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贫困:社会可持续与环境可持续:生态文明与反贫困论坛(2014)
- 吴大华 叶韬 张学立 黄承伟主编
- 3061字
- 2020-08-29 03:36:32
〇扶贫治理的机构组织框架
谢谢各位同行,各位领导。我在这里算是汇报一个案例,我们作为本土的社会组织,从2008年参与灾后重建,在四川、重庆、湖南、山东一共40个山村做乐和家园试点村的实践,都是为政府指导的乡村治理提供技术服务。
我想比较简单地分享一下大概的框架,首先是对王春光老师的回应,就是怎样用社会建设来推动扶贫工作,那就是要以互助会为治之基础、以机会为共治平台、以社工站为技术支持、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基础的一个机构组织架构。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责任模式,叫做三事分流,大事政府办,小事村社办(小事就是社区的公共事务),私事自己办,建立一种责任共担的责任模式,在这基础上实现投入机制改革,叫利益共享。这样的基础之上,社会建构的基础之上,如果扶贫是高兴幸福的话,那它就是营造五个乐和的生活。在农村特别是空巢化乡村,很多时候他们的贫困是由于社会解体了,基层社会解体的流沙社会人们去对付贫困的能力很弱,所以需要大家组织起来,这样才能在经济上打一个共同的品牌才能致富。
还有一个,我们知道因病致贫情况非常多,如何在一开始以健康管理和普及提高知识减少因病致贫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再就是精神方面的扶贫,如何让人有一种自立、互助的公益精神,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环境扶贫,包括长沙很多的农村垃圾是直接焚烧,所以我也想借此机会呼吁一下,传递一个最简单的知识告诉所有的村民千万不要焚烧塑料,我们都知道经过科技处理过的垃圾焚烧厂最后都很难解决二英致癌物质,现在很多乡村直接把塑料烧掉,烤火的时候就把塑料袋扔到火里,那个时候人得了病,你再挣了多少钱,你的病是得不起的,所以环境保护是反贫困特别关键的内容。如果我们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经济扶贫的意义,我们会从社会、文化、环境各个方面来理解扶贫,我想这也是中国人能够对世界做出的一个世界观上、文化上的贡献,当然我们自己要去尝试。
这样的模型怎么能够实现呢?它有一个机制,就是党委领导是一个头,乐和联席会社会组织在一起是心脏,下面的腿是大院、书院、庭院、云院等十四个平台,大院是组织公务的,是处理公共事务的,书院是教学的,庭院是指入户的,云院就是云上的技术和平台。在这个技术上它的左膀还是行政村的系统有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大会,但是它有一个右膀就是自然村层面的,小组层面的,现在有了社工站,社工服务,有了互助会,村民组织起来,有了村支会的基金,就可以实现各方面的幸福,或者是扶贫。
现在有40多个乡村,有20多个在长沙。我简单介绍一下长沙的试点村,政府购买我们的服务,政府搭建社会工作平台叫社工站,引进我们这样的组织,当然还有其他的社会组织提供社工服务或者技术服务,这些社工从当地来,很多都是县域青年。长沙让人特别振奋的经验就是一年里这些普通的县域青年成了优秀的社工,现在光是长沙就有80多名县域青年成为社工,分驻在25个乡村,一个社工站有3名社工,在社工站提供服务。
社工干什么呢?和政府一起来建立互助会,这是互助会一个月的工作总结,其中谈到他们怎么处理公共事务,环境保护,垃圾怎么处理,如何帮助贫困户,当他们互助起来的时候有很强大的力量守望相助,来帮助贫困和弱势群体,包括留守儿童,邻家妈妈照顾邻家的孩子。这里有很多他们的工作,总的来说,就是社工跟村两委会一起在五个试点村组织互助会的情况,互助会成立以后还要建立联席会,就是村两委会为主导的社工和互助会一起参加的联席会,定期开联席会,几乎所有的乡村问题都可以在联席会平台上解决,包括危旧房改造决议,包括暴力阻工如何解决,派出所去了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联席会互助会来解决。
