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刷手机,抬头看电脑,这已然成了当代人的生活常态。有人说,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有些人却偏偏从中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这些人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率先认识到了社交币的价值与威力。
社交币,简言之就是在社交活动中产生的价值。这个概念之所以现在才被提出来,是因为近几年来,社交活动的重心开始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而线上社交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就是具有非同一般的传播性,这使得社交具备了“流通(传播)的价值”;第二就是更容易被统计,这使得社交币成为一种可以被量化的东西。
流通性+量化性是传统货币的两大特点,当这两个特点在线上社交过程中开始显现的时候,也就顺水推舟地促成了社交币的出现。
上面这段话看起来有些生涩,对于我们刚接触社交币概念的读者而言不是很容易理解。下面我们用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社交币的意义。
相信正在看这本书的你也是微博、朋友圈、博客的使用者,那么,当你在使用这些社交软件的时候,你的身份就是一个“信息发布者”。从现在开始,请你牢牢记住自己“信息发布者”这个身份,因为我们平时可能没有意识到或经常会忽视自己的这一身份。
假设你的朋友圈好友有300人,那么作为一个信息发布者,你发布的每一条信息,就可能被300人看到。于是,你作为一个信息发布者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你拥有“300普通社交币”。
下一步,你需要牢牢记住关于社交币的第二个概念:社交币不是现金,但是可以引导现金的走向!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你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刚买了一款XX的手机,没想到刚入手就出现了黑屏。真是烦心,下次决不会买这个牌子的手机了。”
在发布这条信息的时候,你可能只不过是想对别人发发牢骚而已,但事实上,这条信息会被你300个好友中至少10%的好友见到(根据统计,一条信息发布后,至少会被平台活跃用户的10%看到),那么这10%的朋友很可能在下次购买手机的时候就会避开你所抨击的那款手机。如此一来,本来可能会被用以消费这款手机的现金,被用在了别处,这是不是引导了资金的走向?
你可能会觉得,这也说不定啊,那300个朋友可能从来没打算过要买这个品牌的手机,那样的话,就根本没有影响任何事情啊。你说得没错,你的这条信息可能没有任何作用,但是我们现在假设另外一种情况:你的朋友圈人数不是300人,而是300万人,结果会怎样?
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如果你的朋友圈有300万人,你发布了那样一条消息,结果肯定是该品牌的手机供应商马上进入公关模式,在第一时间找到你,希望你删除这条信息。因为你的这条信息一定会对他们的销量造成影响,拉低他们的营收。所以,我们现在要引出第三个概念了,那就是:
社交币的价值随着社交规模的增长呈指数增长。
当你有1~300个朋友圈人数时,你的社交币价值是300普通社交币;但当你拥有了3000以上朋友圈人数时,你的社交币价值并不是简单地乘以10等于3000这么简单,此时它的价值应该是“9000普通社交币+3000优质社交币”之和。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三个事实:
1.每个人都是社交币持有者;
2.社交币不是现金,但是可以左右现金流向;
3.社交币的币值以指数增长。
那么,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三个问题:
1.我的社交币用在了哪里?
2.我怎样才能把我的社交币“折现”?
3.我怎样才能让我的社交币币值获得指数增长的机会?
这三个问题正是本书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生活正被数据化的便利颠覆,每个人都需要转变传统的社交、传播和金钱思维,了解一个人的网上形象和传播规模具备的价值,以及它与我们的生活以及未来命运的关系。本书正是要对这种关系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以便每个人都能掌握社交币的常识,建立社交币思维,一展所长赚取更多的社交币,并将它变为品牌,甚至变为现金。
在书中,你需要知道社交币的基本概念,它是社交活动的价值,包括你的形象、你的话题性以及你的影响力三方面的内容。形象意味着社交币的产生,话题意味着社交币的流通,影响力意味着变现能力,三者缺一不可。
社交币,互联网时代最值得拥有的一项资本。我们不仅是社交币的获取者,还是社交币的提供者,这是互联网特性决定的。在一个平等互动的平台上,当你有能力给他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社交币时,你的社交币就永远不会匮乏。现在就让我们详细地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学习如何把玩社交币于股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