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源生篇

第一章 还原主体间的自然身份

——老子“为人为己”的建构

老子生活在春秋之际,面对社会巨变出现的混乱局面,对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主张以“天道”审视“人道”,以“为人”实践“为己”,以“玄德”对待“不德”,从而消除社会的混乱,建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之根、治国之道、文化之源,老子的主体间关系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借鉴老子对主体间相互关系的论述,对于我们处理转型中的社会问题,提升人生修养,建设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 老子建构主体间关系的自然主义逻辑

如何处理不同主体间的关系?这才是老子全部思维的目标所在。在这一问题上,老子从论述“道”的本性开始,首先确立了“天道”标准,并以“天道”审视“人道”,要求为政者排除自己的私心私利,善于为百姓谋事,“以百姓心为心”,把“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这里,老子讲出了一套处理主体间关系的道理。

(一)以“天道”审视“人道”

人从何处来,“我”与“他人”是什么关系?老子遵从“道生万物”→“万物尊道”→“道法自然”→“人法自然”的逻辑,从本体论视角进行了追根溯源的考察。什么是“道”? 《老子》开篇指出:“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是万物运动的总规律。“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第62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不臣。”(《第32章》)“得道”意味着成功和圆满。“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第39章》)“失道”意味着失败和破灭,“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为贞将恐蹶。”(同上)“道”的本性在于“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天道”是没有偏私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5章》)又说:“天道无亲。”(《第79章》)天道是没有远近亲疏的。

老子秉持“天道”,对现实社会人性的异化展开强烈的批判:

一是否定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天道”公平无私,而“人道”则不然。“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77章》)老子发出愤怒的控诉:“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食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第53章》)大道非常公平,但统治者却十分狭隘自私。朝政腐败之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空虚;却还穿着锦绣的衣服,佩戴着锋利的宝剑,饱足精美的饮食,搜刮过多的财货。这就叫作强盗头子,多么无道呀!

二是否定对圣贤的崇拜。老子认为,天下的混乱正是崇拜圣贤而造成的,相反,“不尚贤,使民不争”(《第3章》)。一旦放弃了对“圣智”、“仁义”、“巧利”的追求,天下的盗贼也就自然消失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19章》)这里所谓“文”,是指巧妙虚假的装饰。“不足”就是不足以治理天下。老子认为,儒家所讲的“礼”,并非大道的体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38章》)正因为大道被废弃,国家混乱,家庭不和,才有了对仁义、忠孝的呼吁。“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18章》)庄子解释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而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智邪?”(《胠箧》)

三是否定对财富的贪婪。天下盗贼频出,是因为统治者过分看重那些“难得之货”,相反,“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3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第9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第75章》)

四是否定对情欲的骄纵。“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3章》)“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9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这是对当时人性严重异化的思考。老子希望恢复人们纯真自然的本性。“复归于婴儿。”(《第28章》)“如婴儿之未孩。”(《第20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55章》)

(二)以“为人”从而“为己”

在老子看来,“为人”和“为己”是辩证统一的。圣人不为自己积累财富,他尽力帮助他人,为人越多,自己越是富有;给人越多,自己得到的也越多。“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第81章》)庄子说老子“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天下》)。意思是说,老子经常能够宽容地对待事物,不损害和剥削他人,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在老子看来,圣人并不是没有私心,但总是置自身于人之后,成就别人反而成就了自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第7章》)

基于“为人”和“为己”的辩证统一,老子对于如何治理国家提出了独到的看法:

其一,以贱为本,以下为基。老子认为,有道的人君要以普通百姓作为自己的基石,善于处下、居后、谦卑。“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第39章》)最高的荣誉是没有荣誉,与其羡慕那华丽的美玉,不如作一块普通的石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17章》)在这里,老子依据百姓对侯王的态度,把侯王分成四个等次。最好的侯王把自己隐埋在普通百姓中,以致百姓不知他的存在;第二等侯王,百姓想法亲近他、吹捧他;第三等的侯王,百姓畏惧他;最差的侯王,百姓侮辱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会相信他。

其二,常善救人,常善救物。老子反复强调无私奉献的精神。圣人永远没有自己的私心,把百姓的心作为自己的心。“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第49章》)上善的人如同水一样,滋养万物却不与之争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8章》)圣人善于经常救助他人,所以没有被抛弃的人;善于经常拯救万物,所以没有被抛弃的物。“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 ‘袭明’。”(《第27章》)圣人为天下劳作却不恃功倨傲。“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第77章》)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无私奉献,养育万物,而不企图延长自己的存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第7章》)

