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
一 宗教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不仅形成了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也使得宗教异彩纷呈,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宗教的大观园。新加坡主要有五大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基督教。此外,新加坡还有誉那教、锡克教、犹太教、拜火教,也拥有最年轻的天理教,以及华族所新创的“儒、佛、道”三教合一和“儒、道、释、耶、回”五教合一的宗教。
(一)主要宗教简况
新加坡各教派都有相应的庙堂及宗教组织,其中一些清真寺、教堂和寺庙还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建筑。众多的宗教形成了新加坡人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局面。根据新加坡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见表1-5),新加坡不小于15岁的人口为309.5万,其中有52.8万人无宗教信仰,占15岁以上人口(包括15岁)的17.06%,其余82.94%的人分别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宗教。其中,佛教信徒为103.3万人,占总数的33.38%;道教信徒33.9万人,占总数的10.95%;基督教信徒56.9万人,占总数的18.38%;穆斯林45.7万人,占总数的14.77%;印度教信徒15.8万人,占总数的5.11%;其他宗教信徒1万多人,约占总数的0.32%。
表1-5 2010年新加坡居民各民族宗教信仰情况
注:统计人口为不小于15岁的新加坡居民。
资料来源:新加坡统计局。
新加坡五大宗教的具体情况如下。
1.佛教
佛教是新加坡的第一大宗教,信徒约占人口的33%。佛教由华族人传入新加坡,华族人也是佛教的主要信徒,大约占所有佛教信徒的97.7%。新加坡的佛教以大乘派为主,其次是南北传和金刚乘。19世纪初,佛教随着华族人传入新加坡,既而广为传播。1903年爱尔兰僧人达摩卢迦创建第一个佛教组织——新加坡佛教传教会。1926年,中国太虚大师赴新加坡组织星洲讲经会,之后又组织了新加坡中华传教会和佛教青年部等。新加坡佛教逐渐形成了闽、粤两大派系,前者以厦门派为主,后者以僧人宗绕的“达”字辈弟子势力最大,他们控制了几乎所有的广东斋堂。
20世纪中期随着新加坡的独立,佛教变得尤为繁盛,新加坡人兴建了大批寺庙,有目前新加坡最大的光明山普觉寺,以及观音庙、居士林等。所有寺庙香火旺盛,一到佛教重大节日,各大寺庙举行隆重法会,前来奉香祈福的人成千上万。多年以来,各个佛教团体通过主办各种宗教、文化、社会福利计划等活动,将佛法与公众的距离拉近。新加坡境内寺庙林立,属于北传佛教的寺院超过150所,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有20余所,著名的佛寺有双林寺、千灯寺、普觉禅寺等。目前,新加坡的佛教组织有60多个,主要有新加坡佛教僧伽联合会、世界佛学社、印度摩诃菩提会新加坡分会、新加坡佛教联盟、佛教青年联合会、新加坡锡兰佛教会、佛教居士林、日本佛教会等。同时,新加坡的佛教组织还创办了各种佛教学校,如菩提学校、弥陀学校和女子佛学院等,此外还编写各种佛教教材,出版各类佛教刊物,在大专院校建立佛教组织,鼓励青年人从事佛学研究。
新加坡的佛教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出家人不但要自己修行,还需帮助他人,很多大寺庙开始创办养老院和慈善医院,照顾贫穷无助的人,甚至还办工厂,收容经过改造的吸毒者和罪犯等。
2.道教
道教信徒约占人口的11%,其中华族教徒占99.78%。很早以前,大量华族移民新加坡的同时也把中国本土的道教带入这片土地。新加坡道教崇奉的神以大伯公、妈祖、天上圣母、关圣帝君等最为普遍。其中信仰妈祖神最为盛行,这是因为新加坡是一个海港,以海运为生,而妈祖是海上保护神。新加坡最著名的妈祖庙是直落亚逸的天福宫(天后宫)。四马路观音堂也是新加坡最著名、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之一,每天来庙堂烧香进贡的香客络绎不绝。
因新加坡的帮派复杂,新加坡的道教一直没有统一的组织,直到1979年才出现了道教组织。这一年,新加坡成立了三清道教会,宗旨是戒恶行善,以德学教化青年男女,帮助他们领会人生真义,免致堕落。1990年成立的新加坡道教总会,负责举办各类道教文物展览会和其他关于道教的活动,与中国道教界的交流也较多。
3.印度教
印度教由印度移民带入新加坡,印度教约99%的教徒是印度族人。19世纪初,随着英国殖民者侵占新加坡,大批印度劳工移居或被贩运至此,他们也带入了印度的宗教、文化、艺术等。新加坡有大量的印度教寺庙,其中最古老、最重要的是建于1827年的马里安曼兴都庙,还有较著名的丹达尤答巴尼印度庙(齐智庙)及罗格普勒姆塔。印度教的寺庙有时也是印度族庆祝节日和举办庆典的地方。印度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逐步建立了一些教会组织,主要有1917年成立的印度教咨询会及1968年建立的印度教布施基金会。前者主要督促政府关心印度裔的宗教、生活习惯和其他各种涉及印度裔公共福利事业的事务;后者主要负责印度教的寺庙管理和财产分配工作。印度教组织还有罗摩克里希纳教会新加坡活动中心、新加坡兴都协会、北印度兴都协会、兴都中心等,其主要活动除传教外,还创办印度教子弟学校、图书馆,出版有关印度教知识的刊物等。
4.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12世纪由阿拉伯商人传入新加坡。据2010年人口统计,新加坡穆斯林占15岁以上人口(包括15岁)的14.77%,教徒约有45.7万人,其中有约83.5%的人是马来族人,另外也有部分印度族和华族人信奉伊斯兰教。马来或巴基斯坦血统的信徒基本上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新加坡伊斯兰教的发展主要是由于20世纪初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的大批穆斯林移入新加坡。新加坡建有清真寺共80座,当中较为著名的有苏丹清真寺、纳宫清真寺、阿尔阿布拉清真寺等。新加坡也先后成立了较多的伊斯兰教组织。1967年成立的新加坡伊斯兰教理事会是新加坡伊斯兰教的最高领导组织。该组织协助政府处理有关穆斯林的事务,负责各界对穆斯林的捐赠、援助以及朝觐等事务,向清真寺发放资助,及维持与各国的伊斯兰教组织的密切联系。新加坡伊斯兰教传道师协会负责推广和传播伊斯兰教,出版伊斯兰教读物。此外还有伊斯兰教协会、伊斯兰教联盟等。
5.基督教
基督教教徒占人口的18%,其中华族信徒占83%。在莱佛士发现新加坡不久,一名英国传教士便进入新加坡,两年就发展了12名教徒。莱佛士在哥里门街建起了英国国教会第一座教堂“圣安德烈教堂”。19世纪30年代,罗马天主教、美国新教相继进入新加坡,一些华族人开始信仰基督教。到19世纪80年代,基督教在新加坡传播得更为广泛,更多受过较高教育、经济较好的年轻人开始信仰基督教。
