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孔子这个人
一、孔子略传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氏,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的祖先是殷人后代,是宋国的贵族,后来逃亡到鲁国。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做过鲁国的陬邑宰。他本人威武英俊,文能为大夫,武能治群雄,又是贵族兼圣人(当时人们称商汤为圣人)之后。
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然而,孔子是野合而生的并不妨碍孔子的伟大。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礼仪规定每年春天特定的时间可野合生子。这一礼仪,可最大限度地增加当时的人口,提高国力。也就是说,在当时,野合生子是被提倡的合乎道德的正常行为,因此我们绝对不可由此认为孔子父母有道德缺陷。
关于叔梁纥向颜氏求婚之事,有许多版本的记载。其中《孔子家语》记载得颇为详细:颜氏有三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叫徵在。颜氏问三个女儿说:“陬邑大夫叔梁纥,虽然父、祖为士,但他的祖先是圣王的后裔。此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我很喜欢他。虽然年龄有点儿大,性情有些严厉,但这些都不用担心。你们三个谁愿意做他的妻子?”两个大女儿都默不作声,小女儿徵在上前回答说:“一切听从父亲的安排,父亲不用再问了。”父亲听出了这话的语气,说:“你能行。”于是就将小女儿嫁给了叔梁纥。孔子出生时,叔梁纥七十一岁,颜徵在十七岁。孔丘在家里的男孩中排行第二(上面有一个同父异母的残疾人哥哥),所以人们也称他为孔老二。
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相颇怪。据说他天生脑袋畸形,头顶上中间低,四周高,其形状颇似倒过来的屋顶。名之曰丘,再恰当不过了。在孔子三岁时,他年已七十三岁的父亲死了,年仅二十一岁的母亲颜氏做了孀妇,因其母颜氏没有“名分”,母子备受孔门歧视。守孝三年之后,颜氏被迫离开孔家带着儿子单独生活,艰难度日。虽然母子二人的生活极为贫困,但颜氏是个慈祥温和、深明大义的人,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将孔子培养成身高九尺六寸以博学闻名的英才。
孔子十六岁时,母亲颜氏由于操劳过度早逝。《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母亲死后不久,鲁国执政的“季氏”宴请士人,孔子赶去参加。季氏的大管家阳虎驱赶孔子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不把孔子看作“士”。由此可以想象,来自阳虎的伤害对孔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以至于多年后当阳虎去拜见他,得到的是避而不见的待遇。如果叔梁纥和颜徵在正式缔结了婚姻,那么孔子作为贵族后代,应该早就得到社会承认,阳虎还敢轻易欺侮贵族子弟吗?由此可见,少年孔子因身世所受的轻视。
孔子曾对弟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说,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由于孔子如此身世,因此,他从少年到青年时期,没有享受到贵族待遇,干过一些农活,后来到鲁国执政的季氏家做过管理畜牧和会计事务等工作,但孔子的志向不在这里。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从小就懂得对大夫、诸侯、天子不同等级的人使用不同的祭礼容器。长大以后,他主要是从事帮助贵族办理丧事赞礼的“儒”的职业。但他和那些只会办丧事混饭吃的“儒”有所不同,相传他为了复兴周礼,曾积极整理历史文献,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并且以私人的名义招收弟子传授这些知识。
由于孔子勤奋好学,终于学有所成,得到了鲁国贵族阶层的承认。后来他到周京城,谒见老子“问礼”;到齐国,和齐景公论政;吴国使臣慕名而来,向他请教古代知识等等。可见,他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名气。他五十岁入仕做官,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离职以后也“从大夫之后”,成为了当时的贵族中的一员。可是,仅仅自己成为贵族,并没有实现孔子的志向。孔子的理想是,修养仁德,推行仁政,挽救“礼崩乐坏”的世局,恢复西周文王、武王、周公时代那样子的太平盛世。然而,孔子的这些理想,只能是嘴上说说,没有很好的实现机会。首先是鲁国执政者并不接受孔子的治国方略,反而接受齐国馈送的乐舞美女,连礼制规定分享的“祭肉”也不给孔子,使得孔子只能丢下大司寇职务,出走他国。他率领部分弟子周游宋、卫、陈、楚等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但由于种种原因,历时十三年,在各国奔波劳顿,宣讲主张而未能如愿。
快到晚年时,孔子在外流浪了十三年,终于回到了鲁国。这时的孔子,虽然做过鲁国的司寇三个月,但彻底地放弃了在政治上的梦想,开始了整理古代文献的工作。他通过整理文献,来体现自己在一生的探索中总结出来的思想。正是这些思想,将深刻地影响一个文明的进程。他找到了他这样的人的真正位置。
由此可见,孔子终生的遭际,其实颇为悲凉、悲哀。一生坎坷,少年贫困潦倒,青年发愤学习,壮年浪迹天涯,老年修史立说,生前自嘲“丧家狗”,死后人誉“孔圣人”。
那么,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司马迁为我们勾勒了另外一幅孔子的形象。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孔子到郑国,与弟子子贡走失了,孔子独自站立在城东门。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可是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狗。”子贡后来就把这话如实告诉了孔子,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狗,是啊!是啊!”
