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
- 刘华丽 王喜荣
- 16753字
- 2024-10-30 04:10:41
第二章 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政治思想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势在必行。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功能,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和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网络与新媒介的出现要求高校能够积极应变,适应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变化,把握新特点,探索新规律,继续发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历史传统和政治优势。
一、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要坚持导向性、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原则。其中,时代性原则要求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对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一概而论,对大学生群体缺乏重点和针对性教育,对于不同的时期缺乏应变;相反,要敢于把握时代脉搏,不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精神源泉,赋予最新的时代特征、时代内容,保证其充满生机与活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以道德教育、心理指导、爱国主义教育、理性信念教育等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扩充与丰富,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系统和完整、更加科学地指导大学生。有学者将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教育;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等。
内容必须通过载体才能得以传达,而载体的多样性能实现内容传达的多样性、准确性和丰富性。载体的优势使内容承载量大增,师生信息的获取量也更为广泛,不只使众多内容传递变得简洁、易操作,还拓展了多种传播渠道,教育实效性增强。新媒介的出现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增活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媒介促进了教师传播信息的丰富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主题班会、校内出版物、校园广播、谈心等形式进行,容易受到时间、地点和内容的限制,必须有计划性。例如,一次班会的开展,需事先确定主题、搜集和整理资料、布置教室、确定时长、协调参与者的时间等。主题内容需要既集中又有限,并尽量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空洞的说教和演讲容易使学生降低兴致、缺乏互动,很难达到既定的传播效果。
新媒介的应用使班主任、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灵活多样,得心应手。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微博和论坛等都成为老师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阵地,使这些新媒介带来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涵盖了文字、图像、音乐和视频等形态的新媒介,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拘泥于黑板上的文字和口头传达。凭借网络,老师们能在海量的信息中便捷、及时地获取资料,这种可获得性极大充实了思政教育的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丰富起来。以开展集信息、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博客为例,通过这一形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浏览网页的形式获取内容。博客内容更新快,涉及面广,通过超链接可进一步进行相关阅读,留言讨论的形式也利于学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这种及时、动态的传播无疑提高了传播效率,丰富了传播内容。
(二)新媒介促进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丰富性
在《新媒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文中这样论述,“新媒介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和易于接受等特点,它使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面更加广泛,可以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不同的流派和不同的观点,这就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阅历,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大学生不但可以接受辅导员的信息,并给予及时反馈,使交流更加深入,挖掘新的交流空间,也可发挥自主性特征,通过新媒介查阅和解读从而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海量的信息使学生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几乎不受限制,多种形式的新媒介更是拓宽了信息获得的渠道,这极大调动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从而使其发挥主动性,获知新内容。网络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大学生能够在高校建立的局域网中享受到这种资源优势,如校园网、电子报刊、校园论坛、开放实验室和校园公开课等,创造了众多学习资源与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获取知识、接受知识的机会。
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使学生更容易在隐蔽的媒介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避免现实交流带来的限制和障碍,从而获取更多的内容,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长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但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是庞杂的、多元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不乏西方文化势力的渗透、信息霸权致使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漠视现实原则与道德规范;同时也存在使学生沉溺网络,引发心理问题的弊端。新媒介创造了与教师沟通的便利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日常化,但也给予了大学生足够的自由,近距离接触各种信息。缺乏把关的内容容易致使大学生价值观迷失,甚至做出错误行为。教师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隐形载体,“它以内隐、非强迫性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将有关道德观、价值观和政治意识等方面的知识、观点和经验渗透给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世界。可以说,它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应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引导大学生关注积极向上的信息知识,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不良动向,并予以引导和纠正,在新媒介带来信息优势的同时规避由于资源丰富多样而导致的弊端,发挥新媒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师生通过媒介互动促进了思政内容的丰富。
