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肖贵清肖贵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并贯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

一 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周民十分劳苦,需要让其安定休息,其中“小康”是指人民安定的生活状态。而在儒家经典《礼记》中则被阐释为一种低于“大同”的、各自为己的、以礼制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状态。“康”即“安”。“小康”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并不强调丰衣足食等舒适的生活状态。它主要是指人民并不十分劳苦,现有的极端困苦的生活状态能稍有改善,生活比较安定。它并不是一个远大美好的社会理想,而是一种比较现实的生活愿望。通俗一点讲就是生活并不好,但不十分差。这一含义与邓小平将“小康”解释为“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1986年6月18日《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邓小平文选》第3卷,1993,第161~162页)是一致的。千百年来,小康一直是与普通民众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密切的美好愿望,反映了民众希望改善自身生活的朴素愿望。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逐步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概念,同时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具体国情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科学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小康之家”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237页。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64页。邓小平运用“小康”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来描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使得现代化建设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得“四个现代化”的内涵更为切实和具体,并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党的十三大正式把小康上升到国家战略,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20世纪90年代之后,小康社会的理论内涵经历了从“总体”到“全面”、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从“建设”到“建成”的发展。按照“三步走”战略,1988年我国提前实现了第一步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适时提出面向21世纪前50年的“新三步走”战略,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格局。经过不断探索,党的十六大指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此,党的十八大将主题定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进一步构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目标体系。由此可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丰富,其首要前提是物质生活水平的小康,但又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小康社会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主要在于它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和形式,其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并且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密切相连,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二 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不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而且我国的民主法治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差异还比较明显,我国的社会保障仍相当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提出更高的目标,这一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这一阶段,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可以看出,小康社会的内涵相比小康生活更加丰富。小康生活虽然也含有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但主要是指以衣食住行为核心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小康社会首要的前提是物质生活水平的小康,但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小康生活一般致力于家庭或个人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小康社会是以整个社会为主体,以一整套衔接严密、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也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才使个人的小康生活向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的转变成为可能。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全面”,其所涵盖的内容、覆盖的人群数量和地域都应当是全面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体现在内容上,是指构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经济领域的单方面发展。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解决各领域发展不同步的问题,补足发展中的短板,才能最终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和地域上,是指小康社会要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实现共同富裕,没有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是不完整的。因此,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绝不能让一个地区掉队,同时,要致力于解决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部门差距和行业差距,让全体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建成”。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正是根据党的宗旨做出的主动选择。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差彰显的是党对小康社会必将建成的决心,但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性问题,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第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落脚点是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小康社会建设的接力探索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价值主线,那就是将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切落脚于人民,以人民的利益和发展作为评判理论和政策成败得失的最终标准。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落脚点是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这样的基础上建成的小康社会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

三 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国家规划的形式对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即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些要求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小康社会接力探索的成果,在经济、民生、文化、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等不同维度丰富了小康社会的理论内涵。

在经济领域坚持求稳定、促转型,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未来将面临巨大压力。面对这一局面,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要求,并重申在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将经济增长率稳定在理想水平,并通过推动经济转型来调整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最重要保障。

在社会民生领域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以更务实的政策保障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提出了包括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的新要求。在扶贫攻坚方面,提出了三个具体扶贫目标: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人民主体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

在文化领域坚持对内培育良好风尚,对外塑造中华文化良好形象。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对内要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风尚,以及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对外则要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塑造良好形象,持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在生态建设领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对自然资源储量趋紧、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加重、一些区域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局面,我们必须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谨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实现社会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在制度建设领域,逐渐形成成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在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有效应对内外部风险和挑战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应当进一步推动党的建设制度化发展,紧紧抓住党的制度建设这个重中之重,以党的制度建设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明了未来五年必须完成的发展任务,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则为实现这一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办法和途径。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保持经济发展速度,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平稳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第一动力。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从而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建设中增强发展后劲,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有效节约资源、切实保护环境,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只有坚持开放发展才能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有效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补齐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增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全面小康的“短板”,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中,是指引我们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有力思想武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