新加坡的基督教徒中,一部分是天主教徒,一部分是新教徒。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天主教占优势。进入80年代后,新教徒则占多数。到2010年新教徒仍占多数,基督教徒近57万,其中天主教徒约21万,新教徒约35万。新加坡的基督教组织有600多个,约占新加坡宗教团体总数的一半,主要有全国基督教理事会、新马基督教联合会、中华基督教联合会、亚洲基督教协会、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等。基督教重视慈善事业,新加坡天主教教会先后开办学校、医院、养老院和儿童收容所等慈善组织来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
除了五大宗教外,新加坡还存在一些小宗教。锡克教教徒是新加坡开埠后陆续到来的锡克人,在新加坡有8间锡克教寺庙。犹太教在20世纪传入新加坡,信徒主要是具有以色列、巴勒斯坦血统的新加坡人,新加坡的马海阿贝犹太庙是东南亚最古老的犹太会堂。拜火教(波斯教)在20世纪初由孟买传入新加坡,到20世纪80年代已有70多名教徒。巴亥教于19世纪创立于波斯,在新加坡有1000多名教徒,其组织有新加坡巴亥教总灵体会,下辖8个地方灵体会。随着新加坡政府提倡以儒家思想抵御西方颓废思想,儒教也开始兴盛起来。新加坡华族人除信奉佛教、道教外,也有一些人信仰孔教,他们把孔子视为圣人,并设孔庙来纪念。
新加坡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各宗教相互包容,和谐共处,自1965年独立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宗教冲突。新加坡不设国教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规定任何宗教组织不得参与和介入国家政治,不得违反法律,而宗教组织也积极配合国家管理,从事宗教事务和进行宗教活动都自觉地在国家法律的范围内,管理严谨,运作规范。作为非营利性社团,新加坡的宗教团体、教堂、寺庙享有免税政策,但须将年度活动情况和经过审计部门审计的财务报告提交社团注册局备案。宗教团体申请修建宗教活动场所,须得到建屋发展局的批准。同时,宗教活动不得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以构建和谐环境。
(二)宗教和谐政策
新加坡各宗教之所以能和平共处、相互包容、共同兴旺,与其民族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与国家制定的正确的宗教政策分不开。任何一种宗教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必然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否则它无法进入和存在于这个社会,更不用说发展。一种宗教必须求得社会某种程度和方式的认同,才能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宗教的社会认同性。在新加坡,宗教的社会认同性表现为多种宗教并存、相互尊重、和谐发展,从而使新加坡形成了多宗教、多文化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新加坡政府借鉴了多国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了国情和民情,形成了对宗教问题的正确认识。其一,多元宗教的存在是新加坡的基本国情,只有宗教问题处理得当,各族人民才会团结,社会才会安定;反之,社会就会出现不安定因素,导致混乱的局面发生。在多民族、多宗教的环境中,宗教与民族的和谐,不仅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也是一个国家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其二,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宗教具有消极性和积极性两方面。一方面,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对一个人有一定的道德感化作用,能激发一种理想主义。李光耀曾经指出,宗教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教导信徒要重视道德价值和遵守道德规范,也照顾信徒的精神和社会福利。另一方面,宗教最显著的消极作用是它可能导致宗教冲突,教团势力可能会干预政治。其三,政府认识到宗教之间的和谐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政府应加强对宗教的引导,通过制定政策,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各宗教的和谐与相互尊重。
鉴于以上认识,新加坡政府对各种宗教秉持平等、中立的立场,实行多元宗教政策。
1.不设国教,平等地对待每一种宗教,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以政府名义宣布一种宗教为国教,乃是宗教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鉴于其他东南亚国家设立国教导致宗教冲突和社会混乱的教训,新加坡不设国教,让各宗教处于平等的地位,正如前总理李光耀所说,新加坡宗教政策的独特之处是“一切宗教都可以自由地兴旺发达”。国家宪法第15条规定,“人人都有权信奉并宣扬自己信仰的宗教”。国家宪法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明确规定,体现了新加坡对待各宗教的公平、平等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而非主观的衡量。新加坡现存的各种宗教都拥有合法地位,有权招收信徒,按照教义、教规开展宗教活动。各族人民、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信仰,不因所持有的宗教信仰在社会上和供职过程中受到歧视。各宗教团体在行使自由权时不能超越一定界限,以免导致各种争取信徒和改变他人信仰的宗教竞争,从而妨碍信教自由和宗教团结。另外,新加坡政府在设定全国法定公共假日的时候也平等地对待各宗教,使各宗教都有自己的公共假日。
在新加坡,政府对于所有宗教团体正常的宗教活动,都给予法律保护,允许各宗教团体建立自己的教会组织、办学校、出刊物、成立福利机构等。在坚持各宗教平等的前提下,新加坡还对少数民族的宗教给予一定的照顾,如宪法第89条明确规定:“始终不渝地保护新加坡少数民族和少数宗教集团的利益,应是政府的职责。”例如,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总统顾问委员会来协调穆斯林宗教事务,还特设伊斯兰教法庭,而对主体民族华族的宗教则无此照顾。
2.坚决反对宗教组织干涉政治,实现宗教与政治的严格分离
