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昌迁琼始祖墓地看移民的“风水”观

阎根齐 黄志健

2009年至2011年全国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文昌市通过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田野普查发现了一批重要文物,其中从唐代到明清时期的一批远远望去呈“轿形”的迁琼始祖的墓葬尤为引人注目,通过这些墓葬的选择方位、朝向、形制等特点,不仅反映了海南古代移民文化的特点,也可以看出古代移民葬俗的风水观。

一 源远流长的墓葬“风水学”

人类从什么时候起选择一定的方式死后埋葬(即丧葬何时出现),现在仍是众说纷纭的话题,大概从人有了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在距今约70万-40万年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第29页。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晚期猿人山洞中已经使用了火(因火燃烧后残余的灰烬分布范围很广而且集中,又有多处,所以可以基本排除自然界的火,而是人已能保存火种)和大批打制的石器,说明至少在这时,人们已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尽管还相当原始和简单。在距今约两三万年的山顶洞人一位女性的头骨附近发现有用穿孔兽牙串联成串的装饰品和用赤铁矿粉染红的痕迹,表明这时的人类不仅有了丧葬的习惯,而且有了美的艺术和观念,灵魂不死的观念已经形成。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觉得大自然的风雨雷电等现象神秘莫测,甚至连自身的生老病死也不能理解,特别是人的突然死亡,造成对自然现象一种茫然恐惧的心理,产生了灵魂不死的祈求、渴望与设想。于是,人们相信,人死之后的灵魂(后来进而产生鬼魂)就离开躯体,永远存在于世间,从而经常主宰或操纵活人的命运。由此,使人类产生了对待死者像对待其生前一样去安顿尸体,祈求死者保佑生者平安的观念。这样,安葬尸体和对死人的祭祀、纪念、悼念等活动便因应此而生。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居住在自然的岩洞里,死后也葬在石洞内。

截至目前,在海南岛已发现多处距今一两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或文物点,说明这时的原始人类也主要居住在洞穴内。尽管目前还没有考古证明他们已有墓葬,但从人类普遍现象来说,他们死后也葬在洞穴内。当人们告别了洞穴生活,来到地面居住以后,土葬也就开始了。所谓“土葬”就是把尸体安置在棺内,然后埋入土穴。大陆的新石器时代证明,幼儿死后还受到特别的关照,或埋于亲人旁,或埋于屋内。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因贫富分化和各种礼仪制度的出现,墓葬也有了等级和形制的区别,紧贴尸体的一层称棺,有钱人或身份较高的人,在棺外再套棺,外棺称“椁”,《周礼》记载,埋葬棺椁之处叫“墓”(也叫“茔”),墓地周围称“兆域”,在墓地埋椁之处地面上堆土成丘状,称“坟”,也称“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所以《礼记·檀弓上》郑玄注曰:“土之高者曰坟”。杨雄《方言十三》曰:“葬而无坟谓之墓”。据专家考证,在商代至西周初年的墓地上还没有明显的坟丘,“到了春秋晚期,中原地区才出现了坟丘式墓葬”。朱耀廷、郭引强、刘曙光主编《古代陵墓》,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16页。

伴随着商代至西周初年墓地上起坟的兴起,人们知道了祖先和先辈的墓在何处,再加上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一种象征着广泛的相互对立的种种事物现象、影响后世几千年的学说——阴阳与八卦产生了。据《系辞上传》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舆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古人习惯于将这种类似的总结归功于圣人身上,实际上这是人们长期对自然万物直接观察的结果。后来,成书于西周初年,又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充实,一部影响至今的《周易》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9页。给风水学留下了更广阔的解释空间,“至迟在东汉时期,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家族墓地兴起,同一家族的人按辈分排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和好恶自由选择购买墓地,导致了‘堪舆’(俗称风水)学说的兴起”。阎根齐、梁小平:《论海南明代高官的墓地》,《岭南文史》2007年第2期,第27页。晋人郭璞所著的《青囊经》是这种理论的集大成者,被尊为“堪舆学祖师”。唐初李善的《文选注》引《淮南子》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汉书·杨雄传》唐颜师古注引张晏又说:“堪舆,天地总名也”。依此观之,古代“风水学”盛行于民间至少在唐朝时期。

