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八纲推演

八纲是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此为中医探寻病情之重要口诀,辨证用药上最亲切之指南针。因了解病候病源,尚是静止机械之粗浅看法,而病情探讨,则是灵活深入、全面系统之认识,具体分析、具体症状之科学的辨证措施。情表、情感、感觉,机敏莫测。病而曰情,则指病变现前之症结核心与及将来之可能趋势,均必须完全掌握,从容驾驭,所以此为更进一步之辨证方法,但此仍是病理学范围,近人有以之并入诊断学者,颇属非是。以八纲本身是诊断对象,而非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只有望、闻、问、切之四者,若以八纲属诊断,甚至病候、病源等亦皆属于诊断,则有归纳失当,倒果为因之误,即五院共同审订之《诊断学》,犹坐此弊,不可谓非千虑之一失也。

纲虽分八,其阴阳两纲,乃纲中之纲,其他六纲,亦称六变,乃根据阴阳两纲推演变化而出,寒热就病情征象言,虚实就邪正消长言,表里就病变部位言。推而广之,尚有上下、真假、单复、缓急之八者。上下补部位之不足,真假判病情之疑似,单复显病原之纯杂,缓急别施治之后先,此皆临床上欲求疾病之重点所在而酌宜处理之不可缺少者,此后特分别一一讨论之。

一 阴阳

阴阳为对待名词,代表每一事物之正反两面,故在辨证当中,举凡有余不足、盛衰、强弱、顺逆、吉凶、进退、动静等,皆可用之以分类定型。凡能对此掌握运用者,即不难对整个疾病之全面趋向得出正确之判断,故《素问》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伤寒论》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张景岳曰:“医道虽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

在八纲中,热为阳,寒为阴;实为阳,虚为阴;表为阳,里为阴;寒邪实表,阳中之阴;热邪入里,阴中之阳;寒邪入里,阴中之阴;热邪达表,阳中之阳。推而广之,上下、真假、单复、缓急,亦莫不有阴阳之可辨者。

欲知一证之阴阳。凡阴证:欲温恶寒、喜向壁卧、闭目恶明、不欲见人、静而少言、二便清白、不烦不渴、不能仰、脉沉、微细涩(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凡阳证:欲凉恶热、身轻、足暖、开目、喜见人、皮肤润泽、烦而多言、二便黄热、心烦口渴、不能俯,脉浮、大、滑、数(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又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

在治疗上:

凡汗出过多,可导致亡阴亡阳之变。《灵枢·营卫生会》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属阴,汗多亡阴,症见身畏热,手足温,肌热,汗热,味咸,渴喜冷饮,气粗,脉洪而实,治当凉心敛肺(汗为心液,肺主皮毛故)。若汗出太甚,阴气上竭,肾中龙雷之火,随水而上,此亡阳之汗,症见身反恶寒,手足冷,肌凉汗冷,味淡微粘,口不渴,喜热饮,气微,脉浮数而空。若以寒凉折之,其火愈炽,惟用大剂参附,佐以咸降品(如童便、牡蛎),冷饮一碗,直达下焦,引其真阳下降,则龙雷之火,返乎其位,而汗亦随止。此与亡阴之治,大相悬绝者也。

又厥证有阴阳之别。阴厥者,内脏虚寒,阳气不能布达于四肢,因而厥冷,面寒肌冷,引衣蜷卧,脉沉而弱,指头常冷,治宜温中回阳,轻者“理中汤”,重则“四逆汤”。阳厥者,伤寒温疫传入胃腑,内热壅遏,阳气内郁,不能外布。即便为厥,厥微热亦微,厥深热亦深,甚至冷过肘膝,脉沉而微,通身冰冷,脉微欲绝,一派纯阴之象;然细审内证,必气喷如火,龈烂口臭,烦渴谵语,口燥舌干,舌苔黄黑,或生芒刺,心腹痞满,小腹疼痛,小便赤色,涓滴作痛,大便燥结或胶闭,非协热下利,即热极旁流,三焦悉见阳证,此火极似水,热极而厥,真热假寒(主要分辨,在目赤溲赤,腹满坚,喜凉饮,亦云脉亦沉中有滑),详查如系邪实壅结者,治宜峻下通阳;如是阳气郁遏者,则宜宣通郁阳。