新媒介更快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应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实现了及时、互动的交流,满足了人们的社交欲望,而思政教育也同样受益。微博留言、日志发表、转发、评论和QQ签名等,无不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思考和价值观,突出了个人意志,包括老师在内的班级群聊,充分赋予了表达权,这种虚拟的类似于小型班会的讨论进一步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其交谈更加深入和真实。
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年龄阶段,他们渴望汲取新知识,探索新事物,并且关注社会热点,积极发声,展示个性,但又由于太过理想化、社会经验不足等因素而出现偏激观点与行为。师生间的频繁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大学生认知方式的缺陷,引导其深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判断价值标准。个性签名、朋友圈动态、微博内容都可以成为老师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平台,进而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出现的苦闷、不解和困惑给予关怀和疏导。通过双方的沟通,使教师更容易获知更多信息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帮助。学生利用新媒介表达声音,展现自我,往往能在朋友圈得到很多回应,引发更多的声音,这样也使老师能更加便捷地获取更多信息,从整体上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与面临的现实问题,从而能够正确地认识大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变革
2004年10月15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一文。文中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手段。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育人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下,高校要与时俱进,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一)新媒介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任务。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内容。高校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及时传播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者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后盾。学校要紧密结合国际和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形势政策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众多高校也都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样,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这是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效性而从时代性方面做出的努力。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与新媒介的结合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方面体现。新媒介已经融入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在慢慢发生变化。空洞的课堂教学在说服和影响学生行动上变得无力。面对丰富多变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运用新媒介优势,及时获取最新的理论知识,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传递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引导大学生主动运用新媒介搜集、整理相关材料,鼓励其独立思考、深入实践,敢于发表新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解读与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在与同学分享、传递知识的时候,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邮件和微博等,将课堂知识日常化,拉近沟通距离,实现课上与课下交流的互动。平等对话的构建、相对轻松的话语环境和声像并俱的传播载体使得师生关系更为紧密与和谐。双方积极性的调动能够更有效地实现传播效果,使学生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涵。教师除了课堂上丰富教学内容、课后平等对话拉近师生关系,还要加强教育手段的变化。这些举措和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运用;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如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建立实践实习基地;三是课堂教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改变教师负责课堂、辅导员负责生活的模式,从时间和空间上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持久性和深入性。
(二)新媒介与开展实践的结合
参加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对于关注社会现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奉献社会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等有重要意义。大学生的实践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社会调研、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学习参观和勤工俭学等。新媒体的多种形态模式,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平台。2014年5月,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举行公益营销比赛,用“微营销”的方式帮助海南果农销售滞销芒果11000多斤,并将所筹善款捐给福利院儿童。大学生志愿者运用微博、微信进行推广和销售是对传统销售模式的一种创新。以微信为例,他们建立个人微信公共账号,发布相关产品的信息,将视频、图片和宣传文字等分享到朋友圈,形成便捷实用的宣传模式。二维码的扫描进一步添加了更多的学生,形成了潜在的消费群体,更好地运用了微信这一资源平台。
新媒介与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结合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群体的实践形式。志愿者征集工作,运用网络的广泛性、及时性等特征迅速凝聚志愿者群体,通过微博账号、公众账号、建立QQ群等形式加强影响力,让热心公益、关心社会的大学生能够自愿组成团队,服务社会;寒暑假实习,运用网络优势,查询撰写文章中用到相关单位的资料与信息等,通过深入调查,将理论内容与实践所得相结合,撰写切实可行的实习报告;义务支教,运用新媒体将当地的现状进行及时而广泛的传播,借助于融文字、图片、声音为一体的新媒介平台,更加生动形象地帮助贫困地区展现现状,搭建沟通平台,让更学生参与进来,服务社会。大学生群体具有广泛的传播力量,这将形成良性循环,拉动更为广泛的学生群体甚至社会人士参与进来,传播正能量、服务社会。这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媒介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表现为隐形的大学理念与精神,也可以是外在的校园环境与风貌。它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传播形式,不仅在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保证大学育人方向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运用多种文化资源,彰显多元文化亲和力,营造大学生的内心精神家园方面有比其他形式更易发挥出实效性的优势。”