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帖——乾隆口中的稀世珍宝

书法赏析

《中秋帖》为草书纸本,纵长27厘米,横宽11.9厘米,传为晋王献之原书,原为5行32字,后被割去2行,现仅存3行22字,又传为宋朝画家米芾临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

该帖用竹料纸写成,但这种纸在东晋时尚不能制造出来,直到北宋时才出现。此外,从行笔中可知,该帖所用毛笔为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运笔无法做到灵活自如,像该帖中这样丰润圆熟、线条连贯、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基于以上原因,现在人们大都认为该帖是宋朝米芾的临摹本,但这并不影响该帖的价值。

此帖流传过程历经周折,一度被清内府收藏。该帖连同《伯远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居住的寿康宫,溥仪出宫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携带出宫,并经由她娘家侄孙卖给古玩商,之后又辗转卖给郭世五。郭世五死后,此两帖归他的儿子郭昭俊所有。

抗战胜利后,郭昭俊将父亲的觯斋藏瓷全部捐献故宫博物院,而他也因此得到了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经理的职务。1949年,郭昭俊随银行撤至广州,之后又辗转到了香港。因生意资金问题,郭昭俊将《中秋帖》和《伯远帖》押给了一位印度人。之后,印度人又将两帖以十多万港币的价格抵押给了香港汇丰银行。

因做生意赔本,一年后抵押期满,郭昭俊无力赎回该帖,准备将其出售。为此,他找到徐伯郊商量办法。之后,徐伯郊立刻给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写信说明情况,马衡院长随即向周恩来总理报告了此事。1950年,周总理亲自给当时的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马叙伦等人写信,指示“同意购回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终使两帖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中秋帖》上写有行书3行,共有22字,即“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该帖运笔笔迹流畅,情驰神纵,字势连绵不断,极备法度,是学习“二王”的珍贵资料,米芾曾评价王献之书法为“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而张怀瓘在《书议》则曾评价王献之称:“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无疑,作为王献之的代表作之一,《中秋帖》可以让人一睹书法大家的作品风采。

趣味链接走近竹纸

竹纸即以竹子为原材料造的纸,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伟大发明。中国四川省夹江县和浙江省富阳市,是竹纸的重要产地。拿夹江来说,夹江的环境适合竹类生长,当地在唐代即开始以“竹料手工造纸”,竹纸制作技艺兴于明,盛于清。自唐代以来,夹江即享有“蜀纸之乡”的美称,所产手工纸素以质量佳、品种多、技术精、规模大等载誉巴蜀,乃至名扬海外。早在清代康熙年间,夹江手工纸便成为上贡朝廷的贡纸。乾隆年间,夹江纸更是成为上贡朝廷的考场专用文闱卷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