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组织崛起:颠覆传统组织架构的管理新范式

1.1 自组织理论的诞生、演变及发展

1.1.1 自组织理论的3个构成要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在国内建立发展起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最活跃的部分。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运营效率、在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中实现永续成长,是任何一家企业和相关管理者都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其运行和管理也必然遵循着一般组织的共性特质。组织是一种内部各元素有序耦合、协同运行的系统,或者是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协同学创始人、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 Haken)从组织进化的视角,划分出了“他组织”和“自组织”两种类型:前者依靠外部指令和控制实现有序结构;后者则基于某种规则,实现了内部不同要素的运作协调,从而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

自组织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对某个组织来说,自组织程度越高、功能越强,那么该组织的灵活度和敏捷度就越高,也越能通过不断的功能变革更新有效应对内外部环境的挑战。企业的自组织程度和状态也决定着其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生存发展能力。即一个高度自组织化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容易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有着更强的发展竞争能力。

自组织对企业管理效率有何功能?如何塑造自组织环境?企业实现自组织转型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将有助于优化提升国内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效率,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对自组织的概念和理论有着清晰深刻的认识。

源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自组织理论,主要是对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等复杂的自组织系统是如何在特定条件下,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发展等逻辑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具体来看,自组织包括3个构成要素:耗散结构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协同学(Synergetics)和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如图1-1所示。

图1-1 自组织理论的3个构成要素

◆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系统内外部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以及这种交换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等问题。城市系统、生命系统等都是建立在物质能量交换基础上的耗散结构。此类耗散结构包含3个方面的特质:远离平衡态、开放性的系统,以及内部不同要素间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其中,“远离平衡态”是指自组织系统内部不同要素和环节在物质与能量分布上有着很大差异,这种不均衡状态是触发内外部交换关系发生的驱动力量。

◆ 协同学

协同学主要考察系统内部各要素是如何通过协同运作机制,推动自组织从混沌无序最终建立起有序结构。其中,“涨落”是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具体来讲,涨落是指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不同要素的独立运动、局部协同作用以及内外部环境因素的随机干扰等,常常处于一种偏离平均值的波动状态,这种偏离波动大小的幅度即为涨落。

当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向另一种有序形态转变时,各要素间的独立运动及协同运行进入均势状态,此时任何细微的涨落都会经过层层放大而成为影响整体系统的涨落,从而使自组织系统得以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

◆ 突变论

基于稳定性理论,突变论将系统的突变过程看作是旧稳态解体,系统在不稳定状态下建构新的稳定形态的过程。该理论认为,这种从旧稳态向新稳态的转变,并不是一个可以预见或设定的渐进过程,而是在内外部众多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下,具有的无限可能性。即在新稳态的构建过程中,即便是同一过程对应相同的控制因素,突变也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新稳定形态。

1.1.2 自组织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

对“社会”这一宽泛的概念,不同的人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宗族社会、一个人情社会,它强调人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宗族具备较高的自治权力,这种治理方式在当时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主要治理方式。

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整个社会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宗族基础构建而成的社会组织结构被颠覆,各个家庭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松散,许多个体、家庭甚至组织在这种自由、离散的社会中变得不知所措,他们感觉没有依靠。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通过多种方式开始进行重新组合。从现代社会学的维度,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中国社会存在着相当多的自组织结构。在这种新型的自组织结构中,通过传统情感文化、关系文化为基础,组成了一张具备强大社会影响力的复杂组织网络。

中国社会中的这些自组织结构,不仅有效弥补了中国行政体制统一封闭、等级分明、层级管理而造成的灵活性缺失、创造力不足、应变能力较差的缺陷,还有效应对了中国社会中民间活力不活跃、民间组织发育不成熟等问题,它赋予整个中国社会一定的弹性、张力及自治空间。

自组织的成立是由一个系统内的成员自愿自发地组成为一个整体,组织成员共同制定规则,实行自我管理,并作为一个整体集中行动。自组织概念最初来源于物理学,在复杂的热力学耗散系统之内,物理学家发现许多的原子分子以自组织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更加有序、精细、复杂的新整体。

与自组织理论相对应的是他组织。他组织依靠外部的指令形成,由一个权力主体控制一个群体,并且赋予这一群体某些任务及功能。他组织广泛存在于各个企业的内部及行政系统,自组织则存在于企业内部的项目小组、企业之间的联盟等。

◆ 自组织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

首先,一群个体通过某种关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从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来看,个人出生时,同一个区域、宗族、血缘、姓氏等都可能将一群个体组织起来,而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同学、同事、兴趣、经历等也能将一群个体组成组织。

