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以南太平洋地区为例
- 徐秀军
- 3205字
- 2020-08-29 11:17:55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地区主义及其与地区秩序关系的研究
地区主义是20世纪世界政治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国际现象。在国外,葛拉斯(N. S. B. Gras)于1929年就提出“地区主义”一词。但直到40年代,这一术语才真正具有了国际政治上的意义。此后,地区主义被逐渐广泛运用于国际政治研究中。到50年代,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地区主义研究主要围绕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取得的经验而展开,并以此为依托开辟了国际政治中地区主义研究的全新领域。60年代初,东盟的成立使亚洲成为地区主义研究的又一重点领域。到20世纪80年代末,大部分关于地区主义研究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欧洲(西欧)和东南亚地区,较少涉及其他地区。这一时期,地区主义往往以地区组织、地区合作、地区政策以及地区一体化的面目出现。90年代以后,地区主义研究进入兴盛时期,研究议题不断扩展。欧洲地区主义研究不断深入,并寻求从制度、文化和治理的角度阐释地区主义的进程与影响。东南亚地区主义研究也逐渐从以安全为主的分析框架向综合性分析转变。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为契机,亚太(经济)地区主义成为地区主义研究的又一个热点。以此为动力,出现了地区主义研究从传统地区主义向开放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的转型,使得在理论上对地区主义的理解变得更为深入和广泛。与此同时,关于地区主义的理论也出现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其中,在当前学界影响较大的有:从经济途径分析的关税同盟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和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等;从政治途径分析的新功能主义和政府间主义理论等;①以及正在兴起的采用政治经济学途径分析的地区主义理论。关于地区主义对地区秩序的影响,多数西方学者是将地区秩序纳入世界秩序的框架,着重探讨地区主义对当代世界秩序的内容和形式转变的影响,以及地区主义对世界秩序的构建作用。较早注意到地区主义对秩序影响作用的是罗纳德·耶里门(Ronald J. Yalem),他认为地区主义“通过消弭历史恩怨、解决地区争端和促进经济社会合作来加强地区稳定,是地区和平与有序的催化剂”。其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以不同地区为案例来进行论述。世纪之交,安德鲁·甘布尔和格伦·胡克等人编写了一套关于地区主义与世界秩序的研究丛书,对当代世界中存在的地区主义进行了全面评估,并从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等角度对地区主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肯定了地区主义在世界秩序中的作用与影响。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21世纪的世界秩序正在从传统威斯特伐利亚秩序向一个世界上各个地区及其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中心作用的秩序转型,但在微观的层次,关于地区主义对地区秩序的性质和结构所产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国内在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相关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总体上都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西方(见表1.1)。归纳起来,国内地区主义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地区研究的框架下讨论地区主义。例如,一些从事欧洲、北美、拉美、东亚、南亚、亚太、非洲等地区的研究学者在探讨和分析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形势时涉及地区主义的一些议题。尤其是欧洲研究学者,对欧洲一体化经验的介绍与评析为中国的地区主义研究奠定了基础。二是专注于地区主义理论的研究。例如,《国家与超国家——欧洲一体化理论比较研究》对欧洲一体化理论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对地区主义理论进行了全面梳理,以及《区域主义与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切入点对地区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等等。三是在地区主义的框架和视角下探讨地区经济、安全合作及其对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作有《新地区主义与亚太地区结构变动》《东亚地区主义与中国》,以及《地区主义视野下的中国—东盟合作研究》,等等。这些著作不再仅仅关注一般性的地区主义理论和经验,而将地区主义作为分析问题的框架,标志着中国地区主义研究的深入。四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对地区主义的比较研究。开始认识到欧洲、东亚、拉美、非洲等不同地区的地区主义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推动了比较地区主义的发展。在地区秩序研究上,成果相对较少,且主要局限于东亚地区,而对于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的关联性问题,却少有论及。
表1.1 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研究论文数量统计(1979~2008年)
注:论文数量统计为标题中含有这些关键词的篇数。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期刊网和ProQuest网站资料整理。
由此可见,尽管学术界关于地区主义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并且在实践上,地区主义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已经成为塑造地区秩序从而建构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但在地区层次上关注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之间的互动关系却没有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
二 关于南太平洋地区主义及其与地区秩序关系的研究
在南太平洋地区,现代国际政治意义上的地区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南太平洋委员会的成立。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南太平洋地区主义历史可谓相当长久。南太平洋地区长期的地区主义实践为地区主义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素材。20世纪70年代初,南太平洋论坛宣告成立,从此南太平洋地区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并出现了大量研究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学术著作。其中最早对南太平洋地区主义进行系统分析的是现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任教的格雷格·弗莱(Greg Fry),他于1979年完成题为“南太平洋地区主义:本土化参与的发展”的硕士论文,详细阐释了南太平洋地区非殖民化进程中地区主义实现本土化的过程、方式、动力以及影响。此后,格雷格一直从事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研究,并发表了许多相关研究成果。同期,在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研究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理查德·赫尔(Richard A. Herr)、罗纳德·①克罗柯姆(Ronald G. Crocombe)。进入21世纪,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领域更为广泛,既有综合性研究,又有针对具体领域所进行的深入分析,并且十分注重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在国内,尽管中国社会科学院设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太平洋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了南太平洋研究中心,但关于南太平洋地区的研究成果迄今仍然较少。而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研究在国内更少受到关注,这与南太平洋地区主义发展的实践很不相符。
关于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讨论,在一些有关南太平洋地区的著作中都有所涉及,但分布较为分散。归纳起来,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综合性的地区国际关系研究。1989年,亨利·阿尔宾斯基(Henry S. Albinski)编写了《南太平洋:政治、经济和军事趋势》一书,其中对冷战后的南太平洋地区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1991年,夏威夷大学东西方研究中心组织四位专家对南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勾勒出了各大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以及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框架。此后,随着冷战结束带来地区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改变和地区外大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追求与战略目标的深刻变动,出现了一批新的学术专著与政策性文件。二是专注于具体的双边或多边外交关系研究。这方面的成果较多,研究领域涉及地区历史、语言文化、国内政治、国际关系、地区发展、环境气候、矿产渔业、交通旅游等各个方面。这些论述主题比较分散,没有对南太平洋地区秩序进行集中阐述和详细分析。直到2005年,戴夫·皮布尔斯(Dave Peebles)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题为“太平洋地区秩序”的学术专著,其中详细分析了地区秩序面临的各种挑战,并从贸易、货币、安全、人权、法律以及民主等方面论述了地区合作及其对地区秩序的影响,最后针对地区秩序的演进提出了建立大洋洲共同体的前景设想。皮布尔斯的论述加深了人们对当前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理解,反映了这一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引起了人们对南太平洋地区发展前景的关注和思索。
总体来看,尽管上面所提及的学术著作在研究范围上涵盖了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各个方面,在研究视野上包括了地区内外两种不同的视角,在研究方法上更是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但是,在南太平洋地区主义/地区合作是如何影响地区秩序的演进这一问题上,迄今学界尚未有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