古人正是通过观天相地,以卜吉凶。按照堪舆学家的解释,风水有好坏之分,选择了好的风水宝地,特别是有了龙脉之象,就会子孙荫福,或人丁兴旺,或子孙升官发财;选择了坏的地方,则祸患无穷。所以,古人对造墓(称阴宅,建房称阳宅)的选择一定要“相山川冈畎之形势,考岁月日时之支干,以为子孙贵贱、贫富、寿夭、贤愚皆系焉,非此地非此时不可葬也”。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文集》卷71《葬论篇》。

那么,怎样才算做“风水宝地”呢?简单地说就是有风有水。古人认为,有风即顺风,有山才能有风,即背依山坡,才能顺风而来;有水即墓的前面或墓的一旁有河流或池塘,水聚财有灵气,故晋人郭璞《葬书》说:“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人有靠山可以升官,水可以聚财,古人说的“吉方则要山高水来”便是这个道理,如果坐落在具有“龙脉之象”的风水宝地,则子孙就有可能出真龙天子(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

风水学大量吸收了八卦的基本原理,每一卦都有一定的卦名、卦形和象征物来对应,如乾象征天、坤象征地、震象征雷、巽象征风、坎象征水、离象征火、艮象征山、兑象征泽。若将八卦两两相重,就成了六十四卦。在墓葬朝向方面则按照阴阳五行的解释是: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人的姓氏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要分别与阴阳五行的土、金、木、火、水相对应;按照八卦的方位表示法则是:离为南,巽为东南,震为东,艮为东北,坎为北,乾为西北,兑为西,坤为西南。以天干的方位表示法则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以四神的表示法则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古代的“风水学”说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但一旦经过风水师的曲意解读,沾染上了铜臭就变得复杂而神秘,甚至充满邪说。故对中华民族影响最深远的传统文化之一的风水学,既不能一概否定,又不能完全继承,而是要深入研究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揭示出它的哲学思想,为社会文明建设服务。

海南“风水学”的兴起大概是唐代随着大陆移民的迁居而传入的,如唐代吴贤秀墓葬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位于今海口市演丰镇龙窝坡(也叫牛栏坡),“坐西南向东北,后有高坡,前有田塘,视野开阔,可见文昌市铺前镇的七星岭”;梁统兴:《琼台胜迹记》,南海出版公司,2000,第338页。王居正墓“背依山丘、面临大潭,潭中有荷,荷朱萍绿”,都符合风水宝地的条件,可见都经过一番刻意的选择。明朝武英殿大学士、今海口市人丘濬对其墓地的选择也对风水学深信不疑,弘治五年(1492)任户部尚书的时候,就托学士张东白(南昌人)代找海内名师为其在家乡寻觅寿地。张学士经再三寻访挑选,最后推荐徐豹专任此事。徐豹是当时全国闻名的堪舆专家。徐豹得丘濬面授机宜,直达琼州找到王桐乡,遵照丘濬函示,王桐乡带徐豹细察了陶公山、博苍山、五原都之原等地之后,由徐豹绘图加注,回京请丘濬最后圈定……经过细致琢磨,最后才选定水头村五龙池之原。“这里是一高丘,丘前北向远处是平畴,近有一池,左右及背后有五组小丘,势如腾龙,至此顿止,不愧是一块风水宝地”。梁统兴:《琼台胜迹记》,第314页。现在让我们来分析文昌市的古代墓葬,可以发现风水学在墓葬的地理位置选择、朝向、造型等方面的应用更加明显。

二 唐代到明清时期文昌墓葬的形制特征

从这次文物普查中可知,分布在文昌市境内的古代墓葬,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制:第一种为侧视呈圆锥状的封土堆墓;第二种为封土堆外再用砖石垒砌的造型;第三种为用石头垒砌而成的侧视呈“轿形”的石棺墓。

