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
- (清)金圣叹选批
- 4947字
- 2021-03-24 23:28:19
刘长卿 十七首
字文房。至德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巴尉。终随州刺史。〇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权德舆尝谓之为“五言长城”。诗九卷,杂文一卷。
汉阳献李相公
退身高卧楚城幽,
独掩闲门汉水头。
春草雨中行径没,
暮山江上卷帘愁。
几人犹忆孙弘阁,
百口同乘范蠡舟。
早晚却还丞相印,
十年空被白云留。
【前解】
“退身高卧”,即“独掩闲门”;“楚城幽”,即“汉水头”。而先生又必写作两句者,自朝端问之,则谓之退身高卧;自林下问之,则见其独掩闲门;自普天问之,则直在楚城之幽;自当地问之,则只在汉水之头也。三承二,言人见其退身高卧,已更无一来。四承一,言相公虽独掩闲门,然终不忘朝廷也。
【后解】
前解,写相公乞休。后解,写相公再相也。言宰相须以进天下之贤为务,今天下待进之贤不少,而相公岂请退之日哉!特用“早晚”字,以明天下之望相公如此其急切,又特漏“十年”字,以讽朝廷之置相公如此其若遗也。
献淮宁军节度使李相公
建牙吹角不闻喧,
三十登坛众所尊。
家散万金酬士死,
身留一剑答君恩。
渔阳老将多回席,
鲁国诸生半在门。
白马翩翩春草绿,
邵陵西去猎平原。
【前解】
言建牙吹角,则知相公身领百万子弟,此只须人出一声,其势即如海翻雷动者也。乃今观其军前,方且悄然寂然,问之,人则告我曰:“余一军素尊相公,其事信有然者。”因而试问何等相公,则曾不过鬑鬑初髭、三十左右之人也。然则尊之者何也?三、四承之,言相公不惟国尔忘家,乃至君尔忘身。夫相公既肯以死许君,即一军无敢不以死许相公者也。
【后解】
上解,言相公神观。下解,言相公风流也。五,言相公麾下,武则尽天下之忠勇。六,言相公幕中,文则尽天下之雅儒。七、八,言相公以翩翩少年,领此文武诸僚,日惟于春草平原,较射赋诗,斯真为一代之无双儒将也。
赠别严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
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
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
青袍今已误儒生。
【前解】
出手最苦是先写“春风”二字,犹言春风也,而倚棹于此耶?下便紧接“春寒”二字,犹言然则人自春风,我自春寒,其阴其晴,身自受之,又向何处相告诉也!三、四,承阴晴极写,言浸润之谮,乃在人所不意,则流落之苦,已在人所不恤,盖自叙吴仲孺之诬也。
【后解】
“日斜江上”,言日月逝矣;“草绿湖南”,言岁不我与。“孤帆影”“万里情”,言青袍误人,今日遂至于此也。因而更嘱“东道”,遍诉“相识”,其辞绝似负冤临命、告诫后人也者,哀哉!
登余干古城
孤城上与白云齐,
万里萧条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
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
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
朝来暮去弋阳溪。
【前解】
一,写古城之高。三、四承二,写古城之萧条。然看其一中有“上与”二字,即知早已写到登古城者。二中有“万里”与“楚水西”五字,即知早已写到登古城之人,其胸中有两行热泪,一时且欲直迸出来也。
【后解】
上解,只写古城城上。此解,又写城上四望也。“平沙渺渺”,写城上人欲去何处?“落日亭亭”,写城上人欲待何日?然则只好心绝气绝于此弋阳溪上耳。而其如陵谷之又速变何,我能为无知之飞鸟也哉?
将赴岭外留题萧寺远公院
竹房遥闭上方幽,
苔径苍苍访昔游。
内史旧山空日暮,
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
叶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迁明主意,
白云何事欲相留。
【前解】
相其二句方云“苔径苍苍”,则一句之“竹房高闭”,乃是意中追画旧游,故下一“遥”字也。细思满胸先晓,竹房高闭,而一路犹寻苔径苍苍,此真访旧妙绝神理。然非有此曲折之笔,固决写不出来也。三、四,“内史旧山”“南朝古木”,皆是旧游之所已见。“空日暮”“向人秋”,则尚极写“访”字,殊未到上方叩竹房也。
【后解】
上解,写特访。下解,写谢留也。五,“天香月色”,六,“叶落猿啼”,双举二境,不判苦乐,以听客之自择,此院僧留之之辞也。七、八,先生更引莫逃大义,毅然谢之。呜呼!后之为迁客者,胡可不敬读此诗乎哉!