其三,少私寡欲,无为而治。老子大声疾呼:“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过于注重物欲,欲壑难填,必然“使人之行妨”(《第12章》)。老子认为,天下之所以难治,是因为统治者过多的作为、肆意妄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第75章》)凡事须有度,过多的作为必然造成反面的影响。“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57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要使天下走向大治,就必须无为而治,这是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37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相反,如果主观妄为,则注定要失败,所谓“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29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64章》)

其四,以大事小,以强扶弱。老子强烈谴责现实社会里大国、大邦对小国、小邦的欺凌。他认为,大国、大邦与小国、小邦之间应相互照顾,谦下互让。“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第61章》)。老子坚决反对战争。“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31章》)武力征服不但要遭到报复,而且给人民带来饥荒的痛苦。“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第30章》)喜欢用兵,赞美胜利,就是喜爱战争,乐于杀人,这样的人是不能得志于天下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第31章》)

其五,以静待躁,谨言慎行。老子认为,“静”是大道的本性,只有遵循大道,怀着谨慎的态度,才能治理好国家。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然而,现在的问题,恰恰是君主们的浮躁不安。老子发出慨叹:“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他断言:“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30章》)从“清静”出发,老子提出,治理国家一定要小心谨慎。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这里所谓“小鲜”即指小鱼。《解老篇》解释此句说:“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虚静而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所谓“数挠之”,即多次翻动。所谓“贼其宰”,即鱼翻烂了,伤害了宰夫的烹饪之功。同样的道理,治理国家不能朝令夕改。政策改来改去,老百姓就无所适从,就失去了信任。

(三)以“玄德”面对“不德”

“德”是“道”的体现。面对现实社会的“不德”行为,老子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54章》)在老子看来,大道核心的精神就是甘于奉献。“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 ‘玄德’。”(《第10章》)人应该像大道那样,甘于为他人“生之”、“为之”、“长之”,却从来不索取占有,不恃功倨傲,不做他人的主宰,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所谓“玄德”。

从“玄德”出发,老子教导人们:

其一,与人为善,柔弱处世。老子认识到生命的珍贵,而要延长生命,最为重要的是在交往中与人为善,以柔弱姿态对待他人。他说,“弱者,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第40章》),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因为柔弱代表了新生、生命力和灵活性,刚强则代表死亡和僵硬。他从自然现象获得领悟:“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第78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43章》)。他从生命现象得到体验: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第55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第76章》)。他从社会现象受到启迪:“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第73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第42章》)。于是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76章》)老子主张柔弱,并不是要人一味示弱与退让,而是考虑到对方也是主体,要用温和的方式去处理自己面对的矛盾,待人接物要灵活而不僵化,圆融而不固执,具有耐心和韧性。这对交往双方而言,可以减少生活道路上不必要的阻力与障碍,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和个人愿望的实现;对社会而言,可以减少与他人的摩擦与冲突,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坚持刚强,则不是皎皎者易污,刚强者易折,就是好勇斗狠,纷争四起,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于人于己均无益处。所以老子的这一方法,初看是软弱或耻辱,但最终是聪明和有力的。

其二,不走极端,不与人争。他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30章》)意思是说,事物达到强盛之极点,就会走向衰亡,这叫不“道”,不“道”就会很快败亡。他还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23章》)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天地尚且如此,而况人乎?所以,懂得“道”的本性的人坚持不走极端,尽量以和缓的态度去对待他人。有德行的人要去除极端、奢侈和过度。“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老子进而教导人们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56章》)。也就是要收敛个人的锋芒,放弃个人偏激的主张,改变咄咄逼人的姿态,了解对方意见中的合理部分,从而达到认识上的统一,使矛盾得以缓和,纠纷得以化解。老子反对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提出了“不争”的要求。他反复强调,“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章》),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你不与人争,天下人就不与你争。但“不争”并不意味着你的利益受到损害,相反,“不争”能够使你取得天下谁也无法与你相比的成就和地位。这是天道使然。“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73章》)不争是最好的争,可以使交往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第68章》)“与”即争,“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都具有“不争”的意思。由此可知,老子的“不争”是高明的争、高级形态的争,是不争之争。朱熹对此有十分到位的理解,他说老子:“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朱子语类》卷137)

其三,相依相存,宠辱不惊。老子以物喻人,说明世间一切事物相依相存的道理。“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2章》)世界上的事物不仅相依相存,而且是相互转化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22章》)一旦运动到了极端,必然会向自己的反面发展。“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 ‘有’,有生于 ‘无’。”(《第40章》)天下人应该明白祸福相倚,善恶转化的道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第58章》)善恶美丑都是相对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2章》)有道德的人永远处下,懂得进退。“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第28章》)