在这里孔子是个可爱可怜的“丧家狗”,已不是后世所称道的“圣人”。然而,孔子面对别人的指责,他以豁达大度的幽默调侃化解。这是一种宽广的胸襟,这种胸襟的背后更有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的支撑。正如北大教授李零在其《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中所写: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一个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与虎谋皮,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空怀周公之梦,梦想恢复西周盛世,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他很执着,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个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这才是真相。
不管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怎样的,已经不那么重要。只要认真阅读《论语》我们就可以知道,孔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古板、浑身发酸、只会开历史倒车的迂夫子。他温和、守礼、聪慧、博学,是我们的长辈、导师,甚至朋友,只要看看他的弟子们在老师去世后大多守丧三年的故事就可以知道了。试问,当今可还有这样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物?没有,至少我没有见过。
二、如何看待孔子
孔子至今已经死去近2500年,从他的身后事来看,不仅他的一生充满坎坷,其死后也是命运多舛。当年穷困潦倒的孔子带着几个徒弟,怀抱着积极入世的信念,奔波在周游列国的路上时,这位一生郁郁不得志的老人绝对想不到,昔日东奔西走,绝粮陈蔡间,累累若丧家之狗的他,死后竟成了“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岁岁都能享受孔庙里供奉给他的冷猪头肉,甚至就连孔子的家族宅室“孔府”,也享受着仅次于皇室的高规格待遇。他如果九泉之下有知,恐怕也只能无语。
事实上,自春秋战国以来,历史上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态度,就像“翻烙饼”,批孔与尊孔总是交替出现。从韩非子“儒以文乱法”,到董仲舒“独尊儒术”;从康有为建立“孔教”,到“五四”群贤“打倒孔家店”;从“文革”中“批林批孔”,到如今的“读经”风潮……
鲁迅说伟人大抵身后总要做他人傀儡的,这正是孔子身后近2500年历史的真实写照,无论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文革”中“批林批孔”,孔子都成了个被利用的傀儡,孔子何辜?
宋人有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关于如何看待孔子,下面三段话不容忽视,《史记·孔子世家》云: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祗,敬。祗回,有本亦作低回,徘徊流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民国著名学者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过去时代之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故虽老子与孔子同生于春秋之时,同为中国之大哲,而其影响于全国国民,则老犹远逊于孔,其他诸子,更不可以并论。”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则在《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中说: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四大圣人,在历史上具有无可伦比的深远影响。对于少数人来说,其他圣人可能也同样重要,但是在广大群众中,他们的影响数百年来有增无减,远远超过了其他圣人。如果想对世界历史有明确的认识,就必须将他们单独列出来加以研究。
纵观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无疑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加上后代帝王大都推尊儒术,孔子的思想学说遂成为旧中国士大夫阶层意识形态的根,造就和滋养了华夏民族的文化及精神品格。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虽然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允许他的理想实现,但是,他给后世留下的诸多思想,却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为此,我们千万不能仅仅因为自己对他的某些思想一知半解,或者,仅仅出于从哪里习得的某种看法,就先入为主地把他当作弘扬或者批判的对象。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第二节 孔门弟子
《论语》中最精彩的对话基本都发生在孔子与弟子之间。在这些对话中,孔子以及他的那些弟子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个都是那么鲜活饱满:资质很高的颜回、果敢直率的子路、狂直的曾点、明敏的子贡……孔子的温厚平正之气,也被带了出来。
孔子回答问题的时候,会充分考虑不同弟子的资质。如果弟子的资质比较低,孔子就给他一个勉强听得懂的回答。如果弟子的资质比较高,孔子就给他一个比较有高度的回答。所以读《论语》的时候,最精彩的对话一定是孔子与孔门那几个最杰出的弟子之间的问答。弟子中尤以颜回最杰出,另一位则是晚期的弟子曾参。只要是颜回和孔子的问答,一定是《论语》里重要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在《论语》里一共有两篇,一篇是在《论语》第十二篇里,颜渊问仁,另一篇是在《论语》第十五篇里,颜渊问为邦。所以,我一直觉得《论语》里最重要的就是颜回和孔子的这两篇对话。
孔子教授学生,从不使用空洞的说教,恰恰相反,他的教化都是关于人伦日用的最具体的讨论,他几乎很少直接谈所谓的“性与天道”。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他不用硬性的框框来限制学生,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并且,他总是温和地、情景化地让他的学生来感悟一些东西。
有一次,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陪在孔子身边,孔子让他们各说自己的志向,大家畅所欲言,孔子静静地听着,只在最后说了一句:“吾与点也。”这个场景是多么令人神往!
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孔门十位高才生,后人称之为“孔门十哲”,并把他们分属的四个门类称为“孔门四科”。
《论语·先进第十一》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认为学生中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言辞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擅长文学的有子游、子夏。
颜回
颜回(公元前521—前490):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小孔子三十岁,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性格内向,快乐宁静,颖悟聪慧,好学深思,清静无为,淡泊名利,迂讷谨厚,沉静寡言,不迁怒,不贰过,不伐善,不施劳。孔子曾赞许他:“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子贡评价他说:“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见《孔子家语·弟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