1.封土堆墓。这是海南最为常见的墓葬形制,墓主人的身份下自一般平民,上至朝廷重臣;在朝向方面,面朝哪个方向的都有;在时代上从唐代一直延续至近现代。迁琼始祖墓前一般都竖立一通或数通石碑,记载着后人追记墓主人的时代、尊称、生前官职等。其基本形制为:地面以下先挖掘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内埋棺椁,棺内埋墓主人尸体,地面以上封土。如唐代迁琼符姓始祖符元生墓是文昌境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墓,位于文昌市龙楼镇红海村委会陈笠村坎头坡北,坐东朝西,由墓碑、墓葬、祭庭组成。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后建墓碑,碑体直书阴刻“唐始祖参议中书令符元生公墓”,落款为“清光绪十四年冬吉旦,宗孙福礼同众重修”。据《符氏族谱》记载:符元生,字安行,原为河南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人。唐大顺二年(891)因来琼抚黎,落籍文昌县,被族人奉为迁琼符姓始祖。

南宋知州韩显卿墓是文昌市境内形制比较高大的墓冢,位于冯坡镇贝山村委会西山村后湸坡上,坐西北朝东南,面向大海,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墓葬依地势而建,前有用石板铺成的祭台,近墓口处有石香炉。墓围前左右两侧又各蹲坐一尊石虎。围绕墓冢一周有墓围墙,周长约35米,西高东低,前面正中开口。前围墙立柱,北柱题“月照高山光遍地”,南柱题“龙吟大海浪涯天”。入口柱上题联“显仕高登光书锦,卿云广庇耀南阳”。墓冢封土呈圆锥形,高约2.7米,底边周长约17米。墓冢前立石碑一通,碑正面阴刻楷书:“宋文林郎、会稽县尉、知广州韩显卿墓”;右上角阴刻“公乃迁琼之始祖也,字灼道,生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任文林郎、会稽县尉。光宗绍熙元年,升知廉州。二年,徙雷州东溪。宁宗庆元三年,徙琼州。理宗宝庆元年卒于文昌月龙港,坐戌兼乾”。下款落“清道光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合族重修”。

据《文昌县文物志》记载:该墓曾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由程训夙俭合族修坟。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由文宏合族重修。“地之四至寥廓,地名月龙,以龙之环湾似月也。又名五龙,以五龙齐至案前也”。朱运彩:《文昌县文物志》,内部资料。

《韩氏家谱》又记:韩显卿(1155-1226),字灼道,原居河南省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南宋末随宋室南渡,寓于浙江之会稽。韩显卿在此之间曾捐俸金以养育大批人才。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升知廉州。二年,由会稽迁往雷州东溪。宁宗庆元三年(1197),又从雷州迁来琼州之文昌,定居于文昌锦山,在这里设“书锦堂”议事庭教化当地人民,繁衍后代。又据《韩显卿公祠修建纪念册》记载:“理宗宝庆元年(1225)卒,寿71岁。葬文昌县南溪都(今冯坡镇)月龙港之东,即‘兔子弄月’之宝地。坐戌兼乾,石坟。妣陈氏婆,寿62岁,葬水六图田豹山村(今翁田镇),坐壬,男废公,女承钦”,被海南岛韩氏后人尊奉为渡琼始祖。

文昌古代封土堆墓和大陆中原相比明显具有如下特征:(1)封土堆较低矮,一般高约1米余,但占地面积较大,底边周长约18-20米;(2)土堆墓以外有围墙设置,海南称之为“罗堂”,一般是前低后高,前面中间留有开口;(3)石碑前面放置有石案(亦称祭案),即祭祀墓主人的供桌,祭祀时摆上各种供品。石案前置石三供(即中间摆一鼎形香炉,左右两边各置一瓶形烛台,以在上面放置蜡烛),大陆多为五供,即多出石瓶;(4)墓的附近竖立一块小石头或在墓碑上刻着“座向”或朝向,如“坐戌加辛”“坐戌兼乾”等;(5)主墓的附近还有一座小墓,名为墓葬,实际墓内并不埋尸骨,小墓前立一石碑,上刻“土地神之墓”,故这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墓主人平安的。