其四,为于未有,治于未乱。为了延缓和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转化,老子提醒人们要重视“微明”,因为当事物处于转化的萌芽状态时,及早察觉,可以防患于未然。“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这四种处于萌芽状态的矛盾,是容易处理的,重视“微明”就可以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第64章》)。局势安定时容易维持,事情未露苗头时容易对付,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微小时容易散除。要在事情还没发作时处理它,要在局势还没动乱时治理它。因此,考虑难办的事情要从简易处着眼,实行大的计划要从细微处入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凡是轻易许诺必然就会失去对他人的信用;凡是把事情看得简单就必然会困难重重。因此,圣人总是认真对待困难,所以,他才反而没有困难。“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第63章》)

二 老子主体间关系思想的历史影响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和道家经典之一,虽然篇幅不过五千言,却拥有博大精深、玄奥无比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人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老子》所体现的主体间关系思想,也以不同的方式和渠道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之中,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一)中国传统哲学之根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是最早从本体论视角探讨主体间关系并与国家治理、个人德性修养结合的古代哲学家,几乎历代哲人都与《老子》有缘。一方面,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探求《老子》本来的含义;另一方面,他们又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借注释《老子》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老子》所蕴含的主体间关系思想,极大地启发和影响了后世哲人,渗透于他们的论著之中。

《庄子》多处直接征引《老子》,并加以强调、解说或发挥。《史记·田齐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其中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皆学黄老道德之术”。汉代王充也公开声称,其著《论衡》“虽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东汉张衡从政初期著《二京赋》,巧妙地通过“凭虚公子”和“安处先生”的对话,赞扬汉文帝时的安民政治,批评汉武帝时的扰民政治。《赋》中的“为无为,事无事”是《老子》第63章原文,而赞扬文帝的“不穷乐以训俭,不殚物以昭仁”, “遵节俭,尚素朴”, “怀忠而抱悫”, “将使心不乱于所在,目不见其可欲”, “却走马以粪车”等句,批评武帝的“好剿民以女媮乐,忘民怨之为仇也;好殚物以穷宠,忽下叛而生忧也”, “夫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等句,则分别暗合于《老子》中“治人事天莫若啬”,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等章句之精髓。张衡的天文学名著《灵宪》描述天地生成运转的规律:“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浑成,先天地生。'”从《灵宪》此段所引《老子》原文可知,张衡的宇宙观是受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张衡晚年作《思玄赋》,称以老子学说为网,去获取儒、墨之精华:“御六艺之珍驾兮,游道德之平林。结典籍而为罟兮,驱儒墨而为禽。玩阴阳之变化兮,咏雅颂之徽音。”《赋》中“不出户而知天下兮”引用《老子》第47章文句,以传达他利用前人知识积累和现实有利条件攀登科学高峰的体会参见陈鼓应《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 《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

据司马迁《史记》载,儒家创始人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论语》中孔子所言“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 “仁者必有勇”,与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慈故能勇”的意思十分接近。“天何言哉”亦合老子“无言”之旨。《宪问》谈到“以德报怨”时,还直接引用《老子》第63章的文句。《尽心下》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与孔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曲调不同,却与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相通。《墨子》的非命、兼爱、节用、节丧、非乐,和《老子》的“道……似万物之宗”、“以百姓心为心”、“善利万物”、“治人事天莫若啬”相一致。墨子主张“非攻”而重视防守,认为武王伐纣是诛而不是攻,也和老子的“慈故能勇”、“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意旨相似。《离娄下》说:“大人者,无失其赤子之心也。”显然和老子崇尚质朴纯真的主张相一致。《梁惠王下》中“与民同乐”、“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者也”的议论,表明孟子蔑视等级制度。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孟子大逆不道,要废其书不许世人诵读,经大臣劝阻,才出节选本《孟子》。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这无疑是老子“清心寡欲”思想的延伸。荀子在《礼论》中坦率地说明“礼”就是针对不同贵贱等级的人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但其中“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及其《天论》中“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等言论,显然与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道……似万物之宗”、“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相通。《易传·系辞》的天地动静说同于《庄子·天道》,刚柔相推说为老子“以柔克刚”的进一步发展,“易知简能”即老子的简易之道,“原始反终”是老庄自然观的一个特殊观点,“精气”概念出自道家,“神”的概念与老庄同义,阴阳说本于道家和阴阳家,太极说源自道家,道器说本于老子,变通说与老庄思想相承发展,“几”的要领,是老子“微明”的另一种表述,“言”、“意”关系的讨论,也与老庄同一论旨。