在多元宗教国家里,宗教一旦参与政治,其文化特质中宽容、和平的一面就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各个宗教之间的和睦相处。因此,新加坡在宪法、法律以及政府领导人的讲话中再三强调,宗教团体不应该卷入政治。李光耀指出:“宗教团体必须把人民的政治和经济需求留给非宗教团体如政党去处理,这是因为如果任何一个宗教团体设法确定我国人民的社会经济议程的话,其他宗教团体也会纷纷效法。一旦人们基于对宗教的虔诚而在社会经济问题上被动员起来,结果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新加坡有不少国会议员是基督教徒或伊斯兰教徒,但这并没有改变政府的非宗教性特点。新加坡政府一再强调,部长和议员不论信仰何种宗教,在处理选民的事务时,都必须意识到非宗教性的必要,因为他们代表了许多不同宗教信仰或是没有宗教信仰的选民。
宗教领袖或宗教团体应该把宗教和政治活动划分清楚,不参与政治活动,不以宗教作为掩护去实现任何政治目标,不煽动他的信徒去反对或抗拒政府非宗教的政策。对于宗教团体或教徒干预和介入政治的各种活动,新加坡政府运用各种手段予以坚决回击。新加坡政府认为宗教信徒应该在弘扬宗教道德和实现社会服务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而不是投身政治。政府认为不论何种宗教,只要把做善事当作本分,提倡不说谎、不欺诈、不偷窃等美德,都有助于抗拒不良风气和使人产生归属感。在新加坡社会建设中,宗教起着诸多积极的作用,宗教团体对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宗教团体不遗余力地从事社会工作,如办学校、帮助老人及残疾人士、开设托儿所等。因此,政府对宗教团体在精神文明建设及服务社会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3.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各宗教间的和谐、容忍与节制
新加坡政府提倡宗教自由,但并未授权给任何人,任其违反公共秩序、损害公共福利。为了维护宗教信仰的多元并存及各宗教平等,新加坡于1990年通过了《维持宗教和谐法案》。该法律规定了宗教团体与国家的关系,为宗教管理提供了准绳,促进了新加坡的宗教和谐。
另外,新加坡的《煽动法》规定,“不同民族或不同阶层的人民互相猜疑和敌对”的行为是具有煽动性的行为。《刑事法》也把各种“牵涉到宗教的犯罪行为”,如损坏或亵渎祈祷、礼拜场所,干扰宗教集会,非法进入祈祷场所,或者故意用话语伤害他人的宗教情感等,列为刑事罪行。政府通过《煽动法》和《刑事法》来对付破坏宗教和谐的轻微犯罪行为。对于破坏宗教和谐的极端行为,如某种行为导致宗教间的互相对立,引起暴乱和流血事件,或促使宗教间产生更大裂痕和摩擦,政府将援引《内部安全法》对其采取严厉的措施。
4.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促进各宗教间的和谐与相互尊重
政府通过法律对宗教组织进行严格管理,约束各宗教的不良行为,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从而使各宗教相互包容,建立共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减少分裂和矛盾的产生。新加坡的《维持宗教和谐白皮书》中规定了新加坡各宗教团体和信徒在处理与其他宗教关系时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应认识到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元宗教的社会,应该特别留意,避免冒犯其他宗教的感情;强调各宗教信仰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尊重他人信仰的自由,尊重他人选择;约束本宗教的信徒、教徒、教会负责人或传教人员,教育他们不能对其他宗教和宗教团体有任何不敬的行为;不鼓动本教的教徒仇视或以暴力对付其他宗教或宗教团体等。为了促进宗教和谐,2003年7月20日,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宗教和谐声明》,鼓励新加坡人在每年民族和谐日所在的那一周内朗诵此声明。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制定了防止族群和宗教冲突的《宗教和谐准则》,并指示人民协会在社区、学校和工作场所设立“族群互信圈”与“和谐圈”,以促进不同宗教、各个族群之间的相互理解。新加坡通过学校教育来促进宗教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1982年,政府在中学三、四年级开设了《圣经》知识、伊斯兰教知识、佛教研究、印度教研究、锡克教研究等课程,其目的是让青年学生了解各种宗教的基本知识,减少宗教间的隔阂和猜疑,在青年一代中培养宗教和谐宽容的观念。
5.通过多元一体化的民族政策来促进各宗教的和谐与宽容
除了基督教之外,新加坡的其他宗教都是建立在民族的基础上的,因而,新加坡政府认为,多民族导致多元宗教,民族矛盾会加深宗教隔阂,民族和谐则可以促进宗教的和谐。为此,新加坡政府将每年的7月21日定为民族和谐日,并于1988年1月通过了一个有关多民族的议案,正式倡导建立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的社会,并以之作为社会公正与稳定的基础,即实行多元一体化的政策,以维护民族的和谐。具体讲,就是新加坡政府正视和承认多民族的存在,给予每一个民族平等的地位,但又强调多元统一于“新加坡民族”。长期以来,新加坡政府把促进民族和谐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为了实现民族和谐,新加坡政府在住房、政治、经济及教育上做了不懈的努力。在新加坡学者的调查中,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人都认为自己是新加坡人。多元一体化的和谐民族政策促进了宗教的和谐。
新加坡以培育“国家意识”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有效地协调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国民的凝聚力,以平等宽容的宗教政策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在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了互尊互重的精神,营造了全社会团结合作的和谐氛围,也为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成为备受世界赞誉的发达国家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同时使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衷共济、荣辱与共。新加坡在保持多元差异时,也努力寻求相互间的和谐对话和观念共享,这才保证多元宗教下的多元文化得以并存,互不排斥。经过多年的努力,新加坡的多元宗教政策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各宗教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甚至出现了一庙多神的现象。同时,宗教团体为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建学校,办慈善机构,帮助弱势群体等。新加坡宗教的和谐共处离不开政府对此做出的种种努力,包括颁布严格的法律,施行高效率、高质量的监督工作,强有力地执行各项法律法规等。
