进行结果分析,追溯原因和过程,这是显性突现。突现的有意识模型立即展现其特性,柔性,灵活,容易改变,具有变异性、不稳定性和特殊性,并有限度地促使有关无意识模式突现,发挥无意识模型潜在功能,即回想与事件有关的所有过去潜藏的无意识模型并进行分析。认识目的性等五大功能类型思维模式激活,调动思维模式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工具性思维模式具体建构形式,寻找发生紧急刹车动作的原因。尽量挖掘大脑因当时这方面相关环境变化而建构的记忆模式,超高层面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
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突现时的时间条件有较大区别:有意识模型显性突现要有一定的时间,像人们通常说的,“不要忙,让我想一想!”;紧急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总是突现无意识模型,像人们通常说的,“来不及考虑,凭经验行事”。
战争中具体战场,是人类社会最大的不可预测性的情境模式刺激,战场情境模式具有瞬息万变的特征,战场上需要战术灵活的军事指挥家,具有丰富战争现场经验的高智商的人,才能当机立断,拿出正确解决战争现场问题的方案,这类人才能成为将军。军事战略策划的指挥员需要时间,建构多轮有意识模型,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类人才能当统帅。
心理学家荣格讲过:“所有我知道,但眼下并未思考的事,所有我曾经注意到,现在却忘记了的事,所有我通过感觉接受过,但并未受到我有意识头脑关注过的事,所有我无意或没有专心去感受、去思索、去记忆、去向往或去做的事,所有未来将在我头脑中具体化,终于呈现在意识面前的事,所有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内容。”荣格对无意识的说明,正好证明文中几个“曾经……的事”在大脑中以有意识模型突现过,深思熟虑过,曾经注意到,后来又以无意识模型潜藏于具有巨量所有模式的“脑海”之中,“所有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内容”。当然有的不曾注意,“未受到我有意识头脑关注过的事”,“后来终于呈现在意识面前的事”,应该说,是过去建构的记忆模式开启,受今天新的情境模式刺激又参与到思维模式之中并发生整合组构,才生成和发展为今天的有意识模型。所有的有意识模型,或有关思维模式与记忆模式感觉运作,内在整合组构,都是以潜藏无意识模型的形态展现,只不过是无意识模式生成和发展过程的两种不同途径或方式之一,是经过感觉运作的路径和方法,由有意识模型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
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相同的有意识模型,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是人类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途径,是人类个体学习、积累、保存和及时应用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进化所获得的一种能力,既可以保存意识模型,在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又可以瞬间突现,是最大限度节省生物场势各种形态能量的一种方式。有意识模型习惯化转化为无意识模型,如同把宝贵资源保存在藏库内,把资料保存在档案馆里,既尽量完好无损地保存两种不同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及时整合组构,又很少消耗生物场势,又能及时突现,这是大脑生物进化和遗传功能的最佳选择。
7. 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有意识模型、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前提,是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也可以是大脑已建构旧有所有模式被激化,同样称为新建构所有模式),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参与,基本资源都是来至新、旧多元记忆模式,新、旧一维或多维思维模式以及所有模式,经过相互联系、协调性嵌套和临界耦合作用,它们整合组构为意识模型。其中新的所有模式在起主导意向性作用前提下,其余都以条件约束性和有限性作用参与其中。参与意识模型整合组构的所有思维模式,通常起意向性、创新性和不确定性的作用。新、旧所有模式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个体往住首先产生一般低层面或中层面的意识模型,如某种领域具体事业的概念、信念等,高层面或超高层面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如大脑里形成相对宏观的观念、思想、理论、主义或信仰等。只有新、旧所有模式结合并相互支撑而整合组构,才能产生有全面整体意义的意识模型。新情境模式刺激是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共同拥有的一把钥匙,从生成和发展过程与参与的所有模式形态来讲,二者具有统一性。
统一性还表现在,不论是潜藏的无意识模型突现,还是新生成和发展过程当下产生并突现的有意识模型,二者突现时都表现为当下时效性。以情境模式刺激规定性要求建构的所有模式,反映大脑当下所有模式激化的范围,以新情境模式刺激建构的所有模式意向性为主,旧有相关的所有模式参与,才可以产生意识模型。如野外行路突然遇到狼,不管无意识模型突现转化为有意识模型,还是有意识模型当下发生生成和发展过程,对当下情境模式刺激,都会意识到危险。