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是最早的《老子》注,其学说中“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观点,即源于老子。韩非子在《五蠹》中主张“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深得老子“为无为”即顺应自然而为的要义。王弼通过对本末、体用、一多、动静等互相对应范畴的解释,建立起一套形而上的玄学本体论体系,其核心内容是“以无为本”,也即“崇本息末”与“举本统末”。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说:“老子、庄周,吾师也……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晋郭象注《逍遥游》篇说:“此庄老之谈所以见弃于当涂。”《颜氏家训·勉学篇》称:“《庄》、《老》、《周易》总谓三玄。”唐代以成玄英、李荣、杜光庭等为代表的一批道教学者则援佛入老,佛道相激。以心性解老,是宋代以后老学发展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儒、释、道三教学者莫不为之。到元代时,杜道坚在《道德玄经原旨》中指出:当时“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自元以后,重新注释《老子》的人,更难计其数。宋代的赵志坚在《道德真经疏义》中曾总结说:“以文属身,则节解之意也;飞炼上药,丹经之祖也;远说虚无,王弼之类也;以事明理,孙登之辈也;存诸法象,阴阳之流也;安存戒亡,韩非之喻也;溺心灭质,严遵之博也;加文取悟,儒学之宗也。”参见陈鼓应《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 《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

宋儒使用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无极”、“太极”、“无”、“有”、“道”、“器”、“动”、“静”、“虚”、“实”、“常”、“变”、“天”、“理”、“气”、“性”、“命”、“心”、“情”、“欲”等,大都来自于道家传统,如周敦颐所用“无极”一词,即首出老子。后陆九渊即指出:周子言“无极”出于老子。又如程颢认为,“天理”的概念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而程、朱论天理,更与老、庄“道”无大殊异,如朱熹所谓“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朱文公全书》卷70)。王廷相认为:“老、庄谓道生天地,宋儒谓天地之先只有此理,此乃改易面目立论耳,与老、庄之旨何殊?”(《雅述》上篇)颜元著《朱子语类评》,认为朱子其“参于禅、老、庄、列者深矣”。明代黄绾称:“孟子殁而无传,故至有宋诸儒,其学皆由于禅。”(《明道编》卷1)全祖望指出:“两宋诸儒,门庭径路,半出于佛、老。”(《鲒埼亭集外编》卷31)陈建则谓陆、王心学,乃“阳儒阴佛”(《学蔀通辩》后编卷上)。顾炎武亦云:“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亭林文集》卷3《与施愚山书》)这种论述,十分透彻地点明了儒学与道学的关系。

(二)中国传统治国之道

《老子》不仅是一部哲学书,而且被历代政治家视为“君人南面之术”,善于运用《老子》所阐发的精神作为治国、治军之纲要。历史上,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圣祖四位皇帝曾亲自为《老子》作注,其对政治家及国家治理的影响,可见一斑。

历史上,很多政治家常常深研《老子》,用老子的思想来谋划政治和军事。如战国时期的张良,在秦灭韩后,求刺客谋刺秦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遂逃匿下邳,遇隐士黄石公授予《太公兵法》(《三略》、《六韬》)。《三略》中有“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与《老子》第31章的文句意思十分相近。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刘邦,多次为高祖乃至惠帝谋划而成大事。刘邦开国封侯,要封张良三万户,张良推辞而自愿为留侯,之后远离朝政,用道家辟谷导引术祛病延年。陈平出身平民,少年时好黄老之学,后为刘邦出谋划策。“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史记·陈丞相世家论》),继曹参之后,相汉11年,自脱于吕后多事之秋,用计与君臣共夺吕族兵权而迎刘恒即皇帝位,善始善终,史称贤相。东汉末年,豪杰纷争割据。刘备三顾茅庐求助于诸葛亮。诸葛亮身为躬耕村野的平民,为刘备出谋划策,能因时、因势、循规律而动,决战决胜,好谋而成,所著《便宜十六策》引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资”等《老子》原句,对老子哲学的运用达到纯熟的地步。

战国时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网罗百家、“集腋成裘”,辑合百家学说编成《吕氏春秋》,全书以“无为”为纲纪,称老子为“圣人”。发源于战国晚期而兴盛于汉初的黄老学派,体现了当时道、法合流的趋势,而以道家无为及辩证法思想为其理论基础。曹参于汉初任齐相国,从盖公习黄老之学。盖公说,“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相齐九年,百姓安集。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遵循萧何“与民休息”、节约俭朴等政策法规不稍更改。“参为相国三年……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壹。'”(《汉书·萧何曹参传》)