(三)宗教关系
新加坡在各种宗教、民族、文化之间实现了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相处,也从中提炼出新加坡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及其共同价值观,使各宗教能和平共存、相互包容。新加坡将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建设新加坡全新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新加坡一方面宣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方传统价值观、东方的宗教与伦理,保持了新加坡民族的特有气质;另一方面又合理地吸收西方国家的优秀成分,帮助新加坡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结构,如法治、民主、自由、权利等,而西方的科学与文明则推动了新加坡社会的繁荣。在多元一体化的模式下新加坡被建设成一个各民族、宗教和谐相处的国家,为世界呈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的开放性国家。而新加坡宗教的和谐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种宗教共存共荣
建国以来,在新加坡政府的有效管理下,各宗教间没有发生过冲突,宗教团体愈发宽容、和谐,在新加坡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现象,更有“儒、释、道、耶、回”五教合一的宗教,这些和谐现象在寺庙供奉的神灵种类上也有所体现。在政府的鼓励下,新加坡出现了宗教繁荣的局面,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
佛教信徒仍然最多。虽然各教派在人数上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并不存在歧视,因为他们都在为建设共同的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保持新加坡更好、更稳定的发展。宗教和谐是新加坡发展的基础,而国家至上是新加坡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各宗教的发展与国家分不开,各宗教的共同发展才是国家的发展,宗教冲突必会对新加坡的建设产生诸多不利因素。
2.各宗教求同存异,加强沟通
1959年3月,新加坡成立了一个由各派宗教领袖组成的宗教联合会,该机构的成员包括佛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犹太教徒、锡克教徒和拜火教徒。这种组织在当代多元宗教国家中是非常少见的。成立该宗教联合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各种宗教信徒经常接触,促进彼此间的容忍、谅解和尊重,求同存异。为了使各种宗教信徒在一起聚会时不因各自信仰的神和宗教仪式的差异而影响彼此建立友好关系,1974年,该机构制定了一份不分宗教的《联合祈祷文》,供各宗教团体联合祈祷时共同使用。由于各宗教之间的沟通与联合,新加坡各宗教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多神信仰、多教合一成为新加坡宗教的一大特点。在新加坡华族的寺庙中,既有孔子的神位,也有佛教、道教及地方的神祇,如合洛津的玉皇殿,原属于道教,其中供奉的道教神祇有玉皇大帝(主神)、南斗六星、北斗九星、二十四天将、三元大帝及十二花神等,但佛教的观音、佛祖、如来佛、阿弥陀佛等在其中也有金身神位。新加坡“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有圣教总会、慈忠会、立德传心社等,还有五教合一的组织,如德教会和红字会,它们同时崇拜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耶稣和穆罕默德。佛教寺庙里的晨钟暮鼓、基督教堂里的颂唱与清真寺里的祈祷此起彼伏,相映成趣而又互不干扰,这种多种宗教和谐共处的场景在新加坡随处可见。
3.信奉各宗教的民族逐渐多元化
各宗教是由各民族移民带入新加坡的,所以早期各种宗教是建立在民族之上的。一般说来,佛教和道教是华族的宗教,伊斯兰教是马来族的宗教,印度教是印度族的宗教,只有基督教不是建立在民族基础之上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民族的融合,各宗教已打破民族界限,信徒所属的民族开始出现多元性。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在103.3万名佛教徒中,华族占97.7%,印度族占0.2%,其他民族占2.0%。在全国约45.7万穆斯林中,马来族占83.5%,印度族占12.6%。在印度教信徒中,也出现了少数华族和其他非印度族的信徒。各民族对基督教的接受与认同表现得尤为明显。据统计,在1931年时,基督教徒仅占新加坡全国人口的2%~3%,到1980年时增至9.9%,到2010年则达到18.4%左右,基督教徒达56.9万人。在新加坡出现了许多“改教者”,他们放弃自己原有的宗教信仰,全盘接受基督教。这种“改教者”在基督教徒中占较大比例。在新加坡,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地选择宗教信仰,并可以随个人意愿,更换宗教信仰,无论是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或是基督教,都不受社会舆论的约束。
二 节日
(一)法定节假日
新加坡拥有多民族文化,所以人们享受着各民族的节日。新加坡的各民族按照自己的历法有着不同的节日与风俗,政府将它们重新整理制定出了新加坡的法定节假日。除元旦、国际劳动节和国庆日外,所有法定节假日都是民族或宗教节日,其中包括华族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马来族的开斋节,佛教徒的卫塞节,基督教徒的复活节和圣诞节,伊斯兰教的哈芝节,以及印度教的屠妖节等。从法定节假日可看出新加坡对各民族的平等对待,也折射出了狮城的文化多元性。