其次,这些个体组成为整体后,通过长期而又稳定的交流沟通,彼此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即使是在强调法治的当代中国社会,人情关系、圈子文化等仍旧十分盛行。所以,许多个体之间通过运营人情与关系,保持着十分稳定的密切关系。

最后,这些组织起来的个体在交流过程中逐渐达成了某种共识,他们有着统一的发展目标,彼此分工协作,共同发展。在多个个体组成的小团队开始实施自我管理,并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在贴吧、论坛、QQ群中那些整天谈论生活琐事、东拉西扯的社群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其创造价值的能力远不能和自组织相媲美。

◆ 自组织理论的商业实践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市场环境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再加上日益增多的民营、私营企业,自组织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出现了海尔自主经营体、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小米社群管理、利丰集团的“小约翰·韦恩”制度、宏碁集团的“群龙无首”管理哲学等十分成功的自组织。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裂土封侯是古代中国政权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在现代的企业运营过程中,中国人同样善于运用自组织形式,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内企业采用的挂靠、承包、外包及商帮等都属于自组织形式。

(1)“挂靠”主要指一个独立的组织,在表面上是由某一组织、单位管理,但实际上在其内部仍存在着独立的组织机构与运营机制,它们只是借助挂靠组织的名义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挂靠其他组织、单位的自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商业活动,仅在少数情况下使用挂靠方的名义。

(2)“承包”是在商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组织形态。在国内市场中的诸多建设项目,如房产、铁路、隧道、桥梁等,许多都是以承包的形式完成的。在多个行业,承包模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3)“外包”则是企业为了集中自己的资源在最擅长的领域实现最大化收益,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商家。零部件外包、软件外包、人事外包等,已经成为诸多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许多企业通过这种形式减少了资源消耗、降低了大量的运营成本。

商帮也是国内存在的一种组织形式。潮汕商帮、温州商帮、山西商帮、宁波商帮等通过区域为连接纽带,并以商会、联盟的形式,将企业连接为一个整体,开展广泛的深入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将市场做优、做大、做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内部创业这种新型组织形式也开始在商界崛起,并逐渐演变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采用“小约翰·韦恩”制度的利丰集团,除了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网络之外,还采取内部创业的自组织形式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通常情况下,协作互助的合作联盟比单独作战的“个人英雄主义”效果更佳,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强调团结、强调合作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组织结构、形式及框架经历了诸多变革,但是人类对组织化的需求与依赖却从未改变。

即便是改革开放时,社会分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但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些个体还是不断聚合成了众多的自组织结构。随着这些自组织的不断发展,其影响力越来越强,有的自组织甚至在某一行业已经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其具有的强大能量。

自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着积极角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当自组织的发展缺乏有效控制和监管时,很可能会演化为某种派系。这种派系主义危害极大,当其对某一行业形成垄断时,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发展成派系主义的自组织已开始挑战现有的法律法规,如果不加以规范,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是每一位正在企业推行或准备推行自组织模式的企业管理者,应该时刻关注并尽力避免的问题。

1.1.3 自组织理论的5个基本特征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自组织管理热度的高涨,海尔集团内部创客式的组织变革便很好地体现出自组织的理念,同时也为这一理论赋予了极强的实践意义。从历史来看,自组织并不能说是一个完全创新的概念。作为耗散结构理论和涌现理论的核心概念,自组织最早能在系统理论中找到其痕迹,甚至可以说是作为复杂系统的基本属性而存在的。

此外,早在数十年前,自组织便与管理学挂钩,美国管理学系统学派很早就引进了系统理论。由此看来,自组织具备相当长时间的理论发展基础,但是直到互联网时代才真正具备了实践操作的意义。

“自组织”是个具有复合词性的词汇,兼备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的性质。自组织的基本涵义可作以下概括:即系统内部的有序结构或者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这种系统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社会的,但必须通过该系统内部的单一元素在不接受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完成从无序到有序的整理,最终形成新的结构和功能模式。

具体说来,自组织理论具备以下5个基本特征,如图1-2所示。

图1-2 自组织的5个基本特征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这是人们经常会说到的一个理论,在系统理论中被称之为“涌现”。部分是指组织中的单个元素或者个体,通过系统整合使其互相之间形成协作、联合的关系,从而使原本较为低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产生单个个体或者简单的叠加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这种“1+1>2”的局面是系统调控之后合作共赢的效果,那么这种效果从何而来呢?当组织未能理清系统化的有序过程时,组织内部是灰暗且不明晰的,机理不清,过程混沌,这是组织的奥妙,也由此产生了管控的难点。