汉文帝刘恒及皇后窦氏都好黄老之学,从文帝诏书中可以看出他对老子哲学的积极实践。文帝即位的当年就颁布赈穷养老之令,翌年诏令四方勿献珍物,对来献千里马者说:“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征伐)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致书南越王赵佗:“……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当其时,长沙苦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并采取了相应的政治经济措施,促使赵佗放弃帝号而称臣。文帝下诏废除“诽谤妖言法”: “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汉书·文帝纪》)下诏废除断肢体、刻肌肤、连及父母妻子同坐等苛法峻刑。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屡犯边民,文帝遣使频向匈奴单于申明大义,与之和亲。匈奴和亲后又背约入盗,文帝派大军备边峙敌,不发兵深入,几个月后匈奴远遁,乃收兵还师。文帝是著名的节俭皇帝,终其位,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临终下诏:简化葬礼,不使劳民伤财。

汉景帝即位当年,就把文帝每逢灾年只收民田半租的特例变为常制,即:改高祖时的田亩十五税一为三十税一,以促进农业生产。窦太后好黄老之言,景帝及其太子、族人都不得不读黄老之书,致使黄老之学盛行。从文帝、景帝的诏书及所纳近臣的谏议可以看出,汉初所用黄老之学并无多少“刑名法家”的成分,老子哲学对当时社会各界的深刻影响不言而喻。文帝、景帝用老子思想治国四十年,人民休养生息,生产技术长足发展,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亲内和外,海内殷富,史称“文景之治”。

唐太宗尊崇老子,认李耳为先祖。丞相魏征运用老子哲学辅政,在“贞观之治”中起了重要作用。魏征曾为道士,著有《老子治要》,深得老子要旨。他于唐太宗即位之初上书二百余,言事切当,得到唐太宗李世民重用。贞观年间“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资治通鉴》卷193),同等看待汉族与非汉族,百姓安居,远方宾服,“天下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贞观政要·论诚信第十七》)。《老子》广泛流传于上层社会,深深植根于民众厚土,对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多有影响。

历史上,有四位皇帝亲自为《老子》作注。他们分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世祖福临。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他们的注释就有了特殊的意义。然而,由于他们个人所处的时代及修养不同,对同一《老子》便有不同的解释。如,对《老子》第3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矣”唐玄宗解释说:“于为无为,人得其性,则淳化有孚矣。”意思是说:坚持无所作为,符合人的本性,如果真能这样,那么实现道德淳化就有了希望。这种解释显然与通常的解释相去甚大。宋徽宗则认为:“圣人之治,岂弃人绝物,而恝然自立于无事之地哉?为出于无为而已。万物之变,在形而下。圣人体道,立乎万物之上,总一其成,理而治之。物有作也,顺之以观其复;物有生也,因之以致其成。岂有不治者哉?故上治则日月星辰得其序,下治则鸟兽草遂其性。”意思是说:圣人治国,并不是悠然自得地无所事事,而是要以无为的态度实现有所作为。万物的变化是外在的、个别的,圣人则要把握总体原则。顺从事物的本性,就能治理一切。宋徽宗虽然是一失国皇帝,然而,这里的解释却是颇为得体。明太祖朱元璋则写道:“诸事先有勤劳,而合理尽为之矣。既已措安,乃无为矣。”意思是说:处理事务,先要勤劳,合乎原则地努力完成。一切都已安排停当,也就无所作为了。这种解释有点不伦不类,有点脱离老子的本意,把“无为”解释为“有为”。清世祖福临则认为:“夫为治而至于无为,则天下无不治矣。”参见高专诚《御注老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意思是说:治国能达到无所作为,天下就都可以得到治理。这也不尽恰当。

(三)中国道教文化之源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道教与道家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及老子本人对道教教义、修炼方法、神仙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教以“得道成仙”为最高追求,其中,“成仙”或“长生”是终极目标,这是道教与佛教的重要区别,佛教以生为苦,道教以生为乐,且以长生为乐。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通过修炼以“得道”。《老子》关于长生的思想,如“……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59章》)。《逍遥游》关于神仙的记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餐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些都给人以无限的期待和向往。道教对世界的解释正是源于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正如南朝梁刘勰在《灭惑论》中所说,道教“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

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太平经》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所宗的秘典《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人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都皮裹悉是,非独一处。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使道教理论体系化的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也着意宣扬“道”,并以“玄”去释“道”。“道”、“玄”同构,是葛洪论道的特色,其手法实与老子无异。他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凡言道者,上自二仪,下逮万物,莫不由之。”此“玄”,此“道”,深远高旷,无所不至,无所不能,“高则冠盖乎九霄”, “旷则笼罩乎八隅”, “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吐纳大始,鼓冶亿类,佪旋四七,匠成草昧,辔策灵机,吹嘘四气,幽括冲默,舒阐粲尉,抑浊扬清,斟酌河渭,增之不溢,挹之不匮,與之不荣,夺之不瘁”。《隶释》卷3有延熹八年的《老子铭》,文人边韶就谈到了当时信道者附会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不自生,故能长生”和“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的话,说好道者“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升降斗星,随时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象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度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