国庆节是8月9日。每年国庆节来临时,政府要发表国庆文告,表彰一批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同时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在仪式上,领导人先致辞,然后检阅武装部队和群众游行队伍,最后是文艺节目表演,有华族的舞龙舞狮,也有马来族的武术和印度族的舞蹈,到晚上还有烟花表演。另外,民间还举行各种比赛和联欢。国际劳动节即五一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在新加坡,这个节日同样成为广大劳动者的休息日。元旦节公历每年1月1日,是世界性节日。元旦节前,人们给亲朋好友寄送新年贺卡,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是华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因新加坡的华族大多是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移民及其后裔,所以新加坡的春节习俗与中国福建、广东、海南的习俗比较相似。春节前大扫除,装饰房屋,贴春联、福字,希望新的一年一切顺利、福气多多,去牛车水采购年货;腊月二十四送灶王;大年三十全家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晚上全家人一起守岁;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全家人一起吃年糕。除夕当晚有很多社团组成的舞狮队、舞龙队做精彩表演。政府也举办“春到河畔迎新年”和“妆艺大游行”等活动,为节日的欢庆氛围锦上添花。农历新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在此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送美好的祝福。
卫塞节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成道及涅槃纪念日。新加坡佛教总会在节日前就开始举行一连串的庆祝会,各佛教团体及寺庙张灯结彩,大放光明,象征佛祖的光辉世世代代照耀人间。
开斋节是马来族最重要的节日。每年伊斯兰教历法的九月是斋月,斋月的最后一天如果见到新月,第二天就是开斋节,如果未见到新月,开斋节则顺延一天。节前,穆斯林向穷人发放“开斋捐”。在开斋月期间穆斯林需要禁食,禁食从日出到日落。开斋节期间,穆斯林到清真寺参加会礼。穆斯林会把家里打扫干净,装饰一番,穿上新做的传统服装,备好各式美食糕点来庆祝开斋节,其热闹气氛与华族的春节不相上下。
哈芝节也称宰牲节,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的第十天,是穆斯林到伊斯兰教圣地朝圣、举行会礼的节日。庆祝仪式主要是宰杀牛羊、感谢真主。
屠妖节也称灯节,是印度教最大的节日,在公历10~11月,新加坡将此节日定在11月6日。印度教徒在节前一个月便开始大扫除。节日当天天亮前,印度教徒进行膏油浴仪式,以示洗净身心。家里点上蜡烛、油灯,迎接守护神和幸运女神的降临。商人要在节前清理旧账,在屠妖节举行祷告仪式后另立新账。屠妖节当天,所有的印度教徒要到寺庙祈祷和感恩。
圣诞节是公历12月25日,是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基督教堂会举办特别的庆祝仪式,教徒也会唱圣诗、访问家庭。在民间,人们会装饰圣诞树,寄送贺卡,向小孩和穷人赠送礼物。家人尽量团聚,一起走亲访友。圣诞节期间,乌节路周边地区都会张灯结彩,各大商厦也都会装饰一番来吸引客人,整个街道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时间是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基督徒和天主教徒在这天要举行礼拜仪式。
新加坡虽然大大小小的节假日不少,可是政府并没有制订“黄金周”计划,而是将节假日分散开来,照顾到各民族的不同习俗,能够让各民族有时间庆祝自己的传统节日,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发展提供时间基础。
(二)民间节会
龙舟节在每年6月底或7月初举行。龙舟节最早源于中国,但是它的影响力早已跨越国界,成为受各国人民喜爱的体育运动。这从各种肤色的参赛选手和处处飘扬的万国旗便可知晓。龙舟节是新加坡各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新加坡政府希望这项有趣的东方传统体育运动不是仅限于在新加坡华族内部开展,而是以比赛为纽带,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合作、沟通和交流——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充分享受体育竞技的快乐。在新加坡,龙舟节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东海岸公园的国际龙舟邀请赛。在这一年一度的赛事中,来自世界各地的龙舟队伍云集于此,跃跃欲试。比赛地点周围的小货摊则出售各种各样的纪念品和小吃,其中美味咸肉粽子非常受欢迎。
食品节是新加坡的民间节日,在每年的4月17日举行。节日当天,每家食品店都要披红挂绿,制作精美的食品。市面上到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广告,以食品大减价的醒目标题吸引顾客。生活富裕的人家一般到市面上采购许多特制点心,邀请客人来家聚会,品尝这些名贵食品。普通人家大多自制些成本低廉但味美的食品,合家闭门而食,以迎佳节。美食节并不是只吸引新加坡人。节日当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人都会乘此机会品尝风味独特的新加坡美食,东西方一流烹饪技术汇聚在一起,人们既能享受到国际水准的烹饪,也能享受到当地的佳肴。特别促销活动、展览会和美食是这个节日的最大特色。
中秋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新加坡华族人对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非常重视,他们每年都会在唐人街“牛车水”举行中秋节亮灯仪式,整条街道会亮起色彩斑斓的街灯。中秋节期间,牛车水周边街道会安排一系列文娱表演,并在余东旋街、新桥路、桥南路、史密斯街和硕莪街悬挂一万余个五彩缤纷的灯笼。此外,东海岸、丹戎巴葛、红山、裕华、义顺、三巴旺和大巴窑等地也都在月色下以各自的方式庆祝中秋佳节。
(三)祭祀节日
清明节在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是华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前后两个星期,人们会携带祭品、鲜花去扫墓,祭拜祖先。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纪念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端午节时,华族人吃粽子,在新加坡河上举办龙舟比赛。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米团扔进大海,据说是为了吸引鱼和海怪,以免它们吞食他的灵魂。
