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才性别结构均衡发展 本文是201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及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45-1)的阶段成果。

佟新 佟新(1961~),女(满族),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社会学和性别/妇女研究。

摘要:中国人才发展战略强调要形成中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人才性别结构失调,一是女性人才存在金字塔式的发展特征,随着职业地位等级的提高,女性所占比例减小;二是我国人才结构存在较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状况,多数情况下女性人才不足30%,高层女性人才多数不足20%,女性人才成长形势严峻。大力推进中国女性人才成长的关键是解决性别结构失调问题。而全球民主化运动、相关性别知识的变化和女性领导的组织实践,将成为推动女性人才成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亦迫切需要广泛且深入的女性人才状况和成长规律的研究。

关键词:人才发展战略 人才性别结构 女性人才


2010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共中央组织部,2010)其中的高端人才即高层次人才包括: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

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

现阶段推进中国人才发展的意义在于“形成中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中国存在性别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人才的性别结构失调迫切需要大力推进女性人才的成长。本文重点:第一,分析中国人才的性别结构及其发展潜在的问题;第二,充分认识大力推进中国女性人才成长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重视女性人才成长是一项利国利民和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大事;第三,充分认识推动中国人才性别结构平衡发展需要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