汉明帝、章帝之际,王阜撰《老子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把老子说成了“道”的化身。对此,王充在《论衡·道虚》中指出:“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欲,养精爱气……老子行之,踰百,度世为真人矣。”道教徒认为,追求长生不老的途径是体道和修道,那么如何体道、修道呢?道教徒认为天地间只有道是永恒的,因此要想长生,就要与道合一。“守一法”是道教修炼的一种形式,《太平经圣君秘旨》说,此法“可以度世,可以消灾,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穷困,可以理病,可以长生,可以久视”。“守一法”中的“一”即指道,道教徒认为守持道,就能长生,精神就可以长存。

道教认为,道是可以知道、体悟到的,但不能用认识一般事物的常规方法来体悟道。道教吸收了老子和庄子清净无为的思想,提出修道有两种具体的方法:一是斋醮,二是炼养。斋醮,即通常所说的“做道场”,包括清静身心、祭祀神灵等方面;炼养,即炼丹与养生,包括炼外丹、炼内丹、以柔克刚等方面。其中,清净身心、以柔克刚等修炼方法皆源于老子的养生思想。道教与佛教虽然都讲究清静,但具体的修炼方式是不同的,佛教是参禅打坐,道教则吸收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强调修身养性,认为“真静”、 “真寂”是“常清静”。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说:“神与道合,谓之得道。”道教还认为修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祛除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避免外界事物对人的眼、耳、鼻、舌、身等器官的刺激,在心性修炼中做到“收心习静”。这与老子强调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以及“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等思想是一致的。

道教炼内丹的养生方法也与老子的“专气致柔”、“贵柔处弱”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炼丹分为炼外丹和炼内丹,炼外丹就是用铅、汞等矿物质为原料,以化学的方法炼出丹丸,道教徒认为吃了以后可以长生不老;炼内丹是指以人体内的精、气、神为“原料”,将身体当作“炼丹炉”,即通过调节呼吸,用气功的方法在体内形成丹气,靠丹气的运行变化养生,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气”的概念在《老子》中多次提到,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强调结聚精气以致柔顺,就像婴儿一样的状态。婴儿的骨头嫩弱,筋脉柔软,但拳头却能攥得紧紧的,虽然还不懂得男女交合之事,而生殖器却会勃起,这是由于精气非常旺盛的原因,整日哭喊但嗓子不会哑,这是由于元气非常淳厚。精气、元气的淳厚乃是自然之道,掌握了这一点才是明智的,过分贪图享受就是灾祸。老子以及后来庄子对气的论述,加上先秦其他思想家关于气的阐述,共同构成道教炼内丹的理论依据。《悟真篇》云:“劝君究取生身处,返本还源是药王。”要人求取精、气、神等生命之源,强调爱精保气。《养生延命录》还说:“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道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道教养生法强调,凡会引起精、气、神消耗的事情,都应少做。这与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的思想是一致的。

由于道教在教义和修炼方法上都吸收了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因此《老子》一书必然被道教奉为经典,老子本人被道教奉为祖师甚至神灵。根据1997年考古工作者对鹿邑太清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从东汉一直到元、明时期,历朝历代都有皇帝到太清宫来祭祀老子。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盖老子百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可见,早在西汉时期,老子已成为人们迷信的长寿之星,这进一步促使后来的道教徒将老子奉为地位越来越高的神灵。汉桓帝开始为老子立祠,并以郊天乐祀之。在最高统治者的推崇和影响下,民间开始将老子当作神来崇拜,老子由此与天神有了同等的地位。东汉后期,信奉《太平经》的太平道和信奉老子《道德经》的五斗米道先后兴起,五斗米道教派的首领张陵写了《老子想尔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玄妙的《道德经》,向百姓传道。《云笈七籖》又说:“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佛教传入中国后,地位比道教低,道教徒也极力压制佛教徒,襄楷还向汉桓帝编造了一个谣言,说老子入夷犹为浮屠。佛教徒为了保持其发展,不得不依附于黄老道,并默认佛教始祖为老子门徒。

