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路线

一 研究目的

取一张世界地图,沿着东亚和太平洋西岸方向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自北向南依次排列成为一个巨大的一字长蛇阵:俄罗斯—库页岛—日本—韩国—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新加坡—东南亚。这个巨大的一字长蛇阵恰恰构成了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东亚环太平洋经济带。在这一带林立的是现代化的港口群、城市群以及产业群。

然而,自北部湾以下—南中国海—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一带,即中国和东盟的交会区域,由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冷战、越战等各种历史和政治原因,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成为一个断裂的区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适时建立,正好将这个断裂的区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连接起来,使中国的经济与东南亚的经济能够相互融合。更为深刻的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适时建立,不失时机地将广西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中,不失时机地将中国—东盟融入世界经济之中。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缘特殊性:东连粤港澳,西接云贵川,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无论是粤港澳经济圈的资金、技术乃至人才流向云贵川或流向东南亚,还是云贵川或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流向粤港澳,都必将经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就是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必由之地,不仅仅可以东西兼顾,更能南北得利,在各方面的发展中,自身也必然快速发展起来。而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

理性、全面、冷静地审视北部湾经济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然具备带动多个区域发展的潜力和能力。当今的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一个要点、一个关键点,是所谓的“手筋”:区域联动、东西联动、南北联动、江海联动、陆海联动的关键点。离开北部湾经济区,所有的联动都是一句空话,所有战略乃至关键步骤离开北部湾经济区都要大打折扣。而北部湾经济区又必须有足够的发展速度和足够的发展强度,才能够担当上述所有的重任。因此,研究北部湾经济区未来若干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驱动因素,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不言而喻了,至少要达到下述四个目的:一是摸清北部湾经济区的自然禀赋、文化积淀、人才状况、贸易状况、经济状况、发展状况等。二是发现问题,即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瓶颈”究竟在哪里?有哪些困难和难题妨碍了经济区的发展?三是从现实数据和理论上找到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驱动因素。四是从政策和实践层面上寻找破解难题的具体办法,以期对当下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宏观指导作用。

二 研究视角

本课题的理论视角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生态哲学视角。桂许寿:《资本市场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生态哲学是当代哲学界在人类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情况下,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为实现人类文明的延续,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哲学。生态哲学将人视为生态主体,宣扬生态理念,注重保护环境,提倡生态技术和生态产业,追求生态文明。生态哲学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强调人与自然同属一个系统;研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社会生态系统的作用规律,强调人类的理念、行为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哲学认为,人类只有实现价值观、行为、技术和产业等的生态转向,才能解决目前的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但生态哲学中的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并不可取。桂许寿:《资本市场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其次是技术哲学视角。刘战雄:《基于生态技术的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技术哲学是对技术的总体性思考,着重研究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不只研究技术是什么,还研究技术应该是什么,研究人和技术的相互影响,寻求人与技术和谐相处的路径和方法,技术与生态环境也是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人文主义传统的技术哲学认为,技术具有两面性,传统技术造成的生态危机就是技术负效应的重要方面,因此要实现技术的生态转向,以消解技术的负效应,价值矫正、伦理制约和风险控制是实现这一转向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开创了从生态视角对技术进行审视的先河,认为技术的演化决定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技术决定并实现着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控制,技术致使生产和消费活动生成的废弃物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造成现代环境问题的深刻物质根源,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抵消甚至淹没了人类利用技术取得的成果。因此要对技术进行生态批判,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上。

再次是产业哲学视角。同上。

产业哲学是对产业整体进行哲学思考的学问,包括产业发展规律,社会对产业的建构,人与产业的关系,产业与技术、科学以及工程的区别与联系等。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产业哲学认为,产业是技术的目标和归宿,是相关技术标准化、规模化的批量生产,使技术人工物变成社会之物。技术是产业系统中的第一要素,自主产业技术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结构决定着产业的结构,其进步特征和结构是产业结构演化机制的重要动因。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物质生产方式,产业必须实现生态化,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刘战雄:《基于生态技术的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最后是社会建构论视角。同上。

社会建构论否认事实、理论、科技、行为和现象等人类世界中诸事物的唯一性,反对事物生成的前定、命定和给定,强调人类主观能动性在其中的作用,认为这些事物都是由社会建设、构造,是后定、选定和待定的。利益(群体)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操作者—网络理论(actors-network)是社会建构论主要的三种分析方法。以技术为例,社会建构论认为技术是一个大系统,其发展并不是由技术规律单一决定的,而是在不同的操作者(自然、个人和社会等,尤其是相关利益群体)的技术争论中形成了多条路线。技术是由社会建构的,产业更是如此,因为产业与社会的交叉重叠域更多。不过建构永远都只能是有限的部分的建构,我们只能在规律限定的边界内,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建构,而无法超越其外进行建构。同上。

三 研究方法

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北部湾经济区未来驱动因素研究的理论指南,又是指导本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论。这一分析方法贯穿整个课题。运用这一分析方法的目的是,力图将研究结论建立在反映客观事实、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必然性上,以做到真正全面、系统的研究。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驱动因素究竟是什么?北部湾经济区怎么建?怎么发展?其实现的路径是什么?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都要从物质决定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及发展动力等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出发,离开了这些原则和方法,就会迷失方向。

第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尤其是运用经典作家的区域经济思想和马克思的资本扩张理论,分析和研究北部湾经济区之生产力布局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并揭示其深层动力——资本扩张。

第三,运用空间经济学的方法,尤其是运用国际贸易与区际分工、空间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和研究北部湾经济区空间结构重组的动力——集聚,分析和研究北部湾经济区的实现模式及其路径等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四,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既涉及理论经济学,又涉及应用经济学;既涉及理论问题,又涉及实践问题。但理论最终要为实践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一般的理论问题,更要注意实践问题。运用这些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会使我们的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

第五,文献法和实地调研法。文献是研究的基础,通过对专著、期刊论文、报告、学位论文、新闻报道等各种文献的收集、分析、学习与吸收,来获得理论和数据支持,进而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践出真知,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为研究的进行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证支撑。

第六,比较法和系统法。把北部湾经济区放在全广西或者全国乃至东亚的坐标系中,通过与其他地区的对比,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具体实际乃至特色进行研究;根据系统论,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放到社会发展的复杂巨系统当中,视其为子系统,以此宏阔的视野来寻求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驱动因素。

第七,多学科交叉协作的综合方法。因为本课题涉及研究领域较多,运用单纯的某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是不够的,必须多学科交叉协作,经济学、技术哲学、产业哲学、科技社会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共同攻关。

四 研究模型

本书的理论研究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 理论研究模型

目前无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还是国内,都还没有全面而系统地对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驱动因素作深入的研究,而这恰恰是本课题的难点所在,也是本课题的创新所在。本课题组所有人员,经过五个月的联合攻关,又经过近两年的修改,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理论、产业哲学理论、技术哲学理论等对北部湾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驱动因素作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不仅希望丰富关于北部湾经济区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对当下中国的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有所丰富和充实,能够在这方面的研究,贡献我们这个课题组的绵薄之力;而且希冀我们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结论和建议,能够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宏观治理的实效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