盂兰盆节也称祭魂节或中元节,从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开始。佛教徒在这一天举行佛教仪式,缅怀祖先。盂兰盆节在新加坡特别热闹,持续一个月之久,是所有华族传统节日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期间,歌台遍地开花,通常一个晚上十几场,每场观众一两千名,甚至更多。另外每晚还有多场中元宴会。一个月下来,参与中元节活动的民众至少有六十万。盂兰盆节已成为新加坡一道奇特的风景线,是具有新加坡特色的民俗活动。中元宴会给同住一个组屋区的居民提供了欢聚叙旧的机会,不同民族与不同宗教信仰的同事、工友参加中元宴会也已成为一种风气。节日期间,许多民众联络所、宗教福利团体、民间福利机构,都利用中元节筹募义款。中元节在新加坡实际上已演变成“多元节”。
大宝森节是印度教的重要祭祀节日,印度历在十月月圆之时,公历在1月或2月。该节日来自一个印度教的传说:古代有一位仙子遭恶魔侵扰,向湿婆求救,湿婆立即从额上的一只眼睛中喷出六朵火花,将恶魔消灭。节日当天,印度教徒先净身膜拜,接受祭司用圣火、圣果、鲜花和诵经为他们祈福,然后光着上身,抬着木拱,结队游行,从实龙岗路的实里尼维沙伯鲁玛印度庙步行五千米到登路的丹达尤答巴尼印度庙,敬拜苏巴马尼亚神。出发前人们砸碎一个椰子,象征消除路上一切的障碍。一些苦行者浑身插满上百根针签,脚穿钉鞋,表示忏悔赎罪、感谢神恩。到达丹达尤答巴尼印度庙后,祭司把苦行者身上的针签、油灯、钩和木拱除掉,仪式才告结束。
踏火节是印度教徒的另一个重要祭祀节日,在屠妖节前十天左右举行,是为了向女神马里安曼表示敬意,也为纪念一位叫德劳芭迪的女英雄。参加踏火节的教徒要先修行五个多月,参加仪式前要斋戒、沐浴、诵经;踏火时,先将两脚放在盛满牛奶的大缸内浸泡一会儿,然后走过正在燃烧的火坑;走过火坑后,踏火者又把脚浸入牛奶缸中。所有踏火者走过火坑后,仪式结束。
(四)其他节日
花园节是新加坡一个重要的节日。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在举办花园节时,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园艺设计师的作品会让这座花园城市变得更加名副其实。在花园节期间,新加坡新达城国际会展中心设有室内展厅,参展的热带和温带花卉多达25万株。花园节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获奖设计师的作品,包括城市景观花园、梦幻花园以及花卉橱窗作品。为了增加参与感,新加坡在花园节期间还举办社区花园竞赛、插花比赛、校际园艺比赛和一系列与园艺相关的教育、娱乐活动。花园节会唤起大家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和对绿色环保活动的支持。
艺术节于每年6月举行,它以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保留节目而著称,其中包括美术展、工艺展、戏剧以及音乐演出等。新加坡现已发展为全球艺术之都,它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其文化艺术也是丰富多彩。
百鸟争鸣节在每年7月举行。养鸟是在新加坡盛行的休闲消遣活动。政府也鼓励人们饲养鸟类,美化城市。在百鸟争鸣节期间,各种鸟类昂首斗歌,供人们择优评奖。每年新加坡还举办民间鸟类歌唱会。人们带来各自饲养的鸟,主要有夜莺、画眉、长尾鸟和相思雀这4种进行比赛,按外观、音色、气量和活动力等标准评出优胜奖、安慰奖和幸运奖。这个节日使新加坡人获得不少乐趣,也为生活增添新的活力。
三 民俗
(一)服饰
新加坡是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长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论是哪个民族,男人都喜欢穿西装。然而,随着近几年人们穿着方式的变化,西装在平时生活中被认为过于严肃,适合较正式的场合穿着,而夹克衫和牛仔装变得流行起来。新加坡妇女喜欢穿裙子,年轻女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的裙子,老年妇女穿着的裙子则一般端庄素雅。学生上学穿校服,男生穿白衬衫配黑裤子,女生穿白衬衫配红裙子。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新加坡的各个民族穿着基本趋同,这是各民族在接触外来文化时所产生的共同认识或达成的统一意见。这样,各民族在保留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能融入其他文化。另一方面,新加坡各民族仍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印度族女性传统服装以“莎丽”为主。莎丽长约5.5米,宽约1.25米,两侧有绲边。穿着莎丽时上身会穿漏肚脐的短袖衫,下身穿上紧下收口的灯笼裙。莎丽的缠法因地区和种姓的差异而不同,穿法有上千种。莎丽有各种质料,有纯棉、化纤、真丝等,颜色五彩缤纷,图案千变万化,有的富丽华贵,有的典雅大方,还有的鲜艳夺目。印度的莎丽广受赞誉,吸引了不少海外游客前去购买。印度族男性着装以白色为主,传统的男子服装叫“托蒂”,也称为白袍,实际上就是一块缠在腰间的布,上身肥大,为过膝的长衫。新加坡印度族只在传统节日和婚嫁丧礼时才会穿上传统民族服装。新加坡马来族的民族服装中“纱笼”最有特色,它宽大松长,能遮手盖脚,分为便服和传统礼服两种。其中礼服做工讲究,尤其是传统女装,它们都是用专门的丝绸或布料制成的,图案秀美,工艺精湛。穿上传统女装,头披一条单色薄纱巾,显得美丽动人、婀娜多姿。马来族男士头戴“宋谷”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显得极其飘逸俊朗。
(二)饮食
从新加坡人口构成来看,大多数人是华族,而他们多来自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或是其后裔,所以大多比较喜欢甜食,尤其喜欢广东菜。广东菜以推陈出新而闻名,从简单的叉烧面到精心制作的上汤鱼翅或脆皮乳猪,都十分吸引人。新加坡的许多餐馆在午餐时间会推出粤式点心,以蒸或炸的点心为特色,颇受欢迎。除了粤菜,其他有名的中国菜还有上海鳝鱼、潮州卤鸭、海南鸡饭、客家酿豆腐与辛辣的四川菜。新加坡华族人的主食以米饭和包子为主,他们不爱吃馒头,下午习惯吃一点儿点心。华族人喜欢的甜食是橘子蛋糕,喜爱吃鲨鱼片、油炸鱼、炒虾仁、咖喱牛肉、咖喱鱼头、鱼香茄子及一些海鲜食品等。新加坡附近热带水域的海产丰富,且品质上乘,口味鲜美,龙虾、螃蟹、虾、贻贝、蚝、墨鱼及其他各种海产都是上桌的好菜。由此可见,海鲜在新加坡美食中也能独当一面。
马来族人基本都是穆斯林,遵从伊斯兰教习俗,包括禁酒、不吃猪肉、不吃宰杀前已死动物的肉和血,爱嚼槟榔,喜欢喝红茶和咖啡。他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辣椒,尤其爱吃咖喱牛肉。著名小吃“沙嗲”是传统马来美食。人们把腌好的牛肉、羊肉、鸡肉做成串,并以适度的火候炭烤,最重要的就是要蘸一层厚厚的沙嗲酱一起入口。沙嗲酱由花生酱、椰酱、幼虾等调制而成,香醇无比,吃后令人回味无穷。若享用一串串沙嗲的同时,再配以椰叶或班兰叶包裹的传统马来米饭、小黄瓜及洋葱等,沙嗲的味道就更加分明。马来族人在做马来菜时喜欢用椰奶和辣椒作为调料。马来西亚是传统香料的盛产地,马来族人拥有各种调制香料的技术,其中有种“三巴”辣椒糊是用番茄、蒜、胡椒、盐制成的,味道刺激而独特。