西晋时期,佛教、道教斗争较为激烈,道士王浮作《老子化胡经》,编造老子教化胡人的故事,贬低佛教,以抬高道教的地位。东晋时期,著名道士葛洪学得炼丹术,还研读了大量道教经典,并撰写了《抱朴子内外篇》。他继承老子“道为宇宙之本原”的思想,并对道进行神化,建立了基本完备的道教神学体系。葛洪还继东汉刘向《列仙传》而作《神仙传》,叙述了古代传说中94位神仙的故事,用极其夸张的笔法描写老子的形象,将老子奉为神仙,并指出其能“度人成仙”。北齐时魏收在《魏书·释老志》记载道士寇谦之遇“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老君”在南北朝时期已成为对老子的主要尊称。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尊老子为唐王室祖先,并以神仙老子的后裔自居,还大力制造“君权神授”的舆论。唐太宗李世民规定,宫中举行仪式时,道士在前,僧人在后。干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下诏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在亳州老子的故居建立了祠堂。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唐高宗又下诏以《道德经》为上经,作为国家科举考试的正式科目,列于《论语》等儒家经典之前。唐玄宗更加崇尚道教,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唐玄宗改西京玄元庙为太清宫,将其尊为祖庙,并追尊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尊老子之父为“先天太上皇”,尊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玄宗亲谒太清宫,重新封老子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唐玄宗还亲自为《老子》作注解,要求天下庶士皆需家藏一本《老子》,并下令编纂道藏,这是历史上道教经典第一次被编集成“藏”。唐朝末年,道士杜光庭对历史上道教的斋醮科仪、思想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并编纂了《道德真经广圣义》,详细地总结了历代研究老子的情况,尤其是此前60余种《老子》注疏的情况,将其概括为“明治国之道、明治身之道、明事理因果之道、明重玄之道、明虚极无为理家理国之道”等几派,因此被认为是一本《老子》研究简史。

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行。金朝时,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颇受信赖,并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两大派别的格局。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自清代开始,满族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

三 老子主体间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

老子秉持自然主义的逻辑,重新审视现实社会,对人性的异化展开无情的批判,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国理政、人生修养理论,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在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常注常新,至今仍然闪现着理论和实践的价值。

(一)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

老子认为,春秋之际,人与人互不相爱,诸国混战,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性的异化。为此,老子从大道出发,谴责现实社会的不公,否定圣贤崇拜,否定对金钱的膜拜,否定对情欲的骄纵,要求人们设身处地加强道德修养,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善于救人,善于救物,甘于奉献,利而不争,处下谦让,复归于婴儿,建立一个“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绝对平等社会,从而化解矛盾,消除社会混乱。

今天,人性的异化并未完全消除。在当今中国,突出表现为以下三种崇拜。一是崇拜“权力”,认为有了权就有了一切。为此,人们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地向权力的巅峰钻挤。一旦掌握了某方面的权力,便立刻寻求回报,出现了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多种腐败现象。二是崇拜“资本”,认为“金钱能让鬼推磨”。有钱就可以买到享受一切的权力。为此,人们抛开良心,互相欺骗,通过各种狡诈的手法获取暴利,甚至以牺牲他人的生命作代价。三是崇拜“关系”,认为有了某种“关系”,便可升官发财,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为此,人们挖空心思拉关系,搞关系网。从老子的视角看,这些思想行为无疑是违背常道的。而事实上,正是对“权力”、“资本”、“关系”的崇拜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它让人们处心积虑、烦躁不安、见利忘义、冷漠无情。反思老子的论述,对于消除各种异化现象,做一个诚实的人,建设质朴自然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诚实善良、平实质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在质朴善良的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中国革命才得以成功。淮海战役期间,山东、中原、华中、冀鲁豫4个地区共有543万支前民工,88万多大小车辆,1.4万多船只,从陆路到河湖,船装车载,昼夜不停地在无数条通往战场的大小路上为我军运送武器弹药、柴草粮禾和伤员。陈毅元帅高兴地说:我们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更涌现出如雷锋一样诚实质朴、做了好事不留姓名的好战士,如铁人王进喜一样为人民为国家而忘我工作、牺牲自我的好工人,如焦裕禄一样一心想着群众、为群众谋利的好干部。

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也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蒙上了巨大的阴影。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把几十万爱国知识分子打成所谓“右派”,人们因此而噤若寒蝉,人人自危,不敢讲真话。1958年的“大跃进”,更使假话、大话、空话满天飞,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很多人放弃了独立思考精神,“放卫星”、为“大跃进”唱赞歌成为一种潮流。“文革”开始后,造反派大兴“文字狱”,要求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同志之间、这一人群与那一人群之间划清阶级界限,无端“抓辫子、戴帽子、打棍子”,制造了千千万万的冤假错案。“文革”给普通人的教训是: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吃亏,做好事吃亏。以致在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全面整顿时,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号召向大庆学习。这个教训告诉我们:要让普通百姓不说假话,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而这种好环境归根结底要由积极的价值观来引导。老子自然主义的价值观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思路。

