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危机时代亚洲经济增长与战略调整
- 赵江林主编
- 8036字
- 2020-08-29 11:00:00
第二节 后危机时代韩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一 应对危机的短期措施
在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韩国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实体经济亮起红灯。第一,金融市场出现恐慌情绪,银行纷纷上调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和企业同时面临外汇和韩元短缺,货币供应量增势持续放缓。股市剧烈震荡,资本市场筹资条件恶化,汇率暴跌,货币急速贬值,外汇及其衍生品交易量锐减。第二,对外贸易出现逆差,外汇储备减少。第三,物价上涨,经济增长下滑,多项经济指标创10年以来最低。第四,企业盈利下滑,纷纷减产甚至一度停产。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恶化,负债比飙升,现金比率骤降。企业对外投资大幅萎缩,外国人投资骤减。第五,企业裁员,就业率下降,收入减少,家庭债务和个人债务增加,消费迅速萎缩,消费者信心低迷。
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韩国政府多管齐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第一,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保证并扩大金融市场供给,缓解信用梗塞;追加预算,防止内需更加萎缩;鼓励分享工作机会,努力创造就业机会。
(1)缓解流动性不足,稳定金融市场。首先,央行短期内多次紧急降息,4个月内将危机前5.25%的基准利率降至2.00%,引导市场利率稳定。其次,向市场提供资金救市,注资金融机构以扩充其资本,扩大流动性以缓解信贷紧缩。再次,政府为国内银行外汇贷款提供担保,设立债券市场稳定基金,放宽银行自有资本比率规定,采取免税政策吸引外汇,以国有资金收购不良资产。最后,与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达成货币互换协议,确保“应急外汇储备”,稳定外汇市场。
(2)追加政府预算,减免税收,并提前执行财政预算。
(3)政府拨款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对不裁员的企业增加“雇用维持援助”,推行中小企业青年见习生制度,扩大就业机会,尤其是女性的就业机会。
大企业集团积极响应政府推行的“共享就业行动”,商定通过削减新员工的年薪来增加青年就业机会。
第二,从产业层面来看,刺激市场恢复经济活力;采取不同策略积极促进出口,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提高各产业的竞争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1)降低轿车特别消费税。对一定时期内更换旧车购买新车的,提供减免个人消费税和登记税的优惠,并放宽消费信贷,刺激汽车销售。加强对本国汽车产业的研发支援,提升本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改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经营环境,向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援,支援这些企业参加国内外汽车展,提高其竞争力。
(2)出台造船产业发展对策,加大对造船企业的融资支援力度,刺激造船产业复苏。对暂时资金周转困难的造船公司,政府提供金融支持;对亏损的造船公司,推行结构调整,将其转换为专业船舶修理公司。
(3)增加出口金融,大力支援企业出口,开展积极主动的市场开拓活动,优先支援中小出口企业的海外营销,并增加企业海外参展补贴。
(4)整顿亏损企业,大力推进产业和企业的结构调整,以克服经济危机为第一要务,并通过改善经济体制来为将来提高竞争力作准备。
(5)国会审议通过新法案和法律修正案,其中包括“公正交易法修正案”,主要内容为取消“出资总额限制”制度,鼓励大企业扩大投资。企划财政部实行投资刺激计划,对企业投资活动提供支持,鼓励企业扩大投资。
(6)放宽限制,扩大资金支援规模,扶持中小企业。
(7)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和制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促进外国人投资,按季度总结引进外资及改善制度的成效,并将此纳入对各部门领导的年终考评。
第三,从消费层面来看,采取措施努力扩大内需市场。主要措施有:
(1)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国内市场。搞活体育设施内娱乐文化空间;建立国际主题公园和放宽高尔夫球场选址限制;扩充舒适的中低档住宿设施和农村观光景区以及大力促进优秀的外国教育机构来韩发展。
(2)积极吸引国外游客。兴建大型环境友好型设施以吸引外国游客赴韩旅游;改善医院硬件设施和软环境,为外国患者来韩国就医提供便利条件。
(3)刺激高收入阶层消费。营造友好亲善的社会氛围,并着力打造高档化产品和海洋休闲娱乐设施。
