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业革命:理论逻辑与战略视野
- 黄群慧 贺俊等
- 1455字
- 2020-08-29 00:06:12
三 结语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一个技术经济范式的深刻变革的过程。这场革命将从根本上对工业国家的关键要素、核心资源和竞争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美国恢复其制造业霸主地位或德国、日本进一步巩固其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可能性,也有中国利用技术机会窗口实现赶超的可能性。为了把握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重塑的机遇,美、日、德等传统工业强国纷纷针对新兴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进行战略部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制造业战略调整,既要充分考虑“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经济范式的基本要求,也要从自身的技术、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出发,针对其他工业国家的部署做出策略性反应。应当加快制定我国面向中长期的“先进制造战略规划”,并在战略设计和实施中充分体现以下内容。
(1)在综合生产制造水平方面,中国与美、日、德的技术和管理效率差异显著。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工业化不仅要迎接“工业4.0”的新挑战,而且要在加强信息设备投资和现场管理水平提升的基础上补上“工业3.0”的柔性化制造,甚至“工业2.0”的标准化生产的功课。建议充分借鉴日本“母工厂”的经验,以先进工厂的建设为依托,加快我国先进生产制造技术的突破和相应的现场管理水平提升。
(2)充分吸收和借鉴美、日、德应对新工业革命的共同经验和普遍做法,加快有利于新兴制造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制度基础建设。在“工业3.0”时代,虽然美国仍然在数控机床等一系列生产装备方面取得了技术领先,却逐步走上了“去制造业”和丧失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道路。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美国没有进行与先进设备相适应的互补性战略创新(如精益生产方式)。正因此,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发达工业国家的政策不仅瞄准技术创新本身,而且重视互补性的经济条件和制度建设。例如,针对新兴制造技术的要求,发达工业国家强调通过终身学习制度建设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或产业联盟建设加强共性技术供给。建议借鉴这些国家的共同经验,我国尽快设立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或产业研究院,加快共性技术和先进生产管理方式的突破和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推广;加快职业技能教育体系的建设,培育壮大技能型、知识型员工队伍。
(3)历史表明,任何一个赶超国家都不是简单重复领先者的产业发展路径。面对新兴制造技术形成的挑战与机遇,美国的战略聚焦点仍然是通用技术和底层技术,德国力图在工业物联网方面取得突破,而日本则重点在3D打印和工业机器人等现代装备方面进行布局。基于此,建议中国从自身的技术能力、市场优势和产业基础出发,在加强前沿技术等制高点布局的同时,重点促进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和系统与我国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结合,形成既体现我国比较优势又有利于形成新的优势的差异化竞争战略。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安德森:《创客:新工业革命》,肖潇译,中信出版社,2012。
[2] 克里斯·弗里曼、佛朗西斯科·卢桑:《光阴似箭: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沈宏亮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黄群慧、贺俊:《“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1期。
[4] 彼得·马什:《新工业革命》,赛迪研究院译,中信出版社,2013。
[5] Arthur, Brian, 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Free Press,2011.
[6] Arora, Ashish, et al., Markets for Technology: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Strategy, MIT Press,2004.
[7] Brynjolfsson, Eric, Seven Pillars of Productivity, Optimize, May,2005.
[8] Hobday, Micheel, et al., System Integra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Vol.14, 2005.
[9] Kong-Rae, Lee, The Sources of Capital Goods Innovation, Amsterdam: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1998.
[10] Leontief, Wassily & Duchin, Faye, The Impact of Automation on Employment, Americ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Working Paper,1984.
[11] Milgrom, Paul & Roberts, John, “The Economic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Technology,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3).
[12] Mowery, David, “What does Economic Theory Tell us about Mission-Oriented R&D? ”, in Foray, Dominique Edit, The New Economics of Technology Policy, Edward Elgar Press,2009.
[13] Perez, C., “Structural Change and Assimil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 Futures,1983(15).
[14] Takeishi, Akira, “Knowledge Partitioning in the Inter-firm Division of Labor: the Case of Automo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Science,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