对新情境模式刺激,一是大脑重新建构新的所有模式,二是可以由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重新激化,二者都称为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新建构的所有模式或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二者以主导性参与整合组构,是直接性参与。其中有的所有模式没有建构或者建构不完善,需要重新再建构所有模式,包括需要大脑如果、假设虚拟实在重新再建构思维模式参与,属直接性参与。直接性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同样需要其他所有模式(包括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或需要新建构所有模式)参与建构,属参与整合组构的第二层次,其他所有模式参与意识模型整合组构过程是间接性参与。其他所有模式是由其他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建构或激化的所有模式,参与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的构成部分,不过是再次间接性参与,或低层次的参与。间接参与意识模型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同样需要多层次所有模式参与再建构,如此推论,意识模型的生成和发展过程,除直接参与的所有模式外,还需要间接性或多次间接性的所有模式参与,这样整合组构的意识模型才相对完善。
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一轮有意识模型因有一维或多维思维模式参与,所以具有不确定性,做出的言行表情模式展现常常是犹豫再三,甚至没有主意,往往会有另外一轮意识模型产生,其中包括直接参与的所有模式与间接参与的模式,在调整,在更替。如遇到狼这一情境模式刺激下,要求认识目的性思维模式参与整合组构,第一轮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突现,感到危险,害怕心理十分沉重;紧接着第二轮观察环境,要求有条件约束性思维模式参与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突现,如何利用环境进行预防;第三轮需要方法工具性思维模式参与整合组构,当下想办法如何打斗,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突现。此时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有意识模型都会急速地一轮一轮地突现,始终不得要领,建构如何打斗的思维模式,因缺少工具而惊慌失措等。在狼要吃人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面前,根据经验,突然想到狼怕圈状物,是大脑很早以前产生的无意识模型突现,于是想到身上的袴包背带可以撑为圆圈形,马上将身上背着的袴包取下来,把袴包带子有意识(模型突现)地对着狼摆成圆圈形状,相持一段时间后,狼悻悻而去。过去大脑具有的无意识模型高级经验,转化为当下有意识模型突现,二者转化发展具有统一性。
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刺激决定人们大脑首先开启原来建构的记忆模式→激活原来建构的思维模式→建构新的所有模式→经过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意识模型→意识模型突现→多层次轮回逐级累进地生成和发展等。由此可见,有意识模型与无意模型生成和发展的原因和过程具有统一性。同时也说明,“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如本章开始讲过的是社会上的人们言行表情模式展现,教导着个体如何对情境模式去意识。但人类个体随着大脑不断生长发育,个体经历不断地延伸,大脑会建构丰富的所有模式,尤其重要的是,个体大脑建构千变万化无穷有界的思维模式,并转化发展,而且逐级累进发展为概念或者是“纯概念”。“纯概念”建构远离了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思维模式,具有很强的意向性和其他特性,这些意向性和其他特性作用也会远离社会存在的影响及其决定。由“纯概念”参与生成和发展的意识模型,很少受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和制约,甚至超越社会实践活动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这正是人类个体有意识模型突现,有时对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具有反作用,而且成为本质认识的根据,是有意识模型突现对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具有相对把握和改造能力的根据。
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并突现,尤其是有意识模型突现,对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有认识、把握和改造的功能:一方面因新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会把参与生成和发展过程相关的“纯概念”特性,拉回到社会现实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中来,这是由意识模型产生的回归功能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纯概念”远离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其意向性和其他特性远离社会现实的情境特征要求和约束,对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有很强的反馈性作用,会对社会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产生挑战性,有能力打破或超越社会现实存在情境模式特征刺激的可能。如父母经常教育孩子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时说假话的人反而占便宜,如果这类事情发生得多了,于是对父母的类似的教导产生怀疑或叛逆,进而产生徬徨。叛逆性打破社会现实情境模式特征要求的框框,往往更好地适应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变化,于是个体大脑会产生具有叛逆性的意识模型。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打破社会现实情境模式特征框框而产生叛逆性,是人类个体产生创造发明的原因之一,也是改造社会的原因,是个体有能力相对把握和改造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的原因。回归功能与叛逆性产生,无意识模型与有意识模型具有统一性,不过后者的回归功能与叛逆性比前者更为强劲。