2.封土堆墓外再垒筑青砖或石条墓。这种形制的墓葬比较少见,在文昌市昌洒镇淡水村北100米处有一处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的迁琼始祖符仁袄与邢氏夫妇墓,墓冢封土仍呈圆锥形,但在墓冢以外又用青砖垒筑而成墓室。墓前有一通立于北宋宣和的石碑,这是迄今为止在文昌市境内保存的时代最早的石碑。该碑面正中阴刻竖行“宋符仁袄同邢氏之墓”,右刻竖行“第三世祖,字智之,号念江,原居淡水大村,袭万户,府配淡水村邢氏”,左刻“男胜水,谥良明,同妣葵淡水大村内炮上,坐戌加辛,在来琼始祖坟南”。下款“宣和年间八世孙千户府万承信郎亨立”。该墓的其他设施与土堆墓的相似。

3. “轿形墓”。这是一种海南古代独具特色的墓葬形制,从宋朝一直延续到明清。石材有的用石灰岩石,有的用花岗岩石。所谓的“轿形”是指在外观上很像古代的一顶高贵的轿子,以往通常称石棺墓。据初步考察,清初海南著名文人张岳崧已将这种类型的墓葬称为“轿”形。文昌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轿形墓”有南宋许姓迁琼始祖许模墓,位于文昌市冯坡镇白山村委会、岛东林场五龙作业区东南50米,葬于南宋绍熙二年(1191);位于文昌市文教镇水吼村委会水吼二、三经济社西北300米处的宋朝邢氏墓;位于文昌市东路镇美德村委会荷园村东的宋朝冯氏墓,坐西北朝东南;位于铺前镇林梧村委会林梧圩东100米的元代承务郎韩七世祖明可公墓,坐西朝东;位于文城镇后寨村西南面的小山丘上的明代钟李氏墓;位于文教镇培龙村委会美竹村,建于明朝弘治年间的按察司副使韩俊墓;位于铺前镇港头村庵头坡的清代书法家潘存墓,坐西南向东北;等等。可见,这种类型的墓葬从宋朝一直延续至清末。

“轿形墓”墓主人身份一般较高,有的甚至是皇帝的“谕祭葬”(即由皇帝下诏谕祭文,按照墓主人生前的官职级别而埋葬的墓)。按照明朝的规定:一、二品官员死后在墓前的神道中可置望柱、石牌坊、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等,以下直至五品官,依次递减,一般平民是不得有这些设施的。所以,古代墓葬往往严格地反映了封建的等级制度,只要远远看到这些墓前的石像生,就能判断出墓主人生前是哪一级的官员。如邢宥是文昌明朝级别最高的官员,曾任都察院左御史、江南浙江二省巡抚(正三品)官,死后葬于东阁镇铜斗村后的铜斗山南,皇帝追赠为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知制诰,谥号“廉介”,墓前有一通“谕祭碑”,神道的左右两旁,从南至北依次为石马、石羊、石狮子各一对,东西对应,惜墓冢许多设施毁于“文革”,现在重修的多已改变原貌。

南宋迁琼始祖、任琼州府通判的许模墓葬于南宋绍熙二年(1191),清乾隆、光绪年间重修。墓前约20米有一湖。墓地主要由祭庭、墓冢、墓碑、供桌、石五供等组成。其中的墓冢为石板垒砌成石棺,酷似轿形,顶板东西向长1.33米,南北宽0.7米。石棺顶部竖立一寿桃形红色石刻,顶板四角翘起,阳刻对角线连接四角。盖板下为棺身,呈长方形,棺身东西向长1.27米,南北宽0.58米,高0.45米。棺身四角刻成半圆形立柱。前板上右上角镌刻“任琼州府通判”,正面中央刻“许谟公之墓”。石棺底板为二层,上层底板南北两侧阴刻各四个绶带形,东西两侧各两个绶带形纹饰。