又虚分阴阳,一般通指气血。若真阴真阳,则皆属于肾,真阴虚者,肾水不足也,脉必细数无力,虚火时炎,口燥舌焦,内热便结,气逆上冲,只宜大补真阴,亦不可伐阳气,忌辛燥(恐助阳邪),尤忌苦寒(恐伐元阳),惟宜纯甘壮水之剂,补阴以配阳,宜六味地黄丸加枸杞、鱼鳔,虚火自降而阳归于阴矣,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真阳虚者,肾火不足也,脉必大而无力,右尺弱,四肢倦怠,唇淡口和,肌冷便溏,饮食不化,只宜大补元阳,亦不可有伤阴气,忌凉润(恐助阴邪),尤忌辛散(恐伤元阴),惟喜甘温益火之品,补阳以配阴,宜桂附八味丸,沉阴自敛,阴从乎阳矣,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

凡病见阳证,为体气较强之表现;病见阴证,则为抵抗力已衰减,故在疾病严重阶段,观察阳气存亡,可以预断吉凶。即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二 寒热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火为阳、水为阴,此皆阴阳之大者,而其中皆有阴寒阳热之象征。人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故人身之寒热二者,特别显著。如体强年壮则温暖,体衰年老则寒慄,而在病时,阴阳失调,则偏寒偏热,无或能外,所以寒热两纲,居六变之首,而为病情之主要征象也。

凡病之属寒者,必有口不渴或假渴,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无风恶寒,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苔白滑,脉迟等症。凡病之属热者,必有口渴而能消水,饮食喜冷,潮热,烦躁,面赤,小便短黄,大便闭结,舌苔黄燥,脉数等症。

此寒热两纲,为决定用药或温或凉之关键,临床辨证首先应决之问题。此与虚实表里、上下真假等,往往交互错杂,必须分辨清楚,方能治无不中,容后分及之。

三 虚实

病情既明,邪正必分,此虚实二纲,乃辨析邪正之盛衰,而决定用药之或攻或补者,故紧接寒热之下讨论之。

《内经·素问》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毋实实,毋虚虚”等,可知其要。此虚实之纲,虚为阴,实为阳。一般而论,凡体壮初病,证多属实,体弱久病,证多属虚。故凡病久,禀弱、脉细或虚而无力,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多汗,腹胀时减,移时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则痛止。凡体质及病理机转表现在不足、衰退、松弛等方面者,皆为虚证。若病新得,人禀厚,脉盛或实而有力,皮热,气充,前后不通,瞀闷无汗,腹胀不减,痛而拒按,按之则痛剧,凡体质及病理机转表现在有余、结实、强盛等方面者,则皆为实证。又《医学正传》曰:“虚者,正气虚也,为色惨形瘦,为神衰气怯,或自汗不收,或二便不禁,或梦遗滑精,或呕吐膈塞,或久病攻多,或短气似喘,或劳伤过度,或暴困失志,虽症似实而脉弱无力者,皆虚证之当补也。实者,邪气实也,或外闭于经络,或内结于脏腑,或气壅而不行,或血留而凝滞,此脉病俱盛,乃实证之当攻也。”

扩而论之,体有虚实,病有盛衰,乃互为因果,不可分割者。正气消一分,则邪气涨一分,正气涨一分,则邪气消一分,故扶正即所以胜邪,攻邪亦适以养正。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虚多而实少,或实多而虚少,故临证之际,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若邪气偏盛,主以攻邪,正气偏虚,主以补正。总之,病变万千,虚实不一,攻补之用,必恰如其分,方能尽医者之能事也。

寒热与虚实相结合,则有虚寒、虚热、实寒、实热之四例。虚寒证如太阴证,少阴水化证;虚热证如少阴火化证。实寒证如太阳初病,实热证如阳明病。

四 表里

表里指示发病部位,同时亦可测知病情重轻。凡外邪初袭皮毛经络,称为表病。至病邪内传,进入脏腑,则为里病。表为轻,里为重。又凡病自内生,如七情劳倦、饮食酒色等内脏首先受困者,亦称里病。若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者,是为半表半里病。在同一表病,或里病,或半表半里病中,又有寒热、虚实之不同。若诊断不清,不特影响治疗,甚至酿成坏病,不可不慎。

