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 高剑平等
- 4140字
- 2021-03-26 00:24:15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国策的推行,使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进入1990年,特别是2000年以来,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取向。
由于边境、中越战争等种种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广西与经济高速发展擦肩而过。步入新世纪,广西不想再一次错过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机。2006年3月,广西成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个地级行政市组成,陆上国土总面积约为4.2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1300万人。
就广西来讲,成立经济区的目的非常明确:以经济区的高速发展带动广西的发展。而从国家战略的层面来考量,北部湾经济区还有一个使命:带动云贵川等腹地的经济发展。
2008年1月,经过广西多年的努力,同时也是当时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使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被国务院批准实施,于是《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北部湾经济区将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一极。2012年10月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体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实现如此宏伟的蓝图,有一个自始至终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驱使北部湾经济区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究竟在哪里?因此,详尽而系统地研究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驱动因素,便成为时下有关北部湾经济区研究的学术关切点。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一种独特的节奏进行的。换句话说,以邓小平、陈云为核心的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把握和引领我国改革开放的国策时,是有着其独特的时间和空间节奏的。这其中有继承第一代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智慧的因素。毛泽东的军事思想里有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先清扫外围,后歼灭堡垒等军事智慧。改革开放刚开始时,首先是在深圳、珠海建立经济特区,实行优先发展的政策安排。20世纪80年代,以深圳、珠海为经济“火车头”,推动珠三角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珠三角经济圈随之形成,粤港澳连为一体。20世纪90年代则对上海实行倾斜政策,尤其是上海浦东新区的开放开发,上海迅速崛起,以上海为龙头,以南京和杭州为支撑的长三角经济圈随之形成,并拉动整个长江沿岸的腹地,如此到20世纪末,我国的“两角”经济格局——即“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格局开始形成。
随后在我国沿海地区自南至北建立了14个经济特区,并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推动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
2000年以后,我国则先后对“两湾”和“两岸”实行优惠的政策安排。“两湾”即是我国华北的“环渤海湾”和华南的“北部湾”。“环渤海湾经济圈”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抓手,带动京津冀鲁沿海地区以及辽宁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北部湾经济圈”将以“北部湾经济区”为抓手,带动广东西南地区、整个海南、整个广西,乃至带动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等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深刻而细致地考察一下,进入21世纪,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呈现出两个崭新的政策引导特征:一是由20世纪80—90年代的以“引进来”政策为主,到21世纪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政策转变。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加入WTO以后所开始的由我国单方面的对外开放到参与或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转变。
先说第一个转变。
从要素的层面来说,20世纪80—90年代,无论是我国的资金积累,还是我国的技术储备、人才的培养抑或是管理的经验等都是相对不足的,有些甚至是极为欠缺的。因而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项目为主。一时间,“招商引资”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遍地开花。中国人对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渴望,吸引了全球的资本纷纷到中国安家落户。客观上起到激活我国生产要素的作用,尤其是激活了我国庞大的人力资源,加入到制造产业创造财富的历史进程之中。不能不说,这一时期的政策是极为成功的,全盘引进外资的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有了十五六年的改革开放的基础,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有了很大的跃迁,一些产业领域和部门也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资本,锻炼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其管理经验也在改革开放之中得到快速的积累,于是我国渐渐开始了“走出去”的政策引导。北部湾经济区就是在这种宏观经济的形势下成立的。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进程,直接关涉“走出去”战略的成效与否。直接关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不仅在其中担当示范和服务后方的作用,而且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方针: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因此,北部湾经济区的适时成立,不仅仅肩负着为广西摸索出一整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使命,而且肩负着“五个统筹”的重大历史责任。北部湾经济区不仅要为广西“走出去”找到准确的定位和合适的空间,而且必须配合国家“走出去”的战略;既要为云贵川等经济腹地各种产品寻找市场,又要为沿海及内地的各种资本寻找增值扩张的空间,进而不仅推动广西的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北部湾经济区还肩负着拉动广大的经济腹地一同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历史重任。
再说第二个转变。
即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加入WTO以后所开始的由我国单方面的对外开放到参与或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导向转变。
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总体上来看有三个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中期是我国的改革开放之初,可以看作是第一阶段。此一阶段是以引进来为主,引进所有可为我用的资金、技术、项目等,目的是引进资本并广泛学习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做大经济盘子,扩展贸易总量。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1年11月加入WTO,可以看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除了继续第一阶段之引进国外资金、技术、项目等工作外,还加强了有关领域的对外开放。由于调整了国内生产关系,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各个层次的生产力积极性都得到最为广泛的调动,我国的制造行业和对外贸易都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在第二阶段里,我国吸引外资总量全球最多。这些吸引进来的资本,进入到我国经济的各个层面,重新塑造并壮大我国的产业结构,其结果是在第二阶段里,我国的进出口总量迅速攀升,跃居全球第三位。由于经贸形势持续向好,我国国内资本也开始聚集,开始尝试着走出去,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第二阶段的主要经济表现。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除了“引进来”,也尝试着“走出去”。
2002年11月,朱镕基在柬埔寨金边与东盟十国领导人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了第三阶段。其主要目标是尝试着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并适时加以推进。参与和推进区域一体化是第三阶段的主要战略目标。从2002年开始,我国陆续参与并推进了13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诸如中韩、中国—新西兰、中国—澳大利亚、中国—巴西、中国—阿根廷、中国—南非、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等等。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通过“走出去”,通过参与区域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我国多年来积累的国内资本开始走向世界前台,也开始与国际资本共同在产业经济这个全世界的舞台上博弈,这中间有过跌跌撞撞,有过磕磕碰碰,得到了很多教训,但同时我们也收获了经验,取到了发展经济的真经。国内资本在“走出去”的同时发展壮大,我国的经济总量也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张、发展和壮大。
在参与和推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参与并推进的第一个一体化区域,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一体化的区域,并且由此可以整合并推动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这一背景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不仅将促使广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且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中国—东盟合作的内涵,使之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的增长极,从而促进东亚经济整体合作的深入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一是战略地位极为突出。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南拥北部湾入怀,俯瞰南中国海战略水道,东连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粤港澳,背靠资源优厚的大西南,面向东盟十国,西南与越南接壤。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北部湾经济区均为交通要冲。二是处于多个经济圈的结合部,商贸发展潜力巨大。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区、市)协作等多个区域合作交会点。三是自然资源优越,可以持续支撑经济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无论是海洋资源,岸线港口资源,还是陆上的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抑或是农林资源、风景名胜旅游资源,更进一步的还有人文历史资源等都极为丰富。尤其是这里环境优美,生态系统良好,无论是水资源还是土地资源都充分展示着良好的经济发展承载能力。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日益步入快速轨道、区内经济建设提速以及区内社会迅速发展,北部湾经济区日下已经成为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闪光点,在全国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并日益扩大。根据统计数据:2007—2012年,经济区内地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1764.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316亿元,增长了1.45倍;经济区内财政收入从2007年的204.3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714亿元,增长了2.5倍;经济区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7年的965.0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513亿元,增长了3.67倍。北部湾经济区已从若干年前的产业布局谋篇期进入到目前以及下一个阶段的产业发展收获期,并将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从几年前的主要依赖基础设施的投资驱动,转为工业发展、进出口、消费等同时驱动,其发展的质量、结构性变化、均衡性、持续性等都将大大增强。
2012年国家颁布《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三区一极”。即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以及构建具有全局及战略意义的新的经济增长极。“三区一极”的新定位显著提升了北部湾经济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其战略地位,这将必然促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北部湾经济区迅速聚集,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