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利于建立师生积极上进、凝聚力十足的文化氛围,展现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精神风貌。新媒介平等、开放的特征融于校园文化,具有传播优势与感染力,可成为传统校园文化的继续延伸与有力补充,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校园文化。新媒介的气息增添了校园的科技气息与技术含量,有助于形成重要的媒介生态环境。大学生是新生事物的积极接受者和使用者,各类终端已经在校园广泛运用,成为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新媒介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下,学校要掌控新媒体的主动权,趋利避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师生合力创建的一种新型校园文化。发展优秀的校园文化要充分利用新媒介优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同时要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形成和谐健康的校园媒介环境。重视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利用新媒介容量大、资源丰富的特性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和文化活动建设,使大学生既能充分获取学习资源,又能丰富精神生活。充分利用校园网站为学生提供沟通平台,如校园网、学校论坛和班级网页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平等、开放的语境更利于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班级群、微信导员博客、微博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及时解疑答惑,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成为实用的交流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主和独立意识;校报、校刊和校内广播的内容,都可以运用新媒介手段进行传播,电子报刊、校园广播公众号的设立可以扩大传播面,纠正错误观点与言论,弘扬主流价值观,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讨论,开阔视野,增添乐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与生活态度;新媒介在课堂或者课下的运用,能够补充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自由、灵活、个性化的教学创新了校园文化传承方式;举行形式多样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引导其接受先进的文化知识,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新媒介也能为高校间的交流和互动创设广阔平台,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四)新媒介与思政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定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为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补充,并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行为,就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对大学生可能存在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苗头提供及时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与辅导。新媒介环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提供了教育平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质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个体咨询或团队辅导的形式进行的,辅导环境相对固定,容易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且工作量大、相对烦琐,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全部顾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新媒介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更加便捷,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更好地服务学生,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可获得更多和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延伸了大学生的认知感官,使其能在媒介技术的帮助下,扩大认知广度,加强认识深度,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充分开发。学生可根据自身状况自主地查询资料、分析个人状况来寻求媒介帮助,也可探索外界世界,正确地把握客观世界来找准自身位置,解决个人的困惑。受传者平等传播理念的形成,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于自由、平等和开放精神的追求,拓展其心灵空间与自主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性,尤其在隐匿的环境中,能够使大学生更容易放下思想包袱,坦露个人想法与真实情感,利于教师掌握其心理健康状况此外,“一对一”的对话能够营造平等、互动的对话机制,不论是微信、短信、电子邮件,还是微博等都可成为交流载体,缓解当面交谈可能带来的尴尬局面,去除更多影响交流的障碍因素,使心理咨询活动变得切实可行、更具效率。
高校既要积极发挥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巨大作用,又要防止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程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要融入新媒介的力量就要重视打造新媒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如加强校园网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广泛告知学生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心理咨询活动等情况,在校园媒体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意识,为学生自我学习与教育创造条件。此外,也要帮助学生远离不良的媒介消费行为,遵守网络道德,使新媒介为其所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用工具从而发挥作用。
(五)新媒介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结合