此表里两纲,表为阳,里为阴。欲知一病之表里,凡发热恶寒,头痛鼻塞,项强身疼,舌上无苔,脉息现浮者,此表也。如潮热、恶热、腹痛腹胀、口燥胸闷、呕吐泄泻、躁烦神昏、舌苔黄黑、脉息见沉者,此里也。

表里与寒热虚实四者结合,则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里寒、里热、里虚、里实之八例。此乃单纯二纲结合,显而易知者,实际病变发生,并不如是简单。兹就三纲结合例,扼要叙述之。

(一)或表或里与寒热虚实结合,可有八例

1.表寒实证。寒邪侵犯体表,主症为恶寒、头痛、体痛,脉象浮紧,发热或未发热。

2.表寒虚证。卫气不充,主症为恶风、畏寒、易汗、汗出更冷。

3.表热实证。外感温病初起,主症为恶风或不恶风、发热、头痛、自汗或无汗。

4.表热虚证。即阴虚潮热一类,主症为午后肌热,掌心热,自汗出。

5.里寒实证。寒邪直中内脏,主症为腹痛泄泻,严重之四肢逆冷,脉象沉伏。

6.里寒虚证。多由脾肾阳虚引起,主症为气怯疲倦、四肢不温、大便不实、脉象微弱、舌质胖嫩、面不红润。

7.里热实证。外邪化热传里,主症为壮热口渴,烦躁、便闭、溲赤、严重之神昏谵语。

8.里热虚证。多由肝肾阴虚引起,主症为掌心热、头晕、口渴、心烦不眠,如果出现潮热,参看表热虚症。

(二)表里交病,与寒热虚实结合,亦有八例

1.表里俱寒证。寒邪伤表,复中于里,主症为但寒不热、腹痛、泄泻。

2.表里俱热证。表邪化热传里,发热不退,反而增剧。此即太阳与阳明并病,参看里热实证。

3.表里俱虚证。阴阳两亏,主症为多汗畏寒,气怯心悸,脉结代。

4.表里俱实证。外感寒邪,内停痰饮,或有宿食,主症为寒热咳喘,或嗳腐腹胀。又寒邪或热邪酿成之表里俱寒,或表里俱热证,均属此类。

5.表寒里热证。外感寒邪,内有郁热。主症为寒热无汗,烦躁。又假寒证,怕冷,不欲衣被,烦渴引饮,亦属此类。

6.表热里寒证。寒积于内,热越于外,其热为假热,其寒为真寒。主症为身热,不欲去衣被,畏风泄泻,小溲清长。

7.表虚里实证。多由发汗伤表,邪传于里,主症为汗出恶风,胸痞硬满,噫气呕恶。

8.表实里虚证。内伤之体,再感外邪;或表证误下,虽伤于里,表邪尚未内陷,主症为寒热,身体疼痛,气怯,脉沉弱。

至半表半里证,则是表邪传里而未成里证,主症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苔白边红、脉象弦细,亦即少阳证。

在分别表里之同时,必须注意其传变趋势,亦即病变向内或向外之发展趋势。凡从外到内,即是由表入里,病为重为逆;从内到外,即是由里出表,病为轻为顺。表证入里之鉴别法:凡病表证而小便清利者,知邪未传里;若见呕恶口苦,或心胸满闷不食,是表邪传至胸中,渐入于里矣;若见到烦躁不眠,干渴、谵语,或腹痛自利者,便是邪入于里症状。至里证出表,如由烦躁、咳逆、膈闷,而发热汗出,或见痧痘,或出斑疹皆是。

五 上下

上下两纲,乃里证范围之推演,亦为辨析病变部位之补充。因人身虽为一整体,然病情之出现,并非全身一致,所以表里以外,尚有上下之别。有只见于上者,有只见下者,有上下同病者,有上下异病者,甚至同一肠胃病中,或胃热肠寒,或胃寒肠热等。