墓前有一通清人张岳崧“重题”的“许始祖茔志诗并序”,碑文记载了张岳崧在清嘉庆十七年(1812)来文昌考察,发现在“抱虎岗西,顾山朝水,或隐隐隆隆,不觉快心娱日,顺从而下,见一轿,碑勒:宋琼州府通判,许始祖模公茔也”。张岳崧还作诗一首:

山川萃聚邑平昌,此地非常万古藏。虎镇龙排形势异,□□□迹现阴阳。地面称名港五龙,怀抱左右二三重。千秋福地留人觅,累世阴功到此逢。碑书大宋宰名官,许模先生文苑城。今嗣三支分属籍,家君考妣伴封茔。闽江发迹隶琼邦,世族名家郡少双。总是根源业绩厚,还多棫朴作株椿。仰止名山步欲还,题诗作志未容□。知君欲识余名氏,定邑探花张翰山。

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翰山张岳崧再拜重题此诗为笔者现场抄写的笔记,因碑文已有个别字漫漶不清,故用“□”空之。


许模墓所处的白山村北临五龙港,西北为其子夫妻合葬墓。

明朝河南按察司副使韩俊墓,坐东南向西北,墓前有“御葬”石碑一通,碑正面横刻“御葬”二楷字,下竖刻“进士河南按察使韩俊公,字克章,号木山公,明弘治丙辰科进士之墓”;石翁仲一对、石牌坊一座(今存石基)、石五供(中间为一石鼎,左右两侧各为石甁,再外各一石烛台)、外围有罗堂,占地面积129平方米。韩俊墓冢为典型的明代“轿形墓”,由石基座、石台、石棺等部分组成。石基座东西向长2.2米,宽1.46米,高出地面0.1米;石基座之上有三层石板,下大,向上逐小。石基以上放置石棺,侧视呈房屋形,面朝西,西堵版外刻“福”字和仙人纹,北板上浮雕鹤、荷花、牡丹、竹节等纹饰,东西堵版外浮雕缠枝花纹。棺顶为轿顶形状,四条屋脊,石瓦楞,脊四角鱼形螭吻,正脊中央竖锥尖形圆珠。

从南宋时期的许模墓到明代的河南按察司副使韩俊墓,再到明代的钟李氏墓可以看出,虽然在形制上都属于名副其实的“轿形墓”,但在几百年间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是从酷似的轿形逐步演变成象征的形制,以至于从明代以后就成了地面以上呈石棺形的墓葬。

古代有句名言,叫“入土为安”,即只有入土才能使死者得到安息。过去一直认为,文昌这些石棺形的“轿形墓”内是盛放墓主人尸体和随葬物品的,可是,文物工作者在2008年因修建海南高速铁路从文城镇后寨村西南面的小山丘上通过,便对葬于清顺治八年(1651)的钟李氏墓进行了清理。该墓坐北向南,墓内出土有明代永历年间的铜钱等,考古发掘结束后又将该墓按原样复原在铁路西侧。通过考古发掘可知,该墓的尸体是埋葬于地面以下,地上的石棺内并不葬尸体。

古人为何将石棺置于地面以上,而且要造成“轿形”呢?众所周知,古代文官坐轿,武官乘马。古人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彰显一生中的荣耀?或者是表示这位迁琼始祖因葬在海南而未能荣归故里(古人对家乡有一种眷恋的习俗,无论死在哪里都要将尸体运回故乡安葬)?这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 文昌古代墓葬所体现的风水观

纵观文昌古代的墓葬,无论从墓地的选址,或是墓葬的朝向、造型等方面,都浓重地体现了古人的风水学思想。现择要举例如下:

(一)墓地的选择,以背靠山坡高岗,前有水塘湖泊为佳。宋朝广州知州韩显卿墓位于冯坡镇贝山村委会西山村后湸坡上,坐西北朝东南,墓后为高岗,墓前约500米即为大海,整个地带地势开阔。此处原为文昌县南溪都(今冯坡镇)月龙港。《韩显卿公祠修建纪念册》记载:“理宗宝庆元年(1225)卒,寿71岁。葬文昌县南溪都(今冯坡镇)月龙港之东,即“兔子弄月”。《文昌县文物志》记载为:“地之四至寥廓,地名月龙,以龙之环湾似月也。又名五龙,以五龙齐至案前也”;而宋琼州通判许模墓则坐东北朝西南,墓前约20米有一湖,张岳崧记载为“抱虎岗西,顾山朝水,或隐隐隆隆”,“山川萃聚邑平昌,此地非常万古藏。虎镇龙排形势异,□□□迹现阴阳。地面称名港五龙,怀抱左右二三重。千秋福地留人觅,累世阴功到此逢。”可见,这两处地方皆为风水宝地。

文昌市至今有关于韩显卿与许模争风水宝地的传说:相传韩显卿与许模同船来琼任职,二人职务相当,遂结拜为兄弟。一次,二人请风水先生选各自的墓地,风水先生就给二人选择了两处:一处是称为“五龙戏珠”之地,说是风水最好的地方;另一处是“兔子弄月”之地,风水不及前者。两人相约,谁先死谁就埋在“五龙戏珠”之地。后来,韩显卿就病倒了。许模闻讯,认为韩显卿必埋在“五龙戏珠”之地无疑,于是就自杀身亡,埋在“五龙戏珠”之地,实现先埋的愿望,从此,韩许两族结怨。

其实,这个传说是靠不住的,韩显卿与许模来琼及去世的时间都不相同。据许模墓前碑文和2000年出版的《文昌县志·各姓氏来琼来文始祖》记载:许模是“辛亥渡琼”(辛亥年即1191年),葬于南宋绍熙二年(1191),即许模来文昌当年就去世了;而韩显卿是在“宁宗庆元三年(1197)徙琼州。理宗宝庆元年(1225)卒”。这就是说,许模去世时,韩显卿还未到琼,二人怎么会结为兄弟并同选墓地呢?对于此误传,清代海南著名文人张岳崧在嘉庆十七年给许模写的《重题许始祖茔志诗并序》中已有纠正:“越年振铎琼台,前秋闰宿友国学生许予显兄祖访班荆之余,以前所请余者,乃子异宗望出其稿,以示俱良。父谆曰:龙所告者,误也。在旁封茔是二世全公考妣也。始祖夏氏安人,葬临高嘉利之原,余聆是言,便重题数为志,是赠子异一改前误耳。”这可以说明古人对选择风水的重视程度。

(二)夫妻墓并不合葬一处,也是受到风水学的影响。在这次文物普查中我们发现,文昌市境内的多数古墓葬皆为单座墓,即男性迁琼始祖的墓,夫妻合葬一处的较少,这种情况与大陆的不同,大陆古代的墓葬多为同穴合葬墓。据文昌当地人介绍,谁家人死后一般都请“道公”(即兼有风水先生)为死者选择墓地,并非一定要选择与先死的人合葬,而是看到哪里风水好就在哪里安葬。这样就常常出现夫墓在村东而妻墓却在村西,甚至两墓相隔几十里的现象。很显然,这是受风水学的影响。

(三)墓葬的朝向也严格按照阴阳八卦的方位。文昌古代的墓葬一般都是坐西北朝东南或坐东南朝西北的,而很少有正南北的。这是由于文昌的风向大多为东南风,迎风为之顺风。当然还要看墓葬所在的地形地貌,总之,以朝风向阳为吉。如许模墓的一通石碑记载为“坐戌兼乾”,就是指朝向坐西北朝东南。古人认为,墓葬的朝向正南北也是犯忌的,因为只有皇宫和皇陵为正南北或东西方向,而一般人的墓若正南就会阳气太重。

墓葬的形制呈八角形,也明显有八卦的特征。如南宋时期邢氏渡琼始祖邢宣议墓位于文昌市昌洒镇东群村委会白土村东面300米处,坐西北朝东南,墓围就呈八角形。

总之,古代墓葬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学问,既体现着当地的信仰、宗教和风俗习惯,又深刻反映了封建的等级制度、宗族制度和民族文化,只有加强研究,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移民墓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文昌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