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一直是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空洞的说教并不是教育的本质,切实地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也是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型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成长中难免遇到各种矛盾与困惑,形成心理问题同时,客观上的经济问题也不容忽视,就业季更成为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复杂交织,学生的实际问题不容忽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能为学生创造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条件,应排除不利因素,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社会实践,减少因实际问题而引起的思想问题甚至错误行为。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实际问题较为突出的表现是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具体到每个学生则因人而异。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传统方法多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和座谈等形式,了解大学生所反映出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此外,应建立高效的意见反馈机制,通过意见箱、校园热线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以便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学校就业指导观念未能与时俱进,相对保守,就业渠道单一,不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广阔的平台。新媒体则能弥补这一不足,逐渐成为高校指导就业的得力平台,发挥其优势。新媒介的广泛使用大大丰富和补充了信息来源机制,在这个人人都有移动终端与客户端的校园内,新媒体使信息源的获取更加高效便捷,能更加广泛而准确地反映学生们的真实需求,增强与学生的紧密联系,在其成长遇到困难的时期及时给与帮助予指导。
大学生就业既是社会问题,也是摆在学生面前最实际和最迫切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学生除加强自身过硬的本领外,学校也要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毕业实习阶段,网络与新媒介的运用,大大展示了突破时空性的优势,使奔波于各地的实习生能够通过群消息、校园就业信息网获知市场人才的状况,师生间的交流使就业信息与政策的推送更加便捷,汇报实习进展更加省时省力,师生们的在线交流能够获知更多的实习机会、交流实习心得及,并及时解决遇到的困扰与难题,培养大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认识社会,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择业观。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让媒体助力大学生就业,其方法在《全媒体环境下传媒如何助力大学生就业》中提出三点:第一,整合优势资源,发挥媒体信息平台的优势,即重视广播、电视和报纸尤其是网络在就业价值观念的指导作用,积极打造大学生就业平台。第二,建立媒体服务平台,发挥线下实用功能,即一方面,媒体利用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另一方面,建立起媒体服务平台,实现“点对点”式的沟通,让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色进行选择。第三,构建就业网络,打造“媒体——就业”的一体化体系,即媒体要建立就业网络化体系,形成网络化体系的校园系统,为高校大学生开拓出新的就业渠道。
三、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特点变化
在教育学中,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一直被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断形成一些观点,如“教师主体观”“学生主体观”“双交往主体观”等。主体和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从哲学中认识论的角度看,主体和客体是认识和实践关系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主体指认识活动行为者本身,客体指实践认识的对象、事物及人。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老师和辅导员一般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内容传输给学生,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作为客体,也存在主体性,首先了解传统思政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浅析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一文中,作者顾建军提出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和功能进行主体性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对老师的态度,排斥或喜爱上课状态,或聚精会神或消极应付等来凸显自己的主体性。
(2)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信息的破译与转化;真正掌握老师所传达的知识需要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对教育指令信息中不熟悉的内容破译,最终消化和吸收,这些需要学生将原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打通、融合,最终形成新的认知体系。
(3)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对教师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指令,主体性发挥得好的学生会由此产生一定的联想和创造,并从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信息和方式中获取操作悟性,进而对教师的信息与指令产生批判性的、创造性的、发展性的以至超越性的能动反映方式,通过自己对某个知识疑问的产生,对某个问题新的想法的形成,对某个作业新的思路的提出表现出来。
在新媒介环境下,将微博、博客、短信和论坛等各种形式的媒介手段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特征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和功能逐渐淡化,学生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新媒介的主体性选择。由于新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学生更加依赖新媒介的接触和应用。他们将对于课堂上老师的情感更多转移到网络中,陈旧和呆板的课堂形式让位于生动形象的集声音、图片和文字于一体的新媒介。丰富的信息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不同渠道的知识获取更加便捷、自由。在大学生的好奇心的促使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积极性调动起来,不再拘泥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质量、班级氛围、自我表现等约束,以更加宽阔的心境和更强的动力去汲取知识。
学生对信息的破译和转化更加全面和真实,且更具时效性。依托于新媒介海量信息的优势,老师的教育信息可以作为信息点成为了解信息内容的一个开始。由于课堂形式的限制,内容的有限性难免对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产生限制,加上原有知识体系的不牢固性等,容易使教学效果打折扣。学生如不及时梳理,便会造成认知上的困惑,甚至打消其学习的积极性。“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很明显地展示了新媒介的优势,信息的转化和破译变得轻而易举,教师的课堂内容可以轻松地在网络中找到理论和案例支撑。不论是课堂重点还是有感而发的话语,或是感兴趣却没着重谈到的知识点,都可以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成为重点。便捷的新媒介只要学生愿意作为学习工具,完全可以成为他们拓宽知识面,使见识更加丰富的利器。
学生对于教师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和超越变为可能。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者不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的优势。课堂教学也是教育者展现教育成果的一部分,是他们多年知识累积、精心备课的结果。“由于教育者对于传统媒体占有较多,可以及时地把握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动态,并将之与思想理论教育相结合,使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的。”而新媒体的出现确实对于教师在信息方面的优势发出挑战,任何一个教育者的知识体系都不可能超越庞大的网络所能涵盖的内容,而学生却可以毫无障碍地去浏览、汲取里面的知识。作为新媒介的主力军,学生们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处于活跃期。他们对于新事物会更加敏感和好奇,通过自主学习,无疑会改变知识匮乏、信息劣势的地位。获得信息主动权的大学生们使知识的积累、深化和再创造也变成为可能。