其实人类社会文化具体形态及具体社会人造事物,是人类个体建构思维模式产生的创新性与不确定性,加上意识模型产生回归功能和叛逆性,对自然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相对把握和改造的产物,更是个体大脑意识模型突现的产物,也是具有回归功能和叛逆性意识模型的产物,是意识模型对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相对把握和改造的产物。人类社会文化具体形态及其人造物,同样是社会客观性存在,是决定个体的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的物质形态基础。后来个体大脑又建构丰富的所有模式,其中有许多纯概念,在社会情境模式刺激下,激化大脑已建构的纯概念,纯概念参与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意识模型会把“纯概念”回归到社会现实中,同时纯概念意向性和其他特性,会超越人类社会现实情境模式特征可能性,成为人类种系进一步创造的根据。这样,人类社会群体不断延续,一代人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及其社会产物,决定后一代人意识模型的产生,后一代人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超越前一代人的意识模型而推动社会前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意识模型尤其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的发生,成为人类社会实践发展前进的内在性动力。如果社会存在永远决定人们的意识,不承认意识模型突现对社会的反馈性作用,不承认意识模型具有回归功能和叛逆性,社会将一成不变,或者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不同的所有模式在意识模型中作用完全不同,如个体大脑中形成的概念、观念、信仰等,在整体性意识模型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完全不同。究其原因,不同经历的个体,不同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特征刺激的要求,大脑建构新的或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所有模式,尤其是思维模式意向性、创新性和不确定性等不同,作用也不同,在产生意识模型过程中,转化发展为意识模型的意向性、回归功能和叛逆性,起着不同的决定性作用。在此前提条件下,大脑已建构并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尤其新建构的思维模式,在产生的意识模型中,有的起着意向性、创新性和不确定性等作用,使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与其他参与的思维模式、记忆模式相辅相成,互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纯和升华。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整合,而是经过选择和加工后相互嵌套,不是随意构成,而是有机联系,彼此协同,临界耦合作用后的组构,具有质的提高和发展。不论有意识模型,还是无意识模型,都是由记忆模式和思维模式共同参与并整合组构、提高、发展的过程。
有相似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就凭保存的习惯性联系路径,保障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潜藏的所有模式之间立即完成整合组构,产生无意识模型。无意识模型多次突现,套用的同一套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激发,始终如一地突现,反射在大脑里形成表象,或反射在身体效应器上展现言行表情模式,不会有改变,具有刚性和僵化特性。相同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不论大脑表象形成,还是外在性展现言行表情模式,无意识模型突现,既迅速、快捷、准确,又用最少的特殊生物场势完成;在相似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解体的所有模式之间,从头开始整合组构,等于又一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其中有第一轮参与整合组构的部分所有模式再次参与整合组构,还有少量其他所有模式第一次没有参与,这一次参与(可能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产生的新一轮有意识模型,与第一轮产生的有意识模型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具有易变、灵活的特性。随着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有意识模型一轮一轮突现,反映在大脑里,对比两套或多套不同的超高度复杂生理结构模式,它们有所不同,甚至有很大区别,反射在大脑中形成表象,或反射在身体效应器上做出的言行表情模式前后会有变化。