(4)挖掘新兴内需市场。促进社会服务市场的形成,强化社会服务质量管理,提倡公共部门大力推行休假计划。
第四,从保障民生层面来看,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支援,由国家来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生活、居住、教育费用等问题,稳定民生。
(1)增加财政支出,降低房产等税收,实施住房退租贷款担保制度,提供节日民生资金。
(2)为小工商业者和低收入阶层提供资金支援,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小额贷款和信贷担保,稳定民生。
(3)行政安全部规定,副部级以上政府官员一年内返还10%的年薪,作为政府关怀弱势群体的经费。
(4)为向低收入阶层提供自立基础,保健福利家族部将微型信贷支持对象从团体扩大到个人。
(5)国税厅发放勤劳奖励补贴,旨在通过减免劳动所得税来增加贫困层的实际收入。
第五,从其他层面来看,各部门积极配合,努力共渡时艰。
(1)关税厅对“进出口安全管理优秀企业”(AEO)给予三年通关免检待遇,并通过延长缴纳期限和实行分期支付等方式,放宽进出口企业即将到期的关税缴纳时限。
(2)出口保险公司对入住八个自由经济区域的企业提供出口保险支持,并下调短期出口保险费和出口信用担保费。
(3)海关制定《减轻企业资金负担支持政策》,对企业应缴关税进行延期和允许分期支付。
(4)农水产品流通公社与出口保险公司扩大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政策资金的出口信用保险比率。
(5)产业银行增加中小企业支持资金,并尽早执行支持预算,加大对未来经济增长动力产业的资金扶持,积极实施培育优秀中小企业的制度,延长中小企业的到期贷款。
(6)中小企业厅增加企业支援预算,并加大自主中小企业创业和创新力度。
(7)进出口银行、友利银行等银行延长到期的企业外汇贷款,进出口银行还向造船配套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国民、企业、友利、韩亚和农协等银行向企业提供流动性援助。
为了克服金融危机并刺激经济尽快复苏,韩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到了2009年中旬,股市和汇市回稳,经济急剧下滑趋势放缓,工矿业生产、服务业以及景气先行指数等均有良好表现,部分经济指标得到改善,产业呈现明显的复苏迹象。第一,资本市场流动性得到改善,金融市场恢复稳定,市场资金开始运转。第二,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下降,利润增加,稳健度提升,外汇存款增多。第三,净债权增加,主权信用违约风险骤降,外汇储备增加。第四,贸易收支恢复顺差;对外投资反弹。第五,工业生产连续增长,企业开工率持续回升,制造业开始复苏,新设法人持续增加,破产企业数量呈递减趋势,债务违约率连续维持低位。第六,内需渐趋回暖,企业销售额和收益率上升。综上所述,韩国经济自2009年中旬表现出明显的触底回升迹象,多项指标上升,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表现做出了积极的评价。OECD称韩国经济已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水平,韩国成为OECD中经济复苏最快的国家。
二 韩国为实现未来经济增长所进行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调整
韩国正在制订各种战略,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使经济摆脱危机影响,并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韩国自身的经济增长特点,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开拓出口渠道,增加出口商品
构建“全球自由贸易协定(FTA)网络”是李明博政府的对外贸易核心政策。FTA已成为韩国国家生存战略之一,政府希望借助FTA来拓展韩国经济领土,扩大出口,更多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就业,克服危机,使得经济能够持续复苏和发展。2010年12月15日,韩国、巴西等11个新兴经济体在巴西举行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部长级会议,签署了“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优惠制”(GSTP)协定,旨在削减关税推动相互贸易。韩国与印度(2010年1月)、欧盟(2011年7月1日)、秘鲁(2011年8月1日)、美国(2012年3月15日)的FTA也在近期相继生效。此外,韩国正在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土耳其、越南、中国等国家进行自贸协定谈判,与日本等国家进行谈判准备。
2012年2月21日,韩国成立“FTA贸易综合支援中心”,面向韩国企业提供生产、出口、检证等涉及FTA的全方位支持,并由韩国贸易协会、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大韩商工会议所相关人士以及关税、会计、IT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为韩国企业提供各类咨询与服务,受理企业诉求,着力解决各种问题。
