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 (英)尼基·斯坦顿
- 1538字
- 2020-06-24 21:52:45
4.4 时间的语言
作业
1.想想你对“时间”持有什么态度。你认为“准时”很重要吗?是时时都很重要,还是视情况而定?什么样的情况?
2.你能想到最近有哪次发现别人对时间的态度跟你不同吗?这对你带来什么影响?
3.你曾经在开会或跟朋友碰面时早到吗?或是迟到?也许你有充分的理由,但是别人可能会有什么感觉?
我们很容易就假设我们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一样。毕竟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不是吗?但是其实每个国家、社会和文化的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不同。
基督教文化按年来划分时间,一年有365天(严格来说是365又1/4天),伊斯兰教文化的一年则较短,短了10到11天。基督教的纪年始于耶稣诞生那一年,伊斯兰教的纪年则始于公元622年,即穆罕默德从麦加逃往麦地那那一年。因此,公元1979年时,伊斯兰教的纪年才开始进入十四世纪。
即使是在同一个文化中,不同的群体也能以不同方式划分时间。公司会把注意力放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上;但是欧洲商家的工作日则是周一到周六;零售业者会把一年分为圣诞节、冬季大减价、夏季大减价等几个时节;如果是旅游业,甚至还有夏天这个旺季;农夫则不那么注意工作日和休息日,而是根据农务活动和季节感觉时间的脚步,如犁田的季节、播种的季节、晒干草的季节等。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时间感,这一点并不是很明显,因此可能也更重要。根据自己的角色和环境,每个人对时间的态度都不同。比如说,总统的时间就跟一对退休夫妻的时间不一样。
作业
1.你认为时间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吗?
2.你是个手脚勤快、精力十足的人,还是个缓慢谨慎的人呢?
3.你期望别人也跟你一样吗?
4.你受不了别人跟你不一样吗?
5.你受不了工作上总是急急忙忙、横冲直撞的人,还是受不了什么事几乎都以龟速进行的人?
6.你有没有想过别人可能受不了你对时间的态度?
我们对时间的态度,往往反映在我们使用的文字上。忙碌的主管可能会把花三十分钟跟一个自己不想见到的人聊天称为“浪费时间”。大多数孩子都知道大人不耐烦时说的“一分钟以后”有多含糊,“一分钟以后”可能真的是“一分钟以后”,也可能是“等我忙完这件事”的意思,也有可能是“永远都不”的意思。
如果一个人说他会“尽快”完成某个工作,他可能会把更重要或更紧急的几件事处理完之后,立刻进行该工作;另外一个人说他会“尽快”完成某个工作,却可能要等你提醒两三次后才开始着手。
也许对沟通影响更大的是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如果你跟别人约好了早上十点碰面,结果十点半才出现,你也在沟通某种信息,例如你对此次会面的态度、对对方的态度、对你自己的态度,或是时间对你的重要性。如果你上课早到了,这可能显示出你的兴趣与热忱。你在利用“时间”传达出你的渴望。
各种文化在时间的使用上也有差异,商务主管最好能事先了解一下。在西方社会,商务人士总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分毫不差,时钟、手表、时间表、行事历决定每天的行程,例如,两点钟会面就是两点钟会面的意思,顶多延迟个五到十分钟。但是在某些文化里,两点钟会面可能是三点钟会面的意思,如果你准时两点出现,可能还会冒犯对方。
如果你在西方社会受邀吃饭,饭一吃完你就走人,别人会觉得你缺乏礼貌;但是在沙特阿拉伯,社交聊天的部分反而是在餐前进行,客人通常在用餐结束后会马上离开。在英国举行商务会议时,大家通常会先聊个一两句,然后就开始谈公事;但是在沙特阿拉伯,通常要等咖啡或茶都上过了,大家闲话家常聊够了,才开始讨论正事。如果你急着马上开始讨论公事,只显示出你没有礼貌,甚至是不谙商务洽谈之道。至于开完会后,不管主人有多忙,他一定会百般请你多留一会儿,但是你还是应该礼貌地离开。
到国外旅游、出差之前,你应该事先了解一下当地的习俗、文化与沟通习惯,并记住别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就如同其他文化的人对你的文化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态度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