使次安陆寄友人
新年草色远萋萋,
久客将归问路溪。
暮雨不知郧口处,
春风只到穆陵西。
孤城尽日空花落,
三户无人自鸟啼。
君在江南相忆否,
门前五柳几枝低。
【前解】
“草色萋萋”,自是新年景物,今随手却先下一“远”字,使知此是归客问路之眼色也。三、四,言适遭泥雨,未抵郧口,即日风光,滞在穆陵。此正详写一之“远”字,言去家尚隔如许道里,而二之“问路溪”字,亦已尽于是也。
【后解】
前解,写次安陆。此解,写寄友人。〇五、六,孤城花落,三户鸟啼,非再写安陆荒凉也。先生正言我当此况,那不忆君?特不审君亦忆我否耳!盖言君虽忆我,然乌乎知我之花落鸟啼?亦犹我今忆君,而不知君之门前五柳也。
送耿拾遗归上都
若为天畔独归秦,
对水看山欲暮春。
穷海别离无限路,
隔河征战几归人。
长安万里传双泪,
建德千峰寄一身。
想到邮亭愁驻马,
不堪西望见风尘。
【前解】
“若为”之为言如何也,犹言反复展转思之,而终恐无有其事也。何也?秦在天畔,一未易事也;以天畔之秦,而欲一人独归,又一未易事也。反复展转思之,除非以春又欲暮,以是为汲汲乎?正甚言此归之决定无有其事也。三,穷海无限路,再写一之“天畔”字;四,隔河几归人,再写一之“独归”字,皆以反复展转“若为”之二字也。[“欲暮春”,上加“对水看山”,又妙!言但据山红水绿,则似欲暮春耳,其余人事,固皆不然。]
【后解】
上解,既极陈独归之难;此解,又自明不归之故,所以多方沮劝之也。言我日夕眼泪满面,何曾一刻忘归?然欲性命苟且得全,则现见不归在此,犹俗言“尔若得归,则我已先归”也。结言“想到”者,言我今反复沮君,而君决意不听,则意必有中途驻马之一日,始信今日之言之不谬耳。看他八句诗中,凡用无限意思,却又笔笔能到。
送陆澧仓曹西上
长安此去欲何依,
先达谁当荐陆机。
日下凤翔双阙迥,
雪中人去二陵稀。
舟从故里难移棹,
家在寒塘独掩扉。
临水自伤流落久,
赠君空有泪沾衣。
【前解】
言长安诚多先达,此亦何待君说。但我第一要问者“何依”;第二要问者“谁当”。何依者,言君欲何人荐;谁当者,言谁人必荐君也。只须两问,早令西上之人,心口一时诎然,更复不知所措,妙,妙!三、四,反复再晓譬之,言日下凤翔,设使得荐,诚然快事;但“雪中人”去,万一不荐,为之奈何?“双阙迥”,又带言其地甚远;“二陵稀”,又微言去者甚少也。
【后解】
上解,讽陆不必西上。此解,述已不复西上也。言己昔在长安,流落乃不可说,然则今之得归故里,寄在寒塘,其为幸甚,岂可胜道。而肯于他人之去,乃独欣欣相送耶?[“难移棹”,言有棹亦不移也。“独掩扉”,言无扉亦必掩也。五、六二句,只是极写“流落久”之一“久”字也。]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阮中丞
汀洲无浪复无烟,
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度鸟,
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
独戍临江夜泊船。
贾谊上书忧汉室,
长沙谪去古今怜。
【前解】
起句妙,妙!言使今夜有浪、有烟,即相思还可推托,乃今如此风清月朗,此真如何好置怀抱也!三,夕阳度鸟,写为时既已无及;四,秋水连天,写为地又颇不近。然则但好相思,不好相过,固有不待更说者也。[妙写“望”字、“寄”字也。]
【后解】
上解,写望岳阳寄阮中丞。此解,写自夏口至鹦鹉洲也。五,孤城吹角,写出城根有夜泊之船。六,独戍泊船,写出船中有听角之人也。七、八,恰引贾谊上书,被谪长沙,而又轻轻于“古”字下,逗一“今”字,以自诉己之宜应见怜也。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生涯岂料承优诏,
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
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
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弃,
愧君犹遣慎风波。
【前解】
一、二,言余生不望昭雪,一味只有潦倒;三、四,言然过雁终惊北客,极目惟见楚山,以兴下解二子之见存也。[此亦三承一、四承二法也。一,言不望优诏,故三承之云:任凭月明雁过也。二,言只学醉歌,故四承之云:已安木落山多也。]
【后解】
五、六转笔,只写得“龙钟共弃”之四字。五,言身近沧洲,则既晓然共弃;六,言无如白发,则又甚矣。龙钟此固人人之所更不垂盼也者,而何幸乃承二子犹以风波相勖哉![“慎风波”,盖预戒其得承优诏之后也。细读,便悟其发笔之有故。]
送柳使君赴袁州
宜阳出守新恩至,
京口因家始愿违。
五柳闭门高士去,
三苗按节远人归。
月明江路闻猿断,
花暗山城见吏稀。
惟有郡斋窗里岫,
朝朝空对谢玄晖。
【前解】
前解,只是三承二、四承一法也。言宜阳出守之新恩一至,京口因家之始愿遂违;乃五柳闭门而高士甫去,即三苗按部而远人早归。甚言朝廷之用得其人,而使君之出处为不忝生平也。[三、四,为朝廷用得其人;一、二,为出处无忝生平。]
【后解】
后解,分外加写使君不是寻常俗吏。五,写赴袁一路,六,写已到袁州,七、八,写其清净淡泊,与民休息也。
题灵祐和尚故居
叹逝翻悲有此身,
禅房寂寞见流尘。
六时行径空秋草,
几日浮生哭故人。
风竹自吟遥入磬,
雨花随泪共沾巾。
残经窗下依然在,
忆得山中问许询。
【前解】
哭和尚,看他不悲和尚无身,反悲自己有身,妙绝,妙绝!便知和尚自住寂寞真境,而人自随流尘起见,于是既已偃然寝于巨室,而不通命者,犹欲噭噭然哭之也。三、四承之,言随尘起见,诚有满庭秋草,但观化及我,竟存几日余年?必如此,方是哭沩山大师诗。不然,岂不被某甲水牯牛痛棒打杀哉!