更重要的是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既要对参与的所有模式进行再次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又要消耗大量的特殊生物场势的各种能量。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之间,总是有不同的所有模式重新调整,建立新联系路径,每一轮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都有所区别。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李贝特在20世纪80年代做的实验,在相同情境模式刺激下,无意识模型突现总比有意识模型突现要提早半秒钟。这与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在《心理学》一书的描述相似,“当你决定抬起某个手指时,你的脑电波大概会比你的有意识知觉提前0.3秒左右开始跳动”。不同具体情境模式特征产生的刺激不同,参与的所有模式不同。多轮有意识模型从生成和发展过程到突现,要有一定时间。而无意识模型突现,瞬间完成。二者具有时间上差异性。
有意识模型每轮生成和发展过程,需要对参与整合组构的新、旧所有模式,进行反复选择、加工、淘汰或扬弃,有时要经过多轮过程,所以费时,但决策很少犯错误。相反无意识模型突现,是刻板式突现,自然地生成和发展,突现更是轻车熟路,突现快速,不费时,所以无意识模型快速决策,很少考虑新情境模式刺激有多少特征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快速决定为何易犯错”的原因。
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有意识模型,关键在整合组构过程产生的超高度复杂的生理结构模式,以后不论反射在大脑形成一轮一轮完全不同的虚幻性表象,还是反射在身体效应器上,展现相应的言行表情模式,各自都有特别的意义:一方面,面对新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大脑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带有情境模式特征刺激要求的意向性和其他特性等,所以意识模型突现或反射,主要反映新情模式特征刺激要求;另一方面,只有相关新、旧所有模式参与整合组构才有生成和发展过程,生成和发展过程不仅仅指参与整合组构新的所有模式,自身也会发生某种变化。重要的是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之间相互约束,包括旧有建构的所有模式对新建构的所有模式反作用的约束,从而将参与的所有模式整合组构为一个整体,整体会展现出意识模型的各种基本特性。基本特性不仅主要包括新建构所有模式的意向性和其他特性,综合新、旧所有模式意向性和其他特性,产生意识模型整体性特性,包括回归功能、叛逆性等,这就是生成和发展过程的意义。无意识模型和有意识模型,都有生成和发展过程的发生并产生特性,二者具有统一性。
二者差异性表现在,因参与的所有模式存在衰减效应,所以无意识模型也存在衰减效应。正如人们讲的“三天不练手就生”,尤其很长时间没有突现,就可能由潜藏进入解散状态,如学到的数理公式记得滚瓜烂熟,到若干年后,多数公式在大脑不复存在而解散。而有意识模型本身每一轮生成和发展过程有差别,不突现就解体,不存在衰减现象。要是说有意识模型有衰减效应,就是它转化为无意识模型后才存在这种现象。
有意识模型需要多轮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可以当下突现,以后没有重复突现的可能。如果以后突现,过程重新发生,因对参与的所有模式重新进行选择、加工、调整、淘汰和扬弃,突现时速度相对慢,如同新一轮生成和发展过程发生,费时曲折,意识模型不定型,也不定性,生成和发展过程消耗特殊生物场势各种形态能量多而强;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当下突现,其生成和发展过程不需要重复发生,所以以后可以重复突现,模型展现既定型,又定性。只要突现,联系的路径迅速准确,突现瞬间完成,突现时消耗的各种形态能量相对更少而弱。二者不论生成和发展过程,或者突现过程,或者消耗生物场势各种形态能量,都相差甚远。
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二者都要以某种(常规的或变化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为前提。但二者对情境模式特征刺激程度和刺激次数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一次深刻刺激(包括强直性刺激)就会产生有意识模型,并转化发展成无意识模型。有时多次刺激不一定转化为无意识模型。大脑需要建构新的或激化大脑已建构旧有的相关所有模式,这一点二者具有统一性。不同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刺激下,无意识模型和有意识模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相同的情境模式特征经常刺激下,不论大脑新建构还是大脑已建构旧有相关参与的所有模式,建构的有意识模型习惯化、固定化,转化发展为无意识模型。在少量特殊的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下,相关的无意识模型参与的所有模式,需要少量或少部分所有模式新建构或进一步完善性建构时,此时无意识模型隐性突现,转化发展为有意识模型并显性突现,隐性突现与显性突现可相互转化,二者具有统一性的关系。
无意识模型与有意识模型二者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存在相对重叠的、过渡的阶段性界限,也就是说,新、旧相关所有模式参与整合组构,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既是无意识模型,又是有意识模型,既动脑筋,又没有完全认真地动脑筋,粗枝大叶就属于这种中间类型的意识模型。