四、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特点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为老师,他们随着新媒介的出现不断地探索新的工作方式,以更高效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是新时代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客观要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传达者,处于主导地位。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恰当的教育方法、充分的教育内容,并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当然,老师的引导和观察也十分重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提问和任务完成情况等评估教学质量,找到学生的困惑和难点进行针对性解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教师发挥主体性的表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既要把教材、教法、教育环境、教育因素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又要把具主体性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状况、主体性的发展程度作为自己的认识客体;既要在教育内容的传授中突出自己的主体性,又要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开发与培养中表现出自己的主体性,从而充分表现出教师这一教育实践主体的主体性特征。”(《浅析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
由于新媒介在高校的迅速普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途径获得了物质技术支撑,不但颠覆了传统课堂的传授模式,还形成了新式师生共享式的教育活动,而教师作为原本的教育主体也悄然发生着一些新变化,转换着教育理念,适应着新技术带来的新要求。
(一)掌握新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成为客观要求
以手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而对于志气昂扬、充满好奇和渴望成功的大学生而言,对于海量信息的甄别、选择和把关变得尤为重要,鱼龙混杂的信息可能影响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实际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学生经常发布信息的渠道来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及时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少走弯路。例如,通过学生的微博、日志和个性签名等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困惑和想法;通过及时的谈话,解除学生的疑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大学生群体是使用新媒介最广泛的一个群体,他们善于适应和应用新事物,并较为合理地去丰富自己的生活,正确发挥新媒介的作用,如交往功能。大学生通过加好友、加关注、发布微博、发朋友圈、评论、点赞等方式来实现人际交往的目的。仅仅通过短信慰问的方式显得不够入流,也不能做到及时互动,因此很快众多的大学生便成为微信、QQ和微博必不可少的庞大群体。这些群体成员相互关注、互动频率高,是新媒体使用者中的积极分子。教师从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长、交友就业、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工作职责来看,是有义务去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的。辅导员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队伍,要想真正地把工作落到实处,一定要能够灵活掌握和应用新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早已适应了通过新媒介接受知识的大学生更加认同这份付出。辅导员融入新媒介的使用,和大学生进行在线沟通、日志转发和微博留言,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缺乏互动、容易冷场的尴尬。其实,这也是一种“以人文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激励与挑战。
(二)将传统思政教育渠道与新媒介思政教育渠道相结合
新媒介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阵地,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这一主渠道,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新媒介信息量大、涉及面广、传播快捷及时的优势克服了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限制,使学生学习资料的来源不再只是教师课件、纸质课本上相对固定的内容。它大大丰富和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固定、传播面窄和影响力小的局限,大大增加了封闭式的课堂教学的活力。
但这种虚拟的传播也存在缺陷,宋红岩在《媒介嬗变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走向》一文中谈到,新媒介容易造成师生情感的疏离,新媒介的对话模式打破了师生双主体性的共时性,呈现出多范式的话语。“师生之间大多仅仅是依靠信息符号与图像进行交流和互换,缺少面对面的内心情感体验和互动,剥离了以往教育者情感的熏陶、超凡的人格魅力、亲和的工作手法、强大的师德风范等个人人格教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师生之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依托于网络的新媒介思想政治教育是物理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并不是取代与替换,两者可以同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将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与传统的教育、交流方式相结合,相得益彰,实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民主对话逐渐成为新媒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
新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线性的传播流向,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层级式传播。借助于新媒介平台,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可以自由接受、发布和传播信息,可以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对于何时、为何和与何人交换何种信息,用户们能进行非中心化的、分散的和直接的控制。”(《新媒介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五种能力》)这种主体的泛化,可以消解权威,消解原本处于传播主体的优势地位,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话语主体,这也不得不促使辅导员们重新审视新媒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育信息传播,以及用什么姿态进行传播。其实,民主对话已经成为必须,这不但是新媒介瓦解中心话语权的客观结果,也是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寻求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更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的闪耀。