制造业是韩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工业品是韩国的出口主力商品。但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将服务业大举进军国际市场作为一个开拓出口市场的新战略和重要举措。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2011年12月底表示,韩国已构筑了服务业进军海外市场的路线图,以开启对外贸易额2万亿美元时代。2011年将医疗、工程、网络化学习(e-learning)和资讯产业等四大领域列入开拓海外14个主要市场的指南之中。2012年还将在上述四大领域的基础上增加设计、信息技术服务等四个领域,以上述八大领域为中心开拓海外服务业市场。
2.为恢复国内经济活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转变观念,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近期韩国不断推出各种政策措施,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2010年4月5日和10月5日,韩国分别颁布了新修改的《外国人投资促进法》和《外国人投资促进法施行令》,于2010年10月6日同时实施。前者修改的主要方向是鼓励和更加方便外商投资,后者主要是将服务业外商投资区指定制度具体化,并将外商投资最低金额由5000万韩元上调至1亿韩元。本次《外国人投资促进法》及其施行令修改的特点是:放宽外商投资条件;加大对外商投资的支持力度;重视外资增加就业和提振内需及技术扩散作用;鼓励外商投资服务业;着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加强对各部门、各地区外资工作的督促和推动。
2012年6月,韩国组织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活动。知识经济部和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于6月11日至13日间在首尔联合组织大规模投资说明会,有来自24个国家的362名海外投资人参加。通过本次活动,韩国展示了本国通过自由贸易区网络创造的丰富商机和投资环境,并在活动期间举办了绿色能源、文化内容、信息通信技术(ICT)、私募基金、风险信贷等各产业的投资环境说明会,取得了良好成效,活动期间在永宗岛综合购物中心、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吸引了8亿美元的投资。
3.深度挖掘新的增长潜力,创造新的增长动力
韩国政府制定未来主导产业技术发展规划,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10月27日,韩国知识经济部发布《主导未来产业的技术开发项目》,选定五大未来主导产业技术,将以下一代电动汽车为基础的绿色输送系统、信息技术融合机械用核心系统芯片、能源系统网络、高效大面积薄膜太阳能电池、天然材料新药选定为主导未来产业的五大技术。政府计划在5年内通过集中培育这五大产业技术,构建下一代产业基础。
为了实现生产和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提高技术竞争力,政府加快推动发展“融合技术”。2011年7月5日,韩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融合技术发展基本计划》,决定划拨1.818万亿韩元(约合109亿元人民币),用于推动发展“融合技术”。政府将设立“融合政策研究中心”,积极支持科学技术、人文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搭建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
为了开创贸易规模2万亿美元时代,2011年12月26日,韩国知识经济部称将重点培育软件产业。该部部长表示,要将目前以硬件(HW)为主的IT产业转向以软件(SW)为主,目前最紧迫的课题是确保软件产业的竞争力,政府将全力以赴,在保障企业的自主权的情况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12年6月4日,该部部长还称韩国将打造世界级名牌。为此,政府计划通过签署自贸协定开拓海外市场、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同步增长、培育高附加值新产业、构建安全的能源供应系统。
此外,韩国政府将核电站产业确定为主力出口产业。2011年11月21日,韩国政府召开第1届核能振兴委员会会议,审议和敲定了“第四次核能振兴综合计划”,决定把核电站项目培育成继造船、信息通信技术后的新一代主力出口产业。同时,为了实现核能利用领域的多元化,政府到2016年将新建6座核电站,并把铀元素自主开发率从上一年的6.7%到2016年大幅提高至25%。韩国知识经济部于当月23日公布的“核电技术国家路线图”显示,韩国政府的目标是于2030年前把韩国在世界核能市场所占的份额提升至20%,发展成为与美国、法国并列的世界三大核能强国。该路线图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核能技术的国产化、加强核安全技术、开发高功能和具备安全性的新型轻水反应堆等。