马来族人招待客人只用冰水或茶水作为饮料,而不会用酒。就餐时,男子盘腿而坐,妇女则屈腿而坐。马来族习惯用右手拿食物,不用左手,因在马来文化里,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因此,取食不能用错手。如果在用餐时用到左手,应该向在场的人道歉。不注意这些礼节,会被人认为不礼貌。
新加坡的印度族人大多来自印度南部,但是新加坡的印度食物却包罗了印度各地的风味,有咖喱鱼头、克什米尔腌味、旁遮普佳肴及印度式穆斯林美食。印度族人爱吃大米饭和印度罗提饼,饮红茶、咖啡、冷开水,禁食牛肉,不吃蛇肉。面粉加红糖,经油炸而制成的甜肉是印度老年人喜爱的风味小吃。印度菜大多会使用一种叫马沙拉的调味品,它主要是提取植物的根、叶、果实及种子制成,放入食物中增加香味。印度菜有15种以上的传统烹饪方法,大体可分为北印度和南印度两大菜系。北印度菜味道比较温和,辣味适度,主要有虾、羊肉、鸡肉、蔬菜等,再配上一碗咖喱饭。宫廷菜坦德利鸡是北印度菜的代表。泰米尔人常吃的南印度菜则味道浓烈辛辣。印度式素食是世界上样式最多也最受肯定的美食之一。印度族人大多是素食者,所以在素食菜色的研究上也最花心思——面包、米饭、豆类、汤、沙拉、点心和甜食,无不匠心独具、风味奇佳。
新加坡还有种类繁多的水果,有荔枝、山竹、榴梿、红毛丹、苹果、梨等,这为新加坡的饮食增添了些许清新的口感。种类繁多的水果也为果汁提供了很好的原料,新加坡因此创造出各种创新口感的果汁。
(三)居住
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的土地极为有限。为了更好地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承担建筑了公共房屋——组屋,为大部分新加坡人提供住房。目前,新加坡超过80%的居民住在组屋中,拥屋率达90%。
20世纪60年代是组屋的起步阶段。当时的组屋由简单、平直的块状单元组成,采用长条形布局,底层为商铺,其上为住房,两排组屋之间形成内街,作为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在设计方面,为适应公众迫切的居住需求,组屋的定位是应急型小公寓,设计简单而实用,以多层内廊式为主,房型为一房式和二房式,配以厕所、厨房等设施。到了70年代,组屋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组屋的设计重点转向满足婴儿潮和中等收入人群的需求,出现了四房式、五房式的中大型组屋。与此同时,组屋设计开始引入高层塔楼,建筑高达25层,每层的户数较之前有所减少,确保了较好的视野和隐私性。发展至80年代,组屋经历了改革,更好地整合了周边设施,组屋与游泳池、运动场、公园、晨运跑道等公共活动设施连接起来,为居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在设计方面,底层设置了托儿所、乐龄俱乐部等,同时多层停车楼取代了地面停车位,停车楼几乎每层都设有通道与邻近的组屋相连。90年代是组屋个性发展的时期,新增了许多组屋形式和户型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居民需求。除了在景观设计方面更注重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以外,还开始实施翻新计划,如进行电梯翻新等,改善现有的居住环境以保持旧组屋的价值和吸引力。进入21世纪以来,新加坡居民越来越国际化、多元化,并且社会老龄化、家庭小型化趋势加快,组屋的样式也有所改变。住宅类型更多元化,不同层次的公共空间织成网络,新加坡更是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需求分别建造了适合老年人和年轻人居住的组屋。
(四)礼仪
新加坡各民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独立后,政府对各民族的文化和生活习俗都是平等对待,提倡文明礼貌,发扬各民族优秀文化,逐渐形成了新加坡社会相互尊重、民族和睦的良好社会风气,而新加坡也成了世界上著名的礼仪之邦。
1.日常交往礼仪
在日常生活中,新加坡人热情好客、谦虚有礼。在交往中新加坡人注意衣着整洁、讲究卫生,衣着不整或邋遢者会被人看轻,或是被人看成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如果收到参加某一社会活动的邀请函,新加坡人习惯书面明确答复,并表示感谢,若不能赴约则会提前告知并说明情况。收到礼品时,新加坡人会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回赠同等价值的礼品,礼品注意包装,送礼时用右手以示郑重,一般不会当面拆开礼物,除非对方主动要求。
2.见面礼仪
在社交场合相见时,人们一般都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熟人见面时也可以点头致意。马来族人则按伊斯兰教习俗,双手合在一起互相接触,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口。印度族人见面时一般是双手合十致意。在见面称呼方面,对男性予以先生的称呼,若对方年纪较长则称老先生或某老,如果知道对方的职务,可直接称呼某董事长、某总经理、某经理等。对女性可称呼小姐,对年长女性可称呼女士,如果知道她的职务,也可称其为某董事长、某总经理、某经理等。
新加坡作为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政府十分重视市容市貌及公民的精神面貌,无论哪个方面都力争做到最好,不失礼节,讲究文明,实现人与人的友好相处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五)婚姻
不同地域的移民将不同的婚俗带入了新加坡,新加坡的三大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多姿多彩的婚俗。他们的共同点是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符合婚姻注册的条件,便可结成合法夫妻。一般女性在25岁左右,男性在30岁左右被认为是结婚的最佳年龄。新加坡青年男女在选择伴侣时十分注重实际:对男性的学历、职业、收入、家庭背景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对女性,则首先要求其秀外慧中、健康、能干,而对其学历和职业并不十分看重。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人生大事,不论华族还是马来族或印度族都很重视,婚事要经过求亲、送订婚礼物、订立婚约等程序。