主题班会上,辅导员们通常以说教传达某种价值理念,告知学生是非对错,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然是好,若一直站在传播链条的顶端,以传播主体的身份单纯空洞地说教,肯定或否定某种行为、批判某些思想和价值观,就会造成学生的不解,甚至反感。这种缺乏互动式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缺乏及时和大量的反馈。个别的反馈并不能从整体和具体两方面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这就造成辅导员工作难度加大,如频繁找人谈心,多次召开班会。然而辅导员有限的精力也难免影响工作质量,这种每个人都能和辅导员面对面平等交流的愿望也有些不切实际。新媒介的出现,让辅导员可以在线办公、移动办公,且完全可以点对点和点对面地进行传播。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也使表达更加风趣和逼真。一个QQ表情、一封电子邮件和一个简短视频都可以成为交流情感的载体,彼此交换心声,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这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辅导员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共享信息,高效互动。频繁互动和无中心化的交流无疑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凝聚师生情感,培养对老师工作的认同感。网络的隐匿性也更容易使学生排除外界干扰,透漏内心的真实想法,敞开心扉与辅导员坦诚交流。这也使辅导员能真正地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多元的价值观,从而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成长道路上健康茁壮成长,快乐自信地汲取知识。
(四)搭建民主交流的平台,加强民主对话势在必行
在“网络民主”浪潮的裹挟下,“堵”“管”“控”等常规手段在网络背景下面临失效甚至失控的危险;反之,“网络问政渠道畅通,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师生诉求,化解校园矛盾,还可以汇聚师生智慧,成为学校与师生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民主参与提供实验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平等和自由的对话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实事求是工作原则的表现,也是新媒介环境下学校和辅导员勇于挑战和承担的一种新式工作理念。
五、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性特点
(一)教育的“双主体性”学说
“主体”一词带有哲学色彩,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主体就是在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并且强调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发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分强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充当老师加工和塑造的对象,是教学的客体。教育的“双主体性”学说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可以是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教育过程也是包含老师在内的学习过程。另外一种理解是,“教学是教与学矛盾运动的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变化,矛盾的主体方面也会发生变化。在教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教师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活动的客体;在学的过程中,以学为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刍议教育双主体的合理性》)这里都强调了老师和学生均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相互依赖,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使教学相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中统一而不可割裂的整体,这是对以往标签式主客体关系争论的一个突破。立足于双主体性的教学,能够使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得到重视,突出两者的主体意识、创造精神和能动性。这是现代思想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修正和升华。
(二)新媒介环境下“双主体性”的凸显
新媒介为师生搭建了平等的话语平台,使平等自由的交流成为可能。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上拥有制度化的权利和信息资源,是课堂上话语权的主导者。教师往往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启发与引导学生,提高其政治思想认知水平。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不能实现每个学生“一对一”的对话,无法顾全所有学生。更多的学生则是作为“一对多”的告知对象,并且学生们的反馈不够全面和及时,容易扼制思想的激发和情感的交流,从而使大部分学生沦为不对等的信息接收方,积极性受挫,进而使课堂教育停留在语意层面,阻碍了课堂的实效性的实现,未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以学生广为应用的新媒介之一、沟通工具QQ客户端为例,师生双方只需通过双方添加好友即可实现网上即时通信,使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更为便捷和可行。不论是探讨德育内容的开展,还是思想认识上的困惑,都可通过相互交流与思想碰撞逐渐形成某种认识,达成共识。这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减少了学生对教师课堂上刻意灌输某种观点的排斥感。这种自愿的交流与认同,使说服变得更为自然有力,思想内容更为深入,从而达到真正引导学生的目的。
主体性教育倡导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在开放的、隐匿的虚拟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平等的网络行为主体而存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具有非常明显的界限,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得到消解,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被激发,使他们更加乐于在不受过多限制的虚拟环境中搭建师生平等的对话机制,不考虑过多的既定关系。作为独立的、分离的个体去请教老师、与老师谈心,交流思想,内容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时间也很灵活,一般由学生掌控,使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尊重且得到教师更为及时、直接和准确的回复,双方的教与学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主体性得到激发,双方更加积极并更具有效率。
新媒介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使资源的交换和分享成为可能。
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有组织、有目的和有计划地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传统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往往以校方为主导。教育者掌控者信息的资源,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社会发展状况和学生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内容选取和教育工作,控制内容选择的权利,是信息资源的占有者和优势方。新媒介在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运用转变了这一单向传播模式,信息传播流向不再是固定的“教育者——学生”。学生运用网络普遍性、内容海量性优势成为积极主动的内容获取者,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逐渐建立,教师更加理解和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双方信息资源的获取机会趋向均等。教育者的“信息资源的霸权”优势被挑战,学生不必完全接受教育者选择和过滤过的信息,改变了内容接收方的被动地位。