韩国还力争2020年成为世界第四大纺织时装大国。2011年11月11日,知识经济部和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发布韩国纺织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实现出口210亿美元、产值56万亿韩元;将技术水平提高到发达国家的90%左右;将新纤维比重提高到60%;成为世界第四大纺织时装大国,并发布具体实施战略——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实现同步发展、扩大战略营销活动、扶持全球前三品牌。
在政府挖掘新增长潜力、创造新增长动力政策的指引下,韩国企业也积极做出响应。例如,近年来韩国造船业三巨头——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积极开拓新产业,努力实现多样化经营。现代重工计划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新设绿色能源产业本部,主要从事太阳能和风电产业等的研究;还将与知名医院联手,共同研发医用机器人,并拓展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三星重工计划将机电产品领域发展成为该公司的主力产业之一,致力于发展发电机、变压器等发电设备为主的重电机产业以及与造船海洋生产相关的机器人制造产业。大宇造船海洋2011年已成立新产业开发小组,将发电设备和风电产业视为未来增长动力,将大宇造船海洋的制造能力与国外企业的风电技术相结合,力争在2020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三位的风电企业。
4.促进地方经济持续深入发展,并实现地区均衡发展
韩国政府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决定大规模促进南海岸以及东西海岸地区发展。2010年5月18日,政府确定了《南海岸圈发展综合计划》,即把从釜山到木浦的南海岸地区发展成具备经济、物流、休闲功能的“南海岸太阳带(Sun-Belt)”。该计划有南海岸地区发展的三大目标和四大推进战略。三大目标包括建立东北亚第五大经济圈、建立新的国土增长轴心和建立2小时以内的综合生活圈。四大推进战略包括建立全球性海洋旅游和休闲地区、培育全球经济物流基地、建立综合性基础设施网络和培育整合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据点。“南海岸圈”覆盖釜山、全罗南道、庆尚南道海岸的35个市郡,总面积达1.2753万平方公里。政府计划到2020年投入24.3万亿韩元(约合211亿美元)。
2010年12月28日,韩国国土海洋部表示,将投资约435亿美元促进东西海岸地区经济发展。根据综合发展计划,东海岸将被建设成为“蓝色能源带”,发展成为以绿色增长为主的能源和旅游中心,其具体内容包括:构筑可满足60%国家能源需求的能源带,使该地区发展成为国际级旅游区。西海岸将被构筑成融合知识和尖端产业的综合带,发挥国际交流便捷的优点,打造国际商务区,扶植地区主要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构建超一流的尖端产业带。
2012年1月初,韩国知识经济部确定“广域经济圈主要产业”第二阶段事业计划,决定在全国规划40个产业区。根据这一计划,忠清地区将促进太阳能零部件发展,湖南地区发展亲环境的车辆和部件,大邱和庆尚道地区发展智能移动机器,东南地区发展造船和机械材料,江原地区为电子医疗器械,济州地区发展风力发电项目。为此,韩国政府将投入2850亿韩元(约合2.47亿美元),到2014年为止对1600多个中小企业进行支援。这项计划有望提供25000个新的就业机会,经济效果将达10万亿韩元(约合87亿美元)。
5.加大力度开发并利用海外资源
韩国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矿产资源很少,且储量不大,主要的工业原料和石油等能源均依赖进口。为了确保矿产资源的供应,应对高油价和全球资源竞争,韩国政府制定海外资源开发规划,努力提高矿产资源尤其是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自主开发率,加速推进境外资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2010年,韩国海外矿产资源投资21.6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111%;向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3.7万亿韩元,比上年增长48.9%。2011年,韩国知识经济部加大了对海外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等资源开发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开发海外资源。
2011年5月11日,韩国知识经济部决定对《海外资源开发事业法施行令》进行修订,将智能手机的核心原材料——铟列入“海外资源”(指全部依赖进口的重要稀有资源),加紧在海外进行开发。锂是电池的核心材料,早已被列入“海外资源”。韩国知识经济部还决定,为促进在海外开发锂资源,将锂列入海外资源开发投资公司的投资对象。据此,相关公司可以设立海外资源开发基金,积极参与海外锂矿开发项目。
