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目帖——令人惊叹自失
书法赏析
《游目帖》又名《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诸奇帖》,为王羲之草书,共11行,102字,收录于《十七帖》《淳化阁帖》。
《游目帖》真迹早佚,其摹本在明初为郑济所得,并邀方孝孺为其作跋。1402年,靖难之役后,方孝孺被诛十族,郑家为避祸,删去了此跋。不过后来,郑济之侄郑柏找到原文并重跋于后。明末时,该帖归徐守和所有,并被重新装裱。清乾隆十二年,也即公元1747年,该帖入清内府,被收入《石渠宝笈》,并刻入《三希堂法帖》。之后,《游目帖》被赐于恭亲王,后又传给了恭亲王的次子载滢。再后,《游目帖》流入日本,被广岛的安达万藏收藏。
▲游目帖
此信札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中表达了王羲之对蜀地奇胜的向往之情。周抚字道和,是东晋中兴名将周访之子。永昌元年,也即公元322年,周抚成为王敦的爪牙,两年后,王敦失败,周抚逃入西阳蛮中。咸和初年,也即公元326年,周抚为王导所用。
《游目帖》原文为: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大体意思是说:您信中所说的巴蜀山川的种种奇胜之处,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里都没有记叙。那里山川奇异,也使人感到目悦神怡。如果我可以去,希望您能迎接,而如果真的错过了这一机会,我可能将会觉得度日如年。您镇守巴蜀,朝廷不会有调动之理。真想趁您还在巴蜀任上和您一起登汶岭和峨眉山而归,那真是不朽的盛事啊。先说这些吧,心已经飞到您那里了。
《游目帖》是王羲之信札中字数较多的一件,书法妍美而不柔媚。明代方孝孺曾称赞说:“《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明代徐守和则跋:“赞曰:书法至晋,体备前规。专美大成,绝伦于羲。畴能方驾,过钟迈芝。焕若神明,誉重当时。墨为世宝,异代同师。梁唐争购,博访无遗。兵火屡变,造物转移。民间剩迹,尽入宋帷。阁帖胪列,真伪纷披。元章刊误,始证临池。抚兹游目,别有神奇。非廓非填,枯毫脱皮。冷金古纸,松烟凤脂。行草兼挚,八法并施。龙跳虎卧,智果不欺。详考印识,薛氏长宜。绍朋道祖,首尾参差。贞观淳化,古玺在兹。一符半印,世远难窥……”
趣味链接刺史是什么官职
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是为刺史,但不常置。到汉武帝元封五年,也即公元前106年,刺史才成为一个固定的官职。在西汉中后期,刺史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