(二)治国理政的深谋大略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纵观中国历史,无论是汉代的“文景之治”,还是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当时的统治者无一不遵循了“无为而治”的古训。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们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 ‘一切统一口径’。”《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2页。其结果严重损害群众积极性,生产不发展,长期徘徊不前。改革开放以来,正由于简政放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表明,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必然造成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干扰,反而遏制群众的积极性。这实际上就是视群众作为管理客体,没有把群众作为主体来看待。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这是当前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其目的就是要把群众作为交往主体来看待,一切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减少和防止不必要的作为。这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无疑是一致的。老子还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论断。用今天的话来讲,政府要谨慎地制定和推行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让百姓无所适从。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的许多政策难以推行,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怕“变”。当时民间有句传言:“党的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20世纪80年代,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 “傻子”年广久靠卖“傻子瓜子”挣了一百万,当时很多人主张要动他。邓小平坚决不同意。他说,一旦动了,群众就会以为我们党的政策又变了。邓小平主张依法治国,依靠市场调节生产,其目的就在于尊重价值规律,减少政府行为的随意性。然而,在现今的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为了弄出“政绩”,从而达到被迅速提升的目的,架空决策程序,随意立项、撤项,视群众的呼声于不顾。这同样是对百姓主体性的践踏和侵犯。

老子强调个人身心的修炼,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无私利他”、“贵柔守弱”。实践表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强主体的身心修养,减少过多的物质欲望,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有人口13.7亿。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1400万—1500万人,到204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16亿。虽然以GDP总量来看,我国已处于世界第2位,但这种发展是以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动力得来的。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虽然较大,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从人均资源拥有量来看,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2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2000年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天然气可采储量、煤炭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 2003年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0%、5%和57%。我国目前原油进口依存度约为50%,铁矿石为70%,铜精矿为80%以上。我国的环境已恶化到相当严重的程度。80%的江河湖泊断流,2/3的草原沙化,绝大部分森林消失,近乎100%的土壤板结。中国1/3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已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癌症。世界银行报告列举的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全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包围,这些垃圾不但扩大着农田占用面积,而且威胁着基本生存环境。显然,不节制对物质占有的欲望,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适当放慢发展速度,继续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无异于走向死亡。老子所讲的“少私寡欲”、“恬淡自然”的价值观,无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方向。

(三)世界和平的必然之道

老子之道,强调人人平等,反对以武力强迫他人。老子讲:“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子还明确指出:天下有“道”之时,自然是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天下无道之时,就会人人贪得无厌,战乱时时发生。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核武器库中已贮存50000个核弹头,其总威力相当于100万个广岛原子弹,地球上的每个人平均3.5吨TNT当量。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宗教极端势力、海盗、毒品、艾滋病、突发性传染病、粮食安全、金融危机等,依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安全。

由于人类的贪婪,人类共同生存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大气污染。全球每年释放二氧化碳达220亿吨,世界城市人口中的一半(约9亿)呼吸着不健康的空气。二是温室效应加剧。由于温室效应引起温度和雨量变化,使干旱和洪水频繁发生,使世界产生1000多万环境难民。据计算,两极气温提高5℃—10℃就会导致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冰帽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世界上的许多沿海城市将会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三是地球臭氧层减少。这使紫外线对人类的危害加剧,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四是土地退化和沙漠化。20世纪中期地球的森林覆盖率为1/4,到80年代已不到1/5。热带雨林正以每年1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减少,按照这个速度,热带雨林将在85年内全部消失。由于滥垦滥伐,过度放牧造成土地贫瘠和沙漠化。如果按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世界1/3的耕地将在短短的20年内消失,沙漠化正以每年几乎6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有2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于沙漠化的边缘。五是水源短缺、污染严重。全世界每年有2.5万人由于饮用被污染了的水而致病死亡,12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六是海洋环境恶化。全球每天往海里倾倒的垃圾和污染物多达数万吨,使沿海居民中患肝炎、霍乱等病例增多,使鱼虾和其他海洋生物减少。七是“绿色屏障”锐减。每年热带雨林面积减少1700万公顷,约占总面积的0.9%。八是生物种类不断减少。目前,地球上每天有100多种生物灭绝。大约有3.4万种植物处于灭绝边缘。未来50年中,1/4的物种将遭受灭顶之灾。九是垃圾成灾。全球年产垃圾100多亿吨,绝大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十是人口增长过快。到2011年,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对地球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日益严重。

世界还很不安定,世界还不和谐,人性的异化远未消除。大国、强国只有像老子所说的那样,不恃强欺弱,不以武力相威胁,不仅考虑自身的发展,而且考虑他人他国的发展,才可能实现对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和谐才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