此外,韩国农业竞争力较弱,粮食自给率低下。为了确保粮食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的安全,韩国大力推进海外粮食资源的开发。2011年7月,韩国农协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称,韩国现有73家企业在海外18个国家拥有2.4万公顷农地,从事农场开发、生产、构建产地储藏设施等行业。从国家分布看,投资中国的企业最多,达11家企业。其后依次为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各10家)、俄罗斯(8家)、蒙古(7家)、菲律宾(5家)、老挝和越南(各4家)、巴西和吉尔吉斯斯坦(各3家),种植农作物以大豆和玉米为主。
目前,有18家企业获得韩国政府的海外农业开发基金支持,其中14家为在海外直接种植、生产,将粮食运回韩国的农场型企业,其余4家企业为在当地购买农作物运回韩国的流通型企业。2010年韩国粮食自给率为26.7%,在31个OECD国家中排名最后。考虑全球气候变化、生产效率不稳、全球粮食需求增加、过度依赖进口的粮食供需结构等,韩国认为有必要推进长期的海外粮食资源开发项目。
三 对韩国新发展战略的评价
从上述韩国的新发展战略可以看出,韩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没有改变,但韩国采取了外向与内向并举的新战略,即在积极开拓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商品、坚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外商对韩投资,激发国内经济活力,扩大内需市场。韩国的各种政策措施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也将有利于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地复苏和发展。
第一,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公布的数据表明,自由贸易协定(FTA)生效后,韩国与FTA伙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及韩国对FTA伙伴的出口额、贸易顺差都大幅或显著增加。鉴于FTA生效后韩国对外贸易的良好表现,韩国外交通商部有关官员也对签署FTA自我评价为“做了正确的事情”。“全球自由贸易协定(FTA)网络”将为韩国扩大市场外延、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并更深入地融入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进程与分工体系发挥积极作用。而韩国积极促进服务业出口海外市场也将为韩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添新的增长动力和活力,并有助于提高国内服务业的水平和竞争力,改善服务业的整体环境。
第二,近期外商对韩国投资明显增加,而几个重量级自贸协定相继生效也为外商投资韩国提供了重要契机。韩国企划财政部2012年5月3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欧盟自贸协定生效之后,自2011年第三季度至2012年第一季度,欧盟成员国对韩国投资总额达35.7亿美元,同比大增60.5%。其中,化学(344%)、电气和电子(186.8%)、运输用机械(138.3%)等制造业投资额剧增100.2%,服务业投资增长37.4%。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企业大举外迁,在非金融领域直接投资方面韩国成了资金净流出国。这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更接近市场,更好地整合全球生产资源,但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产业空洞化,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国内经济缺乏后劲。现在韩国政府力图通过吸引外资来抵消国内资金外流、国内企业外迁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一战略性转变将为韩国企业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保持经济活力和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第三,韩国向来以“贸易立国”“技术立国”为主要国策,其中“技术立国”又是“贸易立国”的重要基础。韩国强调主导未来产业的技术开发,这有助于提高韩国支柱产业的竞争力,并奠定未来引领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基础。
第四,韩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近期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根据各地方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订了发展计划和发展产业。这有助于提高地方经济的活力,增加地方的就业机会,并实现地区均衡发展。
第五,有助于韩国打破资源瓶颈,保证资源的稳定供应,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韩国与其他国家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