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二者对参与的所有模式完善性和新建构模式要求不同,对不同程度、不同种类情境模式特征刺激反应不同。一方面,在情境模式特征刺激,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大脑不用本体感觉系统激化和参与,自然而自为自在地运作,常常是“不动脑筋,不管客观变化”。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要大脑本体感觉系统启动并参与,并起着“因时、因势利导”的作用。另一方面,无意识模型中参与整合组构的记忆模式与思维模式在相对范畴内是固定的、配套的、定式参与的,所以无意识模型是“定型、定性”的模型,也是固定地、长久地在大脑中存在的模型;有意识模型却不是,它随着情境模式特征刺激不断变化,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不断地变化和更替,尤其每一轮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都会更换参与的思维模式,所以有意识模型是“变型、变性”的模型,也是暂时的、变化发展的模型。
遇事经常生成有意识模型的人,是肯动脑筋的人,办事灵活、机动、变通,也会察颜观色,视情境模式特征变化,建构新的所有模式,常常因灵活性强而越过原则,容易犯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错误。遇事经常生成无意识模型的人,办事坚持原则,一丝不苟,但也会犯教条主义的毛病,墨守成规,不会随新的所有模式建构而改变,易犯僵化的错误。只有既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又具备渊博知识的人,才能既灵活又不失原则地处理问题,在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之间取得平衡,才是“智者”。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世上没有完全、永远、正确的处世者,最大的和事佬也难免犯更大的错误。主客观事物情境模式刺激不断变化,也不会让这样的智者永存,更何况经验丰富的人、知识渊博的人,是相对的丰富、有限的渊博,所谓的智者是相对的、有限的智者。
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二者区别还在于,突现时参与的所有模式开启和激活,反射在自我身体上展现的言行表情模式不同。例如,回答问题,无意识模型突现,凭高级经验回答,干脆利落、显得十分肯定,尤其是平时好多嘴的个体,常常自信满满。在日常生活情境模式刺激面前,回答干脆利落,但在重要情境模式刺激下,还是干脆利落地回答,就值得质疑了。经常凭经验(包括固化所有模式低级经验)回答问题,反映这个人的性格直率,有的哲学家提出“无意识(模型突现,作者注)才是人的心理的本质”,但不免有不动脑筋之嫌;有意识模型突现,回答问题,考虑问题的方方面面,即参与整合组构的所有模式,哪些应该参与,哪些不该参与而显得犹豫不决,常常显得不肯定。尤其是理论知识渊博的人与大脑建构所有模式贫乏两种极端的人,多数人平时话不多,遇事经常犹豫不决,这样的人处理问题似乎是动脑筋,反映这个人性格稳重,但不免有无能之嫌。无意识模型和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突现在感观上也存在不同。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突现在大脑中不产生感觉,决定(相对有意识模型而言)快速、直接,不存在犹豫,但具有僵化、刚性特点,转化发展潜力不大,范围有限。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及其突现过程,因选择不定而产生“游荡性”的感觉,做决定时(相对无意识模型而言)费时、费周折,显得不果断,但是不僵化、易变、转化发展较快,甚至可以推倒重来,具有宽泛联系和潜在能力。二者常常与大脑建构所有的模式的多少、质量及程度有关。
有意识模型与无意识模型最大差异,表现在内在性形成的观念、认同的理论和对人或事的看法上,反射在个体身体效应器上,展现的言行表情模式不同。有意识模型不定性,也不定型,灵活、易变、不确定,适应情境特征刺激变化的要求。所以,有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形态,也灵活、易变、不僵化,是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理性沟通的重要途径;无意识模型定性,定型,刚性,不易改变,有僵化的刻板效应,适应固定情境特征刺激不变的要求。所以,无意识模型生成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意识模型形态,同样是刚性,不易改变,具有僵化的刻板效应,对人、对事常常产生固定印象,按死板的方式处理问题。
政治领域及其具体事业方面展现的无意识模型形态,是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派别之间建构共同语言的坚固障碍,甚至不可逾越,产生的不同意识模型形态刚性,僵化,不可调和,尤其表现在人类人文科学方面的斗争最为普遍。不同文化领域及其具体事业多数展现有意识模型形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相对容易交流,尤其表现在人类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经济领域及其具体事业,在利益双赢方面多数展现有意识模式形态。在“权利”模式控制对方方面,多数又展现无意识模型形态,所以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在经济领域的交流,是爱恨交加,有限发展。具体反映在“权利”模式参与的无意识模型形态展现,它是当今世界最可怕的固有的无意识模型形态,也是造成世界不得安宁,战乱不止的主要根源。
无意识模型与有意识模型即统一又多样,合二为一才能成为全面而有价值和意义的意识模型,如硬币的两面,其各自特征在大脑中整体性地保存,并不断地转化发展,才是人类本质的认识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