新加坡华族大多数按照中国传统的婚俗举行婚礼。传统婚俗仍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如议婚、纳彩、纳银、择期迎亲、祭祀祖先、拜见翁姑和回门等。如今新加坡年轻人也采纳了一部分西方的婚礼形式及婚俗,如向亲友发送请柬、穿婚纱、撒彩纸祝贺、花车迎接等,使很多新加坡人的婚礼中西合璧。新加坡华族喜欢在农历八月举行传统婚礼,象征着花好月圆。如果新人决定举行传统婚礼,新人要先接受各自母亲的“梳头礼”,象征新人都已长大成人。结婚当天,新娘往往仍要遵循习俗,身穿大红色的衣服以示新禧。新郎由男傧相陪伴,前往女方的家迎娶新娘。新郎抵达时,新娘的一个弟弟或年幼的男性亲戚就会上前为新郎开车门,新郎得马上送一个红包给他。新娘随新郎离开自己的家时,通常由一名女傧相和几名“姐妹”陪伴,以代表女方家庭。新人抵达新郎的家后,先在门口的祭坛前三鞠躬,表示向祖先通报结婚的消息。然后,新人向端坐在椅子上的男方父母叩头。之后新娘恭恭敬敬地端上茶盘或茶杯,在新郎的陪伴下给公婆敬茶。公婆从新娘手中接过茶杯,就表示新娘已正式被接纳成为这个家庭中新的一员。公婆则将茶碗和祝福的红包放在媒人手捧的托盘上。之后进行婚礼的其他仪式。而大多信仰基督教的华族则在教堂举行婚礼,新娘穿婚纱,新人在神父的见证下承诺终身相伴。
新加坡马来族绝大多数是穆斯林,其婚礼仪式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他们在专设的穆斯林婚姻登记处进行婚姻登记,婚礼需要一男一女两个司仪。女性司仪是被称作“玛克·安达姆”的中年妇女,她包办新娘的穿戴,仪式前帮新娘剔去眉毛、额头上的汗毛、鬓角上的乱发,教给她婚后的生活经验,最后将圣水倒在新娘的头上以示洗净身心。而婚礼仪式由男司仪“卡提”主持。婚礼在女方家举行,新郎抵达后,坐在家中上座的位置,接着开始伊斯兰教仪式的祈祷。然后,卡提把结婚证交给新郎,新郎签完字,把结婚费交给卡提。女方收下卡提转交的结婚费,并在结婚证上签字,婚礼圆满结束。按照伊斯兰教教规,婚礼时新郎必须身穿白礼服,头戴白帽子,新娘则打扮得格外典雅华贵。婚礼开始后,被邀请参加婚礼的女方亲友纷纷前往新娘家,他们围绕在新娘身边祝贺新禧;男方的亲友也提前来到男方家,他们排成规定的行列,手持橡树状的小棒,敲击小鼓,跟随着新郎前去新娘家迎娶新娘。宴后,新娘和新郎要给每一位客人送一枚蒸熟的鸡蛋,寓意夫妻在今后的日子里子孙满堂。
印度族的婚礼则一般在寺庙里举行,由印度教僧侣主持。在新加坡,印度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都很自由。在婚礼仪式上,新娘穿着传统的莎丽,上面缀满金银珠宝饰品,色彩艳丽的贵重绸缎裹在身上。新郎的婚服则较为随意,大部分选择西装礼服,一部分较传统的家庭则选择印度传统婚服。婚礼开始后,等候在寺庙前的新人手挽着手,在圣歌和祷告声中步入庙内。在圣坛前,新郎跪在新娘面前,将一枚贵重的戒指缓缓套在新娘的脚趾上。新人会举行植树仪式,两人在一个小盆里栽下树苗,象征着新的生活吉祥幸福。之后举行更衣仪式,新娘身穿新郎赠送的新衣,预示着新娘以后的一切都由丈夫负责。接着新人围着由僧侣点燃的圣火举行“净化”仪式。礼毕,新人脖子上戴着花环,坐在席上,周围的人向新人抛洒黄色米粒,祝福新人在婚后幸福美满。同时鼓声高奏,据说是为了盖住被印度族视为不吉祥的狗叫声和喷嚏声。最后新人再围绕圣火步行,婚礼至此结束。
在新加坡,家庭富有的青年男女,会把结婚的喜讯刊登在报纸上,一般以这种形式登报:“某某男女经过某某人介绍,在征得父母同意后,结成美满姻缘,两人表示今后一起生活,互爱互敬,百年好合。”结婚照也一并登出。刊登结婚启示的目的一方面是公开宣布正式结婚,给亲友以通告,另一方面可以显示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六)禁忌、禁令和避讳
1.日常交往中的禁忌
新加坡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不仅有亚洲文化的流入,也受到西方文化的洗礼,因而存在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彼此忌讳的行为举止。新加坡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与人交往时,尽量不要询问和谈论个人的隐私,比如配偶情况、财务状况等。新加坡有自己的政治社会特色,因此也不要议论当地的政治、民族或宗教方面的问题。
与人交往时,尽量把双脚平放在地板上,露出脚心或鞋底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切忌在长者面前交叉双腿。到新加坡人家中做客时,进门前应该脱鞋。与东南亚大多数国家一样,新加坡人视头部为心灵所在,头被人触摸即被视为受到侮辱,因此不要随意摸别人的头尤其是小孩的头,那不是亲热和善意的表现。在新加坡,用食指指人,或将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均被认为是极端无礼的动作。
2.宗教活动中的禁忌
新加坡华族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马来族人和巴基斯坦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印度族人信印度教,西方人一般信仰基督教。佛教一般主张不杀生,以食素为本,认为不能随便抚摸小孩子的头顶,坐着不能跷二郎腿,出入寺庙须穿戴整齐。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非常神圣,非穆斯林若要进入,必须事先征得同意,并由穆斯林陪同,进入时须脱鞋,并从右门进入。信奉基督教的人一般都认为“13”是不吉利的数字,故举行活动时应尽量避开该数字。在印度教中,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食用牛肉和使用牛饰品是被禁止的;出入寺庙须赤脚,不能穿短裤或短裙;头是神圣的,不能随意用手去摸;左手是不洁的,忌讳用左手递东西。新加坡十分注意维护宗教的严肃性,尊重各宗教的创始人,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禁止在商业活动中使用宗教名词或象征性标志。
3.政府禁令和民间避讳
新加坡治理环境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措施是重罚。久而久之,人们已养成了注意公共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新加坡生活或旅游,不要在地铁站和车厢内吃东西,不要乱扔废物,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停车辆,公厕用完要及时冲水,过马路不能闯红灯,否则会被罚款,如再犯会加倍处罚。
除在家庭经营的小饭馆外,在新加坡餐馆用餐结账时须加上一些服务费。新加坡提倡节约,在饭店吃自助餐,取到盘中的食物应全部吃完,否则会受到餐费加倍的处罚。出租车的管理非常具体,严格按路程长短来收费,对超载、夜间行车、电话预约等的加费都有详细的规定,不用另给司机小费。对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执行计分制度,两年内如果超过24分,交通警署就会吊销司机的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