【后解】
然而师恩深重,终又不得不哭也。所谓是其始死,我独胡能无慨然也?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泪尽江楼望北归,
田园已陷百重围。
平芜万里何人去,
落日千山空鸟飞。
孤舟漾漾寒潮小,
极浦苍苍远树微。
白鸥渔父徒相待,
未扫搀枪懒息机。
【前解】
前解,写故园已付度外。
【后解】
后解,写此身亦不拟归。[五、六,言孤舟虽小,极浦虽远,然间道求归,亦可得达,但我意乃不欲尔也。]
送灵彻上人还越
禅客无心杖锡还,
沃洲深处草堂闲。
身随敝履经残雪,
手绽寒衣入旧山。
独向青溪依树下,
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
云木苍苍但闭关。
【前解】
若论即日禅客既还已后,则实在沃洲最深之处,草堂极闲之中矣。但此禅客,以无边智,入解脱林,于四威仪,随意自在,沃洲若深,即何地不深?草堂若闲,即何处不闲?而今又必劳劳杖锡,得得还越者耶?故首句特地以无心判之。三、四,“身随敝履”,妙!“手绽寒衣”,妙!言其还也,履不暇换,衣不暇补,甚似有所至急也者,而不谓其固只一味是无心也。
【后解】
上解,写上人还越。此解,写上人还后永更不来也。“但闭关”之为言一任相忆,全不动摇也。
过贾谊故居
三年谪宦此离居,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前解】
一解,看他逐句侧卸而下,又是一样章法。一,是久谪似贾谊。二,是伤心感贾谊。三,是乘秋寻贾谊。四,是空林无贾谊。“人去后”,轻轻缩却数百年;“日斜时”,茫茫据此一顷刻也。
【后解】
五、六言汉文尚尔,何况楚怀者!言自古谗谄蔽明,固不必皆王听之不聪也。“怜君何事”者,先生正欲自诉到天涯之故也。
北归入至德界偶逢邻家李光宰
生涯亲见已蹉跎,
旧路依然此重过。
近北始知黄叶落,
向南空指白云多。
炎州日日人将老,
寒渚年年水自波。
华发相逢俱若是,
故园秋草复如何。
【前解】
一期人寿,谓之生涯。“已蹉跎”,言不觉不知,遂已尽去,今日方始斗地亲见,早是急救不及也。“旧路依然”者,昔日从此来,今日从此去,昔来何所求而来?今去何所得而去?于是趁笔一与分南分北,言今日自此而北,一路尽是衰败;昔日自此而南,一场总是虚空也。
【后解】
五,写焦热者自焦热;六,写冷淡者自冷淡,为失声一哭也。写焦热用“日日”者,非此促字,不显焦热也。写冷淡用“年年”者,非此慢字,不显冷淡也。七,“华发”略断,“相逢俱若是”,一气五字为句,言人生世间,除幼小时略不动心耳,殆于华发之年,大抵无人不悟。因遂问李:子今亦复华发人矣,昨者从故园来,复见秋草何似,而犹欲匆匆南去耶?
赋得
莺啼燕语报新年,
马走龙飞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
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
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
何时返旆勒燕然。
【前解】
此亦三承一、四承二。言家临汉苑,故最易感春。心忆胡天,故欲问边路也。
【后解】
五,是所寄之书。六,是书中之情,即七之“为问”二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