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路径研究
- 刘凌霄
- 1393字
- 2020-08-29 00:08:41
第四节 研究内容
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2013年党的农业“中央一号文件”,尤其是2013年12月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将“粮食安全”列为各项工作之首的方针。具体内容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和研究不足、技术路线。
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首先,对一些基本概念给予界定。其次,在大量查阅、研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结构优化理论、路径依赖理论和公众参与理论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理论的基础,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再次,梳理并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相关研究成果,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的评析。最后,在对主要观点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其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研究的机会空间。
第三章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比较研究。本部分详细分析了以人少地多、成功地实现了从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为代表的国家美国;以人多地少、奇迹般地从资源小国变成了农产品出口大国为代表的国家荷兰;以人多地少、虽取得巨大农业成就、但还没有实现从传统向现代农业转变为代表的国家中国,然后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启示。尽管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但作为一个后发国家,有必要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在结构调整优化中的成功经验,遵循其中的基本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形成比较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我国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第四章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系统分析。本部分在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现状、类型、原则、效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政府和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各组成要素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充分考虑约束条件、合理地利用资源,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必备的基础。
第五章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内容分析。本部分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一般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分别从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区域结构和农业价值链三个方面,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三者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之间的联系。合理的农业产品结构、农业区域结构,完备的农业价值链体系,则能为人们创造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第六章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绩效的综合评价。在比较现有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将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模型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绩效的评价方法,得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绩效的变化趋势。
第七章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策略实证分析及建议。在提出研究假设,设置研究变量,建立实证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优化财政支农形式,增强财政支农效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健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金融支持互动机制。最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绩效的不断提升。
第八章为现代农业的产业特性和内涵。
第九章为我国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十章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功能拓展的路径选择。
第十一章为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及其路径。
第十二章为中原经济区新型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以许昌地区为例。
第十三章为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