◆ 以分布式控制代替集中控制

“分布式”在当下来说是一个“出镜率”很高的词汇,频繁出现在“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计算”等词语中。分布式控制也就是去中心化,即改变以往一个控制中心支配的方式,实现多中心化的分散控制。

在这种控制模式下,一个次级单位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主体,自主进行自我控制,并能够独立应对变化,在出现问题时也能利用完整的机制进行自我修复和成长。在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分布式控制并不意味着组织内部的隔离和分裂,其不同于互不相关的简单排列,而是在彼此之间能够互相协同作用,呈现出复杂、立体的网络状态。

◆ 自组织的变化由底层、局部和边缘开始

受分布式控制的影响,自组织的变化通常来自于底层、边缘,也就是一些小环节和低层单元,而非中心和上层。但这些小变量不容小觑,极容易对整个系统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当组织“自组织”演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跨越量变到质变的界限,微小的低层面量变就会引发系统的巨变。

◆ 非线性和突变性演变轨迹

非线性是指发展变化过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呈现出对应紧密的非线性关系,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化并不能用清晰的因果关系来概括,而呈现出复杂化与多维的特征。突变性则是指在某些细节上(时间、地点、布局等)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由于非线性和突变性的特征,我们不能够对时间、因果等因素完全掌握。这两种特征的出现与分布式控制、去中心、多中心化有极大的关系,还受到整个系统复杂性、立体性网络状态的影响。实际上,这类特征正是局部变化能够颠覆整个系统的机理所在。

◆ 自组织能够进行自我修复和演化

自组织内部存在一套生存机制,当组织内部能量使用完毕、面临枯竭的时候,只要与外界保持开放状态,这套生存机制就会发生作用,吸纳外界能量,进行信息交换,为组织注入活力,使组织重新焕发生机。

1.1.4 自组织环境形成的4个条件

既然自组织环境的营造对增强企业组织功能、提高运营效率、实现企业目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基于自组织管理的理念和原则,营建自组织环境、实现有效的自组织管理转型呢?

具体而言,自组织环境的形成需要下面4个条件,如图1-3所示。

图1-3 自组织环境的形成的4个条件

◆ 开放性

当今是一个信息极度丰富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的信息、知识、能力、模式等层出不穷。企业若想在快速变革的知识经济时代站稳脚跟,就必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时刻感知和把握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并与之进行人力、资金、信息、设备等多个方面的交互沟通,使自身始终能够紧随最新的发展趋势。

相反,若企业还是以传统的思维和模式进行组织管理,自我封闭,缺乏内外部交换的意识和能力,那么终将会被市场所淘汰。

◆ 非线性作用

不同于线性机制下单向连接与作用形态,非线性机制下的系统要素处于一种立体化的网络状态之中,能够实现所有要素间有效的信息交流、共享和交互,从而使每一个部分都能获取需要的组织信息,实现对信息的高效利用和独立运作。

同时,非线性的交互状态也保证了不同成员在共享使命、价值下的相互监督与制约,避免了因各自独立运动而对组织整体状态的损害,从而通过有效的协同运作达成组织目标。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就向人们充分展示了非线性作用机制巨大的价值创造能力。

◆ 远离平衡态

非平衡状态对系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只有远离平衡状态,系统内各部分和环节才能实现充分的物质能量交换,推动系统在动态发展中建构起更能适应新环境和新需求的新的秩序结构。对企业来说,只有拥有了异质性的员工,才能充分满足系统不同部分的功能需要,而不会因为知识、角色、权力等方面的重合相互扯皮、推诿,并最终影响组织的整体效率。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需要基于员工的不同表现而采取相适宜的奖惩手段:给予优秀的员工以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对表现不良的员工进行批评惩处。如此,才能建构出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良性的团队氛围,实现整体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

◆ 涨落

当内外部因素有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时,组织管理便对企业发展起着正向的推动作用,此时企业就处于“涨”的状态;而当内外部的不利因素在企业管理中占主导地位时,管理则常常有悖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时企业就处在“落”的状态。

一般来说,管理过程中的涨落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而人们的努力方向则通过多种方式使管理与企业的战略方向相适应,让管理推动而非阻碍企业的发展。另外,为了企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管理还要尽力避免出现较大幅度的涨落,防止企业管理上的失控行为。例如,巨人集团、飞龙公司等一些民营企业,就是没有把握好“涨落”而导致发展严重失控,影响了企业的健康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