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支部的地位

党支部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础的组织,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党支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是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共同构成的,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党支部是最基本的细胞。我们党正是通过党支部这一组织形式,将各领域各单位的广大党员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的有机整体,从而奠定了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假如没有党的支部,我们党就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党支部是开展党的活动、落实党的工作、体现党的战斗力的基本单位。党支部分布在农村、企业、街道社区、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等基层单位。尽管这些基层单位的工作性质、领导体制有所不同,党支部的具体职能、工作方式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但都要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同时,党支部还是党员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平台,每一个党员都要在党的一个支部中参加活动、发挥作用。党支部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机活力,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巩固。

3.党支部是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关系到党的兴旺发达和生死存亡。党支部扎根在基层,与人民群众有着直接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能够直接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掌握群众的生产、工作、生活状况。党要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要通过党支部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所乐,把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做深做细,切实把党的政策和主张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党的基层基础才会得以不断巩固。

4.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实践证明,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了党的事业历经磨难而不衰,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近年来,面对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困难和考验,广大党支部迅速组织党员群众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冲在前面,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中努力成为了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的这种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替代的,这是党的坚强领导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具体体现。

从“支部建在连上”看党支部的重大历史意义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秋收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部队的政治思想状况,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

当时,这支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部队,自从秋收起义以来,经过多次战斗,兵员大减,只剩800余人。不仅官多兵少,枪多人少,而且各种规章制度很不健全。更重要的是,由于秋收起义的失败,部队人心浮动,思想混乱。过去在大革命时期的北伐军中,虽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领导,但由于党的支部没有建立在连队上,党在组织上、思想上没有完全掌握军队,因而在敌人的重压下很快失去大部分军队的领导权。

所以毛泽东吸取这种深刻的历史教训,在当时的三湾改编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并首先在当时的红一连建立了党支部。随后,各连队都迅即建立了党支部,大大加强了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成为连队坚强的战斗核心,这就保证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后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精辟地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