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宰相教科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10大宰相
- 司徒司空
- 1149字
- 2018-04-12 17:32:00
1
历史上,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韩非子·显学》中说:“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起于卒伍。”《六韬》中说:“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人,指天子;万人,指百官,那么,历史上,能够地位崇高、权势显赫到如此地步的大臣,通常就是宰相。
历史上,每一个胸怀大志、热血沸腾的男儿,都渴望着能够建功立业,加官进爵,这既是他们最大的人生梦想,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那么,能够官至宰相,就是为人臣者最大的荣耀了。
例如,秦国的吕不韦、李斯,唐朝的房玄龄……都是有勇有谋,功劳显赫的开国功臣,所以,他们才能够位尊职重,辅助国君处理政务。正如陈平所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那些对当时的社会做过杰出贡献的名相,他们的功绩几千年受到后人的交口称赞,他们的志气对后人鼓舞非常,他们的才华为中华民族的智慧加入了不容怀疑的注解。
2
随着朝代的更替,宰相的正式官名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可以说,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
所以,历史上,宰相的处境十分尴尬,既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又如履薄冰,随时都有杀身之祸。
例如,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并下令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宰相制度也就宣告结束了。后来,皇帝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再后来,及至雍正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又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但是,这已经没有正式的宰相名分了。
由此可见,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总是在限制相权、打压相权。那么,在荣与辱之间,宰相应该如何生存,如何施展才能呢?
3
风云变幻,朝代兴替。本书以正史为资料,从历代难计其数的宰相中遴选出这十位名相,对他们的生平详细记述,并对其是非功过略加评点。以还原十段永世鲜活感人的传奇。重现十大名相灿烂的人格光辉,更为了让读者以历史为鉴,以古人旧事为鉴,为今日的修身明志与施展抱负起到一定的借鉴、启示作用。
近年来,关于宰相的戏说历史充斥于影视,固然使历史学家不无忧虑,但另一方面也正说明民众对历史有十分浓厚的兴趣。绝大多数历史爱好者了解和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历史,而是为了获得信念、知识、智慧和乐趣。鉴于此,我们根据读者的需要,提供他们便于接受、乐意接受的读物,在本着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力求文字的趣味性,语言的生动性。翻开本书,徜徉历史的长河,将使读者欲罢不能,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