怎么建立三事分流和投入机制改革?政府做大事,村社组织做小事,个人做私事,我们有两个试点村,这已经形成了政府文件。这是各个部门发改局、环保局等在一起讨论我们的经费是不是可以通过联席会、互助会来解决。解决的结果是什么呢?三事分流一定是一层一层地讨论,互助会,村委会,联席会,最后谈出来各自做什么,大家怎样互补,这个项目流程是这样了,由乐和代表征求村民意见,然后召开互助会讨论搞什么项目,村书记召开联席会讨论,如果通过了就要报上去下达指标,竣工以后由乡镇验收,互助会负责后续维护和管理,成本低了,参与度高了,而且质量好了。
这是用两公里的生态路指标修出了四公里生态路,村民自己来设计,村委会把这个项目交给了互助会,省了三万块钱,他们又拿去修了一段水渠,互助会要承担责任,他们自己去解决矛盾。
这是关于低保的,三个互助会的人在一起讨论,经过充分讨论之后,与会者一致认为,这三个自然村的村民都不够低保的水平,因此他们把三个组的低保名额全部让给更贫困的村,这件事情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它发生了。前面谈到为什么要大家参与这些事情,今天扶贫办的领导也在,他们需要多征求意见。这个村子特别需要修水塘,但是一个部门下来的指标是要修网球场,所以扶贫项目如何从下到上通过新的社会组织解决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当然还有大院,现代服务的体系,他们有了自我的管理组织就把一些旧房子改成了自己的公共空间,在那里学习各种传统的礼仪,乡土文化等。这是好几个村子的例子。
孩子的教育、留守儿童的关爱、孤寡老人康复都由互助会主导来做,社工只是从事技术支持,政府发挥行政支持。抗旱大家不互相抢水,而是互相让水共同解决。如果没有互助会,村民若生病了就没有人帮他去收谷子,有了互助会以后他们就有了互相帮助。然后他们还把外出打工的,嫁出去的女孩子请回来,让他们觉得有家一样的感觉。
最后,我们说一个关于产业和环境管理,循环农业,就是生态农业,也就是环保管理和健康管理的例子,因为有了社会建设,湖南说要养殖转型,我们喂养的猪要用生态的形式,于是稻米要翻身,先从实验开始来改变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的情况。关于环境保护,凡是社会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垃圾的问题都是小问题,分包了,公共精神在那里复苏。至于健康管理,我们在那儿请专家引进资源给他们做食物教育,当他们接受了教育,还可以成为乡村的美食家,一个村可以作为一个食物教育基地,也是要给扶贫对象增收的一种方式。这是村民把自己老的家具捐出来成立了村里的博物馆,还有很多的健身的办法,跳舞、健身等。还有把节气文化捡回来,节气养生。这个事情在一年以后,本来我们是签约三年的,做三年,结果一年就有了成效,于是政府就在每一个乡镇推开这项工作,第一批做工作的这些村支部书记、社工互助会代表,在第二批干部培训时就成了他们的培训员。
来看看初步成效,社会公德开始修复,乡村公共事务全面参与,政府执政能力明显提升,百姓生活品质逐步提高,环境改善了,人际关系好了,经济有了新的希望。我们要做精神扶贫,要用共同的梦想凝聚人心,社会共治,经济共赢,生命共惜,价值共识,环境共存。社会扶贫要以乡村治理为基础的存项共生,我们的扶贫最后要开出生态扶贫这样一朵花,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乡村建设,要实现可再生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要进行垃圾分类、水源保护、土壤保护。这个花瓣是讲新的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养老养生,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树叶是指乐和养生,家庭责任人,专业医护人员,树干是民间社会,党委政府,社会企业,当这样的状态出去以后我们对扶贫就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且当反贫困的时候也要反浪费,我们如果搞上不封顶,人可以无节制地消耗资源,那么扶贫的列车该开往何处?
所以希望未来反贫困的每一个乡村都能够开出这么一朵花,一花五蕊酿芬芳,扎根沃土根茎壮,叶茂花鲜众人养,招蜂引蝶天下香。
谨以此献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