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双奥之城”应当这么办

北京把2022年冬奥会作为普及推广奥林匹克运动,加快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机遇。如果北京申办成功,那么北京将创造在同一个城市举办夏季和冬季两个奥运会的历史,并奉献一届令运动员引以为傲、让所有参与者终生难忘的冬奥盛会。北京申奥报告这样表述:北京2022年将把地域维度的长城文化、时间维度的春节文化及百年冬奥与奥运会元素整合,创造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

 

2016年3月17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最终版)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均提到冬奥会。一个说:“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另一个说:“做好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筹办工作”。2022年春节期间,北京要办冬奥会,这是一件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对冬奥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也十分重视,全国两会后,习近平总书记的首个公开活动,就是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一个会议,专题听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情况汇报。正如他所言,在北京举办一场全球瞩目的冬奥盛会,必将极大振奋民族精神。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文明交流互鉴”机遇,我们将共同见证中国和世界的冰雪奇缘。

场馆建设:节约“闹革命”

“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周期长、任务重、要求高,要加快工作进度,充分考虑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注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注重实用、保护生态,坚持节约原则,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这是总书记对冬奥会场馆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

我们知道,大型赛事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提升体育运动的档次,更可以带动地区体育设施水平的整体提升,而冬奥会的举办则更能够充分保障冬季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水平。总书记提出“节俭”建场馆,是对冬奥会场馆建设的更高要求,节俭办赛事不是要降低体育场馆的规格、标准,而是要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场馆生命不断延长,场馆效率最大化。

微评

★ 体育赛事场馆的有效利用是场馆“活起来”的基础,将场馆升级再造,使之成为人们日常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场馆生命力的延伸。

国际上这是一个通行的惯例,且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实践案例,悉尼奥运会的场馆规划与建设就是典型。笔者曾经参观过悉尼奥运会的场馆,这些场馆在赛事结束之后立刻进行再造,以满足日常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的实际需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场馆的寿命,极大地提升了场馆的使用效率,“节俭”二字已水到渠成,当然,这离不开有远见的科学规划。与之相反,北京奥运会在这些方面有所欠缺,我们在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的辉煌成就时,也要看到应当汲取的教训,场馆建设与管理就是一个需要反思的重要方面。我们应当认识到,场馆建设固然重要,但场馆的日常运营与后续作用的发挥更需要予以关注。“科学化、可持续化、重复利用化”是总书记对于场馆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与场馆建设的“节俭化”不谋而合,这些新的发展理念,值得我们一起关注——场馆如何更好地服务百姓?如何做好公共体育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这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需要我们充分思考——不仅仅是冬奥会,其他大型赛事以及社会治理当中都需要对这一新问题予以全面考量。

冰雪激情:文化舞台已开演

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正值我国的春节期间,开幕式的时间2月4日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立春,这是一个中国春节文化符号与举世瞩目的冬奥会冰雪文化符号碰撞、交织的时刻,这对推动我国海内外文化交流而言是一个绝佳的机遇。可想而知,不论是各种各样的春节文化活动,还是围绕冬奥会开展的文化体育活动都将在这段时间高密度地绚烂绽放。

微评

★ 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是展现一个国家文化风貌的窗口,如何通过体育赛事将国家文化精髓传递给世界,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命题。

在今天,世界的大型赛事都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论是索契冬奥会,还是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大型赛事,这些赛事本身就是一场文化的盛会。在此期间,文化或与体育赛事有机融合,或在赛事周边以及赛事筹备阶段展开。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最能够深入人心,最能够集中展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魅力。因此,我们要专注北京冬奥会这个绝佳的契机,做好文化交流工作,做好文化建设工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体育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单单是北京和河北的事情,更不是中国残联一家的事情,而应当是与文化相关的各个部门需要统筹规划、共同发力的大事。冬奥会在北京召开,冬奥会在中国召开,这给与文化建设相关的全部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无比巨大的舞台,这个舞台绝对不是比赛这短短几天,从冬奥会申办成功那一天起,这个舞台就已经开始运转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太多。利用冬奥会做好文化和体育、体育与旅游、旅游与各种深入体验的有效融合,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只有这样,文化效应才有可能带来不言而喻的经济效益。

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总书记在会议中特别讲到国际传播问题,又一次强调了要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冬奥会要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在冬奥会举办期间,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在赛事筹备前、比赛中以及赛事后让世界真切地了解中国、了解北京、了解河北。讲好中国故事,就是从身边的事情开始,从一点一滴开始。所谓故事要有情节,所谓讲好就是感人、动人、深入人心,实际上,这为文化走出去、为国际传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冰天雪地:文化消费搞起来

北京冬奥会筹备与准备,无疑将推动中国冬季体育运动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全民冬季健身运动风尚的形成。冬季运动产业发展既有滑雪、滑冰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项目,还有冰上旅游、冰上健身、冰上养生等有待进一步创新开发的项目。这些项目既具有推动冰上运动全民普及的作用,也有助于将体育文化健身活动与之有机结合,拓展中国“冰雪”发展的创意和设计空间。

微评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冰雪产业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冰雪产业也为文化消费提供了一个全新广阔、极具增长潜力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将长期以来北方地区的冬闲时间变成可开发的有效资源,在这个“舞台”上,演艺产业、休闲养生、文化体育产业等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而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仍旧存在很大的短板。冬奥会是一个极佳的契机,但我们需要认识到,仅仅依靠体育运动项目的带动作用是极其微弱的,借助体育赛事,实现跨界融合发展,才是需要予以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命题。

雪中漫步:国家形象新阵地

冬季奥运会对于提升我国的新形象极为重要,它的举办时间既是“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的第一个一百年的结束期,也是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开始时期。2022年还是我国实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之后向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迈进的第二年。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整体形象是对我国文化实力最好的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足,需要弥补不足。通过大型体育赛事,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对体育赛事而言,完成竞技比赛是小事,展示国家形象、国人风采才是大事。冬奥会是机遇,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得到启迪、滋养,收获经验、教训。中国要融入世界,经济上的块儿头大不够,军事上的肌肉强也不够,以一个具有文化灵魂的完美形象去向世人展示中国才是题中之意。

微评

★ 冬奥会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当中所言,真正得到全世界的尊重,我国的经济要从市场经济、法治经济进而提升到道德经济,而我们的国人形象不是仅仅靠拿的金牌多、参加冬奥会的人数多就能达到目的。我们应该让世界人民看到一个热爰和平、勤奋劳动、聪明才智又不乏幽默和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在与世界人民交往、交流过程当中展现出中国的独特魅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特别是整体的社会形象是我们真正融入世界大家庭的一个重要基石,冬奥会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舞台。

精彩、非凡、卓越,北京冬奥盛会,你值得拥有。