(一)上下与寒热结合

1.寒在上:症见吞酸嗳腐,泛清水,噎膈,胀哕,饮食不化,或心胸一片觉冷。

2.寒在下:多为清浊不分,鹜溏痛泄,腹痛喜按,胫寒足冷,阳痿遗尿。

3.上下皆寒:可以例知。

4.热在上:多为头胀晕,目赤,喉痛,牙痛,口干,喜凉,舌黑等症。

5.热在下:多为腰足肿痛,大便干燥闭结,小溲浑黄,短涩刺痛,或遗精。

6.上下皆热:参4、5例知。

7.上热下寒:上焦有热,下焦有寒,主症为腹满、足冷、口干、胸中烦热。又火不归元,浮越于上,症见足冷面赤,口干咽燥,亦属此类。

8.上寒下热:膈上有寒饮,丹田有热邪,主症为小溲短赤,痰多,胸中觉冷。

(二)上下与虚实结合

1.上虚:音低息短、自汗心悸、怔忡健忘、头晕耳鸣等。

2.下虚:腹疼洞泄、精关不固、萎软难步等。

3.上下皆虚:准1、2例知。

4.上实:胸脘痞闷、痰多喘满、张口抬肩、吞酸嗳腐等。

5.下实:小腹胀满、二便秘结、或泻而不畅等。

6.上下皆实:准4、5例知。

7.上虚下实:浊阴在下、清阳不升、致腹满泄泻、头晕目眩。

8.上实下虚:阳虚于下、痰饮上阻、致形寒,足冷,尿频,咳痰,喘促。

六 真假

病情有明显,亦有隐晦,明显易了,隐晦难知,尤其疑似之际,最难辨悉。此真假两纲,即所以洞悉幽隐,推勘疑似,务期求得病情本质,掌握病变真相为要。

真假之辨,与寒热虚实,关系较密,特分论之。

(一)真假与寒热

1.真寒证:脉沉细或迟弱、肢冷、呕吐、腹痛泄泻、溲清而频,纵有发热,不欲去衣被(浮热在外,沉寒在内)。

2.真热证:脉数有力、或滑大而实、烦躁喘粗、胸闷口渴、腹胀便闭、小溲短赤、发热不欲近衣被。

3.假寒证:假寒必真热,故亦名真热假寒证,亦即里真热而外假寒。脉必数象,畏寒不欲近衣被,或大便臭秽,或烦渴引饮,此热极反兼寒化,所谓火极似水,阳盛格阴之证(当与阳厥合参)。

4.假热证:假热必真寒,故亦名真寒假热证,亦即内真寒而外假热。脉多微弱,或为虚数,浮大无根,肤表虽热,神态安静,纵有谵妄,声音低微,或似狂亡,但禁之则止,或皮肤有假斑而浅红细碎,或喜冷饮而所用不多,二便清利,此寒极反兼热化,所谓水极似火,阴盛格阳之证。

又俞根初氏对此证分为两种。

(1)寒水侮土证:吐泻腹痛,手足厥逆,两足尤冷,冷汗自出,肉筋惕,语言无力,纳少脘闷,小便清白,舌质胖嫩,苔黑而滑,黑色只见于舌中,脉沉微欲绝,此皆里真寒之证据。惟肌表浮热,重按则不热,烦躁而渴欲饮水,饮亦不多,口燥咽痛,索水至前,复不能饮,此为无根之阴火,乃阴盛于内,逼阳于外。外假热而内真阴寒,格阳证也。法宜热壮脾阳,附子理中汤救之。

(2)肾气凌心证:气短息促,头晕心悸,足冷溺清,大便或溏或泻,气少不能言,强言则上气不接下气,苔虽黑色,直抵舌尖,舌质浮胖而嫩,此皆里真虚寒之证据。惟口鼻时或失血,口燥齿浮,面红娇嫩带白,或烦躁欲裸形,或欲坐卧泥水中,脉则浮数,按之欲散,或浮大满指,按之则豁豁然空,虽亦为无根之火,乃阴竭于下,阳越于上,上假热而下真虚寒,戴阳证也。治宜滋阴纳阳,加味金匮肾气汤救之。