学生获取信息更加自由和开放,往往根据自身需求和价值判断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和重组,形成个人观点与看法,进一步指导其行为。教师更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倾诉遇到的困难或存在的困惑,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社会人来看待,使其参与平等对话,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敢于寻求帮助,依据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行事。这使学生在实践中融入主体意识,加强主体意识,“形成良好的主体行为习惯并转化为个性特征,形成个性意识,强化个体的主体行为。”媒介的交互性使得双方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不再只由教育者决定,也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息息相关。这不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因,还提升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锻炼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新媒介具有门槛低的特点,学生信息资源极易获取,但容易在信息中迷失自我,受到不良内容和复杂信息的影响,影响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这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加强信息的筛选、甄别和判断能力,培养和优化大学生积极向上、敢于肯定自我和追求价值实现的精神。这也是新媒介环境下,教师发挥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课上或线下的循循善诱,通过内容把关和有目的的引导,两个主体相互兼容。互相作用,形成双方合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局面,和谐而统一。双方的信息资源共同作用于大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六、新媒介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体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研究领域中,思政教育由四个要素构成: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体和教育介体,也是教育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简单理解,教育主体指教育者;教育客体指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指教育内容、方法和设施等;教育环体指教育环境和这种环境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四个要素相互联结,共同作用于教育的主客体。姜国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模式的构建研究》一书中这样阐述:教育环体即教育环境,是指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教育环体主要包括宏观的社会环境、中观的学校环境和微观的班级环境,这些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现实性。本章所讲的教育环体主要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环境,即学校的中观环境与班级的微观环境进行分析,探讨高校的教育环体在新媒介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任何教育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它也是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进行的。脱离了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环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影响教育的成果与向现转化的程度,对教育主体、客体和介体都有重要影响。2014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大会上表彰了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有益于形成尊师重教色社会氛围,鼓励教师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激发学校的办学热情与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必须重视积极环境的建设,减少不良影响事件的发生,真正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规范教学行为,在社会中形成好的示范效应,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网络与新媒介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由新媒体酝酿与传播的事件,推广效果不容小觑。互联网往往成为公众的话语平台与舆论集散地,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置身其中,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
校园事件曝光率不断提高,成为众多瞩目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失联事件、自杀事件和暴力事件不断涌现在公众视线中,经主流媒体、网络电视、论坛、微博等多种媒介的传播和扩散,甚至成为整个社会的敏感词汇与关注焦点。公众舆论源源不断,对当事人和校方容易产生巨大的压力和不良影响。复旦投毒案从2013年发生以来到犯罪嫌疑人被判刑一直备受关注,从案件发生、嫌疑人被捕、开庭审理、嫌疑人上诉,以及二审开庭从未走出公众视野,经常成为微博热议话题,学校曝光率大增,引发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的质疑。公共舆论话语参差不齐,难免存在充满情绪化的偏激言论,众多附和者往往缺乏理性,甚至在没有弄清事情原委的情况下进行激烈的言语抨击、人身攻击,发泄不满,过分扩大事件影响,对校园、大学生、教师等词汇带上嘲讽色彩,从而加剧了社会与校园的矛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接受教育,具体的知识获取和学习通常以新媒介提供的各种载体形成实践范围。网络、微博、公众号和论坛等构成了班级同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这一环境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介形态的多样性逐渐融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表现为沟通、娱乐、购物和投资理财等多个方面,丰富了个人生活,增添了生活乐趣,开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形成了自由、开放、民主和平等的话语环境,并逐渐作用于现实,形成新型的教育环境,增强民主色彩与平等理念。
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大学生应当是积极汲取知识、不断充实自我的一个群体,但不乏众多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学生。他们意志消沉,忽视现实生活,形成孤僻性格,在自己的网络世界中自娱自乐。网络内容具有开放性,很难对学生选择内容进行把关与掌控,不乏西方势力通过网络内容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传播错误的思想观点与思潮,传输西方资产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利用信息传播的优势权推进文化殖民。新媒介赋予人们极大的自由权,个体信息选取与传播行为更加自由和灵活。网络文化的多元性难免会使人们形成不同的思想认识,观点、态度存在多元化,而对正处在成长时期的、思想并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因极易受到西方观点的强势灌输,而无法进行明辨与抉择。片面地鼓吹难免动摇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形成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