此二证虽有内外上下之异,但病情至此,瞬息变幻,两者症状,每每互见,不能截然分开,所以以往医家,亦常混同言之,不可不知。

总之,辨别寒热真假之重点,大致可从脉象、病情、里证三者着眼。

脉象:假热证,身热脉数,按之不鼓击于指下,此阴盛格阳,非热也。假寒证,身寒厥冷,其脉滑数,按之鼓击于指下。此阳极似阴,非寒也。

病情:病人身大热(外假热),反欲近衣者(内真寒),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身大寒(外假寒),反不欲近衣被者(内真热),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里证: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二)真假与虚实

1.真虚假实:如病起七情,或饥饱劳倦,或酒色所伤,或先天不足,及其既病,则每多身热便秘,戴阳胀满,虚狂假斑等症,似为有余之病,而其实由于不足,脉必假有力,假有神。

2.真实假虚:如外感之邪未除,而留伏于经络,食饮之滞不消,而积聚于脏腑,或郁结逆气,有不可散,或顽痰瘀血,有所留藏,病久致羸,似乎不足,不知病本未除,脉必真有力,真有神,还当治本。若误用补,必误其病。

总之,真假之辨,若症不足凭,当参之脉,脉又不足凭,当取之沉候(以沉取应里,真证之隐伏皆在里故)。沉候既得,犹未敢恃,当更查禀之厚薄,病之久新,医之误否,综合判断,庶无失误也。

七 单复

此单复两纲,在确定一病之简单与复杂。如依六经辨证,是否有合病并病之存在。证候甚多,是否有多种病原之混杂。又有纯为外感者,有纯为内伤者,有外感复兼内伤者,有单病一脏或一腑者,有连病数脏或数腑者。他如寒热虚实,表里上下等纲,交互参差,纯驳不一,皆有单复之关系存焉。

单复两纲之分辨,不特紧关用药,而且对于决定一病之轻重浅深,缓急安危,皆有密切关系,故应特别提出,予以注意。至于如何确定,亦惟有熟悉前此之各种辨证方法,细心运用,分析归纳,则病变虽繁,亦不能逃出其思虑之所及矣。

八 缓急

病变单纯者甚少,所以一当全盘考虑后,决定治法之时,孰缓孰急,谁先谁后,或全面兼顾,或分期治疗,是必缜密研究,抉择处理者。此缓急两纲,缓表长期周旋,从容应付,急表速战速决,不失机宜,其运用规律如下。

1.凡慢性顽固疾病,非旦夕之所能去除者,无妨缓图;迅发新增疾病,不治能使局势恶化者,必须急治。

2.病原为致病之根本,症状乃病态之反映,前如根干,后如枝叶,根干既倒,枝叶随枯,故病原之消除宜在急,症状之控制可从缓。

3.人身元气,为维持健康,抵抗病邪之根本。若因元气虚弱而致疾病发生者,则以扶养正气为急,祛除病邪可缓;若因疾病侵袭而致元气不振者,则当以祛除疾病为急,培补元气从缓。

4.治病虽以身体为本,疾病为标,病原为本,症状为标,然如标证发展严重,如肝病而致腹水,二便不利,则当以峻剂泻水为急,疏肝和肝从缓;温毒而致喉肿,呼吸困难,则当以刺血通喉为急,清温解毒从缓。此所谓急则治其标也。

5.表证既重,里证复急,则须表里两解,全面兼顾,亦即有急无缓。

6.病根已去,元气未复,虽有症状,无关病邪,则禁止浪用攻伐,惟当调和营卫,是为有缓无急。

7.久病虚损,或其他痼疾,近复新增感冒者,当先治其新感,后调其宿疴。

8.里急宜攻,然元气虚甚,不任攻里者,宜先培其本,后攻其实。

八纲乃中医在临床上必须掌握之利器,今余加以推演,共为十六,则于病情之观察分析,更为周至。不过对于运用之际,错综复杂,余上所述,谨及其要,未尽其变,举一反三,存乎其人,所谓大匠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也。

总上从《病机总旨》起,至本节为止,皆中医病理学范围,故临证之时,常交互为用。例如病者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腰脊疼痛,口中和,脉浮紧,此太阳表证,在经络为足太阳病,病原是寒,亦即表寒实证,当用辛温解表法。又如病者胸膈痞闷,吐逆吞酸,噫出腐气,此为宿食在胃,病原属实,六腑属胃,上实之症,治宜消导宿食,健运脾胃。诸如此类,仿此例知,未能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